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天道酬勤:医学生的成长之路 > 第29章大体老师
  8月下旬,夏日的热浪尚未完全退去,校园却已经充满了紧张而充满活力的气氛。大二学生和新生们换上了统一的军训服,他们站在操场上,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
  
  
  随着军训的落幕,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张天勤和同学们带着军训中学到的宝贵品质,准备迎接大二学年的新挑战。
  
  
  在晨光中,张天勤和同学们迎来了一门新的挑战——局部解剖学。这门课程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勇气的试炼。每个班级有幸分配到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大体老师”,它们是真正的人体标本,虽然沉默不语,却能讲述生命最深刻的秘密。
  
  
  张天勤和同学们站在解剖室的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推门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弥漫着福尔马林的味道,两个不锈钢的解剖台静静地等待着他们。同学们围绕着解剖台,表情各异,有的兴奋,有的紧张,还有的略显畏惧。
  
  
  “好了,同学们,这位将是我们接下来一学期的‘老师’。”解剖学教授走进教室,指著解剖台说道。
  
  
  这次解剖课的前一周,教授已经提前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们预习胸壁肌肉的相关知识。张天勤和室友陈昊飞在图书馆认真地翻阅著解剖学图谱和教科书。
  
  
  陈昊飞指著一张图谱说:“看这,胸大肌和胸小肌的起止点要记清楚,明天解剖时才不会弄错。”
  
  
  张天勤点头回应:“没错,还有胸骨和肋骨之间的连接关系,这也是解剖时的关键点。”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测试着对方的记忆,确保第二天的课每个人都能跟得上。
  
  
  解剖课上,教授首先在一具大体老师上进行了示范。他的动作熟练而细致,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每个步骤的要点。
  
  
  “注意看,胸大肌起始于锁骨部(锁骨内侧2/3段)、胸肋部(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前面)和腹部(腹直肌鞘的前壁),延伸至肱骨大结节脊。在分离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伤到下面的神经和血管。”教授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操作。
  
  
  张天勤和同学们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观察著教授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示范结束后,张天勤和陈昊飞组成了一个小组,他们被分配到了一具大体老师。
  
  
  张天勤戴上手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陈昊飞说:“好了,我们开始吧。我先来,你先辅助我。”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手术刀,按照教授示范的步骤,开始分离胸大肌。陈昊飞仔细观察著,随时准备接替。
  
  
  “小心点,天勤,下面就是胸小肌了。”陈昊飞提醒道。
  
  
  “嗯,我知道。”张天勤专注地回答,手中的手术刀稳稳地移动着。
  
  
  在张天勤成功分离了胸大肌后,陈昊飞接过了手术刀。他负责解剖胸小肌,这是一项更加细致的工作。
  
  
  “这边的血管好细,我得慢点来。”陈昊飞边操作边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同学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解剖任务。他们退后一步,审视着自己的工作,感到一种成就感。
  
  
  教授走过来,检查了他们的工作,点头表示赞许:“很好,你们做得很好,每个人的操作都很规范。”
  
  
  张天勤和同学们相视一笑,他们知道,通过这次实践,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解剖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次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张天勤和他的同学们学会了尊重、合作和精进,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随着局部解剖学课程的结束,张天勤和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而这些“大体老师”,将永远静静地躺在那,继续教导著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
  
  
  在医学院,关于“大体老师”的来源总是充满了各种猜测和传说,为这门本就神秘的课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解剖课后,张天勤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著刚刚结束的课程。
  
  
  陈昊飞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听说这些‘大体老师’都是有故事的。”
  
  
  张天勤挑了挑眉,好奇地问:“哦?有什故事?”
  
  
  “据说,”陈昊飞环顾四周,确保没有人注意他们,“这些遗体捐赠者中,有的人生前有着很不寻常的经历。”
  
  
  林浩插嘴道:“我也听说过。不过有好多人是志愿献身医学的,希望自己死后还能为医学做贡献。”
  
  
  张天勤沉思了一会儿,说:“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去救助未来的病人。”
  
  
  这件事引起了教授的注意,他在下一节课上,特意提到了这个话题。
  
  
  教授站在讲台前,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们对‘大体老师’的来源很好奇。今天,我就来给你们揭秘。”
  
  
  同学们立刻竖起了耳朵,教室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首先,我要强调,每一位捐赠者都是出于对医学教育的支持和无私奉献。他们的遗体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得到家人同意后才用于教学的。”
  
  
  教授接着说:“他们中有教授,有医生,也有普通的工人和农民。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张天勤和同学们听得入迷,他们对这些“大体老师”充满了敬意。
  
  
  在学期结束时,医学院举行了一个捐赠者纪念仪式,以表彰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
  
  
  张天勤和同学们站在解剖室外的纪念墙前,墙上刻满了捐赠者的名字。
  
  
  教授领头,全体师生默哀一分钟,表达对捐赠者的敬意。
  
  
  张天勤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名字背后,是一颗颗无私的心,是他们让医学生得以探索人体的奥秘,是他们让医学得以进步。
  
  
  纪念仪式结束后,张天勤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救治病人,以此来回报这些“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
  
  
  这些“大体老师”的故事,成为了医学院流传的佳话,激励著每一位医学生,去尊重生命,去追求医学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