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就见梁医生说着:“李治国,一直没问过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方便透露一下吗?”
  “那啥……”
  李治国麻了,没事提这个干啥啊。
  “梁医生,你有事就说,我们都这么熟了,下次我媳妇生孩子还得找你。”
  “李治国,那我就明说了啊。
  刚我那侄女想在城里找一工作,她一个女孩子,文化不高,去给商户干活也不合适。
  出了院里,他跑去吃油条,就爱这一口,媳妇坐月子吃不了,就不带回去了。
  “这可你说的啊,行,鸡就在笼子里,你看着养。”
  根据工种、职位、年龄等等,被分成了几十个标准,往后更多,高达一百多个档次。
  秦淮茹跟着说:“红包我看了,里面放着六十六块钱。”
  面粉限购了,幸好咱们家不缺,还有二百多斤。”
  你看,你在轧钢厂有没有什么关系,要是能让她进阿钢厂,以后有机会,我帮你解决一个专业对口的医院工作名额。”
  但他不能教阎埠贵啊,所以就笑笑了事了,再说别人自己就能琢磨出来。
  “老板,来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李治国推着自行车没等走出中院就被拦住了。
  李治国到了里边办公室,把人搂在怀里,这才又说:“秦淮茹昨天傍晚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我给取了个名,叫李关响,你觉得咋样?”
  李治国不可能聊到给人发工资的含义,那不就成资本家了吗。
  阎埠贵摇头叹息,本来在干一段时间,他就准备买车的,谁知道兼职一下就没了,这月就没赚到几个钱。
  另外对于有工作岗位的农村人,也能领到面粉票。
  “就这会才有时间,走,到里边说。”
  傻柱倒是能生,可关键是,未必能找到媳妇
  再说老蔡,没生儿子的命,光有女儿了。
  很快,李治国回到家后,洗漱完,就搂着小京茹一起睡了。
  李治国心想,该来的始终还是来了,今天是十月十九日,而在三天前,就已经发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
  李治国决定考验一下东旭兄弟的忍耐力。
  “干不了了,你后面看消息就知道了。”
  这话一出,梁医生都懵了,感觉怎么听不懂?
  李治国又接着说:“梁拉娣有什么特长没?我想办法让轧钢厂特招一个名额吧。”
  “哟,李哥儿,今儿不赶巧了,油条卖不了了,白面限购,你听说了吧。”
  算了算,时间够了,他一溜烟去了前门大街,大老婆生了孩子,也得跟小老婆说一下。
  而对于他岳母和小京茹这样的,就比较坑了。
  秦淮茹早就醒了,一直在听收音机。
  没在这里待多久,他去接了小京茹,领着去了医院,等吃了晚饭后不久,抱了抱儿子和媳妇,就回院里去了。
  而且老秦家也没人读卫校、学医什么的,这换名额有点亏,但那人是梁拉娣,倒是可以考虑。
  秦淮茹有些担忧,儿子还怎么小,可不能挨饿。
  “大差不差,我跟轧钢厂的杨厂长挺熟的,到时候找他说一下就行。
  “红包你收着吧,她叫你妹妹,这是该给的。
  就他上次购买的面粉,到现在都没吃完,还见涨了。
  “在医院的,多住几天观察一下,我过会就得回,还要去接小京茹放学。”
  等他到了医院,刚走到房间门口,就听到了小老婆陈雪茹的声音,这来得够早的啊,他都给晚点了。
  梁医生,不耽误你了,我也得出去转转。”
  哦对了,过两天你秦姐回院里,别忘了来送礼啊。”
  “李治国,你说以后还能吃到白面吗?不会又回到建国前,一月也吃不上一两次,逢年过节才敢吃顿饺子啊。”
  “在想办法吧!”
  “哎!”
  “照看鸡啊!”
  李治国把小老婆扶着上了车,说了句,“等两天我在过来看你。”
  梁医生感觉又听不懂了。
  “不让你白忙活,每天下了蛋后,分你一个,养不了几天,等我岳母回来,你不就轻松了吗。”
  “送,一定送。”
  陈雪茹脸上带着笑意,这是真夸上了。
  看陈雪茹要不要到医院来一趟,家和才能万事兴。
  李治国就没往这上面绕,这会抱了抱熟睡的儿子,傻柱就送午饭来了。
  李治国话是这么说,但想到另外三兄弟可能真难了。
  贾东旭人麻了,他就馋鸡肉,可李治国的鸡,他不敢动啊。
  岳母无工作,而小京茹,不会因为在城里上学,就分配粮食。
  陈雪茹见男人出现在门口,连忙招手示意。
  陈雪茹在这儿又待了一个多小时才走,李治国给送到了医院外,见蔡全无已经在等着了。
  “就是购买面粉的凭证,三枚一套,分为四市斤、八市斤和十市斤。
  “那我明天去看妹妹。”
  别看平时大伙为了节省钱,白面买得不多,可如果买不到了,那就出大问题了。
  “大茂,加油吧!咱们院里五兄弟,谁都不能缺了儿子。”
  “京茹,这有两毛钱,你明天早晨自己起来到外边吃早饭,别迟到了啊。
  李治国并不忌讳大小老婆见面,本来以前就认识的,再加上陈雪茹现在说话没那么大大咧咧在,倒也放心。
  这天早晨,李治国小心翼翼的搂着儿子,睡得正香,忽的被广播声吵醒。
  她虽然后进家门,但她年龄大,是姐姐,就要有姐姐的气度。
  “你带着儿子,我这起了。”
  已经明确得知,面粉票只是先行一步,后面很快就会跟着管控大米、粗粮,甚至把红薯干都包括在内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同一个学校,有人能吃细粮,而有人只能吃黑馍、红薯。
  他急着回去休息,到中院后去了老何家,把老蔡叫出来交代了一番,跟着就往后院去了。
  除非鱼跃龙门,考进大学。
  这月出勤率高,还得给他加工钱才行。
  陈雪茹坐在店里,见男人进来,立时笑了起来,“你怎么今儿过来了,还是下午呢。”
  “那是!”
  什么紧俏,立马就会限购,不仅是京城,另外还有好几个城市会同步跟进
  “这就说好了?”
  “可以啊,我让老蔡过来接你吧,明天包他的车。”
  “你想什么呢,这不有我吗?接济别人的没有,但我们自己吃还是没问题的。”
  “以后家里会缺粮吗?”
  李治国开口说:“这事吧,别急,听街道的。这其实是好事,以后大家能买多少白面就差不多一样了,这才公平!”
  这样吧,给我一周时间,等招工报名了,我就通知你这边。”
  等她生了,我再去还礼就是了。”
  何况到现在妹妹还不知道她和李治国的事呢。
  “李治国,听说你给儿子取名叫李关响,这名取得可真好啊。”
  李治国傻眼了,他像是这么有能力的人吗?他一直都是用金钱开道的啊。
  “行,焊工挺好的。
  刚到后院,李治国就给大茂兄弟一个暴击,他有儿子了,有人养老了啊。
  “她啊,早就谈着的。具体我也不清楚。”
  第二天一早,小京茹出去花了六分钱买了一个米糕,就和院里孩子一起上学去了。
  “李治国!”
  他现在说再多都没用,等各个街道的户籍再次审核过后,每户的白面定量自然就出来了。
  “李治国,快进来,正说到你呢。”
  小京茹给姐夫拉了拉被子,心疼着呢。
  李治国见屋里岳母也在,媳妇靠在床上,都挺好的。
  确实是公平,因为就连干部也拿不出太多的白面票出来,粮票制度是在保护老百姓。
  “幸好我听了你的,家里还屯了几十斤白面,省着的还没吃。”
  也就这两天辛苦点,等媳妇回了院里就好了。
  “什么特招名额?”
  陈雪茹摸了摸肚子,她肯定也能生儿子。
  “说你好福气啊,有儿子了。”
  目送三轮车远去后,李治国才折返回病房。
  我现在没上班,但同时在轧钢厂和农业部待岗,平时靠领津贴和拿奖励过日子。”
  “有个事,我家这不是还有三只鸡吗,我白天也不在家,你倒是经常回来,帮我照看一下这鸡。”
  许大茂知道躲不掉,干脆就认了,等啥时候他有了儿子,这礼,李治国总得还回来吧。
  “治国,面粉票是什么?”
  李治国打了个哈欠,接送了一天,他不想去了。
  李治国听了心想,难怪梁拉娣在原剧里,年龄不大,就是五级焊工,原来是家学渊源?
  “哎!”
  秦淮茹也跟着起了,她只是坐月子,又不能啥活都不敢干。
  秦淮茹有些为难,虽然知道陈雪茹有钱,可也不是这么造的吧。
  “我要去街道一趟,今天就不在家吃了。”
  “各位听众,政务院今日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知道了姐夫!”
  阎埠贵迎上了打招呼,就是这名,他越分析越觉得有深意。
  李治国当即提出告辞,这还得遛弯呢,下午把小京茹接过来,晚饭也在医院吃。
  “梁医生,实不相瞒,我的岗位情况有点复杂。
  “治国,刚雪茹姐送了好多东西来,这怎么还礼啊。”
  许大茂笑得很勉强,他这两天有点疑神疑鬼的,既怀疑媳妇唐春燕身体有问题,也怀疑他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贾张氏也忍不住说:“我家没白面了,都给碧华做月子吃了,这可咋整啊。”
  “凑巧了啊,这不刚好是三号出生的吗。”
  他也就随口说几句,除非独门独院一人宅着,不然就少不了交际来往。
  拉娣从小就在那儿玩,也跟着学,有点焊工基础。”
  “咦,大茂,忙着呢。我有儿子这事,你知道了吗。”
  “成,你好好洗吧!
  “嗯,路上慢点。”
  李治国说着就去洗漱,再晚就错过早饭,到了晚上少吃一顿,得饿啊。
  院里大妈渐渐已经李治国当成了院里的风向标,虽然坏小子还是喜欢坑人,可说真话的时候也不少啊。
  “李治国,出大事了,刚街道来人通知了,从明天开始审核户籍,从下月一号开始要用啥面粉票才够买白面了。”
  阎埠贵乐呵呵的,忽的又愁眉苦脸起来,“李治国,你之前说的,我那兼职没法干了是吧。”
  李治国拍了拍媳妇的脸,这没点眼力劲啊。
  从前年开始,城市里已经在登记户籍,他家现在是三口人,小关响已经登记过了,是能领到面粉票的。
  李治国笑了笑,只要有胆子,粮票出来依旧能赚钱,就连聋老太太攒个六十多斤粮票,都能换到十二块多。
  “关响?你倒是会想名字啊。妹妹还在医院吗?”
  秦淮茹点头,又说:“雪茹姐结婚我都不知道,今天她来,我一看大着肚子,听她说再过两个月左右,就该生了。”
  “得嘞!”
  陈雪茹想好了,要拿出大妇的气度。
  国庆前,李治国在街道算账,又跟李主任又聊了两次。
  梁医生到现在都没搞清楚李治国到底是在厂里干嘛的。
  秦母也说:“两匹上好的布料,还有好几套小关响穿的衣服……还给了一个大红包。”
  陈雪茹动了心思,想着要不要去看看。
  要是不行,就买了早饭回来,在跟二大妈他们一起去学校,知道了吗。”
  至于岳母那儿,早就吃过早饭,这会也顾不上。
  这么一琢磨,院里岂不是就他儿子小关响和棒梗的天下了?
  冷静下来后,梁医生就说:“拉娣她会点焊工的活,我二叔,就是她爷爷,以前在类似于农机站的地方打零工。
  自今年十一月一日起,我市实行凭面粉票供应面粉……”
  大茂这辈子结婚早,但娶媳妇这么久都不见有动静,很可能就是天生绝户了。
  “李治国,该起来了,这都半上午了。”
  “你之前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才买那么多粮啊。”
  秦淮茹叮嘱着,等看到老爷们推着自行车出门后,她才返回里屋,这坐月子,跟坐牢也没多大区别。
  下午,他扶着媳妇走了走,恢复得很快。
  “凑巧也是好!”
  转眼又过了两天就出院了,一家子回到院里,而贾家那边前一天就回去了,住在医院里肯定没那么方便。
  上午,贾东旭从医院回来,正打算洗衣服,突然想起了个事,连忙跑到后院。
  秦淮茹心里欢喜,差点忘了她男人是街道干部。
  “李治国,你这话我爱听。
  “哎,这影响买自行车了。”
  到家后,秦淮茹开始坐月子,一般是三十天左右。
  “嗯,我给你找衣服。”
  比如医院现在要招一个四十多岁,女性,有二十多年产科经验,戴着眼镜,短头发,还得是姓梁的医生,你觉得能招到谁?
  这说起来有点夸张,但基本上就是那么回事。”
  “咳咳……就是岗位限制条件,但报名人数不限制,但那条件一开始就针对特招提前内定的人。
  李治国说着就轻轻把臂弯里的小关响放下。
  “大伙等晚上三个大爷回来了再说吧,街道会找他们谈话的,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我就想着让她进厂,以我的能力,最多把她送到郊外的小厂子。
  他明儿应该就能搞定,但没空啊,只要不是急事就尽量往后推。
  “老蔡,把陈老板安全送回去啊。”
  另外他在姥爷留下小院和三进大院都堆放了粮食,反正这辈子都不会饿肚子的。
  李治国再给加码,看一个鸡蛋能考验成啥样,东旭兄弟要怎么分?
  谁知道贾东旭立马就说:“别,我喜欢养鸡啊,让你岳母歇着吧,我没上班前都帮你养鸡。”
  李治国琢磨起这事,满月酒可以不办,但礼不能少了。
  我还年轻,等我跟你一般大的时候,肯定早就有儿子了。”
  梁医生想到的是换名额,但医院里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有要求啊,不是谁都能干下来,反倒不如轧钢厂工人岗位紧俏,但也差不多对等了。
  今天刚好是周一,他要去街道兼职,多了一项任务,要审核面粉定量,贼特么复杂。
  李治国没觉得有什么,都是一家的,左手倒右手,还在锅里。
  其实今天就能出院,但媳妇这不是头胎吗,再住两天观察一下。
  “好啊!”
  “你让我等啥啊,我还得回去洗衣服。”
  “听说过。”
  许大茂就不想接这话,可他跑不了,真洗碗呢,今天放电影,回来迟了,给媳妇打包的饭菜,但也要洗碗。
  “东旭,你先等等,我这就起。”
  李治国这话一出,梁医生麻了,仿佛第一次才认识那般,不可思议看着,这是人能想出来的事?
  李治国走进了病房,心里想着家庭和睦是第一位。
  “说我什么?”
  他一看手表,好家伙,十点过了啊,终于睡了个懒觉,今天媳妇的早饭,他让岳母出去买了,所以不急。    贾东旭在门外等了好一会,才见李治国拿着脸盆出来。
  蔡全无觉得陈老板和李哥儿的关系真好,大着肚子都过来送礼。
  这家店是属于街道办,消息比一般人还要灵通。
  “甭提那些有的没的,给我炸两根油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