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从末路抵抗军到联合国第六常 > 第十三章第二次战斗结算
  12月10日,结束了“大唐总长”禅让仪式,刚刚登上兰芳最高领袖位置的罗忠信罗总长,接下来的一整个白天,就马不停蹄地在行政院中开了一整天的会。
  
  
  哪怕现在的兰芳已经在内外交迫中,几乎沦落到了“亡国”的边缘,总不能刚上任就摆烂吧?所以会还得开,事还得办。
  
  
  当然,这个时候能参加最高层会议的人都没有傻子。
  
  
  除非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处理的事务,没人会拿其他鸡毛蒜皮的事来触罗忠信的霉头,于是所有会议议程绝对精简,也没有出现什推诿扯皮的戏码,能办的事——办,不能办的事——拖,不知道能不能办的——找总长拍板!
  
  
  还好,虽然感到有些头疼,但罗忠信的思路依然清晰,今天会议中所确定的第一件事就是——军队编制和军饷。
  
  
  是的,兰芳虽然行政机构上早就设立了国防部,但一直不设常设军队,而是采取“全民皆兵”的政策,全国上下“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这种制度在刚刚建国的那段时期,其实还是相当合适的。
  
  
  毕竟当初的兰芳可谓偏安一隅,称得上是整个婆罗洲岛上的霸主,既没有太多外敌,内部也非常安稳。
  
  
  来自华国的汉民们,凭借更加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以牺牲少部分经济利益的代价,就拉拢了整座岛上绝大部分的土著部落。
  
  
  “坤甸王”罗芳伯后期的个人声望更是高到夸张的地步。这种情况下,耗费不菲且看起来容易出现不安定因素的常设军,就显得没有什存在的必要了。
  
  
  可惜,随着西方殖民主义风潮的兴起,新兴的西方工业国家,很快就将殖民主义的黑手伸向了全世界,历来物产丰饶且人口密集的亚洲,自然难以幸免。
  
  
  就像现在入侵婆罗洲的荷兰人,兰芳的存在,已经成为阻碍他们统治和奴役婆罗洲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方面,那就是军饷。
  
  
  兰芳独立军的所有成员,从当初加入抵抗军开始,就是没有军饷的,基本上都是靠着一腔热血,或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支撑。
  
  
  但以罗忠信超越时代的眼光来看,这显然只是理想主义者的美好愿景,纯粹、崇高、令人向往,却很难持久。
  
  
  所以,在接过兰芳军政大权的第一时间,罗忠信就决定立刻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成立常设军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是解决现有部队的后顾之忧,同时满足进一步扩大部队编制,争取反殖民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
  
  
  在两方面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罗忠信所提出的,有关于兰芳军队建设的新政府第一项决议,被行政部门迅速通过。
  
  
  根据这项决议的内容,原兰芳独立军,将以完整编制加入兰芳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完成部队扩编。
  
  
  按照罗忠信所提出的建议,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部队编制扩大至一个旅,下辖五个营,官兵总人数约为2500~2800人。
  
  
  出于适应现实情况的原因考虑,罗忠信并没有选择马上在独立军中引入军衔制度,所有官兵还是以职务区分上下级,也按照职务发放军饷。
  
  
  不过鉴于目前整个兰芳的财政相当窘迫,短期内所有人的军饷都无法足额发放,但国防部会出具正式的欠条,等财政状况缓解之后逐步补足。
  
  
  当然,一整天的会议不可能只有这一项成果。
  
  
  包括修改独立军之前的扩军计划,安排全面征兵工作,尽快恢复各大矿业公司的生产,完善并实施新的粮食收储制度,制定战时供应计划等诸多杂事,也都先交由有关各个部门进行推进。
  
  
  至于罗忠信自己,在结束一连串会议后的第一时间,便返回了行政院旁边的临时住所。
  
  
  此处紧邻行政院的客家排屋,原本用来给“大唐总长”和其他行政机构负责人,在工作期间临时休息的地方,现在则是被完整征用,成为罗忠信的临时私人住所。
  
  
  别看白天罗忠信直接提出扩编兰芳独立军至旅级单位的目标,但他的心其实也忐忑着呢,人的问题好解决,装备和各种军需的问题可一点都不简单,除了他本人之外,其他的与会人甚至对这个问题一点方向都没有。
  
  
  显然,这方面罗忠信唯一的依仗就是他的统子哥了。
  
  
  早在凌晨结束刘家大宅战斗的时候,系统的战斗结算提示就已经在他脑海中出现了,陆续随着李程两家战斗的结束,打扫战场工作的完成,禅让仪式的结束,都不断会有新的结算提示出现。
  
  
  但罗忠信今天实在太过忙碌,加上系统的结算本来也需要一定时间,于是他只得暂时忽略了系统的提示,准备等晚上一个人空闲下来,再细细查看。
  
  
  而这也是他敢提出大规模扩军的真正底牌,毕竟他之前所获得的系统奖励加起来,也足够支撑一个满编步兵营的换装了。
  
  
  只要统子哥给点力,想来武装一个步兵旅,应该也问题不大。
  
  
  实在不行,大不了先搞新兵训练,自己带着队伍出去,找机会跟坤甸城外的仆从军先干几仗。
  
  
  当年红星军困难的时候,几个人一条枪的情况也不是没出现过,后来不也过来了吗?有些仗,不是没枪就可以不打的。
  
  
  将意识沉入系统,一连串结算提示马上出现在眼前:
  
  
  本次战斗(刘家大宅)结束,开始结算……
  
  
  (李家大宅)战斗结束,开始结算……
  
  
  (程家大宅)战斗结束,开始结算……
  
  
  综合评判,满足战役条件,进入战役结算流程,本次坤甸城战役(小规模)结束,将根据综合战役情况和战果进行联合战役结算……
  
  
  系统结算完成……坤甸城战役(小规模)
  
  
  参战人数:我方130人,敌方550人;
  
  
  战损人数:我方2人(轻伤),敌方阵亡210人,重伤0人,轻伤98人;
  
  
  俘虏敌方人数:242人
  
  
  战利品:枪支若干,黄金125千克(可充值),白银3000千克,其他财物……
  
  
  战役影响:国家级政权更替,影响力巨大提升,s级政治影响加权
  
  
  综合评价:b+(战役持续时间极短,战斗难度不高,但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获得结算奖励如下:
  
  
  53式步骑枪2500支,53式轻机枪250挺,53式重机枪10挺,7.62*54mm步枪弹150万发;
  
  
  50式冲锋枪400支,54式手枪150支,7.62*25mm手枪弹20万发;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20门,配套杀伤榴弹和穿甲弹各1000发;
  
  
  51式木柄手榴弹4000枚,全套50式军服及单兵装备(含帽子、水壶、饭盒、武装带、子弹携具、手榴弹携行具、军用挎包、鞋袜绑腿等)3000套。
  
  
  好家伙,罗忠信此时一大口凉气吸进去,接近一分钟都没呼出来,这……这……这……发财了吗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