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 第271章文学偶像
  此时正是八十年代初,民间的文学爱好者如过江之鲫,拎出十个人里有九个说自己是文学爱好者,剩下一个死活不认,非说自己是个诗人、作家。
  在场的年轻人们听见北岛的名字,一个劲儿的往前凑,“真是北岛吗?”
  连毛学山和郑卫国这两个人在场都无法阻止他们的热情。
  北岛正埋头在书桌上书写,被打断后看见众人站起身。
  “振开,这是我们平县的毛县长、公社的郑书记,今天过来看看我们韩屯第一年家庭联产承包的收获情况,顺便来看看我们的人才宿舍。”
  毛学山拿出对待郭文兴教授的态度,“你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叫北岛还是叫振开?”
  “您还是叫我振开吧。”
  何平又介绍道:“振开是京城的朋友推荐来的,现在暂时负责我们韩屯的对外宣传工作。”
  “对外宣传?”毛学山问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嘛。”
  “太早了点吧?”
  “不早不早,未雨绸缪。”
  毛学山又是跟对待郭文兴一样的套路,当领导的这套东西基本都是一个模式。
  等毛学山跟北岛说完话,他身后蠢蠢欲动的年轻人们终于忍不住冲了上来。
  “北岛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
  “北岛老师,我特别喜欢您的《回答》这首诗……”
  ……
  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着光荣与梦想的年代,当时有三热,“读书热”、“哲学热”、“理论热”,青年们视尼采、佛洛依德、米兰·昆德拉、卡夫卡为偶像,追捧古典名著、外国经典和现代诗歌,热衷于文化沙龙、聚会、辩论,那时的年轻人似乎永远都是意气风发的,思索着宏大的命题。
  八十年代的文艺思潮涌现,让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尤其是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诗歌。这种井喷式的爆发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属于长期压抑后的反弹,而以北岛等人为首的这批诗人也成了社会上众多年轻人们的文学偶像,所到之处受到的欢迎不次于后世的偶像明星。
  北岛的第一本小说集《陌生的海滩》出版于1978年,一经推出便在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中引起了轰动,其中的《回答》一诗更是成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影响力巨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场的年轻人们听到北岛的名字做出任何举动何平都不会感到吃惊。
  别说这帮年轻人了,就是自己读书会里那些成员们,看到北岛时的那副嘴脸都让何平恨不得给他们两脚。
  太气人了,同样是写书的,受到的待遇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北岛早已经习惯了年轻人的姿态,从容不迫的应对着他们的热情。
  何平撇撇嘴,这厮惯会装杯。
  “我领您再转转。”何平对毛学山说道。
  “好。”毛学山看到北岛被围的团团转的架势,也没有去打扰那些政|府来的年轻人。
  “这是我们的食堂,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就餐。”
  “这是读书室和活动室,给住在这里的同事们平时休闲放松用的。”
  “这是教室,我们计划跟营城农学院合办夜校,提高韩屯社员们的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
  何平一处一处的给毛学山介绍着,到教室的时候引起了毛学山的兴趣,“怎么想起来弄夜校了?”
  “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了。”何平跟毛学山详细说了一下宋老六的事。
  毛学山听得眉头越皱越紧,“运动才过去了几年,这些蛇虫鼠蚁就又钻出来了,真是死灰复燃。”
  “是啊,这种地痞无赖要清理起来不是一般的费劲。”
  “这个宋老六有合适的机会就处理一下吧。”毛学山没有在宋老六的事情上多纠结,“你这个思路是对的。老百姓,尤其是韩屯这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老百姓,一旦突然有钱又有闲了就容易走上邪路,需要好好的引导。办夜校这个点子想得好,既占用了他们的闲暇时光不让他们搞歪门邪道,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一举两得。”
  毛学山边说边高兴的拍何平的肩膀,“你这个点子想得好,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看这个模式可以在很多地方都推广开。”
  “要不说您眼光好呢,一眼就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何平拍马屁道。
  教室是毛学东参观宿舍的最后一站,他和何平走出来宿舍的走廊,来到室外。
  “何平啊,这一圈看下来,你在韩屯确实干的不错,大出我的意料。”
  何平谦虚道:“您过奖了。”
  毛学山看着眼前这个即将成为他家乘龙快婿的年轻人,心中的爱才之意溢于言表,“要不,你来我们政|府吧?”
  “我?”何平有些诧异,怎么突然说起这个话题了?
  “我不合适,我这性格您知道的。最受不了的就是官府里那种压抑的气氛,我嘴上连个把门儿的都没有,指不定哪天得罪了人就得挨收拾。”
  何平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别说毛学山现在只是副县长,就是地委专员来拉拢他,他也没兴趣。
  钱他不缺,在这个年代可以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权,他没什么大需求,主要是在韩屯这一亩三分地上,他说话还比较好使,真·一人之下。
  去官府能给他什么,奋斗个二十年当个处长?还是在老丈人的扶持下,没意思,好不容易穿越了,还跑去官府受那个鸟气犯不上。
  再说现在的韩屯就是一块白布,足够他施展了。
  毛学山也只是嘴上说说,见何平拒绝的果断,便没有再提。自家女婿不仅在做事上有能力,在写作上的天赋更是出众。两相比较,毛学山觉得还是写作这件事更适合何平。
  在八十年代当官不新鲜,但当个作家,还是一个有着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作家,好处要比当官的多太多了。
  毛学山又勉励了何平几句之后,就跟他带来的人汇合。年轻人们意犹未尽的跟北岛告别,这厮这回又收获了几枚迷弟。
  何平站在原地跟毛学东他们摆手告别,北岛站在他的旁边。
  “这位就是你未来老丈人?”
  “嗯。”
  “可以啊,领导家属!”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