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种田之一觉醒来已为人夫 > 第359章州牧
  州牧是一个瞧着四十多岁略有些富态的男人,他着急忙慌颠颠跑了过来,头上还戴着一只黑色的长脚幞头,他一边跑一边伸手扶住帽沿。
  “老师!老师!”州牧姓何,曾是崔老的学生,何州牧赶了上来,对着崔老关切道,“老师受惊了!”
  崔老刚回江阳府的时候就是何州牧亲自来接的他,一口一个“老师”喊得煞是亲热,但崔老桃李满天下,早就忘了自己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了。
  那圆胖的州牧大人赶了过来,哭丧着一脸看着崔老,关心地问道:“老师可有受伤啊?”
  他眼里似乎只有崔老,好像完全看不到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不过也对,州牧官高位重,若不是听说这次流民袭击崔老也在场,恐怕他都不会亲自来这一趟,最多打发一两个亲信来看一看。
  伤员都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能抓的流民也全都抓了回来,逃得快的怕也已经寻到藏匿之处,不好再搜找了。距离流民袭击百姓已经过了许久,这位何州牧才姗姗来迟,瞧他衣衫不整的样子,襟口还露出了一截红绢布,脖子上也落着两枚小巧的口脂印,瞧着像是刚从哪个销金窝里爬起来。
  崔老看得直皱眉,有心想要训斥两句,可众目睽睽之下多少也得给这位州牧大人留下颜面,他眉头紧缩,最后也只是板着脸说道:“何大人整一整衣冠!”
  何州牧一愣,然后手忙脚乱将探出一角的红绢塞了回去,又紧张兮兮地整一整歪了一角的幞头。
  他手上忙活,心里却直念扫兴。
  本来他这时候该躺在一房新纳的美妾屋中,正想着畅快畅快,哪知道忽然收到了成群的流民袭击百姓的消息,最关键连崔老也牵扯了进来。他只好又从美人被窝里爬了起来,手忙脚乱地穿衣裳,不留神还把妾室的汗巾子塞进了衣襟里。
  “哈哈哈哈,老师……学、学生都已经睡下了!结果突然听到这噩耗,立刻手忙脚乱地爬起来,都还来不及好好收拾收拾,见笑了见笑了!”何州牧打着马虎眼。
  崔老实在是无话可说,拧着眉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叹着气问道:“这事何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此等暴民,当是死罪!”何州牧这才回头望向被甲兵押在地上的几个流民,连其中那个被柴刀砍伤大腿的流民也得了医治,用白色纱布裹得严实。
  他看了一眼就立刻回了头,又继续道:“不过死罪前,学生一定派人好好拷问清楚,一定问出剩下逃窜几人的身份名字!一定将剩的几个人全部抓回!”
  崔老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看向那几个流民。
  那些人被死死压在地上,可仍不老实,嘴里还拼了命喊道:
  “狗官!你有种就杀了我!”
  “没错!反正都是死!横也是一刀竖也是一刀!老子才不怕!”
  “对!有种你现在就砍了我们!”
  ……
  这些流民一路从阳关道逃至江阳府,路上也遇到不少劫匪山寇,许多人已经折在了路上。
  也是经了一番曲折才摸上了这条活路,好不容易到了江阳府,可没钱啊,一路逃命奔波,孩子老人都拖坏了身体,这看病吃药哪样不要钱!年轻有力气的汉子就去找活儿做,可主事的一听是逃难来的,连户籍都没有,更是不敢收他们做事。找来找去只能找到一些出力的苦工,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钱。
  实在是可怜,可崔老再看看这一地横尸,又觉得可恨,最后对何州牧说的“死罪”也没有发表意见。这些流民是苦,可害了人命,总该自己偿还的。
  崔老叹了一口气,又望着何州牧问道:“那城外的流民,你打算如何安置?”
  “流民?”何州牧微微一愣,然后笑了笑,随意说道,“这样的暴民还要怎么安置?我们花钱给他们搭建了住所,可这些暴民不知感恩,竟然还作出当街杀人劫财的恶事!若要学生处置,该将他们赶走,此后再进府城的人必须严格审查路引,绝不能让这样来历不正的人进城!”
  崔老:“……”
  崔老叹气更重了,又凝视着何州牧继续问道:“听说上上个月,何大人就曾与辖下官员商议过此事,是关于给那些流民安户立家一事,还有开春再按家中男丁划下耕田。不知此事可商量出章程来?”
  何州牧立刻就噎住了,确实有这事儿,可如今不是正过年么,他本想着过了年再仔细商议,左右也没什么要紧的,拖一拖也行,哪知道这些流民这点儿时间都等不及了!
  他不敢争辩,最后只是尴尬地笑道:“是有这件事……不过,不过这些流民半点不记我们的恩情啊!何必在为他们筹谋!”
  崔老又是重重叹了一口气,再看何州牧这无所谓的神色只觉得心口发闷,忽然厉声问道:“记什么恩?城外的房舍是秦家出资修建,流民每日供食是李家出钱布施,你与他有什么恩?”
  何州牧被怼得哑口无言,尤其看着崔老显然是动了怒,他更不敢开口了。老先生虽已辞官,可朝中根基还在,更是门客众多,何州牧哪里敢得罪,只得点着头听训。
  崔老揉了揉眉心,又坐回了石台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是老夫失态了。”
  他已经辞官,说起来是没什么立场训斥一个州牧的,实在是忍不住……忍不住啊。
  何州牧也是脸皮厚,被训了也看不出生气,只点着头说:“不敢不敢!老师教训得极是!”
  崔老又是叹气,摇着头说道:“江阳府下的三合镇人口较少,是安家的好地方,那里正修着护河堤坝,也是缺青壮人手的时候。南边有南滩村,全村仅有十三户,老迈者占半,地广而荒田多,整个江阳府,此类的村子甚多,也是安家的好去处。阳关道战事紧,也可募流为兵,以我朝先例,厢兵一年可领二十贯银。”
  何州牧支吾着不敢说话,他实在想不通,这崔老才返乡不到一年,怎么把底下的小镇村子都摸清了!
  他不敢辩驳,只点着头连连称好。
  倒是秦执这时候发了言,拱手谦逊地说道:“为鼓励流民复业,我秦家愿意出资给予流民种子、耕牛、农具等家需,也愿为他们盖屋建舍。”
  崔老点点头,紧皱的眉心这才松了松,又看向何州牧问道:“何大人,你看呢?”
  一听秦家愿意花钱,何州牧可乐呵了,连忙大笑道:“这当然是……”最好的!
  一句话还没说完,崔老又面无表情地接过话茬,“当然是不行,官库尚在,哪有靠私人出资安民的。何大人,你说呢?”
  何州牧又干笑两声,苦着脸接话:“……这当然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