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从末路抵抗军到联合国第六常 > 第二十一章新局面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李德山特意将伏击开始的时间,略微提前少许,将双方交火的距离控制在150米左右。
  
  
  这个距离,完全在侦察排战士们手中的53式步骑枪有效射程之内,又刚好比敌人手中的燧发枪能保证射击精度的距离,长了那一点点。
  
  
  除此之外,在李德山的计划中,如此安排,也正好可以让他手的这支新枪,发挥一下其令人忍不住惊叹的超强性能。
  
  
  没错,李排长的这位新宠,正是刚刚到手不久的79式狙击步枪。
  
  
  79式狙击步枪,是在罗忠信前世大名鼎鼎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的仿制品。
  
  
  1000米的有效射程(搭配来自系统的狙击专用弹还能有所提高),搭配4倍光学瞄准镜,从授枪仪式那天起,就成了包括李德山在内的,第一旅首批10名狙击手的灵魂伴侣。
  
  
  可惜不管是什原因,李德山的首次狙击都没能击中预定目标。
  
  
  但身处战场之中的他,却没有时间再自怨自怜,“小李,你过来!”
  
  
  传令兵小李马上匍匐著,凑到李德山的身边,
  
  
  “你去告诉一班长、二班长,不要光顾著打,随时注意敌人的动向!我们的口袋底在士马丹方向,如果敌人继续往那边移动,就按计划顺势完成合围。如果敌人往古晋方向撤退,就不要追了,这边离伦杜不算远,那边的情况还不明确,听清楚了吗?”
  
  
  此时双方都在开枪,别看燧发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不高,但粗大的口径,却足以保证子弹在数百米内的威力。
  
  
  就连发射时产生的烟雾,都会影响双方战士的视野。
  
  
  所以李德山此战的目标,本来就是通过发挥己方枪械射程和连续火力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打算全歼对方。
  
  
  于是布下了围三阙一的口袋阵,也没有在敌人脱离口袋后继续追击的计划。
  
  
  “听清楚了,排长!敌人往士马丹就合围,往古晋就不追!对吗?”
  
  
  传令兵历来在战场上,就是既不可或缺,又非常容易被敌人针对的角色。
  
  
  小李能被选为传令兵,靠的就是灵活敏捷的身手,跟机灵的头脑。
  
  
  “好样的!去吧!”李德山确认了自己的命令,顺便夸了小李一句,就让他去传达命令了。
  
  
  不管经过了多少训练,拥有多先进的武器,没上过战场的就是新兵,而此时的侦察排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与真正的战斗。
  
  
  说实话,大家伙的表现之好,已经出乎了李德山的意料之外,目前为止,他对所有人的表现,都相当满意。
  
  
  上午八点过,由兰芳独立军一营侦察排发起的伏击战已经结束。
  
  
  经验老到的普拉伯沃,敏锐地察觉了独立军在士马丹方向更深入的埋伏,果断选择掉头向古晋方向逃窜。
  
  
  最终丢下五六十具尸体,带着残兵,脱离了与独立军伏击部队的接触。
  
  
  事实上,士马丹距离古晋城足有70公。但仅仅10公外,就是伦杜城。
  
  
  那也是早早投靠了荷兰人的番人部落,再加上路上密林密布,如果战斗进入丛林战的阶段,先进枪械所带来的优势,将被大大压制,
  
  
  独立军方面,没有冒险的必要,便放过了普拉伯沃这支残军。
  
  
  李德山他们所组织的这场战斗,仅仅只是如今整个婆罗洲西北部,兰芳对荷兰殖民军及其仆从军势力,发起反击的一个缩影。
  
  
  从这天起,在整个古晋城以西的方向,由兰芳独立军所发起的小规模袭击,就没有停止过。
  
  
  平均每天,双方之间产生的战斗次数,都在十次以上,并且截止目前,兰芳方面还没有过战败的纪录。
  
  
  整个二月中旬,婆罗洲西北部的局势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当然,这是对于古晋城中的荷兰人而言。
  
  
  兰芳方面所发起的这一轮游击战攻势,无论对荷兰殖民军,还是手下的仆从军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别看之前婆罗洲上的各种抵抗军,数量也不少,但在缺乏统一领导、武器装备又极为落后的前提下,绝大部分抵抗军,哪怕面对番人仆从军的时候,都是负多胜少,基本处于被围剿的状态。
  
  
  可这次兰芳独立军的攻势,就完全不同了。
  
  
  不但有了统一的领导和计划,更拥有先进武器的加持。
  
  
  加之更为先进的作战理念,每次战斗,都将独立军方面优势火力充分发挥,配合独立军对于地形地貌的熟悉,各种伏击、骚扰、偷袭战术层出不穷。
  
  
  虽然没有直接威胁到古晋城中的荷兰殖民驻军,却让荷兰人手下所有的仆从军全都疲于奔命。
  
  
  然而,更令古晋城中的德容中校担心的是,兰芳方面在这一轮战斗中,展现出了一些,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特点。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兰芳独立军的这个番号。
  
  
  要知道,荷兰人对兰芳的觊觎,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哪怕在双方没有开战之前,位于爪哇岛上的荷兰殖民总督府,就一直持续著对婆罗洲的渗透,以及对本土部落的收买。
  
  
  可以说,在长时间的渗透下,最起码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荷兰人对兰芳的认识,丝毫不亚于罗忠信他们这些“外来者”。
  
  
  以前之所以没有派兵登陆,无非是出于对兰芳背后大清帝国的忌惮。
  
  
  但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885年刚刚结束的“华法战争”,彻底地暴露了,看似庞大的满清帝国,以及满清统治阶级骨子的软弱和腐朽。
  
  
  作为曾经在“法荷战争”中,彻底被法国军队碾压的荷兰人,怎都没有想到,在几乎全面战败的情况下,法国人居然能从谈判桌上,获得那巨大的利益。
  
  
  这怎可能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满清的统治者,已经彻底腐朽了。
  
  
  他们已经根本不在乎国家的利益,只求平稳地延续自己安逸糜烂的贵族生活。
  
  
  于是,早就对兰芳虎视眈眈的荷兰人没有犹豫。
  
  
  从1850年代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开始全面入侵婆罗洲,并以“公司战争”的名义,将荷兰人在婆罗洲岛上的影响力无限扩大。
  
  
  所以早在兰芳独立旅成立的第一时间,古晋城中的德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刚刚成军的兰芳独立旅,居然就在双方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还有来自仆从军中,在兰芳军攻击下幸存的番人报告,兰芳独立军,疑似装备了全新的武器。
  
  
  不但射程更远更精准,而且可以连续发射,并且还不会产生黑火药燃烧后常见的白色烟雾。
  
  
  这就让德容这位职业军人,感到无法理解了。
  
  
  要知道,德容中校作为荷兰本土陆军中,从基层一路成长起来的军官,可不是那些原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军能比的。
  
  
  哪怕荷兰作为欧洲二流强国,全军十几年前才列装的m1871型步枪,也只是刚刚追赶上欧洲二流的水平。
  
  
  在无烟弹药和连续供弹方面,更是还没取得什像样的成果。
  
  
  兰芳军队现在所装备的武器,根据描述,则明显达到了英法德等欧洲一流强国的水平。
  
  
  那问题来了,那些华国人手的武器,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