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2001过小日子 > 第19章四十万双鞋的盛况
  回到家,王林赶紧把晾晒的床单枕套收起来,铺好。
  
  
  又偷偷的把一条回来路上偷偷买的杜x斯放床垫下,想想又从床垫下拿出来,夹在一本书,用几本书压着。
  
  
  王林今天没有玩游戏,而是翻起了数学课本。
  
  
  不是他突然转性子要努力一把,而是他突然想起前世弱智吧的一句话。
  
  
  “如果我觉得自己是自由的,那是否自由也束缚住了我?”
  
  
  这让王林觉得此前的自己过于矫情了。
  
  
  一边不停的利用两世为人的优势,比如让家做供应链,让石明敏爸妈做外贸尾单,英语成绩,抄歌......
  
  
  一边又腻腻歪歪的喊,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贱不贱啊。
  
  
  一直在追寻前世自己认为的自由与平淡,但追求本身就代表着不自由和不平淡。
  
  
  现在王林决定放平心态,随性而为。
  
  
  比如现在,他想给家人一点别样的小惊喜。
  
  
  比如,挑战一下全国高考文科最高分记录。
  
  
  他现在记忆力非常好,前世的高考题不说历历在目,但重点都记得。
  
  
  他想把能记下的高考题开卷做一遍,再找相似的题型让石明敏也做一遍,到时候两人成为全国文科最高分,再在公众面前公布两人的恋人关系。
  
  
  嗯,想想都觉得浪漫。
  
  
  王林爸妈回来的时候,看到儿子居然破天荒的在学习。
  
  
  心高兴,也没打搅他。
  
  
  翌日,王林没跟着一起去店,他今天要去找录音棚。
  
  
  王林来到老爸说的地方,中原音乐工作室。
  
  
  这地理位置不错,背靠抚河,很是清净。
  
  
  录音300一个小时,十二首歌,以王林不抠细节的“高要求”,每首歌两个小时差不多够了,宽裕些计算1万怎的也够了。
  
  
  因为收费最高的编曲王林自己搞定,乐队也只需要1000一首歌,后期混音并轨混缩1000一首。
  
  
  王林计算了一下,一张专辑三四万就能搞定。
  
  
  参观了一下录音设备,试验性的录了一小段,王林觉得不错,当场拍板开始录音。
  
  
  王林也是狗的很,两三遍不过就让修音,录制的速度快的飞起。
  
  
  从上午9点,录制到晚上7点,6首歌,不到十个小时全部录完。
  
  
  不理会欲言又止的录音棚老板,说好明天带另一个人录音,潇洒的走人。
  
  
  “暴殄天物啊,这好的歌,可惜了了。”录音棚老板站在路边看着王林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
  
  
  录音棚老板的想法王林当然知道,只是懒得理会罢了。
  
  
  他现在着急赶到石明敏家楼下去私会。
  
  
  一天不见,短信都互发上百条了。
  
  
  到得石明敏家楼下,被早就藏在楼洞的石明敏拉到一颗绿化桂花树后面。
  
  
  两人好一顿抱抱摸摸亲亲,半个小时后两人正准备分别,王林突然都接到老爸电话。
  
  
  原来石明敏他爸带着车队晚上10点会到,两家大人都要在店等著,让他们早点睡。
  
  
  有这好事?
  
  
  王林瞬间就精神了。
  
  
  拉着石明敏就上楼,到12点王林才,轻松带愉快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年轻就是好啊。
  
  
  一路好心情的王林,看这城市夜晚灰蒙蒙的天空都觉得那可爱。
  
  
  翌日,王林一早骑车来到石明敏家,吃过早餐后一人一骑直奔录音棚。
  
  
  今天两人都不去店了。
  
  
  说到做生意,王林也就出出点子还行,要说实操,两家大人都是做老了生意的人,能打王林100个。
  
  
  到得录音棚,一边让石明敏录音,王林则和乐队老师讲编曲的事情。
  
  
  这些乐队老师来这是兼职的,都是各大院校音乐系毕业,正职基本都是学校老师、培训机构老师之类。
  
  
  录音棚老板还是靠谱的,请的老师技术都不错,每首歌演练两遍就能顺畅的现场伴奏。
  
  
  石明敏录音意外的比王林还顺畅。
  
  
  王林给她的歌简单一些是一方面,也有石明敏这两天一直努力练习的成果。
  
  
  5点半的样子,录歌完毕。
  
  
  王林跟乐队老师们约定明天录伴奏,和石明敏两人往店方向走。
  
  
  王林也想看看四十万双鞋是什盛况,两家鞋子卖的怎样了。
  
  
  来到市场,远远的就看到两家店门口挤满了人。
  
  
  兰姨、王林老妈、桂香伯娘三人正在店门口卖鞋。
  
  
  两人赶紧上去帮忙。
  
  
  店门口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样品款式,看中了款式,说好要多少码,就帮忙找,一口价45一双。
  
  
  “大木,这都是单卖,用不上你,你去仓库那边看看,那边在搞批发,客人比这边还多。”
  
  
  “诶。”
  
  
  王林应了一声,递出一双鞋子,收了钱,挤出人群,又骑车往仓库而去。
  
  
  仓库这边人更多,但秩序井然。
  
  
  远远的排了一排小货车、小面包,另一边还排著很多市场拉货的小拉车。
  
  
  王林把自行车锁好,走过去。
  
  
  仓库门口摆着两张桌子,小凡嫂子拿着计算器在那卡卡卡的算账,涛叔和王林老爸一人一台验钞机在收款。
  
  
  再张望一下,三哥正在看着搬运工装货。
  
  
  “爸,涛叔,小凡嫂子。”
  
  
  王林老爸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数钱。
  
  
  “大木来了。”
  
  
  涛叔满脸带笑的跟王林打招呼。
  
  
  “怎样,今天卖了多少?”
  
  
  “嘿,大木,还好听了你的,今天一天就卖了这多。”
  
  
  涛叔说着,伸出一只手掌对着王林翻转了一下。
  
  
  “这厉害啊。”王林秒懂,5+5,10万双。
  
  
  “也是听了你爸的,市场的人拿货15,外面人拿货20。我在那边厂的时候问过了,这好的鞋,出口一般5美金,国内出厂价就要20,市场的人平时拿这种货要25以上,周边县城到市场拿货最少30起步。”
  
  
  涛叔凑近王林,小声的说着。
  
  
  “嘿,发财了!”
  
  
  “是啊,发了啊。不过,这一波下来,市场基本饱和了,够消化个几个月的了。”
  
  
  “叔,别想着以后了,这一波过后,市场的人肯定已经打听清楚咱们这些货的来路了。”
  
  
  “嗯,卸货的时候,我看到有商户在跟司机套近乎,估计现在已经有人出发,到那边去了。”
  
  
  想到这,涛叔似乎有些烦躁,好好的赚钱路子被人抢了。
  
  
  “廉价的批发确实不好干了,信息越来越透明,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而且现在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以后价格和质量固然是一方面,但品牌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叔,找个品牌开加盟店吧,有一个叫安踏的品牌很不错,你在晋江的时候接触过吗?”
  
  
  “诶,你一说我还真有点印象,那边镇领导请吃饭的时候,一个老头,大热的天还西装革履的,边上跟着一个年轻人。对了,我还收了他们名片呢。”
  
  
  王林一说,涛叔一下子想起这个人来。
  
  
  “对,就是他们,前两年签了乒乓球冠军孔令辉做代言人,在央视做广告,听说现在一年销售额几个亿呢。”
  
  
  “这一波咱们赚大了,我爸准备搞供应链,给周边县市便利店送货上门,你们再在市场窝著也没什意思。”
  
  
  “咱最好拿下豫章的城市代理,开个三五家店,一年赚个百来万还是很轻松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增加,这样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多,这边的人气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涛叔兰姨他们的小店不可避免的跟着这个市场一起没落。
  
  
  王林作为准女婿,自然是要为未来岳父岳母筹谋的。
  
  
  “嗯,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回头和你兰姨商量商量。”
  
  
  “我们这边没这快结束,也用不到你,你先回去吧,把明敏也送回去。”
  
  
  “诶,那行,你们忙着。爸,我先回去了。”
  
  
  “路上小心点,记得先送明敏回家。”
  
  
  带着两位的嘱托,王林又是来到了店,这边客人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吃完晚饭,得知这边有特价鞋子,一传十,十传百,人就越来越多了。
  
  
  人多的不仅仅是王林两家的店,周边原本卖服装鞋帽相关的店都是人满为患。
  
  
  他们也是从仓库那边拿的货,大家统一45块一双对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