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197.第197章
  第197章
  下午,李治国这得起了,饿惨了啊。
  梁拉娣已经把饭菜做好了,那就开吃。
  “哥,你怎么不在轧钢厂上班了?”
  她是最近才听到了消息,之前都不知道。
  “过几年我会回来的,现在不能呆在轧钢厂,长期吃空饷不好。”
  李治国没有多解释,他在水泵厂那边分管技术研发,拿津贴挂工龄和职位,是没问题的。
  而他这几个孩子,要属学弈跟关响最相似,或许是因为年龄相差只有两个多月,他那会身体状态相差不大。
  旁边一老头忙说:“没事,我也可以存着,以后续上。”
  李治国强打起精神,他骑车送秦京茹上学,秦淮茹送关响去读书,两人一块走,快到了又分头跑。
  秦淮茹松了口气,看来是她误会了。
  李治国懵了,他在家躺了一天,干嘛这时候出来,没看黄历啊。
  “行啊,周末你有空就学车。到时候姐夫买辆新的,把这辆车送给你。”
  “嗯,治国,你这两天挺忙的吧!”
  不光是持续大旱,期间有些地方还下起了冰雹。
  丁秋楠拿出了准考证,学校里理科班最多,医农和文史班人数差不多。
  京城人在这一年,感觉过了一个假的冬天,只下了点零星的小雪,其中只有一场持续两天的大雪,但没过几天,积雪就融化了。
  大爷自觉身体每况愈下,时日无多,不想把这局残棋带进棺材,临到头了也不能瞑目啊!
  “不是,大爷,那盘棋就差一步了,你还怎么输?”
  “母女平安!”
  贾东旭跟着就去找到傻柱,把情况一说,傻柱倒也干脆,喊价一百,最后谈到了九十块成交。
  “啊!妈不能要,这是李治国给你的。”
  秦淮茹有点不信,那些老头有这么大方吗?
  “不是,大爷,你还记着的啊!”
  “拉娣,你家里边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她能有什么意见,我的院子我做主。我那不缺房子,这事就不要再提了。”
  梁拉娣把信封塞到妈妈手里,算是她这个做女儿的尽到责任了,也不亏欠家里。
  这时,梁母进了产房,没一会就把孩子抱了出来,而梁拉娣是坐在轮椅上出来的。
  这真的可以操作,就说刘海中有个姓蓝的徒弟,本来都当工人了,家里困难,没钱读高中,就一边当学徒工一边自学。
  转眼到了学校门口,秦京茹下车后就往去学校。
  李治国没法说灾年还有两年,并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一直要等到六二丰收之后才能缓过来。
  梁母也有所怀疑,不,几乎就是肯定了,因为她从来没见过拉娣所说的那个男人,可是也不能说破啊,女儿都生了女儿了啊!
  “那行,我还有事就走了,在等会没准有工友来病房,我在这儿不合适。”
  大妈们说了一阵闲话,就各自散去了,今儿李治国还在院里,别听到了,说不清楚。
  来,把上次的那盘棋续上,我要输了,给你买瓶酱油。”
  老何家两辆三轮车,最终都落到了贾东旭手上,只是已经卖了一辆。
  却说秦淮茹送了儿子,就去了轧钢厂上班,这周要连续上七天班,因治国庆调休了。
  李治国想着也不能让岳母一直给带孩子,大舅子秦光明都有孩子了,肯定还会有二胎,没准三胎四胎都有,现在讲究多子多福,但凡家里过得去,能生则生。
  “啊!你下棋还能赢酱油?”
  年无好年,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一九六零年,春。
  “淮茹,你都回来了啊,这有瓶酱油,刚下棋赢的。”
  李治国差点有冲动,要不明年,让媳妇生完三胎,尽到了家庭的责任,就回归校园,参加高考?
  他这脑子,花一个月把所有的高考试题找来刷一遍,要考上大学,应该不难吧!
  “哥,是个女儿。”
  轧钢厂毕竟是大厂,如果换了小厂,在成了二级工后,一般要等八年之后,才能考核三级工。
  “都结婚了,还怀孕了,那挺好的啊,她也老大不小了,是得早点成家。
  都已经十一月中旬,永定门外的灾民都遣散回家去了。
  “你做个屁的饭,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从来不干家务活的。
  “梁拉娣,你国庆咋过的?”
  “红星,快叫李叔叔!”
  李治国有点懵,忙说:“我今儿不下棋,我就出来买瓶酱油,还得赶回去做饭。”
  “哎!”李治国落子,大将不保,输了,好像又赢了。
  “买,这是我的购物证,还能买酱油,钱也给你出了,麻溜的,落子吧。”
  最终还是梁医生先开口,“治国,你那院子就一直让拉娣住着吗?她那不靠谱的男人跑了后就一直没回来,托人打听也没消息,没准就不会回来了。”
  并附上考试时间表,科目挺多的,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这些都有,学生根据自己读的科班对照考试科目。
  “那就买吧,多少挣几个,还能下馆子。”
  有时候他也感叹基因的强大,这事儿虽然罕见,但并不算稀奇。
  “就叫秀儿,大名小名都用这个,梁秀儿。拉娣,这是当哥哥的给你的随礼。”
  梁拉娣没松口,这事不光牵扯她,也关乎李治国,万一消息传出去,问题就大了。
  丁秋楠一大早就在门口等着了,她是在本校考试,所以不用急。
  “哎,这我女儿,会照顾好的。”
  秦淮茹其实有想过国庆的时候跑小院看看,但要是真跟她想的一样,她也做不了什么,反而惹得治国不高兴,就不好了。
  秦淮茹试探了一句,总觉得有事瞒着她。
  梁母没有接,可又想要,家里还有儿女要养,丈夫身体又不好,虽说她来城里不花钱,但每年也少了大队发的三十多块钱。
  一个看着行将就木的老头,忽然从板凳上一蹦而起,三两步上前就把人给抓住了。
  李治国把电灯线一拉,还不美了。
  “哎,女儿好。”
  “秦淮茹那边不会有意见吗?”
  “哎!”梁母把钱收好,心里更有数了。
  国庆第三日,他回了三进大院,陪媳妇孩子,晚上也住这边的。
  “你送吧,我就不去了。”
  她提了好几次想去陈雪茹家,因为从来没见过别人的儿子,但每次都被李治国给劝阻了。
  李治国知道梁医生话里有话,但是看破不说破。
  春燕牵着孩子,见到李治国端着脸盘从屋里出来,赶忙出声招呼。
  “我回乡下了啊,我爸身体一直不太好,回去看我爸去了,昨天下午才回来。”
  李治国这话一出,让病房里另外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姐夫,改天你教我骑自行车,你就不用早起了。”
  ……
  “哦,我差点忘了。她前阵子谈了对象,人都扯证了,而且啊今天到医务室检查,好像都怀孕了,下午请假去工人医院产检呢。”    秦淮茹就想把这消息说出来。
  她已经有三年没见过陈雪茹了,上次还是小儿子出生在医院见过一面。
  “有对象了啊,姐恭喜你啊,等你结婚,姐给你拿个红包。”
  李治国给秦京茹包里塞了十块钱,粮票没多的,钱管够。
  “那肯定的,都说了我打过招呼!”
  现在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躺平好几年。
  “秦姐我在谈对象了,老家那边的,过一两个月就要扯证了呢。”
  “行,得空我再给你寻摸点粮食,等你肚子大了,让你妈或是你嫂子来照顾你吧。”
  李治国说着就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放在床头柜上,里边就二百块钱,不能再拿多了,不然这钱梁拉娣也花不出去。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快进学校吧,别迟到了。”
  李治国一点不虚,已经万事大吉了,结婚证都已经办了。
  “哦!”
  今天也是领工资的日子,上班可以偷个懒,不用怎么干活。
  梁拉娣也聪明,避开了她跟李治国在一起的时间。
  “嗯,那院子一直给拉娣住,房租什么的,就是个口头约定。她带着孩子,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一直住到她男人回来,到时候再谈别的。”
  秦京茹大了,只能坐在后座,双手揽着姐夫的腰,心里别提多高兴。
  这也给其余想生孩子的敲响了警钟,今年不敢怀,明年就没得生。
  贾东旭现在有点慌,他卖了三轮车后,已经休息了好几个月,下棋捞鱼,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忍不住掀开一看,大米、白面、棒子面全都有,虽然不多,可够梁家三口人吃上好一阵的了。
  “嗯,那我走了。”
  “我说,你们也别提小朝阳,我倒是觉得小红星很像关响小时候,我可记得很清楚的,关响三岁那会的年画还在呢。”
  后来刘海中赞助了那人读书的学费,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后,成了京城螺纹钢厂的厂长。
  不过李治国既然没找梁拉娣,那会不会去陈雪茹哪里了?
  但好消息是,报纸上已经刊登了,会从老大哥那边用物资换取两百万吨粮食,以土豆为主,用以支援灾区。
  “哥,你给孩子想好名字了吗?”
  都不用想,肯定是李治国给准备的,那小子,这简直,真养得起外室。
  李治国现在也彻底轻松了,天天没啥事,就是玩。
  “好啊!”
  “哥,你说明年的天气会好吗?定量啥时候能涨上去啊!”
  二大妈看着大着肚子的儿媳妇,又说:“隔壁老许家的春燕回来了,她是去年年初回娘家的,你还没见过,过会认识一下,都是这后院的。”
  “哎!随你吧!你说当初他大儿子关响出生,结果就遇到了你,你俩差了点缘分,又走到了一起,算了,这事二姑也不问你了。
  “你还知道还差一步啊,那更得下了。”
  李治国觉得他这个学霸还是要来祝福一下,让人沾沾好运。
  梁医生摇头,她拿李治国当弟弟,结果却成了她的侄女婿?
  转眼三天后,梁医生帮着把人送回院里,进厨房拿东西忽的发现放着有三口储粮缸。
  梁医生给秦淮茹接生了两胎,当然是认识的,而且她不光是产科医生,也是妇科坐诊医生啊,就更熟了。
  “二姑,这没有的事,我有男人,不是李治国。”
  “谢什么,都是一家人。”
  这话一出,梁母手里抱着孩子,沉默了。
  春燕依旧熟练的接过脸盆,这么久没见,李哥儿还是过得这么潇洒。
  过了一会,等梁母出去后,梁医生又忍不住问:“拉娣,这里也没别人,你跟二姑说实话,这孩子是李治国的对吧,你是给他当妾了?”
  贾东旭说着就要走,他是刚把关响送回来,见哥哥在家就聊了几句。
  李治国也没抱孩子,他这毛手毛脚的,初生的孩子他抱不好。
  梁医生把钱接了过来,略微一看就有猜测,数完就说:“二百块钱,这都能娶媳妇了。”
  四合院里,李治国本来想去小院看女儿的,但遇到了点突发情况,春燕回来了,不是回来逛逛,而是搬回院里来。
  “哎!那妈帮你攒着。”梁母把信封打开看了,是多少就是多少,要算清楚。
  “梁医生,情况怎么样?”
  李治国还想挣扎一下,他已经在这地儿输了九十九盘,不想突破三位数。
  之后遇到一次普涨,倒是运气好,跟秦淮茹的工资一样了。
  秦京茹也是干家务活的好手,承包了每天的晚饭,也帮着姐姐一块洗衣服,早就习惯了。
  到时候还能薅四年羊毛,每月领补助金?他仨孩子,家庭困难,没准还能多领几块钱。
  贾东旭也算得精了,老娘有钱,他才二十九,还年轻,为啥不能啃老。
  咱家的院子就让她接着租吧,反正也是空着。”
  “谢谢姐夫!”
  如果你读理科,只用考甲卷。
  厨房里还有好多鸡蛋,甚至有一小缸的醪糟和其它好东西。
  李治国接过轮椅,把人推到了病房,相比起之前要靠关系才能有单独病房,如今产科病房已经空了很多。
  后世有俩大明星,姜纹和姜伍,这俩兄弟看着就跟双胞胎一样,但其实相差六岁,并且是同母异父,只是同一个母亲。
  秦淮茹刚洗漱完回屋,她还年轻,能生。
  而小朝阳要比两个哥哥小三岁,小红星还要小一岁,只是相似。
  “是挺忙的,水泵厂那边国庆都没放假,那啥,早点歇着,明天你还要上班,我也得送孩子。”
  奈何今年的初雪迟迟不落啊!
  “哦!治国,你还记得梁拉娣吧!”秦淮茹接过酱油,拿在手里,却说起了别的事。
  大爷不撒手,也不知道哪来的劲,把人拉过去坐好。
  “李哥哥,这里。”
  有了车的贾东旭,很自然就蹬着车出去了,每天要往家里交五毛钱,剩下的他可以自己开销,这还不美了。
  到四月底这天,温度最高时竟然达到了三十三度,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热,直接跳过了冬天,进入到了夏季。
  “我去!”
  其中也有她参与了好几次大项目的原因,仅在挖掘机这一项上面就立了功,技术也过硬。
  “好的姐夫,我过会就做饭。”
  “李叔叔好!”小红星有些的好奇看着陌生叔叔,不认识啊。
  李治国心想,算算日子,确实该怀上了,希望是个女儿吧,要是再来个儿子,他干脆收个干女儿得了。
  秦淮茹没提小红星,放下包,就去厨房帮忙,秦京茹在做饭呢。
  他儿子多,连女儿都有了,真忙不过了。
  “秦姐好!”
  你给我送的粮食,我吃不完,偷偷给家里送过几次,帮了家里大忙了。”
  “好的妈。”
  “嫂子,我帮你点。”
  这边,李治国洗了脸,抱了抱小红星,给塞了几颗糖,也就完事了。
  秦淮茹之前说过梁拉娣结婚,她送红包,结果别人没办酒。
  李治国心想,他白天再去,等大伙都上班了,目标小点。
  老何家那仨人,关于山、何大清、蔡全无,也是有差别的,年龄不同,发量不一样,胖瘦不同,但站在一块,妥妥的一家人,跑不掉的。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七月中旬时,梁拉娣在工人医院诞下了一个女婴,是二姑梁医生接生的。
  屋里,大着肚子的蔡素芬奇怪的问:“妈,你不是要洗菜吗,咋不出去了?”
  她把车骑到办公楼那边,一眼就看到了排队的梁拉娣,想了想就过去插了个队。
  “治国,等过了灾年,我再给你生个孩子吧,你不是想要女儿吗?”
  李治国扛不住了,老头们已经把他包围,逃不掉了。
  李治国待在产房门口,这种时候他必须得在,而且也说得过去,他是梁拉娣认的大哥。
  秦淮茹想了想,又问:“梁拉娣,你也老大不小了,咋一直不找对象啊!”
  “大爷,你看,你们这盘棋还没下完。”
  “哎哟,这不得了啊!”
  “秦姐,你跟李哥儿国庆咋过的?”梁拉娣忽的也试探了一句。
  李治国到了前院,正要出去,就见阎埠贵小跑出来。
  “谢谢哥!”
  “小红星真乖!”
  就在大伙以为一直会热到秋天时,刚进入七月份,忽然又遭遇了特大暴雨,苦不堪言。
  “东旭,你是打算找傻柱买三轮车了?”
  相比几年前,如今医院的条件好了不少。
  第二天,秦淮茹一大早起了,过了一会才把男人扶起来,今天没法晚起。
  李治国摆了摆手,下棋去了,心想,以后家里电路有什么问题,这不就有免费的劳动力吧,虽然他也会,但懒得动手。
  第二天一早,李治国特地去了前门中学,今天是七月二十号,今年高考的日子,就是这么晚,顶着三十六度的天气考试。
  “是有点像啊,就是记不太清楚了,小朝阳去年初就到他姥爷那边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那会小朝阳才两岁多点,模样没长开。”
  梁拉娣也已经办妥了结婚证,就像电影《牧马人》里边,老许连女方都没见过面,结婚证就已经代领办下来了。
  李治国把饭一吃,再给努努力,这日子正好,算过周期的。
  现在兜比脸干净,就想着出山继续蹬三轮。
  “那可不,你是没看到,我刚在那边大杀四方,一个人挑战十二个老头,最后我赢了酱油。”
  ……
  梁拉娣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她想要儿子的,但女儿也好。
  而且后面还有小舅子秦光友要娶媳妇生孩子。
  李治国有一年半没见过小红星了,转眼孩子都三岁了,确实跟关响还有朝阳有些相似,说是亲生的,真没跑了。
  灾年生孩子是需要勇气的,但老刘家养得起,主要也没想到今年的天气依旧不好。
  旁边梁医生也沉默了,默默把房门关上。
  梁拉娣是不想收的,她是三级焊工,跟秦淮茹一样,每月四十五块二毛,哪怕养一个女儿加上带孩子的老妈,也没问题。
  他就之前去过一次丰台,也不能再去了,不然到时候会传出绯闻。
  缺的口粮也有李治国悄悄补上,那就更花不了这么多钱了。
  “这有啥,一个院里的,孩子长得像也正常,贾东旭小时候还跟傻柱长得像呢,大了还不是差别很大。”
  但生了也有问题,小宝朝阳,到时候就会面临下乡了,总之还挺麻烦的。
  大爷心想他也没多少时日了,不能带着遗憾进棺材,钱就是个屁。
  “李治国,你之前说的事成了,昨天我家解成就调到了电工车间。”
  “到时候在看情况,等日子好了再说,现在饭都吃不饱。”
  等过几年在王者归来,挺好。
  李治国吹嘘了一番,暂时不去北新桥了,那地儿风水不行。
  “哎!谢了啊!”
  他家关响也涨定量了,跟棒梗同一天生日。
  “妈,你就拿着吧,我那还攒着钱的。”
  “姐夫,我都攒了好多钱了呢。”
  “哎,准考证这些准备好了吗?”
  就是他那二十块私房钱,下馆子的时候已经花光了,就连棒梗退回来的二块五学费,他也给霍霍了。
  “拉娣,妈数不清楚。”
  但他今天也没出门,就在院里待着,反正都是玩。
  梁医生刚推开门出来,她的手艺一直很好,何况是给自家人接生,那就更用心了。
  二大妈正想出门,看到这一幕,又退了回去。
  李治国又有换新车的打算了,自行车对他来说只是消耗品,不是宝贝。
  李治国在隔壁屋门口喊了一嗓子,屋里,秦京茹带着关响在写作业,其实现在的小学生没作业的,但可以开小灶啊。
  不成,还是得接着生,让秦淮茹生三胎,就拼女儿。
  “哎,你们刚有看到春燕牵着的小红星吧,有没有觉得这长得有点像李治国家的小朝阳。”
  “带着的,我读的医农班。”
  “等等,再给你拿十块钱,自己放好了,别让你姐知道,不让她又得心疼。”
  “瑞雪兆丰年,别急,让雪在落一会,没准哪天就掉地上了。”
  “哎,李治国,你可算来了,上次你存的那盘棋可以续上了吧。”
  梁拉娣有点心虚,她只是小妾,别人才是正妻,但她住了独门独户的院子,也要给李治国生孩子的,心里多少有点底气,表面上也看不出什么来。
  秦淮茹给男人打了个圆场,也对梁拉娣放松了警惕,看来真是陈雪茹那边可能有问题!
  听说,在初雪这一天,所有的谎言都可以被原谅!
  傍晚,秦淮茹下班回来,看到小红星后,多少愣了一下,骤然看到三岁的小红星,瞬间就想到了自家俩儿子,只能说巧了。
  “京茹,我出去下盘棋,到点就回来吃饭。”
  李治国想着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刷个大学学历,读个青华或是京大,也光宗耀祖不是。
  李治国看着准考证,多少有点感叹,上面贴着丁秋楠的寸照,姓名、准考号。
  等人离开后,她拿起信封就说:“妈,这给你,你攒着养老。”
  “治国,梁拉娣生了女儿,你说我要不要送点东西过去?”
  “哥,你慢走。”梁拉娣没觉得委屈,今天能来守着产房外已经很好了。
  梁拉娣声音挺大的,也想让工友们听到没。
  李治国没什么心理负担,住一个院里的,邻居间互相帮忙再正常不过了。
  其中外语是考老大哥那边的,语文分了甲、乙两场,甲卷是作文,乙卷是常识。
  李治国笑了笑,随后就回院里,要补觉啊,起太早,连吃早饭都没胃口。
  “去吧,棒梗满了六岁,涨了定量,你家又有白薯,你吃饱了能蹬三轮。”
  “我家倒是还好的,就是吃大食堂了,家里没有余粮。
  “好嘞,那我自己去。”
  全国一盘棋,有的地方大旱,有的地方就会有大暴雨形成的洪灾,雨总是会落下来,就是落得不对啊。
  “不是,你糊涂了?她租了咱家的院子,我能不记得?”
  “是想买了,我妈离职那会不是补助了五十六块钱吗,加上她那月的工资三十三,我已经要过来了,想找傻柱买车。”
  “李哥儿,我帮你倒水。”
  “大爷,打个商量,我要输了,你给买瓶酱油咋样,这是我输的第一百盘,有纪念意义。”
  转眼到了北新桥,看到棒梗在这儿瞎玩,快乐的童年。
  最终在大爷一脸乐呵中,他拿着一壶酱油回家去了,这可是精装版,一般都是自家拿壶去买散装酱油。
  不可避免的,定量再次有所调整,李治国紧了紧裤带,还得接着熬,这也躲不掉。
  梁拉娣是五三年底进的厂,如今已经有六年了,是三级焊工,轧钢厂是大厂,只要技术过硬,在进厂第五年,升到二级工的机会很大。
  等过两年,灾年过了,秦京茹初中毕业,不念书了,倒是可以帮着带孩子,那时在考虑要不要秦淮茹给生三胎。
  梁拉娣初为人母,正是感性的时候,加上这会身体虚弱,说话也没个注意就问了。
  “哎!那我这就去找傻柱,他这会正好在家。”
  李治国话锋一转,对旁边梁母说:“婶儿,拉娣就劳烦你多照顾了。”
  但她还是想搞清楚,到底是不是想的那样。
  李治国大喜,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大宝都快七岁了,终于等来了一个女儿,李家的小公主,希望能是贴心小棉袄吧。
  李治国没辙了,没一会,他手里拿着一个相,棋盘上已经摆好了上次的残局,对面大爷精神奕奕的盯着他,接着熬!
  在场原本只有三个老头,没一会就增加了十二个,都没人说话,真正做到了观棋不语,就等着这最后一步。
  阎埠贵之前还担心被坑,现在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我们一块在我爸妈那儿过的,带着俩孩子,哪儿也去不了。”
  但那会就是特殊时期,升不动,所以就会造成四十多岁的二级工一大把。
  蔡素芬是刘光齐的媳妇,在一个百人小厂上班,因为快生了,所以请了产假待产,主要是工作那地儿稍微有远点,上下班不方便。
  “等会再出去。”
  到时候家里五口人,他和俩儿子都在读书,一门三进士,父子仨探花,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李哥哥……”
  丁秋楠轻轻叫喊了一声,这怎么就走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