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从末路抵抗军到联合国第六常 > 第二章厉害啦我的系统
  前世的罗忠信,作为一个三十出头还没结婚的八零后,又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驻外。
  
  
  业余时间,总爱混迹于网上各种历史军事论坛跟起点。
  
  
  对于包括穿越、系统这类东西的接受度那是相当高的。
  
  
  也曾没事幻想过,自己得到系统后挥斥方遒的样子。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
  
  
  有一天自己真的就赶上了。
  
  
  趁着阿福他们还没来,罗忠信迅速地在心呼唤出系统,进行了一番了解。
  
  
  顾名思义,所谓的“战斗结算系统”:
  
  
  就是能在每一次由他本人或下属指挥的战斗结束后。
  
  
  即时根据我方战力、敌方战力、最后战果、战损及其他综合因素,进行结算并给予奖励。
  
  
  小至班级小队的瞬间遭遇战,大至数十上百万人参与,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的超大型战役,都可以得到系统的结算奖励。
  
  
  甚至于在大型战争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战役进度,进行阶段性结算。
  
  
  当然,系统的奖励也有所限制:
  
  
  首先,所有的奖励,都来自于华国红星军仿制、或自研生产过的军事装备。
  
  
  从军装军鞋到弹道导弹都有。
  
  
  但根据系统当前级别,奖池奖品会有年代的限制。系统会根据结算情况随机抽取;
  
  
  其次,每次系统结算给出的奖励中。如果出现武器装备,都会配备若干基数的弹药补给。
  
  
  但无论是武器或是弹药,都不会直接提供生产线。
  
  
  换句话说,这些个消耗品只会越用越少。
  
  
  至于各类生产线的获取方式,系统让他这个宿主自行探索;
  
  
  最后,系统提供了一个无限容量的储存空间。
  
  
  所有系统奖励都将在领取后,瞬时出现在这个空间内,并可以根据宿主的要求随时提取。
  
  
  但唯一的限制,是这个空间不提供存入物品的功能,包括系统物品也不行。
  
  
  即任何系统奖励物品,一旦从空间中提取出来,就无法再存回去了。
  
  
  妥妥的一副“离柜概不负责”的嘴脸。
  
  
  “嘶……”
  
  
  罗忠信此刻倒吸了一口凉气。
  
  
  也不知是因为身上的疼痛,还是初次接触系统的震惊。
  
  
  前世的他,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军事爱好者,虽然不说多专业,但他也很清楚:
  
  
  前世“红星军”这个名号开始使用的时候,已经是二战结束之后了。
  
  
  换句话说,系统所提供的奖励。
  
  
  最起码也是二战时期的水平。
  
  
  当然啦,罗忠信深知,前世老母亲在建国之初的艰难困苦。
  
  
  在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军事装备水平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直到几十年埋头苦干后,才在部分领域,追上或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但那有什关系呢?
  
  
  根本不重要好吧!
  
  
  现在是什时代?1886年啊!
  
  
  无烟火药都还没完全普及的时代!
  
  
  步枪定装弹出现才多久?
  
  
  根据这一世罗忠信的记忆,目前正在追击他们的本地殖民仆从军中,敌军只装备了少量的火帽击发枪。
  
  
  大部分人装备的,都是老式燧发枪甚至冷兵器。
  
  
  厉害啦!我的挂爹!
  
  
  罗忠信忍不住在心,给系统大佬点了个赞。
  
  
  这下老子的队伍不就支棱起来了吗?
  
  
  最起码武器上,别说那些个殖民军的狗腿子了。
  
  
  就是荷兰人的当地驻军,乃至于本土军队来了,都只有被碾压的份!
  
  
  打十个不敢说,小规模战斗中一打五,还是不成问题的吧?
  
  
  当然,战争残酷性就在于,最终决定胜负的因素实在太多,甚至包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武器装备的水平高低,起的作用不小,但却还不是决定性的。
  
  
  否则的话,大家把自家的武器拿出来比比,机械制造天赋几乎点满的德国人,就不会输那惨了。
  
  
  正当罗忠信将注意力,转向系统奖励的新手礼包,忍不住打算开盲盒的时候。
  
  
  李满福带着满头大汗的温仲义和陈季礼两人,又急匆匆地回到了山洞。
  
  
  一进洞口,就看到了已经坐起身,靠在草垫子上的罗忠信。
  
  
  两人原本焦急的神情马上缓和了下来,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温仲义,今年20岁,身材高大健硕,家中行二。
  
  
  正是跟罗忠信一同离乡来到这婆罗洲的兄弟之一。
  
  
  温家在梅州也是大宗族之一,温仲义家原本也算薄有家资。
  
  
  哪知道早年间,他爷爷在生意上得罪了一位“黄带子”家的包衣奴才。
  
  
  于是被人整得家道中落,他爷爷跟父亲更是直接死在了狱中。
  
  
  要不是族的族人们关照,加上他和他大哥,天生体质强壮孔武有力,早早地就出来做工帮衬家。
  
  
  光靠他母亲一个人,还真不一定能把他们三兄妹拉扯这大。
  
  
  陈季礼,今年才17。
  
  
  听名字也知道,是家最小的儿子。
  
  
  可惜的是,家儿子太多,足有兄弟六个,还有三个姐妹。
  
  
  他就成了家一个小透明,爹不亲娘不爱的。
  
  
  罗忠信跟他们两人,自小读私塾的时候就认识了。
  
  
  包括当时一起跟着罗忠信当书童的李满福,几人相交多年,感情极深。
  
  
  在罗忠信被父亲送去欧洲留洋后,都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
  
  
  这次离家之前,两人得知,罗忠信要来这婆罗洲搞什抵抗军,见劝不住他,便干脆辞别了家人。
  
  
  想要跟着这位从小就令人佩服的兄弟,出来博个前程。
  
  
  “忠信,你醒啦?感觉怎样?身体还吃得消吗?”
  
  
  别看温仲义在几人中年纪最大,但他块头虽大心思却不粗。
  
  
  从小就觉得罗忠信胆子大、魄力足、脑子还好使,可以说是他们几兄弟的带头人。
  
  
  家乡那边,不是满人的出身,想出头,那只有给那些“黄带子”、“红带子”们当狗、当奴才。
  
  
  否则就是他爷爷跟父亲那般的下场。
  
  
  正因他想得清楚,又不愿那般憋屈一辈子。
  
  
  才会将家托付给大哥,跟着罗忠信出来博富贵。
  
  
  特别是来了这婆罗洲之后。
  
  
  无论是罗忠信身为“坤甸王”嫡系后代的出身,还是学自那劳什子德国柏林军校的本事。
  
  
  都成了他们这支抵抗军队伍的立身之本。
  
  
  温仲义深知,罗忠信就是这支队伍的魂。
  
  
  别说他有个三长两短,就说他现在若打了退堂鼓,这队伍立马就能散了。
  
  
  所以此刻他最关心的,就是罗忠信的身体。
  
  
  “行了,仲义哥,我没事了,不用担心,这病只要不发烧了,就算没事,只是要彻底康复,怕还是要休养个几天。”
  
  
  罗忠信感觉自身目前的恢复能力,似乎有点超标,于是先给大家打了个预防针。
  
  
  “闲话咱们晚点再说,我听阿福说,咱们已经在这停留两天了,这毕竟还是山脉外围,那帮狗腿子恐怕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罗忠信还是先说起正事。
  
  
  “我们目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继续转移,先按照地图进了深山再说。怎样?这两天咱们身后有什动静没有?”
  
  
  听到罗忠信发问,一向话不多的陈季礼还是没做声,只是笑地看着他。
  
  
  还是身为这支小部队二把手的温仲义开口回答,“之前你没醒,我就安排弟兄们轮班在周围查探。”
  
  
  说到这,他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情况不算太差,最起码没遇到尾巴,但也不算好。”
  
  
  “根据回来的弟兄反映,似乎在更外围一点的地方,还有不少人在活动。你知道,我们有不少负责侦查的弟兄都是猎户出身,我相信他们的感觉不会错。”
  
  
  听到这,罗忠信果断出声,
  
  
  “我也相信他们,估计敌人还没放弃追寻我们的踪迹,找到这也是迟早的事。”
  
  
  “不能拖了,你们现在就去通知大家,马上收拾东西、吃顿饱饭,不方便携带的东西全部挖坑埋了,咱们今天傍晚就离开这,继续进山。”
  
  
  这山洞的几人,对于罗忠信都是无条件信任的,得知他的判断之后,便马上开始了行动。
  
  
  李满福赶紧出去给罗忠信做饭,温陈二人,则是去安排人手准备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