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罗忠信他们这支一百五十余人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卡普阿斯山脉西南山麓的一处废弃的山匪营地。
  
  
  如果时间倒退几十年,在兰芳共和国治下的婆罗洲,根本就没有土匪山匪这类人的生存空间。
  
  
  但自从四十年前,刘家人背弃了兰芳一直坚持的元首禅让制,将元首之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开始,兰芳的政治制度就逐渐开始崩溃。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婆罗洲的控制力逐步下降,各种土匪山匪也就陆续出现了。
  
  
  在罗忠信看来,如今早已日薄西山的兰芳国,即便没有荷兰人出手,只要对地方部落的弹压继续软弱下去,被人架空乃至推翻,也是迟早的事。
  
  
  但兰芳共和国,毕竟是他的高祖父筚路蓝缕创下的基业,也是他们罗家人最大的骄傲。
  
  
  无论是在欧洲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罗忠信,还是来自后世的罗忠信都很清楚:
  
  
  这个比美国正式建国还要早,并且还是由汉人创立且进行管制的共和制国家,或许才是他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平台。
  
  
  别的不提,就说现在的罗忠信,让他现在回到家中,梳着辫子,对着那些满汉官吏磕头下跪。
  
  
  看着那些“红带子”、“黄带子”拿汉人根本不当人的恶行,他能忍得了吗?
  
  
  根本忍不了一点好吗!
  
  
  其实在融合的记忆中,早在这个时代的罗忠信从欧洲返回家乡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一些这方面的苗头。
  
  
  大概家的亲人们,也是看出了点什,才会在他提出来兰芳的时候,没有坚决地挽留。
  
  
  那罗忠信有没有考虑过回国开展反清大业呢?
  
  
  事实上是有的。
  
  
  不过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已经知道,现如今的大清国,根本不适合他,哪怕有着系统的帮助。
  
  
  有着系统奖励的先进武器,他现在回去拉起队伍造反,且不说有多少人会跟随他。
  
  
  就算有,当他将自己暴露在整个大清朝跟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的注视之下,又能坚持多久?
  
  
  他现在可是连稳定的子弹供应都没有,遑论其它的武器生产线了。
  
  
  难道有着一堆先进武器的军队,就能跟全世界为敌?
  
  
  那德国的小胡子当初也是那想滴!
  
  
  除此之外,论后勤供应、国民支持、工业实力、科研水平,罗忠信有什?
  
  
  现在的他什都没有,连当初的小胡子都不如,连小胡子都拖着整个德国下了地狱,他罗忠信凭什?
  
  
  更不要说,如今民智未开的大清国,还没有经历先进思潮的洗礼,没有经过革命志士鲜血的浇灌,没有被列强轮番侵略欺辱的切肤刻骨之痛,根本就没有革命的土壤。
  
  
  毕竟,罗忠信又不想当皇帝,难道一个带着系统的穿越者,要在大清当军阀吗?
  
  
  最起码,在现如今这个时间点上,罗忠信不觉得自己会比那些注定名留青史的伟人们做得更好。
  
  
  所以,此刻身处抵抗军营地之中的罗忠信,已经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确立了自己的志向:
  
  
  他要偷偷地发育!
  
  
  先对付荷兰这位即将没落的“海上马车夫”,重建兰芳共和国,等自己实力足够了,再努力支持国内的革命事业。
  
  
  让兰芳成为海外华人的靠山和大本营,在国际上为华人发声。
  
  
  最重要的是,前世历史上的有些事,他绝不允许再发生!
  
  
  说回现实问题,当初的罗忠信从家出来的时候,虽然因为年轻有些热血上头,但也不是毫无准备。
  
  
  不但从家带了些金银,甚至还通过关系买了一批燧发枪,这也是他能组织起这支抵抗军的本钱和底气。
  
  
  可惜的是,前身的罗忠信还是吃了年轻的亏。
  
  
  等他到达婆罗洲才发现,这边的情势恶化速度之快,早已超出了他的料想。
  
  
  与他出发前得到的消息不同,或许是嫌弃当地土著组成的仆从军进度太慢,荷兰人已经亲自下场。
  
  
  一支人数约为500人的殖民军,已经直接登陆,而这支部队,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形成了对本地抵抗势力的碾压。
  
  
  不仅如此,罗忠信他们这支新生的抵抗军,还要面临数千仆从军和兰芳内部投降派势力的巨大压力。
  
  
  前不久那一次,导致他们损兵折将,几乎陷入绝境的出卖。
  
  
  就是兰芳本地投降派安插在他们队伍中的叛徒所导致。
  
  
  前身的罗忠信不知道的是,
  
  
  自从荷兰人的势力在爪哇岛站稳脚跟之后,那位身处巴达维亚城的荷兰殖民地总督,就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兰芳控制下的婆罗洲。
  
  
  随着荷兰人势力的不断渗透,兰芳在婆罗洲上的影响力早就大不如前。
  
  
  那些婆罗洲的土著部落头领,有不少人早就投靠了荷兰人,并且出于对兰芳华人财富的觊觎,直接拿起荷兰人提供的武器化身仆从军。
  
  
  更有甚者,在兰芳的内部,一部分华人出身的投降派,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的富贵,也在私下跟荷兰人搭上了线。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前身的罗忠信,一腔的热血和抱负还未来得及施展,就遭遇到接连的打击,最终不幸殒命。
  
  
  而后在冥冥天意的操纵下,才有了如今的新生的罗忠信。
  
  
  然而逝者已矣。
  
  
  现在需要面对如此艰险的生存环境,带着手下兄弟们求生存、求发展、生死之间搏富贵的,还是如今的罗忠信。
  
  
  还好,来自后世的他,有对历史发展的“预知”和其它知识武装头脑,有系统挂爹提供的奖励野蛮体魄。
  
  
  这样的他,尽管仍然无法逆转历史的洪流,但确实有机会做一只特别强壮的“螳螂”,奋不顾身地尝试偏转一点点历史车轮的方向,带领着一些人去迎接崭新的未来。
  
  
  经过一夜的休整,终于睡了一宿安稳觉的众人,毕竟是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轻小伙子,基本都恢复了精神。
  
  
  早在昨天晚上,罗忠信就已经向包括温仲义、陈季礼在内的部队中高层说明。
  
  
  他早先曾经通过自己在欧洲的关系,采购了一批新武器,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前不久才刚刚到货。
  
  
  出于安全的考虑,送货方按照他的要求,将这批货存放在了这个营地不远处的一个山洞之中。
  
  
  这当中当然有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但罗忠信没打算详细跟众人解释。
  
  
  到了如今这个份上,与其追究这批武器的来源,还是先将队伍全面武装起来更加重要。
  
  
  也幸好所有人不管出于什原因,都没有向他追问,省了他不少的麻烦。
  
  
  于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几十个大木箱,被李满福和陈季礼带着人,堆放在了营地中间的一块平地上。
  
  
  “弟兄们!”
  
  
  一百五十人的队伍整齐地列队在前,罗忠信站在装备箱的前面,迎著所有人的目光,开始了他的演讲。
  
  
  “因为叛徒的出卖,我们前不久打了一场败仗,损失了不少兄弟,火枪那些武器也在这一路丢失了大半,事实证明,按照以前的那种样子打下去,是不行的。”
  
  
  原本还略有些热闹的人群,从罗忠信开口后就开始变得沉默。
  
  
  成功摆脱追兵的短暂快乐,很快就被失去战友,甚至亲人的痛苦所取代。
  
  
  “我要说的是,那些牺牲的兄弟不会白死!
  
  
  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
  
  
  大家参加抵抗军的原因,都是为了祖宗的基业不被荷兰人占据。
  
  
  为了家中的亲人不受荷兰鬼子和那些部落头人的欺压。
  
  
  为了所有婆罗洲上的汉人,不会再经历一百多年前,我的高祖父创立兰芳之前那样朝不保夕,随时被人欺负的日子。
  
  
  我们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罗忠信的语调愈发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