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四十四章
  这日一早,王大娘跨着篮子出门。家里的盐不多了,她要到粮油铺去买一些。那新开的粮油铺子价格公道不说,最近更是在卖一种白得像雪一样的细盐,价钱同普通的盐一样。但据说那盐吃起来格外不同,洒一些在汤里,连舌头都鲜得想要吞掉。
  可她还没走到粮油店,就傻了眼。她前头的黄土路竟然被衙役拦起来一半,路边有的人在搅拌一种灰色的泥浆,有的把拌好的泥浆铲到路面上,最后还有一波人上前把路面压平实。一套动作,真是流畅极了。
  再踮起脚往前头一瞧,那灰色的泥巴,往北都铺了好长一段了。
  这新的泥巴路旁边,还都拦了起来,站着一个个的衙役,不许人在上面走。要往前,就只能走旁边那半原来的黄土路。
  虽然不许人走,但是这灰泥巴实在稀奇,有许多人围着看。
  “张衙役,这是什么呀?”现在的沧州百姓可不怕州府的衙役,反倒是因为这些衙役每日巡逻,保护着大家的安全,众人都觉得很是亲切。于是,王大娘看见了眼熟的张衙役,便直接询问起来。
  “这叫水泥路。楚大人说了,铺好之后,那地面比铺了青石板还平整呢!”张衙役也耐心地给王大娘解答问题。
  “呦,还有这样的好东西呐!”青石板这种东西,她知道。当年钱贪官和马贪官家里用的就是这种石料,当年在各个村子里大招徭役,要大家上山背青石下来,还不知死了多少人!真是造孽哦。
  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有比那更好的东西。不光是比青石更好,而且看着也并不费什么人工。
  “这些做工的,也都是楚大人刚招的吗?我们怎么没听见消息?”旁边又有一人问道,语气有些着急。楚大人招工的待遇好,不仅工钱给得高,伙食还也特别好,最关键的是从不打骂工人。这种活计要是没赶上,真是后悔一辈子。
  “大娘,您别急,都别急。”张衙役见许多人都围着,连忙解释:“楚大人说了,这水泥路要一直铺到各乡各村。铺到哪个地方,在哪里招人,不用担心。”
  众人这才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又稀奇地看了一会儿这些软泥巴,便都各自散去了。家里还有好几张嘴等着吃肉呢!现在沧州各家也都有些闲钱,三不五时就地能买些肉来吃。这要是去晚一步,可就买不着想要的那一块了。
  王大娘刚想跟着众人一起离开,就发现又有一队衙役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她瞧着那些衙役手里熟悉的告示,脑袋里灵光一闪,连忙跟了上去。
  果不其然,她刚到了城门口,就听见衙役敲着锣鼓喊道:“招募工人,重修城墙!工钱……”
  也不待衙役把话说完,王大娘趁着围过来的人还不多,连忙问:“还到衙门口报名吗?”
  衙役被吓了一跳,但还是下意识地点头回答问题。
  王大娘得了准信儿,盐也不去买了,撒腿就往家里跑。还是她聪明,一瞧见那个惯用的告示,就跟了过来。这招工名额可是先到先得,她得赶紧回家告诉一家老小去。
  至于工钱?楚大人什么时候在这方面亏待过他们?
  不过半月的时间,沧州城最重要的东城门两旁,已然矗立起灰黑色的钢铁城墙。巍峨耸立,尽显威严。衬得整座城池,就像是一只高大威猛的狼王,不容侵犯,蓄势待发。
  城墙的修建工作还在继续,沿着东城门向南北蔓延开去,拱卫着这座焕发生机的城池。
  八月初,楚霁的二哥楚霄,终于一路舟车劳顿抵达了沧州城。
  沧州城外的官道上,楚霄掀开车帘,看着外面,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哪里是什么苦寒的边陲小城?全然是一副热闹祥和的模样。
  官道上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其中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商队来往行商。
  这些人自然认得皇商楚家的二少爷,纷纷上前打招呼。
  “楚二少,这是来看望楚大人啊?”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壮汉跳下了马车,朝着楚霄打招呼。
  楚霄一瞧,这不是做砂石生意的王老板吗?别看他长得粗矿,生意倒是做得风生水起。他们家的琉璃坊也和王老板有合作
  “是啊。小弟在此处为官,适逢中秋,我便来探望一番。”楚霄没说自己是来给楚霁送从海外带来的新作物的,只说是中秋节来探望小弟。“王老板怎会在此?”
  “托楚大人的福,沧州这一批砂石要得多,我便亲自跑一趟。”原本倒也是不必他亲自跑这一趟,但楚家现在如日中天,商政两道都是巨头,任谁也要给三分薄面。他亲自前来,一是要给楚家卖个好,二是也想看看这位曾经顽劣的楚家三少爷,能把沧州管理成什么模样。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不得了。原本这沧州是什么样的穷乡僻壤?如今,还真是让楚三少给盘活了。
  旁的不说,外头几十两一斤的雪花盐,还时常断货,可在这沧州城里头竟然才卖十五文钱。这其中的差价,让他心动不已!若不是贩卖私盐是杀头的大罪,他真想来干上一票。现在他虽然不能倒卖,但却可以买上个百十来斤。送人,也是极有面子的!
  看来这沧州城啊,以后还是得常来!
  王老板走后,楚霄干脆也不回马车上了。走一走,顺便看看小弟治理之下沧州城。
  夏日虽然炎热,但道路两旁都栽种了高大的树木,绿荫如盖,投下片片阴凉。树木的空隙间,是一些做凉茶生意的人。
  有的支了个凉棚,里头摆上两三张桌椅,行人进去纳凉,自然也就顺便要买上一碗消暑茶;有的头戴草帽,挑着个扁担,扁担的一
  头是盛满凉茶的桶,另一头的桶里居然摞着些竹子做的小碗,当真是雅趣十足。
  楚霄刚准备迈步再往前走去,就瞧见了格外不同的路面。进入沧州境内后,楚霄坐在马车中,便觉得路面格外平坦,不见丝毫颠簸。但他并没有格外留意,因为益州自古富庶,城内皆以青石铺路,他都习惯了。原本他也只以为是自家弟弟用了青石铺路,毕竟对于楚霁的财力,他还是十分了解的。
  “你们都瞧瞧这路,是用什么铺成的?”楚霄来了兴趣,招呼着众随从一同看向地面。
  众人也没见过这种路面,乍一看其貌不扬,远不能和益州的青石板路相较;但要是连成一整条大道,瞧着倒格外简洁干练,有几分大道至简的韵味。
  “您是第一次到咱们这儿来吧?”有一位卖凉茶的大爷见他们好奇得都走不动道儿了,笑着问他们。
  楚霄点点头。
  “这叫水泥路,是咱们楚大人刚弄出来的新玩意儿,您一路行车,感觉到这水泥路的妙处了吧!不光是水泥路,我们还有水泥城墙呢,看着那叫一个威风。”大爷注意到楚霄身后的车队,又想到他们满脸惊奇的模样,得意地介绍着。
  楚霄上前买了一杯凉茶,故作疑惑:“楚大人?”
  “是啊!楚大人就是咱们的州牧大人,那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他平反冤案,处置贪官,给老百姓做工的机会,收留流民,替咱们修路……那真是做的好事都数不清!”说到楚大人,大爷明显是更激动了。
  楚霄听得出大爷对楚霁是真心爱戴,面上不显,心里别提多骄傲了。从前的混世魔王,搅得他和大哥头疼不已,大哥曾为此气极到分家的地步。如今,终于是长大了,甚至已经可以庇护一州的百姓了。
  他加快了脚步,朝着那威风的水泥城墙走去。
  楚霁站在城门下,远远地眺望着远处官道上越来越近的车队。官道上人来人往,但他就是知道,那是二哥的身影。
  他自幼亲缘浅薄,母亲早逝,后又被无良的父亲卖掉,终于像根杂草似的倔强地长大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成了楚家的三公子,虽然父母早逝,但幸而上头还有两个哥哥。
  原主比两个哥哥小了十岁,自幼受尽宠溺,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竟然把两个宠爱他的哥哥逼到分家的地步!
  原主落水而亡,他占了原主的身体,自然要好好待他的家人。更何况,他一睁眼,看见的就是两个哥哥焦急的面庞。明明大哥不久前才因为原主的买官行为,喝令原主不准再踏入楚家老宅一步,可得知他落水的消息还是放下手中所有事务,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那是楚霁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滋味。
  秦纵站在楚霁身后,他感受得到楚霁现在的满心激动。楚霁,很看重他的两个哥哥。
  车队终于来到了城门口,楚霁看着眼前风尘仆仆却依旧不失大家风度的二哥,激动地走过去,亲切地唤了一声:“二哥。”
  “三弟。”楚霄也有近一年的时间未曾见过楚霁,他双手搭在楚霁的肩膀上,上下看着:“长高了,但是又瘦了。”
  “二哥就是瞎操心。我的身体,明明比往年好多了。”楚霁嘴上虽然说楚霄瞎操心,但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楚霄也点点头。楚霁的面色看着是红润不少,嘴唇有了血色,两人说话间也不曾咳嗽。看着确实是好多了。
  “这位是?”他看见楚霁身后有一英气少年,正亦步亦趋地给楚霁打着伞。往常这活计,不应当是纪安来做吗?这位小少年,剑眉星目,面如冠玉,怎么看着都不像是服侍人的。
  楚霁一把将秦纵拉过,一双桃花眼弯成璀璨的月牙:“这是秦纵,我的小将军。”
  原来这就是三弟在信中说的秦家少帅。楚霄知道他对自己弟弟的重要性,也不摆什么架子,亲切地问候道:“秦将军,久仰大名。”
  秦纵的视线还盯在楚霁拉住他的那只手上,一只微凉的,玉一样触感的手。
  他最近一直躲在东郊大营里不敢回府,生怕叫楚霁发现了他的龌龊心思。今日到他轮休,他本想照旧躲在大营里,却被久不见他人影的楚霁亲自点名,一同叫了过来。
  楚霄的声音让秦纵反应过来,一下子弹开了手,惹得楚霁奇怪地看了他两眼。
  秦纵只当没发觉楚霁的视线,定了定心神,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句:“二哥。”
  楚霄:“?”哪里新多出来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