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六十二章
  秦纵缚住鹰隼双翼,而楚霁便借此凝视着这只鹰隼。
  体型健硕,羽翼油亮,即使被秦纵握在手中也能发出有力的挣扎。一双鹰眼锐利凶狠,四趾如钩,即使在困顿之中亦难掩桀骜凶猛。
  秦纵迅速浏览完信件,一转头,便瞧见了楚霁的两眼放光。于是,他在心中默默地添加上一项:要给楚霁抓一只鹰隼。
  随后,他将信件递给楚霁:“那个鲜于博竟然还出身皇室。这只,是他的鹰隼,寻主人来了。”秦纵想到鲜于博对楚霁露出的眼神,语气很是不善。
  楚霁摇头一笑,接过那信件。原来贯丘珪等人战败且被俘的消息已然传回大阙。
  鲜于博的母亲,也就是大阙的长公主担心儿子生死,正在极力地走动关系,希望能说动大阙求和、向大雍进供,以此换回儿子性命。这只鹰隼,是她派来确定鲜于博安危的。
  向大雍进供?那他楚霁岂不是亏大了?
  因为大阙是秘密发兵,秦纵又是速胜,是以,楚霁甚至都没让人将战报上奏,他可不想自找麻烦。毕竟,他是来给皇帝寻什么劳什子龙鳞的,把沧州治理得这般兵强马壮,岂不是平白惹皇帝怀疑?
  得亏这沧州偏远落后,并不引人注目,加之这个时代人口和消息的流动又十分缓慢,楚霁才能在这里“闷声发大财”。至今皇帝还以为,沧州无将军,只有一万守军呢。
  还好及时截下了这鹰隼,否则若是那大阙的长公主心急,直接取道并州,将求和消息传回盛京,那他真是得不偿失了。
  思及此,楚霁道:“拎着这鹰隼,咱们找这位小侯爷去。”
  二人行至客房,推开房门时,贯丘珪将将写完书信。
  “楚大人、秦将军。”贯丘珪三人的态度显然是要好了很多,主动朝着二人作揖。
  按理说,贯丘珪是大阙上将军,鲜于博是大阙长公主之子,支沽的身份亦不低,本不应该是由他们向楚霁行礼。
  但贯丘珪现在看得很清楚,他们三人的性命,乃至整个大阙百姓的性命,都被楚霁捏于股掌之中。形势不由人,他们三个必须保持谦卑的态度。
  楚霁随意地点点头,让秦纵将那鹰隼置于桌案之上。
  “小隼!”鲜于博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他的鹰隼,又瞧见它的翅膀上直插着两只箭矢,当即心疼地呼道。
  “楚大人,您这是何意?”贯丘珪问道。
  这只鹰隼是鲜于博的爱宠,也是大阙皇室独有之物,只栖息于皇室所属的一座陡峭山谷中。鲜于博当年年仅二十岁,便出入山谷,猎得此猛禽。虽有数十侍卫相助,但也是难得的战绩了。
  “这只鹰隼于我州牧府上空盘旋,有窥探军情之嫌,我如何捉拿不得?”楚霁嗤笑道。
  鲜于博反应过来,朝着楚霁行礼道:“还望楚大人海涵。这是我家中宠物,或因家母忧心于我,这才派其前来,绝无刺探军机之意。”
  “总算还说了句人话,小侯爷。”楚霁脚步轻移,随意坐在了上首。秦纵虽不说话,却亦步亦趋地跟着,呈保护状。
  鲜于博无力地摇头一笑:“原来楚大人已然知晓。何所谓什么小侯爷?不过是侥幸托生于鲜于家。博尚且不曾于江山社稷有功,亦不曾于百姓黎民有助,虚得此爵罢了。”
  这一番话,倒是让楚霁高看他两眼。
  这个鲜于博,虽是个风流坯子,但到底还是个心系百姓的,勉强当得起“将军”二字。
  “现如今,便有机会让你有功社稷,有助黎民。端看你愿不愿意。”楚霁道。
  鲜于博连忙道:“还请大人赐教。”
  “你这鹰隼,来往沧州与大阙王廷,需要多久?”
  楚霁看中的,正是这一点
  。大阙长公主既然能派这鹰隼来寻主,那么这鹰隼应当是极为迅捷的。
  大雪将至,沧州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大阙耗着。若是待雪灾来临之时,又被大阙发觉,趁虚而入,卷土重来,只怕是沧州要吃一番苦头。
  倒不如和大阙早日交换了物资,各自过冬的好。
  这也是楚霁必须让此次战役推进得如此之快的原因。
  好在,秦纵也将这场战役赢得那样迅速,那样漂亮。
  “小隼一日可飞千里。如此,两日便可往返。可是现在,它伤了翅膀,只怕要养伤许久”鲜于博不明所以,但还是老实回答。
  楚霁眉毛一挑,却不为别的,只为秦纵那样了解他。
  他们二人同时搭弓射箭,又同时命中。更为同步的是,两只箭矢都落在了鹰隼的羽翅尖上,只是暂时让鹰隼失去飞行能力,而未伤着要害。这点子伤口,待羽箭拔出,至多明日便养好了。
  如此算来,便可节省七日。
  “既然如此,还请贯丘将军以鹰隼传信,邀大阙的议和使团尽快抵达沧州。”
  “沧州?而非盛京吗?”贯丘珪疑惑道。
  不怪他有此一问。向来两国交战,战败一方的议和书当上呈于对方天子,使团也应赴对方国都议和。
  怎的,是到沧州呢?
  楚霁答道:“我为沧州牧,但也是个商人。现在,要和你们大阙做生意的,是楚家三公子。自然,若是贯丘将军认为与皇帝陛下做生意更合算,或是认为我楚霁没有那个能力全盘吃下,也可自便。”
  贯丘珪闻言,心下一惊。大雍的皇帝,他们自然是听闻过的,乃是个顶顶骄奢淫逸之辈,穷凶极奢,横征暴敛。若是与他议和,只怕举大阙全国之力,也难满足其胃口。
  至于怀疑楚霁的财力?那更是不可能。皇商楚家,富可敌国,谁人不晓?更何况,楚霁还有整个沧州。
  瞧着他也是仁义之辈,又极受沧州百姓爱戴,当是个爱民如子的。若是与他做生意,倒是比与大雍皇帝好上千百倍。
  想通了这一点,贯丘珪忙不迭地赔罪,并重新提笔,当着楚霁的面,在信件末尾加上了一句“上天降福于我大阙。祈求王上早派使团,至沧州,商议贸易一事。”
  楚霁见他如此识趣,满意地点点头。刚准备离开,就被鲜于博叫住。
  “楚大人且慢。”鲜于博的眼睛里闪着精光,“大人如此心急议和一事,这其中,是否有隐情?”
  楚霁闻言,暗自啧了一声。这个鲜于博,居然是三人当中,最不好忽悠的。
  “小侯爷于我这州牧府中吃喝不愁,又有长公主暗中出力,为保你性命愿倾举国之力。你自然是不急的。只是不知,大阙百姓在这饥寒交迫之中,还能撑上几天呢?”
  楚霁见鲜于博愣怔在原地,冷嗤一声:“真是不识好人心呐。阿纵,拔了这秃毛鹰,与我炖汤。”
  秦纵点头称是,当即单手将那鹰隼提起。
  “秦将军且慢!”贯丘珪当即阻止道。
  “楚大人,您人美心善,就原谅鲜于他的胡言吧。他这个人,脑子时常不灵光的。”支沽也跟着劝道,甚至拍起了楚霁的马屁。
  楚霁面无表情地朝秦纵点头示意,心里却在暗笑,这个支沽怕才是蒯信的亲兄弟吧?
  三人见秦纵将鹰隼放下,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鲜于博羞愧道:“是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冒犯了楚大人。”
  楚霁大度一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随后,他将那信件收起,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对贯丘珪道:“此次战役,共俘虏战俘近两万人。这么多人,可都是我在养着。”
  贯丘珪:……好像嗅到了一丝奸商的味道。现在把那信件收回来,还来得及吗?
  他只得无奈道:“这两万人的口粮,还烦请楚大人折合成银两,我三人愿一力承担。”
  反正,他是不可能一个人承担的。鲜于博家中有钱财万贯,支沽家中也不差。都是兄弟,就应该这个时候拿出来用。
  楚霁灿然一笑,道:“三位将军愿意承担自然是好的。只是我这沧州有一规矩,从不养闲人。现下正有一活计,交于这两万人正合适。不知贯丘大人,意下如何?”
  贯丘珪问道:“是何活计?”
  “无甚大事,只是让他们进山做几天活计罢了。若是做得好,我便只收三位将军的饭钱。”
  那感情好啊!贯丘珪当即同意。
  他瞬间就不觉得楚霁是奸商了,甚至觉得支沽说得万分有理。楚霁当真是人美心善,两万人的饭钱,说免就给免了。要不怎么是楚家三公子,楚州牧呢?果然大气。
  秦纵默立在一旁,看着楚霁将这三人忽悠得都找不着北,只觉得这样的楚霁,无一处不灵动,无一处不狡黠。
  说来也怪,明明他比楚霁还小上几岁,却偶尔会难以自抑地被楚霁给可爱到。这或许,就是楚霁的独特魅力?
  楚霁要来这两万俘虏,倒还真是有大事要做。
  沧州四面环山,遍地丘陵,是座名副其实的山城。山城虽风光秀美,但却也因此造成了严重的耕地不足。
  解决的办法,便是修建梯田。
  现下,沧州的百姓都在准备过冬事宜,楚霁便不准备招募民工。正好,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本就是要供着一日三餐的,那自然是不用白不用。
  十月二十,晴。
  宜动土、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