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悲剧发生前 > 第1891章 第 1891 章
  “大将军,看着一片林木如何?”
  植树造林也不是胡乱种植,眼前这些规整的林木都经过了细致的规划,看上去整齐划一,很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一排排林木错落着排列在边境线上,如同一道道篱笆,圈起的内侧则成为了能够耕种的土地,区分于外面的沙地,这种画面,有那么一点儿震撼。
  原随景指着这片林木,看着这欣欣向荣的场景,询问来到身边儿的霍庸。
  霍庸骑在马上,伴在原随景身侧,听到这一问,微微抬眸远眺,看了一眼,有些怅然:“尚可。”
  从这里往里看去,依稀还能找到一些成排林木的踪影,若是对照历史,或可看出每一次林木扩张向外都是人类的拓土之功。
  “从这里下去,所有的路上,都是这样吗?”
  原随景随手画了个圈儿,指的是国境沿线是否都是这样种植树木。
  “不甚相同。”霍庸简单说了一句,并未详细解释,原随景也不准备跟他继续这种乏味的话题,又问了问将军每日都要做什么。
  “打仗,准备打仗。”
  霍庸的回答很是利索,他有几分高兴皇帝竟然能够问点儿正经的政务,连忙给原随景讲起来皇朝面临的局面具体是怎样的。
  从各方面来说,都跟普通的古代皇朝差不多,内忧外患之中的内忧都是一样的,外患却不那么相同,需要面对的是各种蛮族的进攻,边境线,这边儿算是稳定的,还可以,有些地方却不是如此,犬牙交错的边境线,一不小心就要丢掉一二面积,必须要重新占据才可以。
  “武官之功,首重守土。”
  霍庸的讲述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原随景讲解了皇朝气运分润到各人头上是怎么评估的。
  文官主政,武官主伐。具体到政事上,根据职位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某些文官,如御使之类,建议有功即可分润国运,分润国运的好处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家族稳固,比如说子孙绵长,比如说妻贤子孝,比如福寿绵长,比如身体康健,总之,想要自家平稳发展,没有什么比国运更加值得信赖的催化剂了。
  换而言之,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与否,根本不需要专门的人去看管,只要看看他的家中是否平安就知道了,贪官之家,必然有些负面消息,什么子孙纨绔之类的,肯定是这家人做官有了问题。
  相应的,好好做官的那些人家,几乎都是道德之家,怎么看都平稳得不像话,不仅稳,而且顺,这就是国运给与的庇佑了。
  这样的好处潜移默化,却是人人都知道的。
  很多人想要做官,也不是真的图当了官富贵,也是想要让自己的家族进一步发展起来,哪怕单纯是为了让某些极品亲戚改好,也会热衷于做官的。
  只要做了好官,家庭面貌真的是很快就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并不突兀,用某些人的话来说,就像是瞬间醒悟过来,明白了该如何做才更好一样。
  因有了这一层对国运的贪念,所以官员之中大部分都是好官,哪怕是贪官,求财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家过得更好,如果拿了不该拿的钱,少了国运庇佑,反而让家中生出妻离子散的乱子来,图什么呢?
  “我竟是从没想到……”
  原随景喃喃,顺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这就跟皇室的情况一样啊,为什么到了他这一代必须要做昏君,明明先帝及之前的祖宗都是明君,按照分润国运大头的说法,他们家怎么也应该是福寿绵长,枝繁叶茂的,可结果呢?正好是反过来了。
  先帝不仅死得挺早,子孙上,也仅有原主一根独苗苗,还是因为啥都不懂才独活的,这种局面,哪里像是分润了国运,倒像是被吸了血一样。
  所以,果然还是被天道惦记了。
  也就是这些大臣没多想,或者把这种情况想象成了所谓的“天妒”一说,以此来解释朝廷的更迭,大意就是国运虽大体昌盛,但小的地方,必然还是积累了民怨,顾头不顾腚的贪官肯定也有,这样的情况下,民怨如疥癣之疾,看似不要紧,可积累得多了,就会在天子身上爆发,导致皇室出现这种难以为继的现象。
  原随景当然也可以不服输,不主动去当昏君,继续先帝的路线当一代明君,可是那样他可能会死得更早,还有可能因为没有后继之人,导致在自己死亡之后天下大乱。
  若是这样罪孽可能会更大一些,更加有损人道。
  人道为天道之子,这种折损,恐怕又要被天道多加惦记。
  还钱不是最可怕的,利滚利的利息才是最吓人的。
  原随景一点儿也不想挑战一下自己取代原主之后会怎样被天道惦记,所以,还是顺其自然,选择一个低难度的路子继续往下走吧。
  “我要从这里开始,把所有的边城都走一遍。”
  原随景很是任性地发言,像是对此很感兴趣,还亲自要求出战,往那片沙地之中进攻些许。
  霍庸想要阻止来着,说不听,作为大臣,他还是要听从皇帝命令的,因有国运限制,一般的大臣也不会生出多少挟制皇权的心思,最终亲自为侍卫,跟着原随景往外面出战了一圈儿。
  玩闹一样,不过出战十五步,原随景就命小四儿带人扛了树木过来直接挖坑种植下去。
  他身后边儿的太监哪里会种树?歪歪扭扭的树木看起来就不是很有精神地立着,原随景却志得意满,站在歪着的小树旁,回眸看着身后,指点着那十五步内的沙地,高兴地对霍庸说:“看,这是朕打下的江山!”
  他的大手一挥,披风鼓荡,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烈烈之势,然而……
  充当侍卫的霍庸差点儿忍不住笑起来,这是什么人间活宝。
  “陛下,这样是不行的。”
  霍庸大概明白了原随景的意思,开疆拓土若是这么简单,何必还要将军死守边城?
  “哦?”
  原随景做出洗耳恭听的架势,霍庸也没瞒他,直接讲述了这开疆拓土的难度在哪里,植树造林,那是建城之后的事情,要先建城。
  “如人一足踏出,立定方可迈步。”
  有了城,再进一步沿着城墙最外沿的界限开始往左右延伸,一座边城和一座边城之间延伸出来的连接线,就是他们的边界线了。
  所以,这十五步的距离,看似是踏出来了,却连蛮族都未曾接壤,十五步而已,怎么建城?
  这可不是堆上几块儿石头,弄两面泥巴墙就能糊弄过去的事情,一定要是那种能够住人的城才可以,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数保证,事实上,如果原随景认真国事,就会发现,移民充边是每年都会有的,区别只在多寡罢了。
  “大将军何必如此认真,游戏而已,真是没意思。”
  像是被败了兴致,原随景匆匆打道回府,不再继续征战了,显然,直接硬抗蛮族什么的,当昏君的不必做得那么英明神武。
  回到边城还不罢休,把低阶官员叫过来,让他们书写史记,一定要把这样的历史时刻记录在案。
  王侍读当面拍过马屁之后,人后摇头轻笑,真是胡闹,皇帝陛下的任性,真的是……
  有了这一出闹剧,后面霍庸更要随行,生怕没有自己在,皇帝又一时兴起,非要跟蛮族开战,再弄出什么荒唐战局来,那可就不仅仅是丢脸的事情了。
  边疆之事,不可轻忽。
  原随景赶了他一次,见他不肯走,也罢了,由着他去当侍卫随行,他则按照原定计划,顺着这座边城向下,想要好好看看界外风景,也认识认识那许多蛮族,都是怎样的种族。
  离开前,原随景跟边城的将军要求带走一只地蛮当做奴隶,将军面有难色,这个过分的要求被反馈到了霍庸那里,霍庸亲自来劝阻皇帝不要胡闹,理由就是蛮族难以为奴,不可亲近,恐生乱子。
  原随景表面上接受了他的建议,却是很不高兴,过后摔摔打打,务必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高兴了。
  民心不好失,将士之心,还是很好消磨的,原随景采取了损失最小的方式,不去通过大战消耗,而是通过种种无理的要求来消耗,成不成的,反正他提了,提了就让人意识到这个皇帝不那么靠谱,难免要多生几分想法。
  最重要的是,分润国运的要求之中,可没有一条说了要让官员对皇帝十分忠心。
  所以,事情可以照做,忠心不忠心的,换个皇帝又如何?
  这也是为什么改朝换代的时候,倒霉的除了皇室一家,基本上不怎么损伤大臣的缘故,大臣忠心的又不是皇帝一家,到底还是为了国运,为了国家,舍了皇室一小家又如何?
  文化习俗如此,皇帝和大臣的上下级关系,便不是那么的严苛,或可算作同事,相处不好了,算计对方一下,直接换了同事,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