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重生,撩汉养崽致富忙 > 第4章做人留一线
  宋念向孙大夫解释:“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的,后来报纸被用来点火了,现在找不到了。”
  
  
  孙大夫并没有表露出对宋念话语的置疑,只是叹息著说很遗憾。他嘱咐兴旺媳妇以后要更加注意孩子,未给开任何药物,只建议观察,若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再来复诊。
  
  
  “你们家都没事了。”孙大夫对赵母说完后,慢慢坐回椅子上,对宋念和赵母又说:“你小孙女摄入的迷药量不大,如果还担心,可以去县医院做个血液检查。你这个小儿媳妇就是太饿了,体质已经受损,今后得好好调养,否则怕是会有损寿命。”
  
  
  孙大夫的眼神落在宋念身上,似乎觉得今天的她与往常有所不同。
  
  
  但想起这几日老三媳妇身上发生的事情,认为这种变化也是正常的。
  
  
  如若不然,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孙大夫有些不悦地对赵母摆了摆手:“快走吧,你差点把我这把老骨头给颠散架了。”
  
  
  离开孙大夫家后,赵母将宋念的亲母被送往公社的消息告诉宋念,并严肃警告她:“你那亲娘心都黑了,以后别指望娘家了。这件事情,我们绝不会就这样算了!”
  
  
  赵母虽然对钱粮的损失不在意,但涉及到自家孩子的安全时,她绝不会轻易妥协。
  
  
  如果宋念不能理解这一点,赵母甚至考虑第二天就发电报,让赵凛回来与宋念离婚。
  
  
  “娘,我懂的。这次不仅孩子们躲过了一劫,我自己也算是彻底醒悟了。”宋念郑重其事地回应。
  
  
  在她看来,原主已经被亲娘害得够惨,自己若还对娘家抱有期待,无异于自寻死路。
  
  
  赵母转头看着宋念那干瘦如柴的身躯,苍白无血的脸庞,即便心中有怒火也不忍心再责怪她。
  
  
  宋念则低头不语,心中默默思索如何扭转原主留下的负面形象。
  
  
  既然回不去,那就既来之,则安之。
  
  
  还好原主的丈夫赵凛作为技术骨干远在外地,毕竟她作为一个突然承担起家庭重任的大龄女青年,对于如何处理复杂的夫妻关系实在是没有头绪。
  
  
  心中虽然有了一番规划,宋念还是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她跟在赵母身后刚走到家门口,就见有人急匆匆地向他们跑来。
  
  
  赵家的二儿子赵军,嘴角挂着灿烂的笑容,大声喊道:“娘,老三回家了,他现在就在公社呢!”
  
  
  赵母激动的模样与宋念的困惑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回事?原来的丈夫赵凛几年不回家一趟,自己刚到这不久,他就突然回来了?
  
  
  赵母一边抱着悠悠,一边牵着春生,还转头对宋念说:“快走,我们这就去公社接他。有他在,这回的事情她们别想糊弄过去。”
  
  
  宋念靠在门边,无力地说:“娘,我这身子还真是走不动,我就在家等你们回来吧。”
  
  
  “这有什难的!”赵母大声反驳,连旁边的悠悠都不自觉地捂上了耳朵,“老二,你去把板车拿出来。”
  
  
  赵母这边刚吩咐完,赵军已经把板车推了出来,傻乎乎地笑着说:“娘,板车准备好了。你带着妹子和孩子们上去,我推你们。”
  
  
  宋念还想说些什,结果一转眼就被赵母一把抱到了板车上,两个孩子也被放在了她身边。
  
  
  赵母略显不悦地说:“你这身子骨轻得跟鸡毛似的,抱着都硌得慌!”
  
  
  赵军却毫不费力地推著板车,即便是再多搭两个人,他似乎也能轻松应对。
  
  
  宋念坐在硬硬的板车上,利用挡住阳光的姿势遮掩住了自己那复杂难言的神情。
  
  
  整个过程对她来说仿佛是一场闹剧,让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家凹大队到公社的距离并不遥远,经过河边,越过石桥,再行走四五地,便能到达公社所在地。
  
  
  赵母刚一到达,就能听到宋母在院子放声大哭,其声音穿透人群,显得格外刺耳。周围还围着几人,他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偶尔能听到为宋母辩护的言辞。
  
  
  原本心情不错的赵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卷起袖子毅然冲了进去:“我孙女都被人下了药,什好人手会有这种东西?什外婆,分明就是狼心狗肺!”
  
  
  宋念带着两个小孩,在赵军的协助下,挤进了人群中心。
  
  
  公社办公室前,宋母被绑得结结实实,尽管如此,她在地上耍无赖的本领丝毫未减,一旁还有位拿着烟斗的老人,他不同意赵母的做法,大声反驳:“亲家之间就该这对待吗?送亲家母进农场,让你儿媳怎活下去?俗语说得好,宁可拆掉十座庙,不可破坏一门亲。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宋念听后,气得差点笑出声,她冷冷地回应着那位春河大队的老书记:“难道非得等到我的孩子们都被人拐走了,我在婆家的日子才能好过吗?”
  
  
  她的声音清晰而响亮,在喧嚣的人群中尤为突出。
  
  
  就在这时,从公社办公室走出的赵凛,也被这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了注意。他对这个无意中娶进门的妻子,一直印象中只有她那怯懦的低头姿态。
  
  
  赵凛甚至有些回忆不起宋念的具体模样。
  
  
  在炽烈的阳光下,宋念牵起两个孩子站立着,她那因为消瘦而显得有些清瘦的脸庞虽不算十分出众,但她那双明亮闪烁的眼睛却异常吸引人。
  
  
  “春河大队倒是真够嚣张的!几句话就能将国家的法律抛之脑后。拐卖儿童的事实摆在眼前,她虽是我亲生母亲,难道就可以随意将我的孩子带走?还是说,在你们春河大队的眼,这种行为都是相互包庇的?”
  
  
  宋念清楚地看到,这帮人想要将这件事情往人情世故上牵扯,好像这样就能将事情淡化处理。
  
  
  但她又岂能就此罢休?她或许不赞同原主的某些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宋母就有权利将原主的孩子视作交易的商品。
  
  
  “你这小丫头片子说的是什话!难道春河大队就不是你的家了?”老书记气急败坏地说道。
  
  
  他本已经为宋家人打好圆场,毕竟春河大队不能有劳改犯出现,这会在周边地区丢尽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