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锦衣长安 > 第六百六十回北里村
  暮色四合里,一队队内卫腰佩刀剑,策马疾驰,径直扑向坐落在山脚下的村镇。
  
  此时正是用暮食的时候,阵阵晚风里缭绕着各式各样的饭菜香味,催的行路之人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贵胄人家用饭能说出八百个花头来,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总归就是不叫人吃饱,而乡里人用饭则讲究个经济实惠,用料扎实管饱,从不搞那些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式。
  
  这个时节热的惊人,即便太阳落了山,空气里的余热还是威力惊人,用一顿饭的功夫,衣裳从里到外都湿了个透。
  
  乡里人家买不起冰降温,家家户户都把食案搬到自家院子的树荫底下,衣裳都捡着最凉爽的穿着,大蒲扇摇的哗啦啦响,可饶是如此,一顿饭下来,还是跟落汤鸡一样。
  
  里正带着肃着脸,满身杀气的内卫,骤然闯进村子里,打破了这黄昏时分普通人家的岁月静好。
  
  县衙里的衙役们倾巢而出,像是供着祖宗一般供着这些内卫们,打着捉拿刺客这个无往不利的借口,一来条街巷一条街巷仔细的搜查,连路过的拉粪车都被掀开散了散味儿。
  
  村镇宁静祥和的气氛荡然无存。
  
  日影西斜,残阳似血,里正神情枯槁,脸色比他前些年死了亲爹时还要难看,身后的内卫个个执锐披坚,满脸杀气,挨家挨户的搜查,砸门的声音震天响,碰到可疑之人便不由分说的直接捆了拿下。
  
  升斗小民们几时见过这种场面,平素见得最大的官儿就是里长,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里正组织的青壮汉子在街巷里巡逻。
  
  听到外头排山倒海的动静,有人撂下碗,扒着门缝偷偷的往外看,再一听说是有人刺杀圣人,都吓傻了,根本不等内卫们砸门,自己就先开了门,恨不能把内卫往屋里拽,求着他们仔细搜一搜。
  
  自家都是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别说是刺杀圣人了,家里唯二能让人见血的物件,就只有菜刀和绣花针了。
  
  提着菜刀闯宫刺杀,这绝对是启蒙教育的漏网之鱼!
  
  这不是刺杀,这是活腻了!
  
  作为兢兢业业的市井流言散布者中的一员,扒着自家门缝看热闹绝对是不敬业的表现。
  
  扒着别人家的门缝,挂在别人家的墙头,躲在别人家的树梢上看热闹,才是极致的舍命不舍八卦。
  
  内卫们也没有阻止这些百姓,甚至比往日抄家抓人时更加蛮横凶悍一些。
  
  有些人就是畏威不畏德的,好言相劝是耳旁风,打板子才是催命符。
  
  让他们好好看一看心怀不轨之人的下场,也是一种震慑。
  
  这头内卫们挨家挨户的仔细搜查,不远处却突然一阵嘈杂。
  
  不知是谁冲撞了什么人,一阵杂乱急促惨烈的尖叫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紧接着便是利器刺入皮肉的“噗噗”声。
  
  晚风卷着血腥气,蜂拥散开,瞬间掩盖了原本的饭菜香味儿。
  
  这浓重的气味儿飘散的极远,绝对是提神醒脑的利器。
  
  “杀人了!内卫司杀人了!”
  
  “内卫司滥杀无辜了!”
  
  两声高亢而极具穿透力的尖叫在窄巷里炸开,让人简直无法想象,人的身躯里怎么会迸发出如此磅礴刺耳的声音。
  
  这喊叫和变故来的太过猝不及防了,众多藏在门后看热闹的百姓都惊呆了。
  
  尖利的惨叫声响彻街巷,所到之处是此起彼伏的脚步声和开门声。
  
  杀人自然是可怕惊悚的,可看热闹这件事,显然是可以让人废寝忘食,舍生忘死的。
  
  看热闹的人已经不满足于隔着门缝,扒着墙头,蹲在树梢上看了,纷纷冒死打开门,拼命的往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的地方挤。
  
  玉华山下的这几个村镇是蓝田县的治下,但是却位于蓝田县的边缘处,离县城极远,是出了名的人傻钱少不惹事,一向都是最让人省心的,省心的县令王清业几乎都忘了自己的治下还有这么几个穷乡僻壤。
  
  可人算不如天算,王清业万万没想到,平时最省心的几个村镇,不惹事是不惹事,一惹事就将天捅给捅了个窟窿!
  
  刺杀圣人啊!
  
  办得好是一家子一起摘脑袋,办不好是一族人跟着摘脑袋!
  
  都是死,就是看哪种死法脑袋掉的更多!
  
  王清业战战兢兢的跟在韩长暮身边,一脸的死人样,已经想到了自己几十种惨淡的下场,但还得强打起精神将功补过,能多活几个人就多活几个人:“司使大人,玉华山附近的四个村子是上塔村、东韦村、王曲村和北里村,现下咱们在的这个是东韦村,”他抬手一指:“再往西去,就是上塔村、王曲村和北里村了,这个东韦村是离玉华山最近的。”
  
  韩长暮的脸色不比王清业好看到哪去,甚至更加的难看,吐出来的声音冷冰冰的,没有半点鲜活人气:“这四个村子共有多少户人家?”
  
  王清业一下子愣住了,就像问户部尚书,这大靖朝有多少户人家一样,谁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啊!顶点小说
  
  “总,总,总有百来户吧。”王清业磕磕巴巴道,陡然看到了抱着厚厚一摞册子,正在左顾右盼的主簿,顿时双眼一亮,连忙招手疾呼:“付主簿!你过来!司使大人有话要问!”
  
  付东文是永安十三年三甲进士,一直在长安城等着授官,这一等就是三年,直到今年使了银子,才补了个正九品的主簿,刚到蓝田县不过半个多月,就碰到了这么棘手之事。
  
  他暗暗叫苦不迭,再看到王清业冲他招手,他脚下一个趔趄,慌乱的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了。
  
  他暗暗抽气,当年在圣人眼皮子底下答卷,他都没有这么胆战心惊过!
  
  让他跟活阎王回话,这就相当于踹了上吊之人的凳子。
  
  甭管回的对不对,都活不成!
  
  付东文面露难色,硬着头皮上前,抱着册子团团行礼:“县令大人,司使大人。”
  
  韩长暮神情淡漠的点了点头。
  
  王清业轻咳了一声,一本正经的问道:“付主簿,本官让你整理的这四个村子的户籍名册可都齐全了?”
  
  付东文吓得头都不敢抬,压根儿就没看清楚那凶名赫赫的内卫司司使长得是圆是扁,抱着必死之心,也不敢戳穿自家上峰撒谎,只小心翼翼的低声回话:“回县令大人,下官已经整理好了,上塔村现有一百一十八户、东韦村二百零一户、王曲村八十六户、北里村最少,只有四十六户。”
  
  “北里村的村民为何如此之少?”韩长暮心头一动,淡声问道。
  
  付东文怕归怕,声音也细弱蚊蝇,但胜在对各村的户籍之事捻熟于心,声音低微虚弱却条理清晰,并不是没有底气。
  
  “永安十四年的夏天,北里村连着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雨,村子后头的山塌了,冲垮了大半个村子,那村子里原本的一百三十一户人家,死伤过半,再加上这两年外嫁的,外出做工的,举家搬离的,最后就只剩了这四十六户艰难度日。”付东文唏嘘不已,北里村原本是这四个村子里最富庶的,谁料一场天灾,一夜赤贫,民生凋敝至此。
  
  韩长暮听出了付东文话中的怜悯之情,微诧的掠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问王清业:“永安十四年时,王大人刚刚到任蓝田县一个多月,想来当时县衙事多忙乱,王大人压根儿就不知道北里村的事情吧?”
  
  王清业又惊又怕又恨,他是知道北里村的山塌了的,也知道北里村的村民所剩不多,但那山又不是他弄塌的,况且救济粮也发了,赋税也免了,他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那些人活不下去跟他有什么关系,姓韩的冲他发的什么疯!
  
  姓韩的现在发一通火倒也算了,怕就怕回京之后还给他穿小鞋。
  
  那他这一辈子的仕途岂不是要断送了!
  
  他心头一凛,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应对起来:“大人训斥的极是,是下官疏忽了,下官这就安排衙役前往北里村,仔细详查。”
  
  韩长暮冷哼了一声,神情淡漠,语带嘲讽:“王大人是永安六年的进士,少年得志,官场得意,些许小事,就不劳王大人费心了,本官早已派了内卫前往其他三个村子搜查去了。”
  
  王清业哽的脸色铁青,自他十八岁得中二甲进士之后,虽然一直都只是个七品小官,但他背靠家族恩师,再未有人给过他脸色看,也未对他如此冷嘲热讽,疾言厉色了。
  
  他怎么受得了这个!
  
  他长眉一拧,脸色一变,刚要开口说话,双眼正对上韩长暮的眼睛,顿时莫名的打了个激灵。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啊!
  
  乌沉沉的黑眼仁如同一团淬了冰的墨玉,冷冰冰的,分明不带一丝情绪,但那一眼望过来,叫人顿时不寒而栗。
  
  王清业陡然清醒过来。
  
  他不过是一个二甲进士,身后的家族并非一等一的显赫世家,扶持他的恩师也并非旁人不可取代的重臣,他拿什么跟一个亲王世子、圣人亲信、朝中重臣锱铢必较?
  
  他是在蓝田县这一亩三分地一言九鼎惯了,飘了啊!
  
  他动了动唇,低下头道:“是,司使大人思虑周全,下官不及万一,日后必定勤勉政事,定然不会再出纰漏了。”
  
  韩长暮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转头去问付东文,态度明显温和了一些:“付主簿,不知你手上可有这几个村的空置宅院的名册?”
  
  “有,有!下官临来时已经整理好了,牙行对各处的宅院最是熟悉,这是从各个牙行里拿到的名册。”付东文赶忙抽出几本册子,低着头递了过去。
  
  韩长暮翻了翻,攥着北里村的那本册子,思忖起来。
  
  韩长暮不语,王清业和付东文也不敢说话,一时间连呼吸都放轻了。
  
  “大人,”何振福急匆匆的赶来,打破了这令人浑身发毛的尴尬沉寂,脸色凝重,不见素日的轻松嬉笑:“大人,整个村子都搜遍了,没有什么发现,倒是,”他踟蹰了一下,声音渐低。
  
  “倒是什么?”韩长暮有意敲打王清业,便面无表情的冷薄道:“当着王大人的面,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看了眼王清业和付东文,决定还是不给他们留脸面了,拔高了声音道:“卑职在村里抄了一家地下赌场,两个暗娼园子,还抓了两名刑部通缉了数年的逃犯,犯的是谋逆之罪。”
  
  一听这话,王清业再绷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吓得脸色惨白,磕头如捣蒜,声音直打颤:“大人,大人,下官,下官不知啊!”
  
  一家地下赌场,两个暗娼园子,这罪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若是有心维护,这罪过只不过就是个治下不严,训斥几句也就罢了。
  
  若是落井下石,这罪过可直达天听,闹不好一家子的人头都保不住了。
  
  想到这,他头磕的更加真心实意了,哭的也更加的痛彻心扉了,不过片刻的功夫,额头上便是鲜红一片了,硬邦邦的青石板上也染了血色。
  
  韩长暮却没有丝毫动容,盯着青石板上的斑驳鲜血,似笑非笑的挑了挑唇:“谋逆之犯啊。”
  
  “......”听到这几个字,王清业眼前一黑,勉强撑着才没有当场栽倒在地。
  
  付东文身为王清业的辅官,自然不能干看着自家县令大人真的磕死在当场,即便现下并没有他一个微末小官并说话的份儿,他也还是直愣愣的跪了下去,声音大的听着都疼。
  
  “大人,”付东文重重磕了个头:“司使大人容秉,蓝田县里素日公事繁忙,这东韦村又地处偏僻,县令大人一时疏忽也是有的,但是若说是有意包庇谋逆逃犯,这是万万不可能的,求司使大人明察。”
  
  韩长暮不置可否,既没有说如何发落王清业,也没有说要放过王清业,只仔细翻了翻北里村的那本册子,又在舆图上丈量了一番这几个村子的位置和距离,最后深眸一眯,神情凝重的吩咐何振福:“安排人手,即刻出发去北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