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远处密林中突然传来爆炸声。
  
  
  罗忠信回头看了一眼,旋即催促小队的其他人继续前进。
  
  
  他清楚,这是他用木柄手榴弹布置的绊发雷爆炸了。
  
  
  大约二十分钟前,他就注意到,有一支小队出现在系统地图的边缘。
  
  
  经过仔细观察,他确认,这是一支为追踪他们而来的土著猎人小队。
  
  
  到了现在,罗忠信心中已经十分确定。
  
  
  不管荷兰人手下的土著部落头人派了几支队伍追进山林,有着猎犬的帮助,这些人大概早就追上了他们的尾巴。
  
  
  若不是当时留下断后的战士们给力。
  
  
  他们这一百多人,恐怕早就被敌人给纠缠上了。
  
  
  虽然队伍的转移还算及时,但如果不能迅速摆脱追击并消灭那几只猎犬,一旦被这些人猎人小队缠上,恐怕对方会如跗骨之蛆一般,死死吊在自己这群人的身后。
  
  
  原定的转移目标,那个计划中用来休养整编的匪寨,也必然落入敌人视野。
  
  
  所有计划都必须重新制定,队伍的士气更会遭到沉重打击。
  
  
  心想到这些,罗忠信立即做出决定:
  
  
  必须立刻反击!
  
  
  至于反击方案,首先排除阵地阻击。
  
  
  毕竟哪怕在丛林之中,一两公的距离,也不会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
  
  
  而且一旦被对方纠缠上,能不能顺利摆脱还要打个问号。
  
  
  接下来排除的,就是狙击小队阻击。
  
  
  自己手上根本没有趁手的家伙,53式步骑枪虽然射程跟子弹威力都够,但密林中本就不便于瞄准,又没有加装的瞄准镜。
  
  
  此刻又天色将晚,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
  
  
  于是,留给罗忠信的选择只剩下一种,那就是伏击战。
  
  
  很快,他就通过地图,发现了一处极为适合进行伏击的地形。
  
  
  距离他们目前的位置大约800米,有一处洼地,也是进山的必经之路。
  
  
  在洼地的东侧,有一段高约十几米的山梁,很适合布置一处临时的伏击阵地。
  
  
  来不及多想,小队在罗忠信的命令下加快了速度,迅速到达洼地处,旋即在他的安排下,构建起了简易的伏击阵地。
  
  
  陈季礼带领着五个人,被安排在洼地的出口,也就是敌人前进方向的正面。
  
  
  除了五支燧发枪和冷兵器之外,罗忠信还将两枚木柄手榴弹交给了陈季礼,主要是为了防范对方狗急跳墙,全力冲击正面阵地。
  
  
  李满福则负责带着剩下的人爬上山梁,等敌人全部进入洼地后,以火枪、弓箭攻击敌人。
  
  
  其余的手榴弹,除了用来布置绊发雷,自己留用1枚,剩下的罗忠信也全部交给了他们。
  
  
  手榴弹的用法,也是罗忠信临时教给陈季礼和李满福的。
  
  
  幸好51式木柄手榴弹的用法格外简单,拧开弹帽,拉弦然后扔出去就行。
  
  
  只要往外扔,哪怕炸不到敌人,也不会伤到自己人。
  
  
  罗忠信给他们唯一的叮嘱就是,尽量扔远点。
  
  
  至于罗忠信自己,则是在洼地的入口旁,找了一棵大树藏了上去。
  
  
  当然也没忘了,用事先采集好的药草遮掩自身的味道。
  
  
  没办法,对付有猎犬的敌人,就是这麻烦。
  
  
  罗忠信与其他人约定好,一定要等敌人全部进入口袋,以他的枪声为信号,才展开攻击。
  
  
  二十多分钟后,又一行人逐渐靠近了洼地的入口。
  
  
  虽然有二十多人,但整个队伍却很安静,除了轻微的脚步声外,只有队伍中的两条猎犬发出的沉重喘息声。
  
  
  或许是追得太急,更大概率是清楚前方的“猎物”,绝对没有时间停下来跟自己纠缠,他们只是略微观察了一下四周,便急匆匆地进入了洼地,向着前方急追而去。
  
  
  一行人刚刚进入洼地,两条猎犬就开始低吠起来,这是前方有猎物的信号。
  
  
  队伍的首领心知,这大概是终于追近了。
  
  
  那支抵抗军的断后部队,应该就在前面不远了,或许,只有几百米。
  
  
  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突然飞出一个冒着烟的铁疙瘩,准确地落在了正牵着猎犬的两个猎人之间。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铁疙瘩就发生了爆炸。
  
  
  51式木柄手榴弹,铸铁弹体,装药量50克tnt,杀伤半径7~10米,爆炸时能产生70个左右的爆炸碎片。
  
  
  毋庸置疑,爆炸发生的瞬间,距离爆炸点最近的两人和两狗就已经被炸飞。
  
  
  其中只有一人,没有当场死亡。
  
  
  但根据他那已经破成筛子的上半身,和不知所踪的下半身来看,死亡也已经近在咫尺。
  
  
  四处纷飞的弹片,还击伤了起码七八个人。
  
  
  然而这些伤员的惨叫声刚刚发出,就被一阵更加响亮且密集的枪声压制住了。
  
  
  是罗忠信手中的50式冲锋枪开火了。
  
  
  在现如今的1886年,美国人马克沁所发明的重机枪,才刚刚取得专利不久,更没有被用于过实战。
  
  
  于是此刻,罗忠信手中正在疯狂喷射子弹的50式冲锋枪,就变成了自动武器在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怒吼。
  
  
  显然,所有的追击者都被打懵了。
  
  
  虽然看不清突然出现在他们背后的敌人数量和武器,但那连绵不断震耳欲聋的枪声,还有身边不断倒下的同伴,都在放大着人性本能的恐惧。
  
  
  在求生欲的促使下,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做出决定:低下身、往前跑。
  
  
  反观罗忠信这边,出于对手中武器数据性能的熟悉,虽然看起来他这边的火力很猛,但实际上,他却一直没敢死扣著扳机。
  
  
  一个35发的弹匣,以50式冲锋枪的射速,实际上在连续射击时撑不过3秒。
  
  
  因此,他只能一直坚持用连续短点射的方式压制著对方。
  
  
  直到看见敌人拼命往前冲去,罗忠信才放心大胆地快速清空了弹匣。
  
  
  一边换上新弹匣,一边缓步向前,手中的冲锋枪开火,继续火力压制的同时,也在将对方向着离山梁更近的地方驱赶。
  
  
  向前行进了30多米,罗忠信达到了手榴弹爆炸范围的附近,才发现由于密林的天然掩护,他在打空第一个弹匣后,加上之前爆炸的那枚手榴弹,实际上当场死亡的敌人,也才四人二犬而已。
  
  
  附近倒是还有五六个伤员,正在倒地呻吟。
  
  
  来不及多想,罗忠信将冲锋枪端在左手,右手迅速从腰间掏出了54式手枪,挨个对敌方伤员完成了补枪,然后继续小心地往前方走去。
  
  
  另一边,就在罗忠信开枪的时候,早已埋伏在山梁上的李满福等人,也看到了敌人的身影。
  
  
  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李满福清楚地看到,敌人正在罗忠信的火力压制下,逐步向山梁方向靠近。
  
  
  一边在心估算著敌人的距离,他一边轻轻地从旁边早已拧开弹帽的手榴弹中,拿起了两枚紧握在手。
  
  
  机制的手榴弹木柄光滑,配上沉重的铸铁弹体,给人一种相当扎实的感觉。
  
  
  用左手轻轻牵起两根拉线,李满福心中默默计算著双方的距离: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五步……二十步……可以了!”
  
  
  左手用力往下一挥,伴随着拉线脱离木柄,手中的武器已经开始微微冒烟。
  
  
  没有犹豫,李满福立刻挥出右臂,将两枚手榴弹同时丢了出去。
  
  
  虽然投弹动作并不标准,但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了,手榴弹迅速落入山梁前方约20米的敌人队伍中间位置。
  
  
  “!!”
  
  
  接连的两声巨响,将躲在山梁上的李满福等人耳膜震得生疼。
  
  
  而对山梁下方的敌人来说,则象征著死亡。
  
  
  正在拼命向洼地出口逃窜的敌人,根本来不及抬头观察附近的地形。
  
  
  更不会注意到,身侧20多米的那道山梁上,居然藏着对手的伏兵。
  
  
  尽管茂密的植被限制了木柄手榴弹的威力,但强烈的爆炸和四射的弹片,还是将七八个走得比较近的敌人留在了原地。
  
  
  只有原本在队伍最前方的几个人,幸运地逃离了爆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