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青丘之北 > 第4章古老的石街
  马流左以他所乘坐的这趟车座位没坐满而评估这条线客流量不大,明显是以偏概全。他是因为没抢到票,才订这趟中午一点四十分发车的增开临客列车,这趟车就是暑假期间因为人流量太大而临时增加的,到站时间是下午四点多。
  
  
  到站后,他决定乘快客大巴先到金水乡住下再说。
  
  
  金水乡虽然是千年古镇,这的城镇化建设也同样快得让人不敢相信,甚至超过了内地的县城。以汽车配件为主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片的开发区;西南是老商业区,人气依然比东西交接的新商业区更旺;而西北的历史遗迹,早已成了旅游胜地与网红打卡点。
  
  
  石街就是旅游与打卡必到的那条街,虽然跟其它地方的各种老街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多少还留了那几间石头建的房子,不管它是后来造旧如旧的,还是本来就有的,反正有那一点点特色吧。
  
  
  车站在北边,正好离石街不远,所以马流左在出发前就在网上订好了住处,是一家名叫“石居小栈”的民宿,开在石街边上的老民房。虽然没有一般的商务宾馆舒服,但是跟石街一样,多少有点特色,比如楼梯是石头的,上楼下楼拐来拐去的,只要你拐不晕,住这还能找到进迷宫的感觉。另外,床也是石头的,睡在上面确实很凉,连空调都不用开了。
  
  
  马流左忽然想到:这个古镇如果是个生物,那它算不算一部分进化到了与时代同步,另一部分还保留了刚刚走出新石器时期的状态呢?——当然新石器时期还没有这种档次与规模的石街,就算有,也不可能保留到现在。
  
  
  有一点马流左与吴晴很相似,那就是吃,既贪吃,还能吃!
  
  
  到一个新地方,必须先考虑到吃!
  
  
  他在出发之前等待的那两个小时,早就在网上把这周边的特色美食浏览了个遍,最后选择了名为“山海石经坊”这家位于石街尽头的号称可以让你享受“经典美食时光”的风味餐馆。
  
  
  他家的酒糟鱼是“石缸酒糟鱼”,烤肉是“石板双面烫”,炒个蛋竟然叫“化石茶炮蛋”!就冲这些菜品的名字,他也必须去尝尝,感受一段经典美食时光。
  
  
  时间不早了,从“石居小栈”到“山海石经坊”要穿过几乎整个石街,所以马流左稍做整休,就背起双肩包下了楼,准备溜达过去,正好感受一下石街的悠久文化与热闹氛围。
  
  
  虽然是周末,占领石街的依然还是老年旅游团,并且主要是那种一百块团款可以连吃带住好几天还送鸡蛋的低价团。年轻的打工人,周末只想好好睡个觉,或者去“炒更”挣钱养家还房贷。
  
  
  导游们这个时候不用举著小旗帜领着这些老人赶场子。
  
  
  这是放羊时间,反正之前已经先行到旅行社指定的购物店洗了好几趟,再经过推销车购,清水清得差不多了。大清早四五点就要起床赶羊,晚上八九点还在数羊,生怕这些老人们入住前搞出什差错,成天受累的他们在放羊时间正好可以放松一下。
  
  
  牌坊边有一群导游正坐在街边的石阶上相互诉著苦,一边抱怨低价团带着没意思,一边又担心着导游这个夕阳行业干不了多久。
  
  
  他们每天都在苦瓜脸上挤出点灿烂笑容来哄老头老太太们开心,以求他们能多消费多出单,让自己多拿返点。遇上一汪清水的(整个团都是一毛不拔的游客),有些黑导就开始“用刑”了,他们这些正规考证的只能干瞪眼。于是他们又一起骂起了黑导,也骂起了旅行社的缺德。
  
  
  马流左本想跟他们聊聊,让他们对这周边的美食做个评价,以验证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却遭到导游们的一致指责:“看看看,你们这些人,团不跟,导游不请,做个背包客,却想在我们这白嫖!干嘛要告诉你呀?你们不是会上网吗?自己查呀!吃了亏自己还不知道,哼,有些店黑着呢!”
  
  
  好吧,自己查!——反正我已经查好了。
  
  
  马流左碰了一鼻子灰,带着一肚子坏心情找到了这家门面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山海石经坊”,还好店内很有年代感的环境与小二看起来真的很灿烂的笑容,让他马上忘了八百米外的那些不快。
  
  
  小二唱了个诺,引导他在一张单人座的石桌前坐下。那凳子也是石头的,很重,他用腿挤了一下,想让它往后挪一点,竟然没挤动。
  
  
  小二顺手放下一个竹筒茶杯,给他倒了一杯大麦茶,那淡淡的清香让他确信没有选错店。
  
  
  “客官,您请!”小二拿起斜挎在身上的一块木板问,“是现点呢,还是网上已预订?”
  
  
  “已预订了,你去看看电脑吧,我的手机号是……”马流左掏出手机准备给他看订单。
  
  
  “好的客官,请您跟我说一下您点的菜品,我帮你记下来!”小二拿着笔,眼睛都带着笑意,打算在木板衬著的那叠纸上写点什。
  
  
  马流左虽然感觉这是多此一举,依然还是把自己点的几道菜名报了出来。
  
  
  “行家呀,点的都是我家的经典招牌菜,只是您一个人吃,这个量有点大。那,喝点什?”小二快速地在纸上记录着:“喝酒呢我推荐‘竹酿女儿红’,如果不喝酒,可以来一杯‘青茅冰雪露’,这大热天哪,喝一口都能爽得让您忘记本从哪来想到哪儿去!”
  
  
  就冲小二这吧吧能说的嘴,马流左要了一盏“竹酿女儿红”。他刚刚在那份手写点菜单上签完字,那边就有人把酒先送到桌边了。这一盏大概四两吧,竹子加工成的“盏”的酒,没闻出一点点竹酿的香味,却明显看到了生鸡蛋与细姜丝,按小二的说法,黄酒这样喝才叫一个补,大补!
  
  
  不一会儿,又端上来一个鸵鸟蛋大小的石蛋,上半部是个盖子,打开一看,果然是炒鸡蛋,不过那沁人心脾的茶香,缠裹着炒蛋香味,让马流左身清气爽,马上拿起筷子,打算开吃。这时,又端上来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模样的两块叠在一起的石板,小二像打开文件一样翻开上面的那块,快速撒上一些细盐,然后说:“客官,请慢慢享用,石缸酒糟鱼随后就到!”
  
  
  一场只属于他个人的跨时代小宴马上就要开始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悠长的声音像蜜蜂一样钻进了他的耳朵,让他的心绪一下子就烦乱了起来,他看看四周其他食客,以及回到柜台边的小二,似乎他们什都没听到一样,他们该吃吃,该喝喝,该招呼客人招呼客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
  
  
  这是什声音?
  
  
  这是声音吗?
  
  
  又好像不是声音,反而好像是从他自己的身体内部发出的,却又说不清源于哪个部位。
  
  
  马流左还没有回过神来,又感觉到两声更劲爆的冲击波,直击他的意识深处,让他一下子陷入了迷蒙状态,神志开始错乱起来。
  
  
  千万不能迷糊!!!
  
  
  他提醒著自己,千万不能迷糊。但是这种感觉太熟悉了,这个声音——对,声音!开始那一声,就是高铁上梦中听到的声音,而这种感觉,也几乎与途中的梦完全相同!是她吗?那个不是吴晴的吴晴?那个境外某地阮姓女孩?难道她真的就在附近?
  
  
  不,不!先不要胡思乱想,先得把自己的神情稳定下来,现在不是猜测的时候。
  
  
  马流左极力地控制著自己,尽量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用餐,千万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有什异常——这年头,在公众场合一点点异常就能被“社死”——几分钟后就能在网上看到,甚至是同步直播,就算是打了马赛克,领导与同事还是很容易把他认出来。
  
  
  他并没有想过这家店会不会像十字坡孙二娘开的那样是家黑店,可能是在治安环境非常好的木州呆久了,早已没有了任何江湖防御意识。
  
  
  这家店当然不是一家黑店,因为当他渐渐回过神来时,发现掌柜跟小二比他还迷糊,几乎靠在那边一动不动了,眼睛只看得到呆滞与迷惑。
  
  
  鱼已经上过了,不知道什时候上的;小二说相对于他一个人量有些大的菜,都被他吃光了,酒也喝得一滴不剩,只有茶还在。
  
  
  他在高铁上就怀疑过这是次声波,但是遭遇次声波袭击后还能马上实施“光盘行动”,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如果说是店家在搞鬼——还有个菜根本就没上——更不合情理,店家要有这能耐,还有必要在这仨瓜俩枣上下功夫吗?更何况自己明显是吃饱了的。
  
  
  马流左看了看其他食客,似乎并没有他这严重,只是也有些呆呆的,都没有完全回过神来。他又想到了高铁上,可那个时候他睡着了,醒过来时迷迷糊糊的,开始时并没有注意其它座位上乘客的状态。
  
  
  不过,现在他确信,这不是偶然!他这趟来,真的已经遇上了什。
  
  
  现在他在等,等小二从迷糊中完全回过神来,他便拿着桌上的手写菜单去结账。
  
  
  他望了一眼那份有自己签字的菜单,这是一张浅黄色的八开纸,浅浅的印着石街街口画面的线描底纹。小二的字写得不错,是用隶书写的,应该是临过汉碑,虽然溶入了现代变隶的一些结构与笔法,依然显得很有年代感。
  
  
  马流左被刚才那个奇怪的声音干扰,已经记不清酒菜的味道,但大麦茶还在,喝进嘴,这种淡淡的香气与暖暖的感觉很适合他现在的心情。他就这静静地看着其他人慢慢回过神来,就像看电影的场景。
  
  
  那个字体!
  
  
  马流左的目光又回到了菜单上,他感觉这个字体好眼熟!
  
  
  对,不是因为字体结构,而是因为笔风!马流左初中时上过书法培训班,多少有点感觉:纸上这些字中,所有的横折都是一笔写成的,并带有很明显的瘦金笔法,这个劲不一样!
  
  
  这个字体,在那份报告出现过!
  
  
  对,报告!——竟然能在这发现那份报告的笔迹,而且还是一个店小二写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了什呢?
  
  
  他扫了一眼那个小二,一个四十多岁的个子不高的男人,穿着浅咖啡色的大襟褂,宽松的长裤,脚上是黑色平口布鞋。看不出发型,因为他戴着一顶看不出款式的帽子把头发完全盖住了,这帽子跟他的衣服挺搭。
  
  
  那个报告,有一份调研笔记是他写的?
  
  
  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