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诡三国 > 第1609章富贵和追求
  关中,长安。
  刘备等人在川西努力奋进的时候,斐潜却在长安接到了平阳递送而来的一个沉甸甸的锦盒,打开之后却没有任何的欣喜,而是显得有些不解和烦忧,撑着脑袋想了挺长的时间,直至黄旭进来禀报道,说是众将都已经到齐了,方将锦盒盖上,然后背着手往前堂而行。
  斐潜年轻的时候也往往觉得有的人为什么老背着手,形态又不好看,又没有意气风发大步向前的进取之意,而且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背着手也不能左右摆动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性,实在是毫无价值的一个姿势。
  然而,等到如今,斐潜却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起,也经常背着手走路。
  背负的东西太多了……
  无形的各种压力,压在背上,似乎只有这样,才会轻松一些,也才会提醒自己,将背挺直。
  进了大堂,斐潜已经恢复了原本步态,大步进了节堂,然后在席子上正坐而下。众人齐齐朝着斐潜见礼,斐潜还了半礼,然后再请众人就坐。
  说是就坐,实际上就是跪在席子上,顶多再多一个锦缎垫子而已。
  凳子什么的,斐潜其实早就叫工匠做出来了,只不过在这样正式的场合,斐潜依旧保持着汉代的会议方式,采用一桌案一席子的正坐模式。
  这样有一点好处,跪旧了膝盖疼,所以必须加快节奏,就像是后世也有许多企业会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来开会,甚至会选择在天台上开碰头会一样,会议的场所太舒适了,反倒有时候会让参会者不能将精力完全集中。
  在正式开始会议之前,斐潜先聊了两句,便笑着,表示先不处理政务,而是说道:“今日又有大贤至此,待某领将进来……”
  说完,便起身向外走,庞统和荀谌自然是心领神会,也跟在斐潜身后一同向外走,其余的像是杜畿张辽等人则是有些迷茫,但是也跟着一同行动,于是乎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便出了前院。
  院门之前,便是荀攸和许定,两个人原本以为应该是被传进堂内,结果没想到斐潜竟然亲自出来相迎,顿时颇为感动,连忙拜倒见礼。
  斐潜呵呵笑笑,上前几步,将荀攸和许定搀扶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当年在荆州第一次见到刘表的情形,手上不由得多用了几分的气力。
  人类的本质,其实就是复读机加上鸽子,再加上真香……
  等到了斐潜左右牵着荀攸和许定,重新进了节堂之后,又重新相互介绍一番之后,才再次坐定,处理起当下的政务来。
  当下最为重要的,自然依旧是农桑。
  虽然现在汉代小冰河的气候已经逐渐的显现出来,但是作为有群山遮蔽的关中,依旧还是比起漠北并北来说,温和湿润了许多,特别是渭水横贯东西,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因此关中农业的基础,原本就比并北要好,在经历了两三年的恢复和调整之后,现在也即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关中之处,厥为黄壤,上者八十有五,黑为垆土,中者二百五十七,另外有薄、腊、脯田一百六七,新垦之数暂无算……”对于农桑之事,枣祇自然是最为清楚,当即也不用特意看手中的木牍,便是朗声说道,“……兴水渠,百一十里,建水车,二百余,立肥溷,四百余处,有官牛一千两百头,车,五千余辆……”(本章说注)
  一个个的数目在枣祇嘴中,蹦将出来,纵然是对于农桑之事不是很了解的其他诸人,都是精神一振,觉得听了这些数目,就觉得心中安定,浑身舒坦。
  “故,预年赋……”枣祇说到最后,下意识的再次看了一眼木牍之上早就算出来的数字,才接着沉声说道,“计五百万石!”
  众人听闻,不由得都是喜形于色,眉开眼笑起来。之前关中还要靠着汉中输入的粮草过活,现在不仅是自给自足了,还能结余不少,这自然是欢喜之事。
  然而,这并非是欢喜的结束,而是才刚刚开始,随着庞统将工业上面的冶炼钢铁,修建兵甲数目,然后荀谌将商贸上面的利润盈余,钱财器物等等一一叙述出来之后,堂内众人的嘴便是再也合不起来,一个个笑得就跟朵花似的。
  斐潜虽然也在听,但是心思却不在这些数目上面,而是想到另外的事情……
  年赋,也就是斐潜能收上来的粮草数目,至于关中一地产出的粮食总数,应该是大概在一千三百万石左右,当然,这么高的年赋,其中也有很多流民屯田的功劳。
  斐潜关中治下,自然是实行着大汉持续了百年的三十税一,但是这个所谓三十税一,听起来似乎很少,但是其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兴,按秦之敝,诸侯记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从汉高祖时起,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及至汉文帝时期,又有“田租减半”之诏,也就是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
  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但是这些十五税一,三十税一,不是说将田产分割为十五份,三十份,然后国家收取其中之一,而是有着特殊的计算方式。
  “十五税一”是指地主向佃农收取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五即产量一半的地租后,地主再向国家交纳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一的税赋。也就是土地产量为十份,地主与佃农五五开后,地主再向国家交一份的税。即地租率为百分之五十,税率为十分之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五税一”。
  作为地主的附庸,佃农是没有户口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单独向国家缴纳赋税的渠道,同样所谓的“三十税一”,也并不是指地主向国家交土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的税赋,而应该理解为,土地产量为十份,然后三七开,佃农得七份,向地主交三份为田租,地主再向国家上交一份税赋。
  即地租率为百分之三十,税率仍为十分之一。“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并不是税率为“十五分之一”、“三十分之一”的意义。或者严格来说,应该记成是“十、五、税一”和“三、十、税一”。
  那么一般的,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也就是自有土地者,向国家缴纳的赋税也就是十份之一。这在《汉书·食货志》写得很清楚,“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由此可见,实际上自耕农的负担一直都没有什么变,有些变化的,只有依附于大地主的佃农的田租,这些人承担了最沉重的负担,就像是后世自有房屋的往往只需要交水电费卫生费物业费等等,或许还不到工资的十分之一,而租房的么……
  汉代最开始,大地主和自耕农的税率都是一样的,但是明显大地主收获的更多,年复一年积累的财富数目差距也在不断的变大,自耕农承担的风险明显要高于地主阶级,一旦天灾人祸,地主阶级只会凭借着手中的余额,更大更多的摄取自耕农不得不出售的土地资产,从而再度扩张。
  因此汉代皇帝觉得这样不行,所以改革了税制,在高祖时期,“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然后“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一来可以减轻佃农的负担,缓解最基础的这些民众的痛苦,二来也可以抑制这些大地主积累财富的速度,但是很显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谓利用税率调控,就是一个温和安慰剂,除非下狠心征收土地持有税,否则困顿的永远都是基层的人。
  因此斐潜一开始就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税制改革上,而是一刀砍在了本身根源之上,建立了爵田为基础的等级税收制度,逼迫着大地主想要保持更多的利益,就必须要做出比普通百姓更多的贡献,获取更多的功勋,否则就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过程当中衰败下去,成为普通的百姓。
  这或许才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公平。
  关于这一点,其实关中,包括汉中的很多士族也很不爽,但是一方面确实现在也无法和斐潜抗衡,另外一方面这些士族子弟,也其实在等着看……
  在这些士族子弟眼中,十年八年的根本不算是多长,而当下关中并北最大的地主头子是谁?
  就是大汉骠骑将军斐潜!
  流民屯田,这些流民就相当于是大汉骠骑将军斐潜的佃农!
  在缴纳了高昂的田租的五年或者是八年之后,大汉骠骑将军斐潜若是依旧不倒,会舍得真的将这些土地送给这些屯田的流民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没有富贵的时候追求富贵,但是真的接触到了富贵之后便往往没有了追求,这是人的常态,也是人性的弊端。
  就算是斐潜这一代能做到,斐潜的下一代呢?
  所以这些士族子弟并不着急,纵然有些反对者,但是依旧很多人在等着,在看着,在观望着。司马懿都可以磨刀磨上三十年,其他的士族子弟其实也不差。
  不过现在的老司马,是在追求着经文上的胜利,小司马则是还没有完全成长,要不要什么时候将他跟猪哥相爱相杀一番?
  节堂之内,听闻了诸多利好的众人,实在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赞叹着有之,歌颂者也有之,斐潜一边笑着,一边微微点着头。
  斐潜看着堂内的喜笑颜开的众人,这些人当中,能汇集到了这里,当下么,自然都是有一定的追求,甚至包括新加入的荀攸和许定,而这些人在获得了一定的富贵权柄之后,又还会追求什么呢?
  这些都是将来要面临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远远比眼下的问题还要更棘手……
  又过了片刻之后,斐潜笑容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如此,伸出手,轻轻的在桌案之上敲了两下,节堂之内顿时声音就收了起来,众人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背,拱手静听。
  “眼下关中军民二事,皆为重也……”斐潜缓缓地说着,声音不大,却很有力量,“军者,一为练新卒,二为讲武堂……文远,此二者,汝为主事,三日之内列个章程出来……子平,汝暂且跟着文远,助其练兵……”
  张辽站起身,拱手领命。
  许定了连忙跟着站了起来,一同称是。
  “民者……”斐潜示意张辽和许定坐下,然后继续说道,“事务繁多……若是今年丰收有望,仓禀么……数目就有些不足了,此事,士元,与青龙寺一同办了吧……休甫,汝便协助士元,择址定基,不可懈怠……也是相同,三日之内给个章程来……”青龙寺也需要重新建设,所以土木工程一并就给了庞统。
  仓禀原先关中有不少,但是战乱当中被焚毁了许多。这些乱兵,抢夺了仓禀粮食也就罢了,还往往习惯性放上一把火,这就是人类作恶时候的本能?放了一把火烧了,就可以不留下什么证据,当作没有这回事了?于是乎,又要重建。幸好基础石条什么的都在,还不算是重头来。
  庞统和韦端对视一眼,一同领命。
  “今年某欲制棉……”斐潜转头看向了枣祇,又看了一眼杜畿,“这种棉之亩,数目还需扩大,另外农工二学,今秋税赋之后,便开科收授……还需子敬多费些心思,伯侯也要多多协助……农学细则么,某看了,也有些改动,等下拿去,再修改一下,也是三日之内呈上来……”斐潜拍了拍手边上的几卷书简,然后示意护卫将书简递送给枣祇。
  枣祇和杜畿原本就是在一起的,自然无有不妥,虽然觉得农学细则没有一次性通过,但也是属于正常范围,因此也是领命不提。
  斐潜点点头,然后对着荀谌和荀攸说道:“有公达之助,友若当可轻松些许了……商贸货物繁杂,虽说当下冀豫商贸缩减,然亦有新处,不过一来川蜀新附,山道难行,二来西域新辟,路途漫长,还需二位慎之……此外,长安市坊,多有损毁,亦须重建,此事也交给二位了,三日之内……”
  荀攸在经过了两三天考虑之后,也没有像是有些人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便在荀谌的带领之下算是正式加入了政治集团,不过么,因为原本官职的关系,还是需要跟刘协和曹操说一声,走一个流程……
  斐潜准备将并北的商贸分离一部分到长安来,并北平阳将主要保留工房之类的事务,商贸太多的也会导致一些人流的繁杂和不稳定,所以长安作为新的商贸中心,自然是提到了议事日程当中来。
  荀谌叔侄二人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主要的几个事项都安排下去了,具体操作的话自然不可能就现在三两句话能做完,而是要等各个负责人将具体的章程递送上来之后再研究,再具体到详细的项目上。
  斐潜左右看了看,笑着说道:“今日召集各位,除了决议军民之事之外,还有一人,想让诸位见上一见……”
  说完,斐潜便拍了拍手,让护卫从堂外带进来一人,堂内的众人不由得一同扭头过去,有些诧异的瞪大了眼珠……
  “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