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灭阴阳 > 第二章函使宣都
  宣国,是东原百国中一个实力中等的国家。其国纵横各数万,辖三十六州,土地肥沃,物资充盈。
  
  
  贺欢受了函使的官,拜别众人,就带领着数名小吏自黑川镇赶往宣都城去了。
  
  
  骏马嘶鸣,风驰电掣,骑马飞奔的感觉仿佛置身云端,少年与马儿融为一体,向着远方冲刺。
  
  
  那辽阔的黑川草原上也响起了一道道歌声,还是那首黑川镇民百歌不烦,百唱不厌的大黑川,因为它是大黑川人民家的归属!
  
  
  与贺欢一行人同行的还有云和月,更有那南归的鸿雁!贺家人自流放三十年来,始得有人南归!
  
  
  鸿雁翩翩然,如少年一般,其志苍穹!也因此,宣武草原与宣国农耕相分的线也叫鸿关。雁儿一路相随,直到鸿关才恋恋不舍的与贺欢一行人做了分别。
  
  
  黑川镇距离宣都城一万一千,贺欢等人快马加鞭也才只是日行五百,这已经是极限了,若是日行八百,贺欢到了宣都城怕已经成了一具死尸!
  
  
  夜,贺欢在驿站歇息,他仍拿过那玉佩仔细端详了起来,那几天正忙,他可没什心情去看这玉佩!
  
  
  这是一块绿的发亮的绿佩,据说是二百余年前,贺家先祖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昏迷的姑娘,先祖救下了我她,她只留下了这玉佩,说此可护先祖平安,自此先祖高升,自以为这玉佩的缘故,便做了贺家传家之物。
  
  
  这玉佩贺欢瞧了几遍也瞧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和普通玉佩没有什区别,但这玉佩上的纹饰倒是有些特殊,它铭著的月华祠的图青案。
  
  
  传说数万年前,宣国有女仙月华仙子,斩妖除魔,保得宣国一方百姓安宁,于是百姓集资在华州建了一座月华祠,时时祭祀,以求月华仙子保佑。
  
  
  贺欢思索了一会儿,又把玉佩别在腰间,他没有时间想这些事烦杂事了,他明天还要星夜兼程前往宣都。
  
  
  毕竟是官府的公文,其间二万一千余路,贺欢听说了不少盗匪劫道的事,但他一个也没遇到。
  
  
  宣都城,整个宣国第二大的城市,仅仅是城区据说都有不下二千万人,如果把宣都圈八九座城以及乡民算上,足足有六千万之众!
  
  
  这座超大型的城市,物资通过城南那条宣水河转运,正因此,这个国家也便得名宣国。
  
  
  天柱山是宣国的圣山,上面建著一座承天台,据说每代帝王登基都要到天柱山上去得到神仙的认可。所以,天柱山禁区承天峰一代也一直被人传言为五彩神峰,仙人所居之地若赶上盛世,可从宣都城望到天柱山上那盘旋翻飞的凤凰!
  
  
  两个月的日月兼程,贺欢等人已经到达了宣都城外,不过他们不能直接入城。贺欢将镇将府公文呈交于城外宣都驿馆的驿丞后,便在驿站住下,等待着诏令入城。
  
  
  数日之后,一骑自宣都而出,宣布了贺欢众人进入宣都城的诏令。
  
  
  宣都城的热闹自然是与黑川镇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贺欢等人马车是过街道便已看的清清楚楚。
  
  
  贺欢此次拜见的人并不是皇宫内的宣皇,也许是偶感风寒之类的情况,宣皇将宣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交给了他的弟弟,当代权臣芜王管理。
  
  
  宣国芜王府,这是一座座落在宣国皇宫附近的大府邸。它座落数百亩之大,在这象征权力的天命巷颇具威严。芜王府入口处,苍松翠竹掩映着“芜王府”几个大字。贺欢一入大门,穿越长廊,便目睹了府上的华美与气派。只见那门上镶嵌著精美的云龙纹饰,府门两旁站立着威武的石狮。
  
  
  贺欢身着蓝色儒生袍,面如冠玉,身高七尺有余,姿容甚伟。
  
  
  正行间,就见对面迎来一女子,她身着翠绿色长裙,眉宇间带着些许英气,若非是见了,只道人传怕有几分男儿气!
  
  
  贺欢抱拳拱手而立,待那女子从旁经过,一股清新之风迎面而来,令的贺欢顿时有股火上眉头的冲动。
  
  
  待得那女子经过,贺欢强行镇定,便随着领门的人往面而去。
  
  
  谁知,那女子待贺欢渐行渐远之时,回眸一看道:“小环,这男子是谁?我见过京城内权贵子弟多少,却未见过这般人儿,你且仔细打听,报与我听。”青绿长裙女子对自己身边的侍女说道,二十年了,从没有男人让自己见之不忘,如今有了,她便要狠狠地抓住这男子!秀眉一挑,这青绿裙女子颇有几分得意。
  
  
  几经穿折,贺欢也见到了芜王爷。这是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留着长长的羊须胡,仅是看见他便已感到了肃气,更不要说这王爷开口,若是胆小的一准被吓破了胆。那案桌上摆放这的堆积如山的公文,也说明了他的日理万机。
  
  
  “你便是贺欢吧,我也听过你的事情,今日见了,倒是不凡。”堂上的芜王爷开了口,他将公文收了,对贺欢大加赞赏了一番。
  
  
  “偏僻之人,无甚不凡。”贺欢抱拳回答道,那低着的眼睛望芜王爷身上望了一下,便赶忙收回了。
  
  
  “多有谦虚,不亏为青年才俊,你且下去安歇,听候安排!”芜王挥了挥手,示意贺欢下去,他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犀利的光。
  
  
  贺欢缓缓退下,面色肃静。直到出了芜王府的大门,贺欢才松了一口气,踏进这大门时,他可是感到了一股冷冷的寒意。
  
  
  “朱二,你去通知一下仙师,就说人到了!”在贺欢退下以后,芜王将案上仙师呈送的都一篇公文送上,嘴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
  
  
  坐着马车从宣都城出来,贺欢算是见识了宣都城的规模,和那种与草原截然不同的压抑之感。
  
  
  数日之后,一骑自宣都城而来,他带着芜王的口谕,来到了驿站之中。
  
  
  “黑川镇函使贺欢,文武双全,本王特征为宾客,即日起入住芜王府!函使一职,由副使代令,不日芜王批阅后,送归大黑川。”那使者念完,拉住贺欢的手说道:“恭喜贺函使高升,仅一次函使便被芜王相中,可见贺函使之才,若他日飞黄腾达,莫忘了本使。”那使者说完,便匆匆离去了。
  
  
  就这样不知所以的贺欢便从一个边地之人成为了芜王座下的门客!他已经完成了不少人都难以完成的跨越。
  
  
  趁着这段时间,贺欢将自己手的钱拿出来,给姐姐挑了一些礼物,毕竟姐姐对他的恩情是他难以还清的。
  
  
  刚一进门,就遇到了一名老者,他身着白色道袍,鹤发童颜,本该苍老的脸上没有一丝的岁月沧桑,尽是仙风道骨:“贺小友,老夫在此等候你多时了,怎,不甚待见?”老者一脸慈祥的说道,脸上堆满了笑意。
  
  
  “老人家,不是贺欢不待见,只是这般突兀,贺某没有半分准备罢了,还望老人家见谅。”贺欢抱拳回答道,对这老人表达着自己的歉意。
  
  
  “无妨,我就是山上天柱观的道士,京城富商沈家小姐的师傅,今日前来,是与小友有缘。”老者摸著那花白的头发笑着,随即看向贺欢,把贺欢看的一阵懵逼。
  
  
  “老人家,贺某不知何缘,请老人家明示。”贺欢可是读了不少的书,既然是天柱山上人,那想来地位也不一般,所以自是要尊敬的。
  
  
  “这缘不知,他日自可知。”老者一捋胡须,便离去了,他速度极快全然不像是一个老人,这让贺欢大为震惊。
  
  
  贺欢也曾听说过宣国的一些当代仙迹,如什红枫山烂柯地红枫老人,百年对弈人不变。又有太会仙人指路,似幻似梦不可得。这老者给贺欢的就是这一种感觉,一种不能推测的神秘莫测感。
  
  
  贺欢笑了笑,他拿起腰间的玉佩,喃喃自语道:“贺家的仙缘,真的在你?”他自嘲了一声,便开始准备下面的事情了。
  
  
  数日之后,此次黑川镇函使宣都的任务就结束了,贺欢也把所有任务都交接给了副使,并买了些许东西托副使捎回去。
  
  
  “赵兄,明日我便去王府报道了,勿负镇将大人期望。”贺欢看着正要回黑川镇的众人道。
  
  
  “哈哈哈,希望贺兄高升之后不要忘了我们,如此便行。”那赵函使答道,看贺欢的人眼神都不一样了,虽然都是一般大小的官儿,但留在宣都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且将这副木杈松与家姐,并告知家姐,贺欢无恙,得芜王大人赏识。”贺欢拿出一个盒子交给了赵函使,这也了却了自己的一个负担,这木杈可是贺欢选了很久的东西,可是与那摊贩斗了好久的嘴。
  
  
  “贺兄不必多言,赵某必将此带到,贺兄勿虑。时已不早,就此别过。”赵函使新代函使,也颇有风姿,他抱对贺欢抱拳说道。
  
  
  贺欢也抱拳回礼,赵函使登等人跨马而上,直向北疆行。
  
  
  宣都城同通往北疆的路上就只余了贺欢一个孤零零的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