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88章自豪
  第88章自豪
  “李治国,你真厉害!”
  陈雪茹满眼都是心上人,虽然她运气差了点,认识的时候李治国就已经结婚了,但现在也不差啊,总归是得到了人。
  “还有啊,我发现你不上班也挺好的,白天的时间可以归我吗?”
  陈雪茹说着就不免强势起来,想要霸占白天的时光了。
  “呃,白天它不懂夜的黑啊!我还是白天黑夜都来吧,你好好养胎,我不会亏待你的。”
  李治国根本就不往那方面接话,男人最重要的是什么,除了被供养,就剩自由了。
  “快带我进去吧,别让咱奶奶等久了。”
  这就是实话了,蔡全无真胖了,老何家日子过得是真不错。
  “天杀的傻柱,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这长大后就不认人了啊。”
  设计图先放着,等过些时候有时间到厂里,再找易中海给做出来,老手艺人了,做的活比他要精细,关键不用自己动手啊。
  “奶奶好!”
  “没事,哥忘带钥匙了。”
  贾张氏说着就想伸手去拿,傻柱天天吃,少一顿也没啥。
  “傻柱!”
  “哥,我这有,快去做饭吧,爸和叔叔快回来了。”
  等人走后,贾张氏就坐立不安,掀开门帘出去了几次,还到老何家去看了,那屋还锁着的。
  “差点考上高中,目前初中文化。”
  “李治国,这我奶奶。”
  ……
  贾张氏从水槽边走出来,搓了搓手,想着李治国说的,那盒子里不是得有猪油,能顶好几片大肥肉了,吃了解馋。
  “哎哟,你可都给人算明白了啊!”
  终于,她见到傻柱拧着饭盒回院里了。
  “李治国,你回来啦!”
  “已经好了,就等你了。”
  “你饭盒里边装的还不是公家的,分我点吧,你家也不缺嘴。”
  贾张氏又吧唧嘴,惦记上那饭盒了,就是何大清拎不清,让她没当成傻柱的后妈,不然那饭盒还不得送到贾家来。
  “李先生,不知道饭菜合不合你的胃口。”
  贾张氏满脸堆笑,年轻的时候她也不差的,老贾临走时都说她笑得好看,逢人要多笑。
  “好嘞!”
  “李治国,你媳妇都涨工资了,下月在给人涨点生活费吧。”
  我听说食堂里边吃的跟工人不一样,就炒菜吧,先把工人的菜给舀了。
  陈雪茹当先介绍起自家人,因为没把李治国当外人啊,这是孩子的爹。
  “三大爷,忙着呢。”
  然后在往锅里边下几勺子荤油,就那素菜都够味,全是油水,这才是后厨吃的。”
  花姐几个工人和秦淮茹一起出来的,这会倒是把李治国给围住了。
  随后两人到了贾家屋里,李治国端着茶杯,给东旭媳妇指导了一番,贾张氏居然也在旁边听课!
  差多点快到点了,在待一会,他就得去接媳妇,明天周六又到了孕检的日子,媳妇不用去上班。
  陈雪茹决定孩子的事,就算家里人也不说,哪怕猜到也不承认,这事就烂在锅里。
  原本是三个人吃饭,准备了四菜一汤,多个人也管够。
  那还不得多支援着我点,等我把病养好,我家里可就双职工了啊。”
  “贾张氏,你干嘛。”
  丁妈妈也上桌吃饭的,不过也忙着给人盛饭什么的。
  “所以啊,你别看傻柱是学徒工,但每天带的剩菜都是油水,不然你看老何家能各个长得那么大个?
  “我那老丈人家几兄弟,还有那几十号的亲戚,以后都得指望我。
  雨水正在看书,还是挺爱读书的。
  贾张氏吧唧嘴,给惦记上了,谁还不想天天吃好的啊。
  李治国毫不避讳,他背靠老秦家,可统前后中,三院!
  傻柱找了个绝妙的借口。
  这人心气高,雪茹从小就要强,怕两人相处不和。
  “这不关你事啊,我自个儿的饭盒。”
  陈雪茹把人送到门口这才返回,就见奶奶等着的,丁妈妈也没去收拾碗筷。
  李治国也不闲聊了,“碧华,我这杯子你帮我洗了,明儿得空送我屋里去。”
  傻柱哪里肯给,一溜烟就跑了,担心跟上次一样哆嗦着开不了锁,直接跑妹妹那房里去了。
  陈雪茹见奶奶要探人老底,忙说:“李治国之前在红星轧钢厂上班,现在病休,也是前门街道的干部。奶奶,他结婚了,有媳妇的。”
  还有猪毛夹子,都是小零件。其中削皮刀的柄可以用木头代替,也不咋废钢材。
  贾张氏记下了,这法子是真好啊。
  不过答应了今儿去接媳妇下班时,顺带把人接回来,不然家里少了个人伺候,还挺不习惯的。
  “这还差不多,我去教东旭媳妇做衣服去了,回聊。”
  “雪茹喜欢就好!她不愿意跟侯少爷去丑国,就留下来,咱们家能养活一个孩子。”
  “对,我们相信你,老秦家以后就指望你了。”
  “傻柱,你这盒子里装着什么呀。”
  陈大嫂在家门口摘菜,见到人后连忙打招呼。
  陈奶奶既恍然又觉得不正常,倒是不好多问了。
  之前就想找机会给看瓜来着,可惜一直没找着借口,加上李治国来厂的次数少,倒是遗憾了。
  “哟,到点了,我今儿得去接小京茹回来,就先走了。”
  陈雪茹捂嘴笑了笑,伸手敲响了房门,带着钥匙的,但第一次带男人上门,需要家里边给开门,正式一些。
  陈雪茹也找借口溜了,上楼去了。
  陈奶奶搞不清楚状况,孙女怎么突然就带陌生男人回来了。
  “不是,两块钱你还不够花?平时你也不买啥啊。”
  看轧钢厂或是街道那边,谁的条件好,不行就双边都兼职,既是工人,又是干部,身体妥妥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就老蔡,才到院里多久,人都胖了,倒是显得比之前年轻。”
  “瞎忙,就我那三叔也想在城里找个活。
  “是有,还有萧金久的影子,但不同的,你没听刚他那话,君王当治国而治。
  当即他就回家设计了好几款削皮刀,又带刮丝的,带削片的,用途广泛。
  “就上次你教的,我还不会做衣服,能在给我说说吗。”
  陈奶奶摇头,她都看不透,孙女还不得被吃得死死的,不过信远斋继承人,也不缺钱花,倒不像是为财来的。
  李治国停下脚步,要知道聋老太太每月也就五块钱低保,这也过得好好的。
  “李治国,要我说秦淮茹跟了你那是祖上积德了。”
  李治国收好本子和笔,不是怕被偷看,就算抄了去也没啥用,最后还不是得奉献给集体。
  李治国心想那得多油啊,还不得拉肚子,反正是瞎吹,不碍事。
  “哦!”
  旁边有大妈追问了一句,这会贾张氏也快步走了过来听八卦,最近好像不跟李治国聊天,就有点脱离上层圈子了。
  “没门!这我中午吃剩下的。”
  何雨水说着就要拿钥匙。
  他这也不叫出馊主意,养老本就天经地义,再说东旭兄弟的负担也不重,在厂里中午都是吃白面的。
  “别,哥头有点晕,先歇会。”
  “你是大学生?”
  却说李治国在厂门口接到媳妇后,没急着走,过会直接去小院,在那边吃饭,再把小京茹带回去就行了。
  他只是胃不好,却是能吃的,一顿饭下来,吃美了。
  陈雪茹也频繁给夹菜,在自己家里可不用顾忌什么,那眼神,怎么也藏不住心思。
  贾张氏气得不轻,骂骂咧咧拿起鞋底倒是又忙了起来,之前欠了秦淮茹一双新鞋,总算快要纳好了。
  也就炒土豆丝什么的要削皮,也不麻烦,谁还没个好刀法。
  削皮刀是为厨房小白,或是偶尔下厨的人准备的,但在这年代,各种蔬菜皮、水果皮都是营养啊!
  但要说削皮刀没有市场,也是不准确的,对于年龄大的,城市新媳妇,小孩子,家庭条件好的,各个食堂等,都有需求。
  也就家庭出身里边有一个“房屋出租”的选项,有点膈应人。
  不过媳妇贫农加工人的身份顶得住,所以房屋出租合同是让媳妇签的,跟他没啥关系了。
  陈奶奶当初听了点风声,萧老头的小女儿跟人私奔了。
  “到大栅栏去了,那边热闹。”
  陈奶奶可不是那么好忽悠,觉得两人关系肯定不正常。
  不过,这人偏偏表现得又不强势,人很矛盾,我看不透。”
  李治国带着贾张氏就去老贾家,至于东旭媳妇已经先去收拾缝纫机了。
  李治国这会在招呼下已经入座了,这沙发不错,比丝绸店那办公室里的要好不少,得劲。
  李治国还是给解释了一下,反正三叔也到过院里了,都知道是个会种地的木匠,有手艺,在城里能找着活。
  饭后,李治国没有多待,第一次上门难道直奔闺房啊,就找了个借口说街道有事就撤了。
  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肯定不是奶奶,而是陈家的佣人,也可以说是保姆,这是旧社会的陋习,必须享受过后在来批判。
  “雪茹,你和李治国是什么关系?”
  贾张氏最近浑身没劲,粗粮哪有细粮好啊!
  “萧金久,一晃都好些年没见过了,没想到他还有你这么大一个外孙。你的名字是他取的?”
  李治国看到这么给土豆磨皮,忽然想到现在还没有各种削皮刀。
  丁妈妈虽然是佣人,但家里已经两代人为陈家服务,把陈雪茹从小带大的,这关系就像家人一般。
  “我那二叔只会耕田种地,不像我那老丈人还会写几个大字,三叔是木匠。
  “合胃口啊,我不挑食的,再说丁妈你做的菜很好吃。”
  丁妈妈忽的多嘴了一句,“我觉得李先生有老爷的影子。”
  丁妈妈仿佛见到了年轻时的老爷,有一眼让人误终生的魅力,那也是一个春天的中午……。
  “来了!雪茹……这位是。”
  “嗯,刚到一会,有事啊。”
  难得从贾张氏嘴里说出了大道理,就是这靠谱吗。
  “哎,快请进!”
  “没什么啊,就好朋友。”
  “妈,晚上还吃窝头啊,家里没白面了。”
  “小事,这就过去。”
  信远斋萧老爷子的外孙,也是信远斋的继承人。”
  我跟你说啊,下月关响,你跟着碧华一起不就得了,她大着肚子总要人看着吧。
  李治国发现很多时候说实话没人信啊,他可是从不撒谎的,人品过硬,模范标兵,当代脊梁。
  “我看行!我东旭兄弟马上就要张五块钱工资,跟我媳妇之前一样领二十七块五了,这咋花得完。
  大妈们说着违心话,先把坏小子稳住,可别给人机会找事啊。
  “哥,啥事啊!”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的老妇人出现在眼前。
  李治国瞎吹嘘上了,他其实是在奇货可居?
  “李治国,你说傻柱一天天的拎着个饭盒回来,里面肯定装好东西了吧!”
  丁妈妈叫了一嗓子,就把菜端上桌,这边也就移步到了饭厅。
  “丁燕,你怎么看?”
  “老秦家的三叔也进城啊,那你二叔呢?”
  最后实在坐不住,就提着小桶,装模作样的到水槽边上洗衣服去了。
  “那肯定的,轧钢厂多大啊,每天都吃喝,那采购都是海量。
  李治国有所察觉,扭头对这位丁妈妈微笑了一下,以后要帮着带孩子的,自己人啊!
  “李先生好!”
  像土豆这些,新鲜土豆皮也可以吃,老土豆不削皮也能下锅,煮熟后吃的时候把皮撕掉就是了。
  “嗯,你好!”
  陈奶奶看不透这个年轻人,无法给一个清晰定位。
  傻柱赖着不走了,等贾张氏先走在出去。这是咋了,怎么又被贾张氏给盯上了呢。
  到时候让小京茹在城里读书,我出去给打听去了,多认识点朋友多条路。    那曾记粮店的老板,我就是这么认识的。”
  ……
  李治国大大方方的,这文化水平好过高小,真正的初中生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傻柱打了个寒颤,他打小就见不得贾张氏这笑容,想起来夜里就容易做噩梦。
  “丁妈,饭菜好了没啊,都饿了。”
  陈雪茹岔开话题,知道男人不喜欢被人打听情况。
  奶奶,不跟你多聊了,我去躺一会,下午还得去店里。”
  陈碧华到了门口,这次倒是走了进来,她都大着肚子了,不怕人说闲话。
  “瞎忙活,你今儿去哪逛了。”
  大妈们无言,老秦家指望你,就怕指望不上啊,你日子是越过越过,别人可就未必了,越过越穷啊!
  “怎么,不信啊!我可是全村的希望。”
  “好,你也好!”
  这地儿挺好的,以后留给小老婆生的孩子。
  “这不是想着多攒点,以后老了不给东旭添麻烦吗。”
  “信,我们信啊!”
  “挺好的啊!奶奶,他很有本事的,认识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丁妈妈,这是我朋友李治国,街道干部。”
  陈雪茹揽着奶奶的胳膊说:“奶奶,他是李治国,前门街道的干部。
  李治国下午三点过回到院里,就见阎埠贵到院里了,要不是他有两个老婆养着,高低也去当个小学老师,把爱与和平传播给小学生。
  快到贾家门口时,贾张氏忽然说:“李治国,东旭他就快涨工资了,你看能让他给我涨一块养老钱,现在才两块,也太少了。”
  “吃吃,就知道吃窝头,上次让买白面偏不买。”
  只是不想显得他居然这么爱学习,学霸都是偷偷努力的。
  她偷偷打量着李治国,仪表堂堂,哪怕不说话,也能察觉到内敛的精气神。
  李治国不怕老人不好相处,就怕太好相处。
  贾张氏骂骂咧咧的,也怕别人看到不好,只好垮着脸回家去了,一进门就闻到了棒子面窝头的味道。
  “哎呀,这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啊!”
  就雨水回来了,在旁边小屋里写作业看书。
  阎埠贵在磨洋芋,就是土豆。
  陈碧华叫喊了一声开始做饭了,明天她孕检,中午可以去厂里跟着东旭吃一顿好的。
  陈碧华应了一声,正在专心做衣服,今儿有进步了呢。
  “哎呀,我就说傻柱肯定占厂里便宜了。”
  傻柱把手伸到背后就打算跑路,心想不会还惦记着当他后妈吧,那可不行。
  陈雪茹直接就以干部身份介绍心上人了,迟早的事。
  “李治国,你说得在理,是得让那些工友给评评理了,两块钱这哪够啊!”
  所以二叔就留在村里替三家人干活了,多养点鸡鸭什么的,这城里买肉多贵,还是家养的香。”
  “哟,你这就改口了啊!”
  就说冬瓜,削皮麻烦吧,现在直接用锅铲就把皮给刮了,不浪费,万物皆可刮。
  然后你到车间找贾东旭,当着工友们面让他说清楚,他好面子,这三块养老钱肯定就答应了。”
  陈奶奶想了想说:“他对你还好吧!”
  “都涨到五块了,再给,家里不过日子了啊。”
  贾张氏自愧不如,她都没把儿子算明白,儿媳妇那边催了几次,一直说怀孕,不愿意回娘家在收刮一趟,这事事都不顺心。
  “对,一辈子无所作为,也意君王当治国而治!”
  李治国点头,跟着就到了屋内大厅,面积真挺大的,出身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啊!
  李治国没松口,就厂里的伙食水平,明面上光吃中午五块钱够花了。
  “你还有奖金啊,加起来都领了二百块,比别人上班都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