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修真小说 > 极限大魔尊 > 第269章改邪归正!
  就在这时候,佛婆却急匆匆地赶了出来,叫道:“丁姑娘,你等等。”
  丁瑶听了,急忙回身道:“佛婆……”
  佛婆把手中拿着的一个青瓷小葫芦,递到丁瑶手里,道:“是老师父要我送来的,这是‘冰云丹’,只要先吞服三粒,就可防火气侵身,不用再怕‘魔火炼形’了。”
  丁瑶接过,含泪道:“师恩浩荡,佛婆,你给我谢谢恩师。”
  佛婆含笑道:“老师父不是交代了你任务吗,丁姑娘只要办完了,就是报答了你的师父。”
  丁瑶点头道:“我会替师父完成心愿的。”
  佛婆笑道:“那就好,丁姑娘去吧!”
  说完,她就回身走入,关起了山门。
  凌妙可道:“师父,我们要快些走了,天都快黑了。”
  竹逸先生微微一笑道:“你这个人就是急性子,咱们就是要等到天黑了,才方便下山的呀!”
  凌妙可道:“为什么?”
  竹逸先生道:“咱们此去碧落山庄,沿途必然有人拦截,说不定人家已在暗中等着咱们了,因此这一路上,最好不要让人发现,而且咱们四个人最好分开来走,你和丁姑娘一路,为师和宁老弟也分开来,各走各的,这样就没有人会注意了。”
  凌妙可道:“难道我们还怕他们不成?”
  “不是怕他们。”
  竹逸先生道:“他们明的不敢来,可以给我们来暗的,多少总是麻烦,而且也会耽搁了行程。”
  宁无缺道:“刘前辈说的是,我们自然尽快赶去的好。”
  凌妙可道:“好嘛!我和丁姐姐要怎么改扮呢?”
  竹逸先生笑道:“这个还要为师亲自给你们易容才行,而且还得多准备两张面具,因为大师兄也精于易容,你火候不够,别人纵然瞧不出来,却瞒不过他的。”
  凌妙可道:“师父,那就快给我们易容吧!”
  竹逸先生道:“你们跟我来。”
  他走在前面,不但没有下山,反而朝小山上走去。他的意思,三人当然懂,小山顶上不易被人看到。
  凌妙可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师父谨慎过了头。
  一会工夫,就已经登上山顶了。
  竹逸先生含笑道:“宁老弟,现在由你担任把风。”
  宁无缺道:“在下省得。”
  竹逸先生取出易容扁盒,一面朝凌妙可、丁瑶二人说道:“你们两个,不戴面具,是祖母和小孙女,戴上面具,就是姐妹二人,从这里到蚌埠不用戴面具,过了蚌埠,就要戴上面具。”
  两人点了点头。
  凌妙可却笑道:“徒儿会改变声音,自然当老祖母。”竹逸先生没有作声,迅快地给两个人易好了容。
  凌妙可变成了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婆婆,丁瑶看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都像乡下的人了。
  然后竹逸先生又从衣袋口取出两张面具,递给两人说道:“这两张面具,一个十六七岁由丁姑娘改扮,另一个只有八九岁的小女孩,你已练会了‘缩骨功’,就由你改扮,衣物可以到蚌埠街上去买。”
  两人接过面具,收入怀中。
  竹逸先生又道:“现在该你们去把风了,宁老弟,你过来。”
  宁无缺依言走来,在大石上坐下来,凌妙可、丁瑶两个人立即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走了开去。
  竹逸先生道:“老弟从这里到蚌埠,可改扮成布贩,由蚌埠起就得戴上面具,充当车把式,替她们姐妹二人赶车。”
  他口中说着,双手已迅快地替宁无缺在脸上易容,几句话的工夫,已经竣事,随手也递过一张面具。
  宁无缺收入怀中,凌妙可问道:“师父呢?”
  话声刚落,竹逸先生忽然脱下长袍,翻了过来,一个人也随着转过身去,等他把衣衫穿到身上,再转过身来,双手合十,低喧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老衲只是一个佛门的穷和尚罢了!”
  原来他转个身,已变成一个面貌枯瘦的老和尚,头顶也多了两行伤疤,手中果然托着个钵头,身上长袍也变成了一件灰衲!如非亲眼目睹,谁也不相信会变得如此快法,刘转背,果然名不虚传!”
  丁瑶看得目瞪口呆,说道:“刘前辈变得好快!”
  凌妙可笑道:“不然,他老人家还能称刘转背吗?”
  竹逸先生道:“好了!现在咱们可以下山了,不过咱们得从山后另一条路下去。”接着又朝两人叮嘱道:“记着,你们祖孙两人是去蚌埠深亲的,下山之后,还得去准备一支竹篮,放些土产,衣服也要改换。”
  凌妙可道:“徒儿知道了!”
  当下由竹逸先生领路,从山后小径下去。
  四人就分成三拨,凌妙可、丁瑶就在附近农家买了衣物,宁无缺却连夜赶去风台县城中,买了几匹布。
  竹逸先生虽然自顾自的走了,但他还是暗中跟在两位姑娘身后。
  第二天就各自上路,一路上虽有先后,但还是可以互相照应,只是不打招呼而已。
  到了蚌埠,就已各自改换了身份,依然各走各的路。
  凌妙可、丁瑶改扮成姐妹两个,就雇了宁无缺的一辆马车。
  竹逸先生因两位姑娘有宁无缺同行,自可放心,他外号刘转背,自可随时改变各行各业的人,更使人不可捉摸。
  这一路上,他们果然随时都可以发现,有人在注意着路上行人,也不时有快马从身边驰过。但经过竹逸先生这番安排,居然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了五河。
  第三天傍晚,四人都已赶到渡口,遇上王牙婆、孙小乙停在芦苇间的一条小船。
  凌妙可发出暗号。
  王牙婆蹲着问:“四位是什么人?”
  凌妙可道:“王婆婆,我和大哥回来了。”
  孙小乙探出头来喜道:“是大哥和二姐。”
  凌妙可道:“还有家师。”
  王牙婆道:“你们快上船。”
  四人跳下小船,孙小乙帮着一名水手迅快的划着船。
  宁无缺给竹逸先生和丁瑶引见了王牙婆,一面问道:“王婆婆,这几天可有什么动静没有?”
  王牙婆道:“没有!对方缩在地道里,连鬼影子都不曾见一个,老夫人天天都盼着你们早些回来,才有办法破他们的迷阵。”
  孙小乙一面划桨,一面问道:“大姐不知有没有消息?”
  凌妙可道:“大姐去万松山庄,路程比我们远得多,哪会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船双桨如飞,不过顿饭工夫,就已到达了对岸。
  宁无缺、凌妙可领着竹逸先生、丁瑶二人上岸后,一路急行,离碧落山庄快到十丈之处!
  突见两条人影,快若殒星,一下落到四人面前,刚喝了声:“来人止步!”
  左右两边,也及时出现了八个人影,远远站定。
  宁无缺一眼就看出当前两人乃是黄龙寺的慧修、慧持,敢情今晚是他们当值了,急忙跨上一步,拱手道:“二位师父请了,在下是宁无缺。”
  凌妙可接口道:“我们迎接家师回来了。”
  慧修、慧持听他们口音极似,但面貌却认不出来,正待开口!
  只听远处传来南山樵子陶石田的声音,笑道,
  “没错!是宁老弟和凌姑娘,他们脸上大概易了容,所以二位认不出来了。”
  竹逸先生跟着跨上,举手在两人脸上抹了一把,笑道:“方才在船上,老朽忘了叫你们洗去易容药物了。”
  经他轻轻一抹,宁无缺、凌妙可立即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陶石田哈哈笑道:“竹逸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竹逸先生拱手道:“见笑!见笑!他一面回头朝宁无缺望来,目光含有询问之意。
  宁无缺连忙低声道:“这说话的是终南陶前辈,人还在门楼上呢!”
  竹逸先生连忙拱手道:“久闻陶石田大名,容随后拜见。”
  陶石田连说:“不敢。”
  宁无缺随着又引见了慧修、慧持。
  慧修忙道:“宁少侠快请刘施主人内奉茶,贫衲师兄弟失陪了。”
  说完,迅快地退去左右八个人影,他也随着隐去。
  宁无缺心中暗道:“这里和贼人相距咫尺,防守自然要如此严密了。”一面陪同竹逸先生进入碧落山庄大门。
  只见卞药师和赵之欣、徐水旭快步迎了出来。
  卞药师拱着手道:“久闻刘老哥大名,今日总算见到面了,快快请里面坐。”
  宁无缺急忙替三人引见,就相继进入大厅。
  这时正是晚餐时候,老夫人和终南三老(陶石田隐身在门楼上值班,不在厅上)、青松道长、风云刀柴昆等人,都在厅上。
  他们听到宁无缺和凌妙可把竹逸先生请来了,立即在上首一席,撤换杯筷,也腾出了四个坐位。
  当下仍由宁无缺替大家介绍了竹逸先生。
  大家对竹逸先生闻名已久了,但没有人见到过他,所以见了面自有一番的寒喧。
  接着,丁瑶走上前去,朝老夫人跪了下去,说道:“干娘!女儿给你老人家请安来了。”
  老夫人轻咦道:“你是瑶儿,怎么会和缺儿他们一起来的?”
  凌妙可在一旁笑道:“瑶妹妹改邪归正,自然跟着大哥来了。”
  老夫人伸手把丁瑶扶了起来,含笑道:“起来!起来!来了就好。”
  她自然听得出凌妙可的口气,当着大家面不便多问,一面抬手肃客,就请竹逸先生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