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95章推了
  第95章推了
  算下来,能赚到肉和红包,以后逢年过节,也可能来拜礼。”
  “那啥,帮我推了,这活我不接!”
  李治国一听,这好处忒少了,风险还贼大,主要是担心对方出身有问题,认了他这个干爹岂不是还连累了。
  他要的是关系简单,等着轧钢厂和街道两边不停的往上加码,这就是最好的保护。
  “啊!这么好的事你居然不接?”
  阎埠贵懵了,这很不李治国啊。
  “嫌麻烦,我不缺吃喝啊!三大爷你记得帮我推了,我回去歇着了。”
  不像他,可是有追求的,以后想当科长,当干部。
  各家吃饭都是圆桌,方便拿进拿出,因为有些住户的房门小,再加上圆桌方便收起来,一个桌面带一个架子就行,还便宜。
  李治国麻了,你是真不浪费啊,居然骗小孩。
  快说,妈的养老钱你花多少了,把剩下的交出来,差的这月给妈补上,以后不许在偷了,不然就让你哥收拾你。”。
  李治国这时开口说:“让东旭把剩下的钱交出来,只要改了,就还是孝顺孩子。”
  阎埠贵接过话来,“今天不是贾张氏的养老钱丢了吗,我就去试探了一下贾东旭,大伙猜怎么着,贾东旭中午居然吃的大肉面。
  李治国忽的愣了一下,说:“贾张氏,你还记得上次东旭偷家里的鸡吧。
  “我……”
  “什么?养老钱真掉了啊!”
  这也是院里的猜测,不然都好几个月了,怎么不见动静。
  这玩意儿不用电,到他穿越前,有些农村都还在使用。
  “李治国,你吃了吗,三大爷带贾东旭回来了。”
  贾张氏跑来诉苦,都半个月了,儿子天天钓鱼,就钓到了两次,加起来都没有一斤重,没啥肉,还费油。
  李治国倒是好奇了,贾东旭居然找到了人生爱好。
  不过打谷机,属于农用机,不知道冶金部会不会把厂子下放出去。
  但也不影响,先让少部分人富起来,从而带动全民富裕,他走在前边,没毛病。
  李治国看得明白,这易中海跟护傻柱一样,把贾东旭护着的,养老人嘛,不能给废了,不然以后怎么给养老。
  李治国心说,他做个屁的主啊,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贾张氏居然把他当成好人了,不,他就是好人。
  贾张氏哭喊着,“李治国,你要给我做主啊!”
  贾东旭还想说什么,奈何全院都盯着他,只好抠搜的从包里把钱翻了出来。
  李治国只好作罢,说:“淮茹,全院大会你就别参加了,批评贾东旭来着,没什么好看的。”    “嗯!那我看着锅里还烧着水。”
  “李治国,你可算回来了,能帮我说说东旭吗,他一天天的都跑去钓鱼,家里的活都留给我了啊,他不在家,我也要吃饭的。”
  “东旭,今天有钓着鱼了吗。”
  等阎埠贵拿着鱼竿一溜烟跑了。
  “好嘞!”
  李治国刚也就随便猜测,没想还真成了,东旭兄弟这不赖啊!
  “这就来!”
  许大茂赶忙接话,“贾东旭是真没钱,那天我见他去菜场,在外边买了一颗散白菜就回了。”
  见众人看过来,李治国想了想说:“我东旭兄弟这是懒病,把他的鱼竿折了,以后不能给他一分钱。
  在场唯独唐春燕还愣愣的问:“李哥儿,你们这是啥表情,贾东旭到底啥病啊!”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乐得合不拢嘴,说:“我还好,钓着一条小的,能煮个鱼汤,还有那鱼苦胆也是好东西,夹在窝头里给我家解旷吃了。”
  秦淮茹走过来打开了收音机,又找来一根板凳放到躺椅床边,再把茶杯放上边,这才放心去用缝纫机了。
  那养老钱也是他上班挣的,这都是家务事,属于嘴馋,想吃好的,跟道德品质没多大关系。”
  李治国不乐意了,他这辈子从来没偷过,因为直接抢更简单啊!
  “东旭,你可拉倒吧,有钱你就自个儿花了啊。
  回过神来见贾张氏还在哭,这还得在看看,没见大妈们都没散吗,连一大妈都扶着聋老太太来看热闹了。
  李治国之前真没往这方便想,这莫名就吃了大瓜。
  贾东旭觉得自己有理,院里三对新人,别的两对就是这么过的,他为什么不行。
  说完闲话,唐春燕回后院了,进门前不由往李家方向看了一眼,真能半宿啊?
  傍晚!李治国美滋滋的喝着鸡汤,还是散养的走地鸡好啊,喝起来养胃,也超级香。
  孙二娘一溜烟跑去后院,她刚听清楚了,贾张氏的钱丢了,这是好事啊,她高兴。
  “好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贾东旭你偷钱,这事必须严肃处理。”
  “快去叫三大爷,他回来了。不,还是叫李治国来。”
  院里众人纷纷赞成,只要不牵扯到他们就好,至于贾东旭日子好不好过,跟他们有啥关系。
  不过鱼苦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等功效,但是苦啊,古代那越王勾践,就是排毒成功后,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
  夜里,贾东旭的苦日子就来了,借着昏暗的灯光在院里加班洗衣服,倒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李治国溜了,再留下来,会影响到院里的和谐。
  立时把唐春燕闹了个大红脸,心想大茂也好不了多少啊,难道也有病?
  他正听着快入睡了,忽的就传来了脚步声。
  等他们到了中院,人还没到齐,但四方桌已经摆好了。
  “我也赞同,贾家就一间屋,打扫卫生,做个饭这也不累人。”
  等躺在椅子上,就叫喊起来,“京茹,打开收音机。”
  好家伙,不说在场大妈们麻了,就连李治国都麻了。
  阎埠贵当即就说:“今晚上等贾东旭回来召开全院大会,我这就去把人盯着,探探口风,看他中午吃的啥。”
  但这事必须要制止,不然贾东旭偷习惯了,往别家偷东西,那可就出乐子了,还不得人人自危。
  “哎呀,我的十块养老钱啊,都没了,呜呜……”
  李治国把小京茹培养成智能小助手了,这是未来智能生活的大趋势。
  阎埠贵都已经破案了,明摆着的事,错不了。
  话一落刘海中就嚷嚷起来,“这不是一点错事,都偷钱了,老阎你来说好。”
  他来了兴致,听着收音机,画了一款脚踩打谷机的设计图。
  “我家东旭是病了,可不是影响做家务啊!他就是快了点,趁着我起夜喝水那功夫就和碧华完事了。”
  开会用的这张四方桌是留下来的老传统了。
  三大妈这也说:“李治国,你晚上也劝劝你三大爷,他钓鱼都痴迷了,得空就想去钓,劝都劝不住。”
  现在店里都涨到两毛多了,据我所知,他根本没钱。”
  许大茂一脸乐呵,批评贾东旭还不高兴啊,就不跟这小人计较了。
  李治国没多说,带着媳妇往后院去了。
  等他晾完衣服回到屋里,老娘都打鼾了,这叫什么事啊。
  无论是打麦子还是打谷子都贼快,偶尔做点利国利民的事,就当陶冶情操。
  李治国心想,三大爷可以啊,都学会无间道了,上演小院卧底风云。
  许大茂上前骂骂咧咧的,却是笑开了花,贾东旭就是傻,还想学李治国,别人能答应吗,肯定得坑人啊!
  “本台快讯,应做好秋收准备,确保小麦……”
  岂曰无衣……
  李治国打了声招呼,随后就坐到了王大婶旁边。
  贾张氏垮着脸,没让媳妇出来,今天要让儿子长点教训。
  “活该,还敢说我媳妇,我媳妇好着呢!”
  他这有点懵,本意是带领全院致富,结果好像把人给带偏了。
  贾东旭一回来就知道出事了,但这事吧不能承认,不然就成小偷了啊。
  二大妈这个大嘴巴嚷嚷着:“还是李治国行,那咯吱咯吱的,响小半宿呢。”
  “哎,还有点离不开那丫头了啊。”
  当即,他就出门和王大婶一同前往中院,正好遇到许大茂两口子出来。
  一个没忍住,就说出了大瓜。
  把设计图收好,等后天去领工资在交上去得了。
  贾张氏也顾不上老贾家的脸面的,家里情况就这样,买缝纫机那会就掏空了,全院都知道,也瞒不住。
  “不知道啊,他吃了早饭就出门,晚上回来也说不饿,我没给他拿钱。
  ……
  等他走后,陈大嫂这才小声跟大茂媳妇说了起来。
  秦淮茹也不想看这热闹,有时间多干点活不好吗。
  “哎呀!这不能吧,我养老钱藏……”
  “就是,也难怪秦淮茹对他死心塌地的,换了哪家的姑娘,也得服服帖帖。”
  “你快回去看看吧,我还能惦记你那点小钱,你这不能怀疑我的人品啊!”
  很快人到齐了,易中海脸色不好,端起茶杯,开口说:“今天召集大伙来,是要说贾东旭最近的懒惰行为,在家养病期间,痴迷钓鱼,导致做了点错事。”
  但留着好处多多,不仅增产,也能解决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也是让上面头疼的事。
  但好处就是脱谷快,耐用,不易坏,但也不便宜,造价比自行车还高。
  贾张氏赶紧闭嘴,不能说了准确的地儿。
  “我东旭兄弟是这病?”
  谁知道老娘贾张氏背刺了,“东旭啊,妈让你买菜,每次都只给几分钱,你攒不到两毛钱的啊。
  “哎呀,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妈,我要回去上班。”
  “就差一点,有条大鱼给跑了,明儿我一定给钓上了。”
  “妈,咱家不穷,咱家要过好日子的。”
  “李治国,我这儿初步断定是贾东旭偷的,从一份月开始,贾张氏每月拿两块钱养老,不算这月,一共攒了十块钱,都丢了。
  贾东旭快哭了,这可是全院大会,都说的什么啊,还要脸不。
  这话一出,院里人人自危,上次全院大会就是让人想法子,结果怎么着,各户都让李治国给查了个底朝天。
  贾张氏在门口嚎啕大哭,这个点院里能做主的也就李治国,可她太气了,刚走出家门就瘫坐在地,站不起来。
  贾东旭说起钓鱼就来了兴致,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不过东旭这情况真不算啥,碧华都怀上了,不影响传宗接代。”
  贾张氏在琢磨着把养老钱藏什么地儿,别再被儿子偷了去。
  阎埠贵接话说:“贾东旭虽说是偷自己家的钱,但也不是小事了,要防微杜渐,李治国,你给想一法子,看怎么解决。”
  最后这个死字她给忍住了,毕竟是自己儿子。
  但还是那句话,易中海不到退休是不会把钱交出来的,这养老人不好当的。
  李治国这会正准备走,见阎埠贵帮着收拾了折断的鱼竿,好家伙,那上面的鱼线和鱼钩还能用,三分钱呢。
  那贾东旭半上午就去钓鱼,要晚上才回来,中午肯定得在外边吃饭。”
  “李治国,别带板凳,我帮你拿了。”
  “妈啊,你这可要了我的命了。”
  “不是,凭什么让李治国收拾我啊,他就比我大几个月。”
  唐春燕摇头,“我也不知道,看大茂的安排。”
  “准是大茂想晚两年吧,他还是学徒工,等转正后,工资就高了。”
  “我去叫李治国……”
  易中海也开口说:“就按李治国说的办,散会!东旭,你这也是活该,成天不学好。”
  易中海忙说:“老刘,要分情况的,上次东旭偷家里的鸡,跟这次差不多。
  刘海中就想逮住机会收拾人,这不就来了吗。
  李治国摇头,知道把人管这么狠,肯定还会出问题,但也得让贾东旭过过苦日子,才知道生活艰辛,以后学学好吧!
  买菜就让贾张氏去,东旭只管洗衣做饭做家务,等过几个月他改正了,可以考虑给他点零用钱。”
  不过农村可以很多户共同购买一台打谷机轮流使用,秋收的时候一家最多用一天就能完成脱谷。
  “呃,好!”
  有大妈呼喊,虽然还不知道状况,但肯定是出啥大事了。
  “哎呀,你怎么能跟他们比,咱家穷啊!”
  以前你还知道带着你媳妇,现在就一人吃独食了,以后你都不能沾钱。”
  贾东旭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完了,今天跑了那条大鱼钓不上来了。
  贾张氏一下把钱抓了过来,“天啦,这才多久啊,你就花了五块多,你咋不去……”
  原理很简单,就是费力,成年女性都踩不动,非得要壮汉才行,可以两人同时操作。
  一人哭倒,全院吃瓜,先进大院!
  贾张氏越哭越委屈,数落着贾东旭的不是,又是如何如何不孝。
  “咳咳,三大爷在这儿呢,我就看看。”
  “那啥,这事我不好回答,我先回,你问问陈大嫂她们。”
  众大妈聊了一会,忽的有人话锋一转,“春燕,你和大茂是还年轻,怎么,打算过两年再要孩子?”
  不是,东旭天天钓鱼,他中午吃什么?”
  “大茂,吃了吗你。”
  贾张氏担忧起来,儿媳妇那儿怕是挡不住儿子的央求。
  “是好东西!”
  贾东旭不乐意了,明明是抢了他对象,为啥还要认哥。
  贾张氏在旁边看着,恨不得给儿子一巴掌,都啥时候了,还惦记着钓鱼,这不知悔改。
  “妈,你是不知道在外面下馆子多贵啊,哪能跟厂里食堂比。别人李治国不也天天下馆子吗,还有许大茂的媳妇呢。”
  “哥,京茹留那边暖床了,我帮你打开。”
  他感觉要少去钓鱼了,不能把大院风气带偏,这还怎么共同富裕?
  屋外传来王大婶的声音,从前院跑后院来叫人了。
  他这是做好人好事,感觉心境又得到了升华,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有道理的。
  你攒的养老钱还在吗,会不会东旭拿去天天在外面下馆子了,八分钱都能吃碗面条,五分钱在街边也能买到白面吃。”
  “我看行,这办法好,就该这么把人管着。”
  “你做得不对啊!”
  “许大茂,你别瞎说啊,我那是会过日子,身上带着钱的,吃碗大肉面不成问题。”
  “贾东旭还年轻要给教好了,我赞同李治国的办法。”
  贾东旭急了,“这不行啊,我一个大男人身上怎么能没点钱。”
  李治国看了看唐春燕,总觉得大茂媳妇看他的眼神有点耐人寻味,这会也没功夫多想。
  李治国这会又问前边,“三大爷你呢,有收获吗?”
  不过这好,让贾张氏尝尝偷到自己家是什么滋味,左右这肉是烂在锅里的。
  “这事你得去找三大爷,是他把东旭带偏了。
  坏了,你说会不会是碧华偷偷给他拿钱了?”
  “都在这里了,还剩四块八毛六分。”
  贾东旭哭喊着,只见老娘已经把他的鱼竿拿了出来,咔嚓一下就给折断了,这更是心痛到无法呼吸。
  “哥们吃过了。”
  看来轧钢厂的岗位只能她去顶替了,儿子还担不起这重任。
  等他去了中院,见贾张氏已经被众人围了起来,阎埠贵也赶到了。
  “媳妇,你不会真听妈的话吧,偷偷给我点钱成不。”
  贾东旭还想着明天去下馆子,那吃得多好,还有面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