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秦纵联姻,是大阙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若是和晋能与秦纵成亲,那么日后大阙便与楚霁绑在了一起,同气连枝,相互照应。
  大阙能为楚霁提供上等良马,保证北边大漠的安定,也能防范住并州军的偷袭。
  而同样的,楚霁也会继续将互市开展下去,在必要的时候派兵保护大阙,不受并州所扰。
  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至于大阙王为什么不想与楚霁联姻呢?
  并非是楚霁不好,恰恰是楚霁太好,这才叫大阙王改了心思。
  和晋说是他的掌上明珠也不为过,自幼便是个自由散漫的,无论爱好些什么,大阙王都全力支持。
  这才让和晋学了一身的好武艺,便是她哥哥宗政延也要甘拜下风。
  更何况,大漠儿女舞刀弄枪本就是常事。
  可显然,和晋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符合中原对于大家闺秀的要求,想来是入不得楚大人青眼了。
  反倒是秦将军,年少成名,威名赫赫,与和晋倒是良配。
  若说和晋贵为大阙公主,身份贵重,这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是个优势,可对于楚霁来说,却绝非上佳之选。
  楚霁的目标是逐鹿中原,若有一日他当真登上大宝,还能让身为异国公主的和晋占着正室的名头吗?
  可大阙王也绝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做妾。
  到那时,两厢为难间,才真是坏了情分。
  都说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大阙王也是如此。
  更何况,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女儿的幸福,大阙的万千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好在,看和晋的反应,对于这位秦将军也是十分满意的。
  可大阙王笑意满面之时,楚霁却暗自皱了皱眉。
  联姻一事,大阙王大可私下与他,与秦纵商议,不必在诸事未定之时,便拿到这大殿中来说。
  那一句“若是楚大人同意,日后大阙定然鼎力相助。”摆明了是把秦纵看做是他的附庸,是可以拿出去作为“交换”的存在。
  如此这般摊开来堂而皇之地讲,只怕是大阙王心中已然认定,他楚霁会为了和大阙长久的合作,应下这门婚事。
  甚至隐约的,还有几分胁迫的味道。
  大阙王并未察觉楚霁的不快,反而问道:“不知楚大人意下如何?”
  这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秦纵年幼失祜,自十五岁起便跟在了楚霁身边,又担着主公的身份,在大阙王看来,楚霁是唯一能做主秦纵婚事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大阙王想得的确没错。
  可回应他的,是楚霁似笑非笑的脸。
  说实话,楚霁心中虽不喜,却也明了,大阙王会如此想如此做,是站在一个君主,一个父亲角度上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秦晋之好”四字,虽然在今日已被衍生成为单纯的永结姻缘之好的意思,但这个词语的诞生之初,便饱含了政治的意味。
  今日坐在这里的,换了楚霁之外的任何一个人,都会答应。
  这是一位有野望的有远见的主公,会做出的必然选择。
  可偏偏,楚霁是不同的,正如秦纵所想,哪怕他们只带了骑兵千人,依旧有让大阙天翻地覆的资本,只是少不得要吃些苦头罢了。
  喧闹的宴会突然沉寂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看两个上位者之间无言的争锋。
  鲜于博也隐隐有些后悔。
  舅舅想要让和晋与秦纵成亲一事,他是知晓的,也是赞成的。
  他想着,再如何,秦纵和楚霁也不可能真的成亲吧?
  一个是手握两州的主公,一个是执掌兵马的将军,两人必然是要娶高门贵女的,哪怕是为了问鼎中原,他们也必须这样选择。
  而集大阙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和晋公主,当真可称为上上之选。
  所以,为了少生事端,鲜于博并没有将楚霁和秦纵之间的事情告诉他舅舅。
  毕竟这种事情,暗地里没人会置喙,但要是放在明面上,一定会让二人声誉受损的,也不利于此次联姻。
  可是现在,看楚霁这个态度,显然并不这样想。
  鲜于博一时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感觉。
  对于楚霁吧,三年过去了,当年的那种感觉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两人就这么做合作伙伴,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鲜于博也没有机会得到旁的选择。
  可此时此刻,鲜于博也必须得承认,他就那么该死的,羡慕秦纵。
  大阙王面上不显,心里却有几分犯嘀咕,不知道楚霁这是打什么哑谜。
  莫不是,要他做出公主嫁妆多少的承诺?
  那这未免也欺人太甚。
  和晋见自己的父王和楚大人之间好似有火光迸发,刚想着调和,便听见那位楚大人终于开了口。
  “霁可不是什么独断专行的人,要与阿纵商议一番才行。”
  在场众人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呼吸都有了余地。
  大阙王此刻也觉得自己明白了问题的症结。
  看来这位秦将军在楚霁心中的地位比他想的还要高,方才的确是他说话太不谨慎了。
  和晋也按下心绪,微微带着些期待地看着楚霁和秦纵的方向。
  从一开始,和晋便没有反对过这桩联姻。
  她是大阙的公主,受万民供养,为了大阙的稳定繁荣,她是愿意联姻的。
  更何况,这天下,谁没有听过秦将军之名?
  他手中一柄双月戟,让天下军士不敢向西北而望。
  不管旁人是如何想的,楚霁看着显然是个开明的“家长”,不会擅自决定自家小少爷的婚姻大事。
  他朝着大阙王歉意一笑,随即低声在秦纵耳边问道:“秦晋之好呢,小将军。”
  小将军的醋劲儿太大,居然还差点儿误会自己是会为了权势联姻的人,那他这坏人岂不是得要做到底?
  不然多亏啊。
  “只许秦晋好,便不许秦楚好吗?”秦纵突然反问。
  楚楚总是这样,嘴上不饶人,其实心软着呢。
  方才楚霁的反应,秦纵知道是为了什么,这会儿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正感动着呢。
  “说什么胡话呢?”楚霁失笑,他这是把秦将军给感动糊涂了?
  秦小将军虽说心思都在兵法兵书上,但自幼也是读了一肚子的经史子集,怎么连这话都说得出来?
  【1】近千年前,真是天下群雄纷争之时,天下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国家,其中便有秦、晋两国,两国相邻,又皆为强国,世代之间多次通婚联姻以示友好联合,这才有了秦晋之好。
  至于秦楚嘛,那还真是不太好。
  正所谓“亡秦必楚”【2】,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逐渐演变,只剩下七雄并立,其中又以秦、楚最为强盛。两国都想完成大一统,因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从而衍生出无数典故。
  楚霁曾以为,他和秦纵之间,便会如此。
  只不过现在嘛,他瞧见秦将军信步走到殿中,朝着大阙王抱拳。
  “多谢大王厚爱,只是秦纵已心有所属,”说着,秦纵的目光投向楚霁:“非卿不娶。”
  青年的声音沉稳无波吗,但“非卿不娶”四字却一字一顿,格外认真。
  楚霁的目光与之相汇,随后眉峰上扬,嘴角轻挑。
  不待旁人说话,秦纵继续道:“所谓秦晋之好,纵心中并无所念,唯有对他一人的承诺。忠诚于我们之间的任何一种关系,携手走过岁月长河,只有慕楚,而无朝秦,任由风云变幻,诱秦诓楚,哪怕分隔千里,秦树楚天。”【3】
  一个“秦晋之好”,引得秦纵这般秦啊楚啊地说了一堆不着调的话,楚霁却只觉得胸口发热,心口滚烫。
  他不过一句调笑之语,秦纵却一字一句皆是认真,生怕他们之间当真有什么不好的寓意。
  十八岁的告白啊,场合不对,时间不对,嘉宾更不对,可就是让楚霁那样喜欢。
  炙热的,直白的,大胆的,不合时宜的……
  在珠履三千的满座高朋中,秦纵没有给楚霁留下一丝一毫遮掩的余地。
  但恰好,楚霁从不需要这样的余地。
  在秦纵含笑的双目中,楚霁伸出手:“阿纵,你许久不曾为我舞戟了。”
  秦纵眼睛一亮,受到蛊惑一般的,回握了那只素白的手。
  而随着秦纵的这一举动,宴会再一次陷入了沉寂。
  只是这一次是全都呆住了。
  这任谁也没想到,楚大人和秦将军是这样的关系!
  难怪方才楚大人面露不虞。
  自然有心生不屑者,但一想到互市的好处和沧州的兵马,就只能在心里犯嘀咕,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
  更多的人,只是震惊。
  这种事情,你越是遮掩,旁人越是会生出无限的猜想。
  可两人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摊开剖白,反而叫人敬佩起来。
  更难得的是,二人甚至为此拒绝了大阙的联姻。
  一时之间,宴会上甚至有女眷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就连被拒绝的和晋公主也两眼放光地看着二人牵起的手。
  若是楚霁看到她的反应,大概会知道她现在的表情该如何翻译——磕到了。
  只可惜,现在的楚大人,满心满眼只有自家莽撞又赤诚的小将军。
  待秦纵坐回座位,楚霁这才站起身来,端起了酒杯。
  “阿纵被我宠坏了,实在不是公主良配,还请大王见谅。其实公主年岁尚小,又天生丽质,巾帼英姿,
  实在是不该便宜我家的这个小混蛋。”
  大阙王连忙摆手,说着无碍。
  他哪里还敢说什么!他只恨不得时光倒流,让他能收回方才说出的联姻的话。
  他一向知道秦纵在楚霁那里的地位很高,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子的高法。
  这要是知道,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着让女儿和楚大人“抢人”。
  再者,楚大人的场面话实在说得漂亮,给足了自家女儿面子,虽说是拒绝的话,但大阙王心里也舒坦。
  和晋公主此时也颇受触动,身为王室的公主,她再清楚不过,拒绝这场联姻会让楚霁失去多大的助力。
  可身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这样一份摆在她眼前的感情,才恰恰最振动人心。
  “先前是和晋多有冒犯,还请大人、将军莫要放在心上。”说着,和晋公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祝愿楚大人和秦家军百年好合,只羡鸳鸯不羡仙。”
  楚霁本就对和晋观感很好,现在和晋的所言所行,更是让他刮目相看。
  “借公主吉言。”
  楚霁和秦纵一同举杯,倒是让和晋吓了一跳。
  这可是她父王都没享受到的礼待,不过和晋还是落落大方地又饮了一杯酒。
  箜篌笙竹之声再次响起,可就在众人觥筹交错之时,一身穿盔甲的士兵疾步跑入殿中。
  他手里的是传递紧急军情的旗帜,没人敢拦着他。
  “大王,并州军来犯,兵临城下。至少有五千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