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哧——”
  
  
  “呼——哧——”
  
  
  天刚拂晓,一道瘦小的身影,便在苍松下挥汗如雨。
  
  
  旁边一条毛色褐白相间的土狗,甩甩身上的露珠,万分幽怨地望着主人。
  
  
  不是说好一起躺平吗?
  
  
  长生可没功夫安慰它,这套导引术,还要再练十遍,今日的早课才算完成。
  
  
  算起来,从正式拜师开始,至今已有半年。
  
  
  老黄没教绝世神功,却是教了这套导引术,让他勤加练习。
  
  
  动作并不复杂,只有十八式,不过却需动静兼备,刚柔并举。
  
  
  长生两腿分开尺许,意守丹田,松静站立。
  
  
  随后双手缓缓上提至头顶,再自然垂下,内合于腰间,最后下按至脚尖。
  
  
  所谓上接天之清气,下承地之厚意。其中配合呼吸节奏,达至形息相随。
  
  
  如此周而复始,渐入忘我之境。
  
  
  第一式完成,长生的额头沁出细细的汗珠。
  
  
  等到十八式打完,衣衫湿透,浑身汗如雨下。
  
  
  天色大亮时,他终于打完二十遍。
  
  
  山洞,老道刚刚做好早饭。
  
  
  还是一大锅野菜粥。不过,粥多了不少肉块。
  
  
  长生深吸口气,狐疑的目光,投在老道身上。
  
  
  “师父,咱们山上有矿?”
  
  
  “没有。”
  
  
  “您在山下有房?”
  
  
  “也没有。”
  
  
  谁给您的勇气,顿顿吃牛肉?
  
  
  “师父,俗话说,细水才能长流,勤俭方可持家。这段日子,怕是光买牛肉,就花了不下三十贯。如此挥霍下去,我和阿花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老道低声道:“黄师说......习武之人......必须多食牛、羊肉。”
  
  
  我去!
  
  
  又被老黄坑了。
  
  
  牛肉市价百文一斤,羊肉每斤更是高达七八百文。
  
  
  这老货倒是会吃。
  
  
  突然,长生眉头一皱,道:“师父,您哪来这多钱?”
  
  
  老道低下脑袋,声音比蚊子还轻,“这.......这是为你攒下的学费。”
  
  
  长生顿时无语。
  
  
  想想自己和师父吃糠咽菜这多年攒下的家底,一夜回到解放前。
  
  
  松树林中。
  
  
  老黄满面红光,枯瘦的双颊,日渐丰润。
  
  
  “老师,请用餐。”
  
  
  “嗯。”
  
  
  “老师,学生的导引术已经炉火纯青,是否可以再进一步?”
  
  
  “咄!武学之道,切勿好高骛远。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师,听说山下肉价又涨了,特别是牛肉,官府还发了告示,限杀耕牛.......”
  
  
  “为师想了想,导引术既成,当可万念归一,炼精化气。”
  
  
  清风徐徐。
  
  
  绝壁上,一老一少,相对而坐,画风温馨和谐。
  
  
  “当今天下,门派林立。而各派武学,皆有过人之处。但为师所走之路,却与各派不同......”
  
  
  按老黄所讲,四十多年前,他奉命校印《万寿典藏》,得以阅尽天下道藏。
  
  
  老黄从道家炼气之法之中得到启发。
  
  
  以道入武,领悟武学至理,练出一身高明的内功。
  
  
  听到这,长生渐渐明白。
  
  
  老黄奉命围剿明教时,没有学过任何套路,更没有与人交手的经验。
  
  
  只凭一身强大的内力,和一股子书生意气,便敢挑战当时风头最劲的明教。
  
  
  可以说是彪,也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
  
  
  那一战,老黄以近八十高龄,大败明教顶尖高手。
  
  
  可谓举世皆惊。
  
  
  其后,明教在江湖上网罗了上百名高手,布下天罗地网。
  
  
  怎看也是必死之局,却又让老黄硬生生杀出一条活路。
  
  
  这种牛逼的战绩,可能唯有独孤求败、张三丰、少林扫地僧之流,才堪比肩。
  
  
  老黄的战绩,以前如同听书。
  
  
  此刻听来,却如亲临其境。
  
  
  长生不由感叹,大腿够粗,钱没白花。
  
  
  “如今屈指算来,老夫苟活人世,已近四十载。那些仇人所使一招一式,都刻在老夫心中,清晰如昨。这些年来,老夫没有一日不苦思破解之法,没有一晚不想着报仇雪恨。有朝一日,定要下山寻着他们,一个一个杀掉。他们的家眷、弟子、仆从,连同猫狗畜生,一个都不放过。哈哈哈.......”
  
  
  老黄笑着笑着,眼中流下两行浊泪。
  
  
  长生心中一声轻叹。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换作是他自己遭遇此事,怕是更为不堪。
  
  
  “老师,您上次说,武学境界有先天、后天之分?”
  
  
  听到弟子发问,老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先天后天,只是为师的猜想。其实江湖中多以辈份、资历论高下。江湖同辈之间论武,也多以一、二、三流来区分。”
  
  
  在长生的追问下,老黄将武学境界作了较为细致的划分。
  
  
  炼体不炼气,为不入流。
  
  
  炼精化气,即初步练出真气,为三流。
  
  
  真气打通十二正经,为二流。
  
  
  更进一步,打通奇经八脉,为一流。
  
  
  从三流到一流,每个境界,根据真气精纯度和威力不同,又分“初境、中境、圆满”三个小境界。
  
  
  “老师,如此说来,一流圆满便是武学巅峰?”
  
  
  “那倒未必。习武之人的终极目标,便是打通任督二脉,将全身经脉贯通。从此,真气运行畅通无阻,犹如江河奔腾,生生不息,沛不可挡。”
  
  
  “打通任督二脉,便是超一流。如此可是武学巅峰?”
  
  
  老黄摇摇头,猛地伸出双手,十指张开,狠狠插进地上。
  
  
  随后双臂扬起,带着两团黄泥,粘著植被飞到空中。
  
  
  老黄双手一合一揉,手中便出现一个成人大小的巨大泥团。
  
  
  双手一搓,泥团便悬在两手之间,滴溜溜地旋转起来。
  
  
  眼看泥团就要转成泥球,老黄双手轻轻一按。
  
  
  泥土竟不断被甩飞出去。
  
  
  不大功夫,黄泥掉尽,露出中间一个由松针、青草组成的绿色小球。
  
  
  绿球再转一会儿,草根、落叶也不断甩飞。
  
  
  最后只剩一个拳头大小,由松针压缩而成的小球。
  
  
  老黄沉声道:“你可明白?”
  
  
  长生点点头。
  
  
  修炼真气的过程,就如这个泥团。
  
  
  初学者,只知拼命积累真气数量,不停煆炼经脉韧性。
  
  
  可真正到了一定境界,却愿花更多气力,去剔除杂质,追求真气的纯粹。
  
  
  “二十年前,为师便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些年来,功力越精纯,便越发体会武学之途,犹如汪洋大海。我辈习武之人,便如一叶扁舟,要想渡海越洋,到达彼岸,却是谈何容易。”
  
  
  说话间,右脚跺地,一股劲力拂过地面,细密的松针纷纷飘浮起来。
  
  
  片刻功夫,原先只有拳头大小的松针团,慢慢变成一个硕大的松球。
  
  
  老黄单手托著旋转的松球,望着远处苍茫云海,纵声吟道: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