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一个麻袋扔在了孙冬家门口。
  小兵捂着鼻子嫌弃说道:“没想到你家还有三代贫农的朋友,诺,他们给你寄了一袋子的牛粪饼!”
  当时他们在搜查包裹,结果刚打开这个包裹,一阵恶臭就涌了出来,那味儿无法形容,大家都给恶心吐了。
  孙冬一怔,旋即笑道:“小伙子一看你就不做饭,这牛粪饼晒干了之后用来生火最好了,尤其是用这牛粪饼做出来的饭菜,别有一番风味!”
  小兵像看傻子似的盯着孙冬。
  如今的大学教授都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吗,牛粪饼做出来的饭菜,还不得臭气熏天,能吃吗?
  但能不能吃,也不是他吃,他管不着。
  小兵警告了孙冬一番,要他做饭的时候关好门窗,这才离开。
  孙冬点头哈腰,见小兵走远,立刻拎着麻袋进了家门。
  妻子闻到味道从楼上下来,在后院找到孙冬,就见他手里拿着一块新鲜的牛粪饼正在掰开呢。
  “你在干什么?”难不成这段时间的调查监禁,让丈夫受刺激了?
  孙冬笑:“你看这是什么?”
  “牛粪啊!”妻子脱口而出。
  孙冬却摇头,压低声音道:“是面饼!表面用药材染了颜色添加了气味!”
  “牛粪饼”掰开,里面该是和表面一样的灰褐色,但现在里面却是白色!
  妻子震惊极了:“这是谁寄过来的,也太聪明了!”
  “宋川。”
  “原来是他啊,除了他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也没其他人了。”
  妻子恍然大悟的说道,觉得在情理之中。
  孙冬拿出宋川写的信,用特殊办法处理过,才会显示真正的内容,信上说,他需要孙冬帮忙,把五个金镯子换成钱。
  这个门路孙冬倒是有,虽说冒险了一点,但得看为谁,宋川就有这个资格。
  “淑华,宋川结婚了,你给他备一份贺礼,这次我们一起寄过去。”孙冬想起什么,和妻子说道。
  淑华蓦的瞪大了眼睛,吃惊程度远超发现牛粪饼其实是面饼做的。
  “结婚?!他怎么会结婚呢?!”
  她见过宋川,清冷,淡漠,不近人情,冷的可怕,只知道埋首在实验中,除了实验数据,其他的东西仿佛丝毫不在意。
  他这才下乡几天啊,怎么就结婚了?
  不知想到什么,淑华一把攥住了孙冬的手:“我听说乡下人狡猾多端,看到好看又有钱的知青,就想着办法的扒住,好日后一起回城,我娘家邻居家的闺女,就是被男人花言巧语给骗了,如今好不容易回城,还带着婆家一大群累赘!”
  孙冬觉得妻子想太多:“你把宋川想的太傻了,他是个多聪明的人啊,怎么会上这样的当?
  再说了,他的眼光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咱们给他介绍了那么多人,有权有势的多的是,他一个都没看上。”
  淑华稍微放下了心,按照宋川的高眼光,他的妻子一定是美丽大方,能干善良的。
  唉,她本来还在担心,宋川再不结婚,以后年龄越来越大,只能娶个二婚,给人当后爸呢。
  一天之后,孙冬去寄快递。
  他嚷嚷着这批牛粪饼还没处理好,得寄回去重新做,可把小兵们给气的够呛,那股子味道刚下去,结果孙冬又提着来了。
  “头,还检查吗?”
  “检查个屁啊,你想再吐一次吗?”
  包裹被直接扔到车上,载着里面的东西去了公社,又到了槐花村。
  宁老太从邮递员的白眼中接过包裹,忍着恶臭回到家。
  “是不是没有送过去啊,还是人家不愿意帮咱们这个忙啊,要不然咋又寄回来呢?”她担心的看向宋川和宁君。
  宁君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就算人家不愿意帮也是人之常情,金镯子太危险了。
  宋川却是一脸淡然的打开了包裹,在“牛粪饼”里翻了翻,拿出一个掰开,一卷用油纸包裹着的钱掉了出来,几乎每个牛粪饼里都有一卷。
  宁君数了数,三万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用油纸包着的比较大的饼干盒。
  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沓子粮票,粗鲁估计得有好几百张。
  肉票布票粮食票这些基本的都有,还有电视机票自行车票这般稀罕少见的。
  宁君被这大手笔惊呆,这些好像不是在卖金手镯的范围之内啊。
  宋川展开信看了看,唇角闪过一抹笑意。
  “收着吧,这是朋友们送给我们的新婚贺礼。”
  孙冬在信上说,得知宋川结婚,他本想偷偷的换几张票寄过来,因为寄其他的东西都有可能会被发现,但没想到,其他几个老伙计发现了他的行动之后,按着他就是一顿爆锤,给逼问了出来。
  大家伙就一起凑了这些票。
  宁君很感动:“他们有心了,有机会的话我们要好好谢谢他们。”
  宁老太和宁老头却是心中震惊极了。
  女婿的朋友竟然说这些票是小意思?娘哎,这得是什么家庭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啊!
  女婿能有这样的朋友,家庭也一定很好吧,他们好像还没问过他这件事。
  晚上,等圆圆睡着了,宋川告诉宁君,政策确实要发生变化,就在接下来的五年之内。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他建议宁君先养精蓄锐,积累人脉,过几天省城的饼干厂有个招聘考试,条件是大学毕业,学过金融专业,年龄在三十岁之下,生过孩子的,
  宁君惊讶,这条件也太符合她了吧,简直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但宁君知道自己是自作多情。
  省城饼干厂,那么厉害的地方,咋可能会注意到她呢。
  宁君想去试试。
  宋川莞尔。
  就在宁君打算想办法,找到省饼干厂的资料时,宋川放学回来,拿着一大堆。
  是省饼干厂这几十年的发展进程,和工作理念,以及重大决策。
  “你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宁君惊讶的看向宋川。
  宋川面不改色:“一直在我书架上,以前有个朋友想去那里,后来没考上。”
  其实这是昨天孙冬一起寄过来的。
  他没有告诉宁君,孙冬在信上还说了,老师知道了宋川结婚,并且妻子面临找工作的事情之后,出手帮了忙。
  所以才有了这次的省饼干厂招聘。
  圆圆从陈芳家回来,看到宁君在书房,想过去找她,被宋川抱住。
  “妈妈在学习,等会再和圆圆玩。”
  “学习?学什么呀?”
  圆圆好奇,“是要默写《静夜思》还是背乘法表呀?”
  她跟着爸爸去学校,见哥哥姐姐们都是学的这些。
  宋川失笑:“都不是,妈妈要去工作,但需要通过一个考试。”
  圆圆恍然大悟的点头,她小声的在宋川耳边道:”妈妈是要去挣钱嘛,妈妈挣钱的时候最开心啦。“
  能让妈妈开心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她不打扰。
  宋川轻轻点头,抱着圆圆离开。
  几天之后,宁君去省城参加了考试,报考的人很多,光考场就安排了五六个。
  竞争者虽然多,但宁君丝毫不担心。
  她从小就是个学霸,对于考试这种事情手到擒来,再说了,宋川给了她资料,她要是选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宋川的一番心意?
  哼,这人还以为他说的那些话自己会相信吗?
  书架她看过,里面根本就没有关于省饼干厂的资料。
  宁君感动之余,心里觉得宋川真是神通广大。
  原本她以为考试结果要几天之后才能出来,没想到负责人却说下午。
  考虑到一些人家住的远,务必会在最后一班车出发之前,告诉大家。
  宁君惊喜极了,觉得这厂子十分人性化。
  就在宁君等结果的时候,宋川和圆圆也来到了公社。
  宁君不让宋川跟着去,但宋川放心不下,还是带着圆圆来公社等她。
  公社和省城之间有两班车,一班是在早上六点半,一班是在下午六点半。
  宁君要去省城上班,必须要乘坐这两班车。
  宋川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接送宁君用。
  村子到公社不算远,但要宁君一个人来回的话,他不放心。
  买到了自行车,宋川给圆圆在国营饭店里买了两个肉包子,在车站等着末班车的到来。
  七点,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宁君从车上下来,看到父女俩又惊又喜:“你们怎么在这?我不是不让你们来吗?”
  圆圆把不舍得吃的一个大肉包塞进妈妈嘴里:“妈妈,爸爸买的,可香啦!”
  宁君咬了一口,剩下的又还给了圆圆:“恩,很香!闺女吃!”
  圆圆想吃,但这是给妈妈的,她知道妈妈是想要自己吃,不舍得。
  宋川见她这小纠结的模样,直接说一会再去买几个,全家人一起吃,圆圆这才扬起小脸笑起来。
  “怎么样?”即使已经知道宁君会被选上,但宋川还是问道。
  宁君笑容加深:“后天我就可以去上班了!”
  宋川笑着点头,宁君看到了他身后的自行车,锃亮崭新,多看了几眼。
  “妈妈,这是咱家的!爸爸刚买的!”
  圆圆高兴说道,刚才爸爸带着她骑了两圈,可舒服啦!
  以后她家也有自己的自行车啦!
  宁君惊讶的朝宋川看去:“你哪里来的钱?还不到发工资的时候啊。”
  而且村小学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几块钱而已!
  宋川笑了笑,“我把手表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