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科举一事落下帷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让寒门学子也有机会为官。
  可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寒门学子呢?
  胶州较为富庶,约莫还能情况好些,能有不少耕读传家的人,但沧州可就苦寒多了。
  百姓们世代都在那地里刨食,这地还贫瘠得可怜。这么多年,百姓们又备受也颇,能活下去就已是难得了,还指望有那个闲钱闲工夫读书识字吗?
  好在,现在大伙儿的温饱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了。
  楚霁曾说过的,他要的是有文化、有思想、有判断的天下苍生。
  那时候,他正好是为了方便工厂里的工人上工,修建了一座学堂,给无人看管的孩子们免费读书习字。
  有此先例,楚霁干脆大笔一挥,招聘劳工,在沧州三城十一县和胶州五城十九县,大兴土木,兴建书院。
  书院的规模大小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但无论规模大小,里头都必须配备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和运动场地。
  教室自是不必说,食堂
  和宿舍则是提供给师生食宿所用。
  楚霁规定,凡是到书院求学的学子,无论年龄、家境、身份,其食宿都必须在书院里解决。
  定七日为一周,上五休二,月末还有四天休假,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楚霁考虑到了那些住穷苦百姓家的学子,他们会占据书院学子的绝大多数。
  若是家中不缺钱财的,一般会有族学,或是干脆请了夫子到家中授课的,并不需要到书院来。
  这些穷苦学子多半住在村中,即便是乡镇或是县里,也在比较偏远的地方。
  但给每个村子都建一个书院也并不现实,财力物力什么的倒另说,但主要是夫子数量远远不够。
  这样,他就只能在相对中心的地带建一座较大的书院,广纳周边的学子。
  提供食宿,一来是减轻了学子上学的负担,而来也能稍稍减轻些他们家里的负担。
  只有这样,愿意把孩子送来上学的人才会多起来。
  书院被分为三个级别的学堂。
  一是用于学子初步识字,用来考童生的初级学堂,一般是由此次考取举人落榜的秀才担任夫子。
  其余的是考秀才的中级学堂和考举人的高级学堂。这两种学堂一般都采用自学研学的方式,但定期会有已经考取举人的人和当世大儒,比如卓范等人,前来讲学。
  除此以外,楚霁还规定,无论贫富,凡是读初等学堂的学子都只需要每年缴纳一百斤大米即可。
  中级学堂和高级学堂的学费束脩稍高,但也都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内。
  别看这数量挺大的,但不过只是一个孩童一年所需食用的大米数量。
  这样也就是相当于,上学是免费的,住宿也是免费的,各人只要准备好自己的米饭即可,更何况,食堂里还会额外提供营养均衡的菜式。
  这样的事情,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比天上掉馅饼儿还让人惊喜呢。
  为了让自家孩子早点能去书院读书习字,众人干起活儿来更是卖力。
  更别说,楚大人也有丰厚的工钱给到他们呢。
  但在书院里学习也不是没有期限的,否则难免会产生偷奸耍滑之人。
  每一级以六年为期,若是六年内考取了再上一级的功名,那便可以升学,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堂,再学六年。若是六年之期已过,还是考不上的学子便只能退学。
  楚霁并没有指望所有人都能考取功名,这必然不现实。但只要在学堂里能习得些常用的字,对于他们日后也是大有裨益的。
  图书馆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书籍十分珍贵,价格高昂,寒门学子也多有向同学或者书肆借书抄书的传统。
  在书院里的图书馆便承担了这样的职能。得益于更适用于书写的竹纸和便捷的活字印刷,图书馆里面收录了各类书籍,经史子集,卷帙浩繁,应有尽有。
  更要紧的是,在图书馆里头的借书并不会像普通书肆那样苦难。
  只需要凭着学生证便能借阅书籍,一月为期,按时归还即可。
  这种福利,是哪怕富贵人家的子弟也很少能够享受的。
  也正是得益于图书馆,后来的曙霁书院,成为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向往之所。
  曙光初现,云销雨霁,曙霁书院由此得名,也流芳百世。
  除却图书馆,楚霁还额外强调,一定要修建能够给学子用以运动的场所。
  蹴鞠、骑马、射箭、马球……等活动都可以在此开展。
  为的就是让学子们好好锻炼体魄。
  旁的尚且不论,一场考取举人的乡试下来,对于体力的消耗是极大的。
  此前在胶州举行的考试中,就有不少学子晕在了考场中,未能完成试题的作答。
  运动场的围栏处张贴着标语,上面写着“为人民健康工作五十年”。
  这也是楚霁所祈盼的。
  在每一座曙霁书院旁,还要专门的女子学校,她们在学校里,能够接受和男子同样的教育。
  原先楚霁是想要直接下令允许女子入校学习的,可杨佑却劝阻了他的行为,让他暂且不要一步跨得太大。
  让女子求学为官本就够惊世骇俗了,在这个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时代,若是楚霁再让男女同堂求学,还不知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对于思想上的顽固,楚霁也只能慢慢来,这才有了额外建立的女子学校。
  说到这事儿的起因,还是因为那日在乡试的考场中,发现了一名女扮男装的女学生。
  自古以来,封侯拜相,为官做宰,似乎都是男人的特权。
  无乱是前朝的世卿世禄制,还是在本朝的察举制下,都没有让女子为官的先例。
  是以,理所当然的,所有人都认为参加科举的只能是男子。
  一开始,就连楚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可当那女子被人赶出考场时,当她问出“我难道算不得天下读书人?”时,楚霁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他是愧疚的,他没有考虑到女子在这个时代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他也是愤怒的,眼前的女子已然通过了秀才考试,其真才实学毋庸置疑。只答了一半的试卷上针砭时弊,可见一斑;说话时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可此时,她却只因为是女子,所以被人灰溜溜地赶出了考场。
  但楚霁,也是庆幸的。他庆幸自己尚且拥有一些能力,去改变这些,去自上而下地推行平等的观念。
  楚霁向着那女子鞠躬致歉,秦纵也护佑的姿态守在一旁。
  两人亲自将女子送回了考场,让她完成了答题。
  女子亦不负楚霁的期望,顺利考取了举人功名,现在已然在地方上为官了。
  虽然截至目前,女子学校报名的生源极少,可楚霁相信,只要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就会吸引更多的亮光。
  而他,愿为点灯人。
  女子学校一事在沧州和胶州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除了女子学堂外,楚霁还干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这就不得不先说到楚霁先前制出的简易铅笔了。
  这些铅笔原先是为了方便携带所制成的,但现在用来给书院学生们用以习字却也十分便捷便宜。
  铅笔虽然叫做铅笔,其最主要的成分确实石墨和黏土。
  这两样东西都是现成的,并不难得。
  石墨和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再放入窑里烧制,便能形成较为耐用的铅笔芯。
  现代社会的铅笔是笔芯放在两块木板中间,然后通过高压压制而成的。
  楚霁现如今自然造不出这样的压芯机,所以他只能使用更为原始古老的方法
  ——选取软硬质地合适的雪松木或椴木作为外头的保护层,将其中穿孔凿出合适大小的洞,再将笔芯严丝合缝地穿进去,最后用胶将顶部封严实即可。
  这法子制出来的铅笔质量上来说,肯定是离现代工艺的产物差得远了,但胜在便宜。
  比之动物毛发制成的毛笔和松
  烟捏合而成的墨块,实在是价值低廉了许多。
  关于铅笔笔迹如何被擦除的问题,楚霁也想尽了办法。
  直到不久前,二哥派人送来了楚家船队第二次出海带回来的东西。
  各式宝石作物自然让人眼花缭乱,可最让楚霁惊喜的是,二哥派人给他带来了一个小玩意儿,一个极具弹力的小球儿,是那里的孩童最喜欢也最常见的玩具。
  这那里是什么玩具?这分明是天然橡胶!
  是橡胶树流出是树胶乳,拥有弹性、可塑性、防水性、低密度等特性的天然橡胶,简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理想材料。
  好在这一次二哥命人送来的天然橡胶不少,又从海外带回不少橡胶树的种子和树苗。
  益州气候适宜,栽种下去的橡胶树也多半存活了,让楚霁十分欣慰。
  天然橡胶的其他用途尚且有待开发,但是楚霁却顺利地利用最常见的热硫化技术,将天然橡胶制成了好用的橡皮。
  将天然橡胶用在这上面,自然是大材小用的。
  但楚霁却以此为契机,成立了化学实验室。
  化学,听起来是一个空中楼阁般遥远的东西,却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发生。
  当粮食被酿成美酒,当泥土成为瓷器,甚至当食物腐烂……人类生存发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遇见化学。
  只是现在的人们,还不把这些解释为化学。
  可楚霁,却想要以一己微薄之力,将这一切科学的科学,引入到这个远称不上发达的异世。
  在这个实验室里,他们不需要做什么旁的。他们只需要拥有奇思妙想,拥有探索世界本源的好奇便可。
  这些人有的是炼钢坊的匠人,有的是肥皂厂的女工,还有的是醉心炼丹的道士……这些楚霁都不在意。
  楚霁会去引导他(她)们思考,铁为什么成钢,油为什么皂化,火为什么燃烧
  ……
  楚霁坚信,他和她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属于科学的力量,揭开天地蒙昧的面纱。
  化学实验室一事虽然新奇,但在官员和百姓看来,远不如女子学校那般离经叛道。
  为了女子学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楚霁恩威并施,好一番连消带打,这才将这纷纷议论压了下去。
  好不容易处理完手中的文书,楚霁搁下笔,捏了捏酸痛的指尖和手腕。
  “阿纵怎么还没回来?”
  瞧着外头天色已晚,楚霁不由得问道。
  平日里秦纵还是呆在军营里,但明日是休沐,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少爷你忘啦,今日军营里头有演习,将军自然要晚些才能回来,”纪安答道。
  “可是这也太晚了。”楚霁皱着眉,思量着要不要劝劝秦纵。
  再怎么练兵,也不是这么个练法啊。
  纪安原先还没说什么,一听见楚霁的话,不满地嘟囔道:“少爷也知道很晚啦?您最近也太忙了,每日都要处理公文到深夜,今日就连晚饭都险些没吃。您若是再这样,纪安我可要告诉将军了,若是将军知道了,肯定要……”
  “好了,好了,好了。”楚霁连忙摆手,“少爷我啊,真是怕了你了。我即刻便洗漱睡觉,可好?”
  纪安哪里都好,就是太过唠叨了些还爱告状得很。
  从前是告诉大少爷,二少爷,现如今是告诉秦将军。
  楚霁也实在是拿他没办法。
  入夜,楚霁有些辗转反侧。
  近日发生的事情不少,都在他心里头压着,难免有些睡不着。
  睡不着觉,楚霁自然心情不虞,总觉得是那烛火晃的。
  正在他犹豫着要不要起身去灭了那烛火时,有人推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像是生怕吵醒了他。
  是秦纵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