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僵尸少女出土记录 > 第144章番外一顾长宁无忧长宁
  他有多想破开壁障离开此界呢?曾经是很想很想的吧,因为什么子虚乌有的劫难,就把他放逐到这个鸟不拉屎叫不出名字的三千界之中的一个小界,他天生虽然长得温和面孔,性子却说得上孤傲娇纵,恃才傲物。
  这个界的劫难,他尚且能理解,他的劫难?开什么玩笑,他生来就在此界,天生高人一等,初生神册之上便有姓名,说是什么一界混沌灵气孕育而成,无父无母倒是先天尊贵。
  为了名正言顺还给他安个什么神使的名头,他初到此界便在修仙界了,只要潜心修炼以他的资质根本无需担心,要不了多少时日便能飞升回仙界。他从没想过与这里的人有过多的牵扯,免得六根不净,诸多牵扯,这些挂碍他本不需要。
  所以,世人只道宁无忧不世之材,天纵之资,不过就是看似温和有礼,春风拂面,心却是,万年的寒冰,清冷凉薄。
  还有忘忧这个名字,俗气的很,此界师父看着也是个俗人,起不出什么好名字,他可是无忧可忘。
  修炼无岁月,千余年便出了他这么一个天才,他与谁都没什么交情偏偏和神尊顾卿走的挺近的,他还挺欣赏这个神尊,即使是个半神血脉,可至少还有资格与他交流,为人又干净正直,一身傲骨,和他几分投缘。眼看着就能飞升,却赶上这么一遭事儿,神尊一族一夜之间覆灭,在此事发生之前,顾卿找过他,要他帮忙一同封印这个小婴孩,他终归把他当朋友,这点小忙不过是举手之劳,然后他把玉佩放在小孩子身上,让这孩子睡了几百年,倒是逃过了一劫,捡回了一条命。
  他也觉得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他早就觉得顾卿这般行事迟早会吃亏。不过纵使是他也没想到作为修仙界统领的神尊一族,还真的就如此戏剧化的消失在了修仙界,仿佛从未存在过,再无一人提起。
  因着这件事,此界引来了天地间大道震怒,天罚降世,从此此界之人不可飞升,触到壁障,他也只能叹口气,他回不去了,嗯,也是,他还有个劫,苦了这天下修者与他同受。他那时以为,他的劫数,应当就是暂时困居此界了,凭他骄傲说是一劫也不奇怪。
  他觉得心里有一股气,不太好平息,加上修炼之时出了岔子,便一怒之下修了魔道,他是何人,做那魔尊,也不过是消遣,他还要等待契机,回到自己的界面,想起答应顾卿把那沉睡的小女婴送到人间界,希望她能平安过了一生普普通通的就好,他便随手把她丢了下去,封印之术,几百年看起来也不过就是个几岁小姑娘的样子,倒是玉雪可爱。
  “你可知道,那些当年在神尊殿作下大罪的除了青玄之外的几人,为什么都莫名其妙的的寿数尽了,遇到意外陨了?还不是因为。。。当年顾卿的好友,宁忘忧。那个助他封印,送你下界的。。。都是他。他最后不助你,也是有苦衷。”那场大战之后,他假意离开此界却偷偷在暗处看了她几年,某日他听见白无常和宁无忧如是说道。
  宁无忧那丫头是怎么说的?她那张让他一见也晃神的倾世容颜此时神色淡淡。“我知道。。。其实,我猜到了一些。。我。。。谢谢他。”谢谢他?谢他什么?谢他识趣离开,谢他助她死心看清自己的真心?
  他也是后来明白,他的劫难哪是不能踏破虚空,而是她这一遭情劫。
  在人间界那几年是他漫长的上万年生命中最快乐的几年。一开始,他确实只是因为劫数与她相挂牵,猜测那玉佩是这壁障的钥匙,接近她只是想早日回家。家,后来那个小茅草房屋,石砖土院儿就是他的家。
  嗯,千算万算,这颗心他自己却说了不算。他是真的爱她,娶她,他是真心的。后来一步步都是朝着他的计划,他的掌控一步步走的。
  她身为神族后裔,生死簿上无名,何况她命不该绝,是他魔道之人依他计划演的一出戏,有那么一个词,叫劫数难逃,大劫应该会发生在千年以后,她作为一个没有修炼过的凡女如果想活下去,静待劫至只有这一种方式。
  可他看见她倒在血泊中那一刻,他却后悔了,他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他对她这么多年的情意没有半分作假,两人朝朝暮暮,琴瑟和鸣的神仙眷侣的日子,他辗转反侧,时时出现在脑海,他可真是有了心魔。。。按照之前的计划,他把她葬在灵脉。
  可他也把自己封印了起来,他想在人间界等她千年,这一次不是计划,可他这样说,连他自己都要不相信了。。。
  他没了那些记忆,却满脑子的顾、长、宁。。。那他就叫这个名字好了。再次相遇,他没认出她,可是却不想错过她。
  那一刻,他就又输了,忘忧,他又没忧可忘,不好。。。那就无忧吧,宁无忧,他叫顾长宁,无忧长宁,是他对她的期望和祝福,也希望,他能在她身后,一直一直,守望守护。
  “其实。。。若是当年没。。。没有你的出现,阮风月和她,应当会是一段好姻缘吧。。。”白无常看见阮红衣无悔的任宁无忧修长的指甲穿刺过胸膛,不自觉感叹道,而他,面无表情。
  他亲眼看着最后的最后,宁无忧红着眼睛,浑身浴血,说不出是什么眼神看着他,他想,他是不够格的。
  如果不是他的出现,阮风月与阿顾,应当还是青梅竹马,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好在他们的轨迹,终究不会因为他而产生偏差,中间无数的支线,无数的可能,最后他也只能长叹一口气,认了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