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红楼花下客 > 第十四章梦中是客~
  姜桡约莫猜到,他在卖关子。
  她笑着“哦”了声。
  “笑什么?”沈问埕明知故问。
  “觉得巧,哪儿都能见到,”姜桡怕楼上楼下的路人听见对话,放轻声音说,“我和新郎认识七八年了,没听他说过你。”
  沈问埕点头,直接说明关系:“我是他刚工作时候的老板,那时候公司刚起来,没几个人。他一毕业跟着我,我也算他职场上半个老师。”
  和姜桡听到的一样。
  她一直觉得沈问埕很可靠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做人实在,有问必答。
  “其实我听到了,刚在更衣室里听见了,只是不知道就是你。”姜桡笑着坦白。
  “偷听我们说话?”沈问埕瞧着她,眼里带了点儿调侃。
  姜桡摇头,正经道:“不算偷听,门没关。”
  沈问埕略一点头,语气越发随意:“没有证人,说不定。”
  “有,化妆师在。”她越发认真。
  沈问埕终于被她的较真逗笑了,似叹非叹,低声道:“不是在汇报工作,不用争出个是非对错。”
  倒也是。姜桡不出声了。
  他下楼去做什么?不走吗?她也不好直接问。
  两人不在工作场合时,倒是相处更自在。
  有南京的意外初相识,让两人先成了朋友。彼时,都是凑巧同去一个城市出差的陌生人。
  倘若她按原计划在北京入职,被上司带去顶楼办公室,见到坐在办公桌或是长沙发上西装革履的大老板沈问埕……那就没有此时此刻的这种自在交流了。
  楼梯上快步下来了另一个男人,正是今日新郎王灼。他一见到沈问埕,笑容漾开:“沈总在这儿啊?”同一时间,新郎也看到明显在和沈问埕闲聊的她,“姜桡也在?你俩认识?”
  姜桡赶紧说:“他是我公司的大老板。”
  新郎愈发惊喜,一面说,这是当初培养自己的前辈,一面说,那是自家老婆的发小,拜托沈问埕务必多照顾。
  姜桡当着外人的面,不想显得和沈问埕关系过于熟悉,抿嘴笑着,礼貌立在一旁,沉默着听着新郎和沈问埕交流。
  言谈间,新郎提到沈问埕原本是今天的证婚人,后来因为不确定能不能准时到,就临时取消了。
  姜桡意外,原来之前的证婚人是他?
  “最后定的证婚人是姜桡外公,”王灼对沈问埕说,“教过我老婆。老人家是书画家,一会儿给你们介绍。”
  沈问埕看向姜桡:“要感谢你外公救场了。”
  “这倒没什么,”姜桡说,“我外公喜欢参加婚礼,觉得开心,不是第一次做证婚人了。”
  新郎转而说到自己现在企业的老板一直想结交沈问埕,听说他今天来了,特地让新郎帮忙问问,能不能有幸结识一下。王灼对沈问埕真心实意地敬重,只有征询,丝毫没有用旧情强求沈问埕去的意思。
  沈问埕倒不觉得什么,听完,看了眼手表,确认在稍后一个电话会议之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寒暄交谈,答应下来。
  下楼前,沈问埕极自然地对她交待说:“我去一下。”
  姜桡下意识地回:“哦,好。去吧。”
  答完,她才察觉不对,已经晚了。
  对话太过自然,自然到仿佛和他极熟似的……楼道里,静了几秒。
  新郎像没听最后那两句似的。开玩笑,一个今日结婚的大男人,当然能嗅出男女相处的弯弯绕绕,但秉持着看破不说破的社交礼仪,他当即笑着、给前前老板打掩护说:“正好,正好,还有一桌是咱们过去创业公司的人,都等着你过去‘训话’呢。”
  沈问埕听着新郎说笑,和他下了楼。
  姜桡则上楼,回了更衣室。
  新娘子仿佛等她许久,一下子提着裙子迎上来,没顾上手花,先挽住姜桡的手臂往窗边走,避开闲聊的化妆师和两个伴娘,迫不及待地问:“沈问埕是你老板啊?我老公说的。”
  “嗯。”姜桡没否认。
  周殊犹豫再三,轻声又道:“我听过他好多事儿,从我老公那儿听的,江湖气挺重的一个人,重情重义,是个好老板,对朋友也没的说。”
  姜桡从小和周殊一起长大的,了解她,预感到她的话即将要转折了。
  果不其然,周殊顿了一顿,语重心长地接着道:“但是呢,他在之前的创业公司开始,就有好多女孩子喜欢他,好多迷妹。男人吧,一旦‘木秀于林’,就只适合远观了。”
  “我和他没关系,”姜桡抓到重点,低声解释,“你老公和你说什么了?”
  周殊不答,抿嘴笑着,观察姜桡:“说你和他很熟,熟极了。”
  姜桡被瞧得心里突突:“你老公乱说的,不算很熟。之前没见过,南京认识的。”
  “不管熟不熟,先把我知道的给你说,”周殊小声笑道,“刚我赶紧帮你问了两句,他有没有女朋友。说是当初创业有一个,两人是同事,为了大局一直没公开。后来闹得不愉快,他回老东家了,估计现在是单身。”
  创业同事吗?合伙人?她联想着。
  于是,在婚宴开始前,新娘子一直追着和姜桡分析沈问埕是否是一个适合的发展对象。
  新郎在婚礼前听了两耳朵,抖擞精神:“需要我做什么吗?”
  “你对他有创业滤镜,判断不准,”新娘子把新郎推到一边,“那种人,和他一谈就没准了,我认识好几个都只谈恋爱不结婚的。再说了,年纪大的心眼多,桡桡搞不定的。”
  新郎还想往下说,姜桡忙给新娘子系好手花,催促两人婚礼要开始了,这才让两个新人消停了一会儿。
  婚礼的第一场入场仪式完成后,姜桡抽空溜到宴席上,准备吃两口垫垫胃,为稍后敬酒做准备。尚未坐稳,她已经看到主宾客桌旁的外公在和沈问埕闲聊……那桌都是最要紧的宾客,邻着主桌,几步之遥。
  姜桡握着半杯橙汁,咬着吸管,竟因这一眼开始心神不宁。她生怕外公聊到高兴,把自己从小到大的事翻出来讲给他听。
  沈问埕背对着她这里,无法看到面容神情。
  姜桡扒拉了两口饭菜,越发不安,最后还是放下杯子,在满场嘈杂和热闹里,绕到外公椅子后,撒娇地小声说:“您也不吃东西啊?只顾着聊天了。”
  外公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难得碰上能聊得来的,小沈是个有意思的人。”
  沈问埕不想打扰祖孙两人交谈,拿起右手边的公筷,为老人家添菜。
  姜桡趁他注意力不在这里,凑在外公耳边小小声说:“他是我新公司的老板,您千万、千万别聊我的任何事。千万!”
  外公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好,好。”
  沈问埕将一块儿葱爆海参夹到外公的盘子里。
  姜桡从两人自然的互动里,看出外公对他颇为欣赏,自然对沈问埕也多了几分佩服。文化圈的老人家什么人没见过?难得能对一个萍水相逢的后辈从初相识就能如此投缘。
  “你外公说,”沈问埕自然地拉开一旁空着的、没有人坐的椅子,“你的字,也不错?”
  姜桡注视着那把椅子,想,他想让自己坐?
  “一会儿要敬酒,”沈问埕拿起转盘当中的橙汁,给她倒了半杯,“吃两口菜。”
  如果记得没错,她酒量不是很好。
  人家主动拉椅子、倒饮料,她不好始终站着,顺水推舟坐下来。
  “我酒量挺好的,”她嘟囔,“上次电梯间是意外。那晚上是告别宴,还有前公司的客户在,过去对我都挺照顾的,所以喝多了。”
  沈问埕把盛着橙汁的玻璃壶放回去,笑着,不言不语地瞧了她一眼。仿佛在说,还是别逞强了,宴厅里可是有六十几桌。
  姜桡读出他的心思,又说:“敬酒伴郎是主力,我拿烟的。”
  两人看上去是,她说的多,他说的少,但颇有点儿默契在身上。都能猜到对方的心思,仿佛认识了很久的人。
  “刚才我和小沈聊书画,”外公笑着在一旁说,“他是懂这个的。他还正好见过前年拍卖会上难得出来的那幅字,再问,他就不肯多说了。”
  沈问埕对老人家一说话就带着笑意,尊敬有加:“小时候见过,印象不深了。不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
  姜桡自然清楚外公说的是那幅拍出近四百万的字画,那幅字始终在藏家手里,二十几年前才被拿出来,换了另一个主人,前年的那场拍卖会都是从藏家手里借来展出的……她突然想到沈问埕的幼年经历,怕他小时候家里和上一任藏家有交集。如果是这样,难免被勾起不好的回忆。
  想到此处,她马上接了话:“您不能总聊自己擅长的啊。如果大家都聊不过您,以后就没人和您说话了?对吧?”
  外公笑呵呵地,不再往下说了。
  外公被邻座敬酒的间隙,她端起玻璃杯想喝。
  “是不是有人给你讲过什么?”沈问埕低声问,“和我有关的。”
  姜桡刚帮他绕开话题的意图太明显,他看得明白。
  她不得不放下玻璃杯,小声答:“讲过几句。”
  沈问埕毫不意外。
  “但你别问我谁讲的,”姜桡低声叮嘱说,“我答应了,绝对不说是谁说的。”
  沈问埕倒不好奇,已经想到是谁了。
  就是那个忍不住要说,说了又怕传到他耳朵里的男人——从没谈过恋爱,却热衷于撮合身边每一对有可能发展的男男女女成为情侣的业内技术大佬。
  “你不会猜到是谁了吧?”姜桡盯着他,预感不妙。
  “我身边的人,我了解。”他不置可否。
  姜桡懊恼,求饶地看着他:“我答应过——”
  沈问埕领会到她的意思,直接道:“我自己猜的,和你没关系。”
  姜桡开心一笑,放了心。
  沈问埕在她低头吃菜时,多看了她几眼。
  不得不承认,和她聊天挺有默契的,上句没说完,对方就能接下句。
  姜桡再次端了玻璃杯,终于把那口橙汁喝到了。等她回看时,沈问埕正巧被来打招呼的新郎拍了一下肩膀。他靠到椅背上,偏过头,听新郎说着什么。
  她放下杯子,吃着菜,边吃边想,和他说话倒是挺同频的,聊天一点儿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