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天虹英雄传奇 > 第二章不平
  又一日,月落日升
  
  
  张宇清院内,黑衣少年杨一凡认真挥着剑,一次、两次......
  
  
  张宇清在后面看着杨一凡挥剑怔怔入神。
  
  
  五百次后,杨一凡挥剑入鞘,深呼一口气,转身看向张宇清。
  
  
  “一凡哥哥,你为什一直挥剑那多次,感觉好无聊啊。”
  
  
  “因为我要成为剑神”
  
  
  “剑神?那是什神啊,我只听过财神、月老,从来没听过什剑神”
  
  
  “等你以后会明白的。宇清,你要记住,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管前面多少困难险阻,你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做到的可能。坚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你只要坚持就必有所得。”
  
  
  “我记住了,一凡哥哥”孩童听着少年的话,满脸郑重的应道。
  
  
  这时,敲门声响起。
  
  
  “张宇清在吗?”
  
  
  “是李捕头”张宇清小跑着打开了门,一身黑衣的捕头站在门外,李捕头看着张宇清,又看向杨一凡。
  
  
  “你是谁?”李捕头警惕道。
  
  
  “他是一凡哥哥,前天我被小山他们欺负,就是一凡哥哥救了我。”张宇清抢先答道。
  
  
  “哦”李捕头闻言却是放下了警惕。
  
  
  “宇清,你爹的事我已查清,确系钟山三人所为,昨日我已禀报县尊,今日县尊升堂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谢谢大人”张宇清闻言却是立马又向李捕头拜了一拜。
  
  
  “你不用如此,走吧,跟我去县衙。”李捕头立马上前扶起跪地的孩童,然后拉着他向外走去,杨一凡跟在其后,三人慢慢向县衙走去。
  
  
  县衙法堂内,明镜高悬四个大字正立法堂中央,下方一身富态的县尊坐在堂上,堂下李捕头和张宇清站在一边,另外一边三名孩童著,后面站着三名中年男子,堂外围满了围观的老百姓,杨一凡也在其中,静静的看着堂审。
  
  
  李捕头向县尊禀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堂下三人,对于张青命案一事,你们可认罪?”县尊惊堂木一拍,喝问道。
  
  
  “禀大人,小儿认罪,但念在小儿年幼无知,还望大人能法外开恩,我等愿意向张青一家赔礼道歉并赔银二十两。”
  
  
  “好,念你们认罪诚恳且是小儿年幼无知,又愿意主动赔礼道歉,现判三小儿各自帐脊十下,尔等父母带回家要好生管教,万不可再生事端。”
  
  
  “多谢大人”三名中年男子闻言却是喜笑颜开,赶紧拜首道谢。
  
  
  杨一凡听着堂上判决,却是眼中闪过不可思议。其他老百姓却是炸开了锅。
  
  
  “等一下”一声断喝传来,整个大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却是李捕头。
  
  
  “李捕头,你还有何事?”县尊闻言却是沉下了脸。
  
  
  “禀县尊,我大夏律法规定,犯命案者,理应以命抵命,哪怕属于小儿年少无知有所减刑,也要有牢狱之灾,县尊如此轻判,有枉法之疑。”
  
  
  “李超,你是在质疑本县的决定有误吗?”县尊声音冷了下来。
  
  
  “不敢,但在下希望身为县尊,望大人能秉公处理”李捕头却是不卑不亢回道。
  
  
  “本县的判决自有我的道理,不必你多言,退堂。”县尊却是起身一甩袖,离开了公堂。
  
  
  李捕头闻言却是一脸愤怒之色。旁边三名中年男子却是领着三名孩童走了过来,笑着看向张宇清,扔出了一个钱袋。
  
  
  “小子,这是二十两银子,以后不许来我们家找事,不然有你好果子吃。”三人说完便向堂外走去。
  
  
  张宇清却是一脸悲戚之色的看向李捕头,眼泪又掉了下来。李捕头赶紧蹲下抱住了张宇清。
  
  
  “你想干什?”
  
  
  李捕头二人闻言看向堂外,却见杨一凡拦住了刚想出法堂的三名男子,左手放在了身后背着的长剑之上,满脸的愤怒之色。
  
  
  李捕头看着欲要动手的杨一凡,赶紧上前按住了杨一凡欲拔剑的手。
  
  
  “此乃县衙法堂之内,你若动手,难逃一死。不要冲动,此事我一定为宇清讨个公道”李捕头沉声对杨一凡说道。
  
  
  杨一凡转头看向李超。
  
  
  “相信我!”李超一脸坚定的看着杨一凡。杨一凡缓缓松开了手,随即拉起站在一旁的张宇清向堂外走去。
  
  
  “我等你的消息。”幽幽声音传入李超耳中。李超看着离去的二人,转身看向堂上“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眼神更加坚定,随即向县尊离去的方向追去。
  
  
  堂外观看的老百姓却是又议论纷纷起来
  
  
  “这小张娃可真是可怜啊,父亲被人害死了,竟然只赔二十两。”
  
  
  “这黑心的县尊肯定收钟家的钱了,竟然如此草菅人命。”
  
  
  “只是可怜了那小娃娃。”
  
  
  “李捕头铁面无私,也终究抵不过县尊一言啊。”
  
  
  ........
  
  
  人群中,锦衣公子领着一男一女看着从县衙走出的杨一凡两人。
  
  
  “镜先生,这人命就只值二十两?”
  
  
  “公子,这益州山高路远,县尊在这自是一言定别人生死。”
  
  
  “那他又将我大夏律令置于何地。”
  
  
  “公子,执行律令的终究是人。”锦衣公子闻言沉默了。
  
  
  “上官姑娘,你怎看?”
  
  
  “那县尊该死。”清冷的声音从女子口中传出。
  
  
  锦衣公子看着县衙,随即转身看向杨一凡离去的方向。
  
  
  “公子,难道你想管这事?”
  
  
  “我不应该管?”
  
  
  “可是公子,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宜提前暴露行踪。而且天下不平事何其多,你又岂能全都管的过来。”
  
  
  “镜先生,我自小读圣贤书,有平天下之志,如若连此事都平不了,如何平的了天下,又如何值得你们追随。况且,这天下的不平事,我们不是最应该站出来去管上一管?”
  
  
  “公子,可是...”
  
  
  “镜先生,我所求所行之事何等艰难,若连此等小事都瞻前顾后,不敢挺身,又如何能成事。况且此事于我而言或是小事一桩,但于那孩童而言,怕已是最大的事了吧。”
  
  
  “好吧,既然公子决心已定,镜某自然全力支持。”
  
  
  “上官琪也愿全力协助公子。”
  
  
  “好,那这不平事我们就管上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