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世界军事百科 > 第九章《世界军事百科·第二卷》(3)(2)
  夜袭的黎波里
  
  这是继锡德拉湾之战后,美军以舰载机协同陆上飞机,对利比亚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选定目标所进行的一次夜间突袭。
  的行动方案。4月14日,美第3航空联队以举行演习为名掩护战斗准备,并指令以航空母舰“美国”号、“珊瑚海”号为核心的特混编队开赴地中海中部海域。美国当局还命令“企业”号航母编队从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以便随时支援第6舰队的行动。在这期间,利比亚部队也调整了部署:将400架空军飞机转移到苏丹,把一些运输机转去内地沙漠区,并加强了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防空力量。
  
  4月14日17时,美第6舰队奉命执行“黄金峡谷”行动计划。利比亚时间14日21时13分,美空军kc
  经过3次空中加油后,美轰炸机群约于15日1时30分飞抵距离利比亚海岸500公里的美航母特混编队上空,作攻击前的最后准备。此时,从航空母舰先后起飞15架a
  第1波由a
  与此同时,15架a
  美军有1架fb
  为回敬美国的入侵行动,利比亚于15日午后派遣2艘导弹艇对北约设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的雷达站实施报复性导弹攻击,但在美方电子干扰下,发射的2枚导弹全部坠入海中。
  
  美国进行的这次夜间空中突袭,是一次典型的高技术低烈度的小战争。
  
  其特点是:1目的有限,规模较小。选择的突击目标不是工业基地等战略目标而是军事指挥机构等军事目标,实际遂行攻击任务的飞机不过20余架。2集中兵力速战速决。集中了2个航母编队,共21艘舰艇,海军舰载机和空军飞机220余架,空袭仅用了17分钟。3全面侦察。__________运用高技术手段,对目标进行反复侦察和核实,选准目标。4海空协同,夜间行动。战区的美海、空军飞机在统一指挥下,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攻击与保障有条不紊。相见利比亚飞行员不善夜战而自身夜战能力较强这一特点,选择在夜间行动。5低空进入,电子保障。fb
  在作好全面保障的基础上,组成了立体的电子战网,高空是e
  系统的巡洋舰。这使利比亚的防空、通信系统陷于瘫痪状态,保障了己方行动的安全。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
  
  英国和阿根廷于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在南大西洋进行一场局部战争,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又称福克兰群岛之战。这是一场岛屿争夺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次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现代化海空作战,历时74天。
  
  马岛位于阿根廷东南,距阿根廷海岸最近处约510公里,距英国本上约1.3万余公里。该群岛由索莱达岛和大马尔维纳岛等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约1.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位于马岛以东1000余公里的南乔治亚群岛和南桑德韦奇群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马岛虽然人口稀少,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它位于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成为过往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的船只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当巴拿马运河被封闭或停航时,经麦哲伦海峡或绕道合恩角的航线将成为沟通两洋的唯一海上通道。
  
  马岛海岸线曲折漫长,港湾较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英国在南美的重要立足地和它在大西洋南部的唯一海军基地。战后,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和补给点。
  
  战争背景马岛战争起因于英国和阿根廷两国关于马岛主权的争议。
  
  这一争议,由来已久,而且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早在阿根廷独立之前,英国同西班牙就对马岛主权存在着争议,双方也曾为此进行过战争。1770年,西班牙以武力将英国赶出大马尔维纳岛。1806年,英国又赶走了西班牙。阿根廷独立后,以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为名,宣布马岛是阿根廷领土的一部分,而英国则声明马岛主权归属英国。
  
  1832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出兵占领了大马尔维纳岛和索莱达岛,建立了殖民地。
  
  此后,马岛便一直被英国所占领,但阿根廷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联合国曾多次敦促英、阿两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然而,英、阿双方虽经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获结果。1982年2月英、阿谈判破裂后,阿根廷政府决定用武力收复马岛。而英国则为了维护其对马岛的殖民统治,也随即诉诸武力。
  
  于是爆发了英阿马岛战争。战争经过英阿马岛战争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阿军收复马岛与英特混舰队开赴南大西洋。1982年3月中旬,南乔治亚岛发生阿根廷工人升国旗、英国提出抗议的事件。随后,阿根廷马尔维纳斯战区指挥部奉命提前执行其代号为“罗萨里奥行动”的武力收复马岛的计划。阿海军组成了3支特混编队。第一支特混编队,由2艘导弹驱逐舰、2艘导弹护卫舰、1艘坦克登陆舰、1艘潜艇、1艘破冰船和1艘补给船以及海军陆战队2个营、1个野战炮营和2个海军航空兵中队组成。该特混编队负责占领马岛的斯坦利港。
  
  第二支特混编队,由1艘导弹护卫舰和1艘南极供应舰组成,负责收复南乔治亚岛。第3支特混编队,由7艘舰船组成,负责这次作战行动的战役掩护。作战总指挥为马尔维纳斯战区首脑、陆军第5军军长奥斯瓦尔多
  1982年3月末,阿根廷第40和第60两栖特混编队离开贝尔格拉诺港和德塞阿多港,向目的地进发。4月1日黄昏后,第40两栖特混编队驶抵斯坦利港外分别展开,并准备登陆。午夜时分,阿海军陆战队侦察队80人在彭布罗克角登岸。然后直扑斯坦利市区。4月2日凌晨2时,“圣菲”号潜艇派出10名“蛙人”登上约克海滩察看登陆点的情况,准备迎接主力登陆。6时30分阿陆战队第2营及20辆履带人员登陆车乘坦克登陆舰,在龙克湾登陆,攻占机场和港口区。8时30分以后,阿机降部队分乘7架运输机陆续在斯坦利地区着陆。登岛阿军最后增至4000人。阿军在登陆过程中,与岛上英军战斗约2小时。4月2自9时许,英驻马岛总督雷克斯
  与阿军第40两栖特混编队行动的同时,阿第60两栖特混编队到达南乔治亚岛附近;并于4月3日在南乔治亚岛首府格里特维肖港遣送登陆兵上陆。驻岛英军23人被俘。至此,阿军顺利地完成了控制马岛及其附近岛屿的作战行动,随即加紧向马岛运送部队、武器弹药和补给品,以备击退英军的反扑。
  
  阿军占领马岛的行动,使英国受到极大震动。4月3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派特混舰队去南大西洋,准备以武力夺取马岛。4月5日,英特混舰队的舰艇分别由朴次茅斯和直布罗陀起航。驶往南大西洋。
  
  这支特混舰队由40余艘舰艇组成。其中包括“无敌”号和“竞技神”号2艘航空母舰,载运地面部队约4000人,“鹞”式飞机20架和各种直升机45架。与此同时,已在中、南大西洋活动的4艘英国核潜艇也奉命驶往马岛附近水域。4月7日,英国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为封锁区。4月24日,英特混舰队的先遣部队抵达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
  
  4月25日,英海军陆战队在南乔治亚岛登陆,阿守军156人未经顽强抵抗便缴械投降。英军占领南乔治亚岛之后,使其在南大西洋获得了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和前进基地。
  
  同一天,在英军实施南乔治亚岛登陆战斗的过程中,英直升机发现并攻击了阿潜艇“圣菲”号。“圣菲”号被重创后抢滩,艇员68人上岸后被俘,潜艇在拖带时沉没。4月29日,英特混舰队主力抵达马岛水域。
  
  第2阶段,英军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阿军进行反封锁。4月30日,英特混舰队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海空封锁的部署,并开始对马岛进行袭击活动。阿军则出动飞机进行还击。5月2日16时,英核潜艇“征服者”号在马岛西南236海里处,以2条“虎鱼”式线导鱼雷击沉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从此,阿军为保存海军实力,将舰艇撤回大陆沿岸基地和近海。再未出战。5月4日,阿“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在马岛以北40海里处用“飞鱼”式空对舰导弹击沉英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
  
  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英阿双方的损失都很大。英国在封锁、轰炸和炮击马岛的同时,不断向南大西洋增派兵力。到5月20日,英军基本上切断了马岛阿军的海空补给线,达到了封锁马岛的目的,并作好了在马岛登陆的准备工作;阿军为反封锁而对英特混舰队实施的多次空袭,也取得了显著战果。
  
  第3阶段,阿军抗登陆失败英军重占马岛。英军决定于5月21日在马岛进行登陆。截至此时,阿军防守马岛的部队为1个海军陆战旅和3个摩托化步兵旅,共约1.3万余人。
  
  根据马岛的军事地理特点和对英军登陆企图的错误判断,阿军把防御重点放在东南地区,而北部海岸的防御极为薄弱。阿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下:在斯坦利港———道格拉斯一线部署4个营和支援部队约1万余人,在马岛西北部的达尔文港———古斯格林港一线部署1个多营,在圣卡洛斯地区只部署1个新兵连,在大马尔维纳岛南端的福克斯湾部署1个多营。阿军抗登陆作战指挥由驻马岛最高军事长官司梅嫩斯将军担任。到5月20日,英军特混舰队共有113艘舰船,其中作战舰艇33艘,两栖舰船8艘,后勤舰船22艘,商船5艘;飞机42架。登陆部队为: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和伞兵团的2个营约5500人,第5步兵旅3500人,以及一些支援勤务分队,总共约9000人。此外,还有海军陆战队的“特别舟艇中队”和陆军的“特别空中勤务团”等特种部队。
  
  英军将登陆部队分编成先头突击梯队、突击梯队和后续梯队。先头突击梯队为1个多营的兵力,约1000人。
  
  其任务是夺占登陆地段,保障后续梯队上陆;突击梯队为2个陆战营和2个伞兵营以及一些支援分队,约4500人,其任务是发展先头突击梯队的胜利,上陆后兵分两路,最后包围和攻击斯坦利港;后续梯队为3个营和后勤分队,约3500人,其任务是开辟新的登陆地域。“特别舟艇中队。和“特别空中勤务团”则负责侦察、袭扰和排除障碍等。
  
  5月20日晚,英特混舰队的2艘航空母舰在数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掩护下,由斯坦利港东侧向马岛以南航行,并不断向南部沿海阿军据点炮击,以给阿军造成英军即将在马岛南部登陆的错觉。与此同时,一支由载运登陆部队的两栖登陆舰、大型运兵船和供应舰组成的登陆编队,在20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护航下,沿马岛北部海岸向圣卡洛斯航行。21日3时30分,英“特别空中勤务团”的突击小队在圣卡洛斯港着陆,英舰对圣卡洛斯港实施猛烈炮击。3时40分,英军2个陆战营和2个伞兵营约2500人从16艘登陆舰艇上出发,利用夜暗在圣卡洛斯港地区分4处登陆。登陆部队未遇抵抗,前后共用4个小时即上陆完毕。登陆部队上陆后遂向阿守军发起进攻。阿军进行轻微抵抗后,除少数被俘外其余趁黑夜溃逃。到21日黎明时,英军已建立了一个25平方公里的登陆场,上陆兵力达4000
  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后,阿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出动飞机对英登陆地域附近的英军舰船实施了持续不断的猛烈袭击。5月21日,炸沉英护卫舰“热心”号,并重创和击伤其他英舰4艘,阿损失飞机14架。后于23
  5月27日,英军开始陆上战斗。英军兵分南、北两路,发动钳形攻势,向斯坦利港推进。南路部队于5月28日占领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机场,北路部队在攻克道格拉斯和蒂尔湾等据点后,直逼斯坦利港。
  
  由于阿军采取收缩外围、集中全力于斯坦利港与英军决战的战术,两路英军所到之处均未遇到阿军抵抗。6月1日。两路英军在斯坦利港外会合。6月8日,英后续部队35血余人在斯坦利港西南布拉夫湾登陆。阿军发觉后,立即派出大批飞机对集结在布拉夫湾的英舰进行猛烈轰炸,从而导致了一场激烈的、持续两天的海、空战。6月8日,阿a4型飞机用炸弹炸沉英登陆舰“加拉哈德爵士”号,炸伤登陆舰“特里斯特拉姆”号和护卫舰“普利茅斯”号。在这场战斗中,英军死50人,伤130人,占马岛战争全过程中英军死亡总数的20
  6月11日和12日,英军以密集的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摧毁了阿守军阵地,攻占了数处,阿守军主力伤亡惨重。6月13日,英军向斯坦利港发起总攻。至6月14日中午,英军先后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和威廉山等地,进抵距市区约4公里的地方。阿军放弃阵地。丢弃大量重武器退向市区。6月14日午后,英阿双方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阿军于6月14日21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马岛战争基本结束。
  
  战争结果英军获胜,重占马岛。在这次马岛战争中,英军被击沉舰船6艘,击伤18艘,损失飞机37架,伤亡、被俘1100余人,阿军被击沉舰船5艘,击伤6艘,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被俘1.37万人。英阿马岛战争是一次现代化条件下的岛屿争夺战。这次战争表明,在现在条件下,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大的战斗威力,但传统武器仍具有生命力,电子对抗在战争中处于重要地位;海上舰艇编队的主要威胁来自空中,编队防空必须大力加强;后勤保障的规模大,组织复杂。
  
  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
  
  历史溯源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3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3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是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们在公元前约4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部沿阿拉伯海一带到这里定居。
  
  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此外,巴勒斯坦早期还有阿穆尔人和亚兰人等部落居民。
  
  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来人,他们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亚古代闪族的后裔,他们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
  
  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以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亚帝国消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
  
  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的统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隔绝状态,各被征服国家的民族开始杂居交往。犹太人从此也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这可说是犹太人的第2次大流散。
  
  犹太人的第3次大流散是在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帝国不断强盛,并向东大力扩张,于公元前63年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史称“犹太战争”。特别是公元115年的最后一次起义,曾给罗马帝国以沉重的打击,把罗马驻军赶出了巴勒斯坦南部,并占领耶路撒冷。但起义于公元135年失败。
  
  经过3次大起义和3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6世纪50年代,新兴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巴勒斯坦从1518年起纳入帝国版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由于奥斯曼帝国鼓励传播伊斯教和阿拉伯文化,因此,这里的阿拉伯民族特征始终没有改变。
  
  可以说,公元1世纪以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数很少,1880年只有两万多人,1918年也只有5、6万人,仅占当地居民的8
  英美扶持的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人在公元1
  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动,十分猖獗,它是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催化剂,使犹太人从一般的复国愿望发展成具体的政治性运动。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俄为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视线,煽起屠杀犹太人的狂潮,被屠杀的犹太人不计其数。1842年5月,沙皇俄国还颁布法令,将犹太人赶出乡村和居民区。这样,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并建立了一些犹太复国主义的移民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初步兴起。
  
  犹太资产阶级也乘机打出“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推波助澜,从而把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愿望发展成为系统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和有组织的政治运动。
  
  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作家西奥多
  赫茨尔建立犹太国的主张得到了欧美犹太人的大力支持。1897年,在赫茨尔的领导下,欧美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首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决定成立全世界统一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选主席。
  
  这次大会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分散的地区性运动进入世界性的有组织的政治运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
  
  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订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1917年11月6日,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政府以执行《贝福尔宣言》为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西部仍为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总督直接统治。
  
  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特别是在《贝福尔宣言》发表和英国委任统治之后,巴勒斯坦犹太移民成倍增长。
  
  据统计,1917年4月,《贝福尔宣言》发表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超过5万,1939年猛增到44.5万多人,已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
  犹太移民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以及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庇护,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工业,使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犹太人还建立了“哈加纳”、“伊尔贡”、“斯特恩集团”等秘密武装组织。从而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它从一开始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早在1917年10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英国政府表示他对《贝福尔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国在巴黎和会是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的建议”,“犹太国一旦成为事实,国联就立刻承认巴勒斯坦为犹太人的国家”。1922年6月30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同时,在经济是开始渗入巴勒斯坦。
  
  为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力扶持犹太复国主义,排挤英国。1943
  巴勒斯坦分治
  
  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美苏代表主张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立即进行分治,他们的主张获得通过。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而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的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
  
  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
  
  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
  
  巴勒斯坦战争
  
  阿拉伯国家军队发起进攻之后,埃及军队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由于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从而使埃军慌乱不堪,接着以色列人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
  
  消息传到开罗,埃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击特拉维夫,这一挫折,成为埃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转折点,特拉维夫再没受到埃军攻击。
  
  埃军攻击改变目标,转而占领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南路第4旅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叙利亚军队以2个机械化旅从库奈特拉出发后,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击,他们陆续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3个犹太居民点,接着向尼加亚居民点出击。此后,他们在太巴列湖南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一心想夺取这个城市,成为“耶路撒冷之王”。
  
  所以,战争开始后,阿拉伯军团就直捣这一城市。5月18人,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接着,阿拉伯军团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占领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伦,切断了以色列人的增援。5月28日,旧城犹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
  
  然而,军团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抓住这一机会,他们只满足于打一些小仗,发动一些有限的进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战斗出现僵局。
  
  伊拉克军队先是向北部的盖谢尔和贝桑进攻,进展不大,转而进攻纳布卢斯,伊拉克军队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3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械化旅。相继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著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但伊军为能继续进行攻击,丧失了战机,以军乘机向杰宁反扑,但被伊军击退。
  
  黎巴嫩军队在北部的进攻规模较小,它先是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后被以色列夺回。6月5日,黎军再次攻占此地,并固守到战争结束。
  
  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开战的第3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__________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首先是扩充兵员。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处,总兵力只有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1.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2.召集36
  其次是采购武器。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
  
  第三是进行军事改组。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个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经过周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
  而阿拉伯军队在停火期间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埃及野战军增加到1.8万人,伊拉克军队增加到1.5万人,叙利亚和黎巴嫩募兵后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以色列的进攻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
  
  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战争重起后,以军的进攻方向重点放在中部战线。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
  
  该两城由“阿拉伯军团”占领,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枢纽,对以色列威胁较大。当以色列两个旅向两地发动进攻时,“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使以色列军队于7月11、12日就占领了两地。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线,以色列部队向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企图夺回米什马尔哈耶丁居民点,把叙利亚军队赶往约旦河东岸,但被叙军击退。
  
  于是,以军改变进攻方向,主力西移,向拿撒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发动进攻。7月15日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条进攻路线是进攻耶路撒冷。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着进攻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
  
  经过反复争夺,7月15日,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7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到10月初,以军总数为9万多人,有100多架飞机和16艘舰船。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
  
  “约夫”战役
  
  战役发动前,埃及军队在内格夫的部署,缺乏纵深,他们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防御阵地内。10月15日
  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接着,以军向埃尔曼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起进攻,并于19日夜间攻占次地。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希拉姆”战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
  
  30日,以军攻占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希拉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虽被击退,但以南的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12月7日,对以军阵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12月22日,以军出动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即“霍雷夫”战役。
  
  战役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进行。由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戈兰尼旅在宽大的正面是沿海岸公路挺进,22日夺取了加沙南侧8公里制高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
  
  进攻的路线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杀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军没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因为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使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27日占领了奥贾。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队,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订停战协定。
  
  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
  
  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落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
  
  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订,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
  2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7月26日,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解放广场挤满了激动的人们,麦加尔
  众人对“勒赛普斯”这个词感到疑惑,可有人却心领神会。
  
  原来,纳赛尔事先与负责接收运河公司的埃及官员尤尼斯约定,演说一提到法国殖民者勒赛普斯的名字,运河区的有关人员就动手接管。尤尼斯事先即做好部署,以便一听到信号时让运河公司的官员措手不及。纳赛尔在演说时担心尤尼斯听漏“勒赛普斯”,所以竟重复了10次。其实,尤尼斯第一次听到广播“勒赛普斯”就已不再听演说,而去动手接管了。
  
  1956年6月由国民议会选举纳赛尔为总统,继而于7月17日在公民投票中以99
  7月20日,纳赛尔下定实行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决心,以运河通航费建造水坝。
  
  埃及实行运河国有化,受打击最重、反应最强烈的是英国和法国。
  
  英国石油进口量的一半以上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而英国此时的石油储备仅能维持几个星期。
  
  7月27日上午,英国首相艾登在下院表示,英国决心在必要时将单独以武力保卫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得到反对党和舆论的普遍支持。法国得到消息后的反应比英国更为强烈。28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支持政府对埃及推行强硬政策的决议。30日,国民议会以休会10分钟表示“要求对埃及采取强烈行动”,并质问政府是否口头上勇敢,实际上认输。报纸更是在鼓噪:“运河国有化已经4天了,我们还不打进埃及!”
  
  但是,由于英法两国在二战后军事和经济力量尚未完全恢复,因此无力马上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而只能先对埃及施加外交和经济压力,并指令本国商船在通过运河时拒绝向埃及缴付通航费。英法都需要美国的支持和美国海军第6舰队的战略掩护,并力争一致行动。7月27日,艾登建议三国立即在伦敦或华盛顿举行“高层会谈”。
  
  美国在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问题上可谓亦喜亦忧。喜的是终于有了浑水摸鱼、取代英法的良机;忧的是美国如果被拖进战争,将殃及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而且纳赛尔单方国有化的命令可能影响巴拿马运河。基于这种心态,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指出,在经济制裁和缴付运河通航费方面,美国将不与英法合作。
  
  8月1日,杜勒斯来到伦敦。他在前往唐宁街会见艾登的途中受到热烈欢迎,因为英国人认为美国会帮助英国用武力对付纳赛尔。
  
  但实际上,由于艾森豪正面临大选,他此时考虑的是如何高唱和平而再次当选总统,不愿被英法拖入战争,因此指示杜勒斯既不与英法闹僵,又避免军事卷入。
  
  最后,英法美等都同意暂时先举行谈判,并于8月2日晚间发表联合公报,宣称苏伊士运河是国际水道。
  
  9月3日,以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为首的五国代表团到达埃及,把伦敦会议18国宣言交给纳赛尔。9日,纳赛尔明确拒绝伦敦会议宣言所提出的国际控制,孟席斯使团无功而返。
  
  孟席斯使团尚在埃及谈判期间,杜勒斯又想出一个建立“使用国际协会”的新方要。埃及则在9月10日向各国发出照会,建议成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国谈判机构,修改1888年公约,以解决运河问题。17日,与此相关的多个国家分别发表声明,支持埃及的建议。
  
  英法经过斟酌,于11日接受杜勒斯的新方案。谁知就在英国内阁决定接受美国新计划的当天,有人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如果英法用兵,美国是否支持。艾森豪回答:“在我任总统期间,美国不会打仗,除非国会开会宣战。”杜勒斯对记者说得更为露骨:“我们不想用武力为自己开路……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封闭,我们将让船舶绕道好望角。”
  
  这时,英法看出美国为阻止动武,新花样还会层出不穷。因此,它们急于找到新借口。
  
  12日,英法以“使用国协会”将雇用领航员为由,通知埃及把非埃及籍的领航员调离。14日,西方的领航员撤离,而英法故意让大批船只过运河。幸好,纳赛尔从8月上旬已开始招募领航员。
  
  此外,在此期间有些船只为了安全或接到本国政府命令,已绕道好望角。因此,在西方领航员撤离第二天,埃及领航员领着由13艘船组成的船队顺利通过了运河。
  
  在埃及毫不退缩、运河畅通无阻、绕道好望角费用昂贵的局面下,9月19日
  
  两天后,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会上,英法要求埃及承认“国际管理制度”和“使用国协会”特权,但遭到苏联和南斯拉夫代表否决,从而使18国方案和“使用国协会”均告破产。
  
  这样,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两个多月来,经过三国外长谈判,三次伦敦会议和安理会的讨论,英法一再遭到挫败,逐渐陷于孤立。
  
  特别是美国的表现,使艾登认为英国“除使用武力或默认纳赛尔胜利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法国比英国更热衷于武力解决,认为谈判陷入僵局会更有利于它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
  
  10月14日,英法提案在安理会遭到否决。16日,艾登和劳埃德飞到巴黎与法国总理摩勒和比内会谈。艾登向法国人明确许诺:以色列进攻埃及时英国要介入,法国把会谈的结果告诉了以色列,要点是:埃以开战,英法将要求埃以均撤离运河区,如一方拒绝,英法将为保证运河畅通而进行干涉。
  
  10月22日,以本
  战前的埃及陆军总兵力15万人,其中部署在西奈半岛的东部军区由阿密尔准将指挥,埃及军把西奈半岛北部作为设防重点。在半岛南部,防守力量则显得薄弱,在沙姆沙伊赫仅有一个旅的兵力。
  
  以色列国防军共有兵力10万,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经与英法协商确定,法国空军负责作战期间的制空权和以色列的国土防空,以色列空军以155架作战飞机支援本国地面部队作战并负责亚喀巴湾方向的作战。以色列军全部18个野战旅中的12个是由南部军区司令辛霍尼准将指挥的,兵力4.5万人,分为4个师级集群,每个集群负责1个方向的作战。
  
  按照部署,拉斯拉夫准将指挥第77集群突向北部海岸公路,沃拉赫上校指挥中路集群负责西奈半岛中部的作战,沙龙上校指挥的第202空降旅负责西奈半岛南部的作战,第9旅负责进攻沙姆沙伊赫。
  
  代号“卡达希行动”的西奈战役旨在席卷西奈半岛,击溃埃及军,消除埃及军,消除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阻止埃及军而后发动的反攻,同时摧毁埃及军突击部队设在加沙地区和边境附近的基地。
  
  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军首先在米特拉出口空降沙龙手下的1个加强营,随后出动10个旅的兵力,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分4路实施快速突击。沙龙指挥2个空降营约3000人于29日下午4时从以埃边境实施突破,向米特拉山隘前进,于30日夜10时30分与艾坦营会师于米特拉山隘。
  
  埃及军得知以色列军进攻后,阿密尔命令运河西岸的第2步兵旅、第5和第6步兵营进攻以色列军空降部队,但难分胜负。30日中午,以色列空军飞抵米特拉上空,对埃及军2个营实施突击。31日晨,沙龙请求总参谋部批准其占领米特拉山隘东端未果。
  
  稍后,他以第2营的2个连等部组成侦察队,以营长古尔少校为队长。但是,侦察队的先头部队通过海坦谷地时遭到埃及军炮火的阻击,一辆车被击中起火,堵塞了通路,艾坦投入的后续部队也全部被堵在谷地。沙龙面临两难境地:或者撤离,或者增援。他最后决定增援,以全部炮火实施压制射击,以2个连进攻海坦谷地东部。
  
  黄昏时分,以色列军与埃及军展开肉搏战,直到晚上8时才告结束,在这场未曾预料的战斗中,沙龙旅阵亡38人,伤120人;埃及军则阵亡约150人。
  
  西奈半岛中部的阿布奥格拉是埃及军的关键防御阵地,只要守住该地,__________以色列军就无法打通通往阿里什的海岸公路,故以军总参谋长达扬少将首先将重点放在进攻阿布奥格拉。
  
  沃拉赫上校的中路集群下辖3个旅,另加强有第37机械化旅。但是,在判明英法军确实参战前,第7装甲旅和第37机械化旅是不准参战的。沃拉赫首先以第4旅准备进攻乌姆
  在此期间,第7装甲旅的“谢尔曼”坦克营历经10个小时通过达伊卡出隘,于31日凌晨发起对阿布奥格拉的进攻,经过激战占领阿布奥格的道路交叉点。埃及军第6旅新任旅长瓦雷从阿里什增援第109步兵营,同防守乌姆
  当天夜里,阿丹营还攻占了鲁瓦法水坝。第10步兵旅旅长因指挥无能导致攻击受挫,受到撤职处分,取而代之的是塔尔上校。达扬还调第37机械化旅进攻乌姆
  从10月31日下午开始,英法空军开始行动,多次轰炸埃及空军机场,炸毁飞机近300架。纳赛尔担心英法军在苏伊士运河实施登陆作战,遂停止对西奈半岛的增援,并命令西奈半岛防御部队向运河方向撤退。埃及军撤退完毕之后,以色列军占领乌姆
  11月1日清晨,以色列北路集群司令拉斯拉夫准将下令进攻加沙地区,其任务是首先占领拉法,而后打通阿里什,最后进入坎塔拉和苏伊士运河区。由于埃及军已奉命撤退,故以色列军未经激战即于次日完成了这一任务。
  
  解除亚喀巴湾封锁的任务由第9步兵旅担任。11月2日凌晨,约菲旅奉命向沙姆沙伊赫前进。因为担心该旅进展太慢,达扬又下令沙龙旅空降部队一部突袭沙姆沙伊赫。4日下午,约菲旅进抵沙姆沙伊赫以南5公里处,顺利占领埃及军的警戒阵地,并于次日经过激战占领沙姆沙伊赫要塞。5月5日,空降部队与约菲旅取得联系,__________9时30分夺取埃及军指挥所。至此,埃及军以色列军的战争即告结束。
  
  早在10月30日下午6时,英国和法国政府就向埃及和以色列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12小时以内作出答复:1.两国政府立即停止在陆海空的敌对行动;2.两国军队相互后撤,埃及军撤至苏伊士运河西岸,以色列军撤至运河以东10英里处;3.埃以两国政府同意英法联军为隔离两国军队和保障一切国家船舶在运河航行而暂时占领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
  
  以色列答复接受最后通牒要求。
  
  纳赛尔则在当天深夜加以拒绝,并于31日早晨命令尼罗河流域和苏伊士运河区的防空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命令阿密尔在英法军进攻时撤退西奈半岛和部队,保卫苏伊士运河。纳赛尔认为,只要能守住拉法阿布、奥格拉、阿里什三角地区,就能阻止以色列军从北路、中路进攻西奈半岛,而当前威胁最大的是已经到达哈萨拉的以色列第7装甲旅即将与米特拉山隘的空降部队会合。
  
  为此,埃及军迅速将运河西岸的第4装甲师推进到哈萨拉,同时为阻止第7装甲旅与空降部队的会合而将部队推进到萨马代。
  
  同日,英法联军出动飞机和舰艇袭击埃及空军基地和港口,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使拥有250余架作战飞机的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11月5日,英法空降部队在塞得港和福阿德港地区实施空降,并大量使用直升机实施机降作战。6日,两国登陆部队2.2万人占领塞得港和福阿德港,随后沿运河向南推进约30公里。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命令驻西奈半岛埃及军回运河区,奋力抗击入侵者。塞得港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勇敢战斗,配合正规军抗击英军和法军的进攻。
  
  此时,苏联的注意力正为匈牙利事件所吸引,难以兼顾埃及危机。
  
  在匈牙利局势明朗化之后,苏联便采取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以不同的措辞照会有关各方。在致以色列总理本
  致使英法慌忙要求美国保证北约组织的团结。而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函则称,“如果这场战争不予制止,则将险象环生,并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原子武器的大国,对于制止战争和恢复近东地区的和平负有特别的责任。
  
  此时的美国政府,既面临苏联要求联合采取决定性措施,又面临英法要求保证北约组织团结,显得有些左右为难。如果不与苏联联合采取行动,那么在“运河回合”中得分的将是苏联,而得罪阿拉伯国家的就是美国。
  
  经过内部的紧急磋商,美国政府一方面声明拒绝与苏联采取联合行动,并以美军进入全面警戒状态为姿态,警告苏联不得进攻英法;另一方面照会英法,表明只有当苏联进攻欧洲或埃及进攻英法舰船时,才有所谓“大西洋的保护”问题,当务之急是限英国在12小时内停火。
  
  在战争中处于不利态势的埃及本来已决定放弃塞得港而退守首都开罗,但看到国际形势的发展于己有利,遂转而下令坚守塞得港,同时呼吁有关亚非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而这种形势却迫使英国内阁于11月6日深夜同意停火和撤军。法国尽管对英国的“背叛”行径大为恼火,但由于势单力薄,无法独自支撑局面,也只好对现状予以默认。
  
  11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英法撤军、以色列军撤退到1949年埃以停战协定的停战线后面,以及关于紧急部署联合国的部队的决议案。12月,英法联军撤兵。以色列军于次年3月撤出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以色列取得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联合国紧急部署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地区。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死亡约1600人,损失飞机210架;以色列军死亡约200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联军损失很小。
  
  3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美苏在中东的对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苏联向埃及、叙利亚等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以色列也从美国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1964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团结合作的局面,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协议,并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阿方计划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动空军对约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进行轰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计划。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
  
  从此,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五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4第四次中东战争
  
  攻破天堑
  
  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色列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爆炸了埃及士兵预先在水下悄悄埋入的两个炸药包,炸开了两个缺口;隐蔽在河西沙丘后面2000门大炮同时突然向东射击,炮弹铺天盖地飞往以色列阵地。第四次中东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突破运河天堑,埃及参谋总部事先制定了周密计划。对于一支现代化陆军说来,江河并不足惧。水陆两栖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可以充当突击的先锋,在对岸建立桥头阵地。还可以运来舟桥部,卸下后连接在一起,于几分钟之后在预定地点架设完毕。等到军队主力抵达时,渡口业已准备就绪。
  
  然而,苏伊士运河却与众不同。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构造使两栖突击部队面临了许多困难,而且以色列还在天然障碍上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运河的宽度只有195至220码。但是,凡是见过它的人,都把它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头一个障碍是:为防止河岸被侵蚀,河岸镶砌了水泥墙,墙顶露出水线,墙脚深深埋入河床。总参谋长沙兹科将军介绍说,河水还有潮汐现象。高潮时,河水从水泥墙顶端下方一码处流过。低潮时,水面距墙顶两码,南端为3码。水陆两栖车辆不能像拉布拉多猎犬那样从高度为一码以上的河岸跃放水中;至少不能不冒严重风险就跳下去。
  
  即使跳下去了,又怎能爬上对岸呢?
  
  第二个障碍是以色列军队沿整个东岸垒起的庞大沙丘。在6年的时间里,以色列的推土机孜孜不倦地聚沙成垒。当然,功夫下得最大的地方是可能的渡河点。那里的沙垒高60英尺,而且上下几乎一般宽。
  
  其面向埃及突击部队的西坡,则与更陡峭的水泥河岸连成一体。
  
  第三道障碍,即巴列夫防线。以色列自“六五战争”中侵占埃及的西奈半岛后,为了长期霸占这块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部署了9个旅的重兵,其中包括4个装甲旅,并且不惜花费3亿美元,用3年的时间,沿运河东岸构筑一道全长170公里、纵深10公里的防线,以当时以色列总参谋长哈伊
  防线的主阵地以运河为屏障,依托河堤构成。河堤原是由开凿运河时挖出的泥沙堆积而成,以军将它加高到平均25米,并把朝向运河一侧削成55度的陡坡,上面布设了十几层密匝匝的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
  
  河堤全线构筑了19座要塞、30个坚固据点,各个据点又都有若干个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下面埋设了许多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道,只要一按发火设备的电钮,就可以点燃汽油,向河面喷射,形成一片火障,燃烧时间可达30分钟。
  
  在各据点之间,建筑了坦克和大炮掩体,火力互相交叉,控制着整个运河和重要通道。
  
  在主阵地后面的交通要道上,还构筑了据点,配备有预备队和支援火炮。防线前沿驻军3000人,有足够三四月用的军火、粮食等。以色列在防线筑成后,曾经大肆吹嘘它“坚不可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防线。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狂妄地叫嚣,面对巴列夫防线,任何埃及军队渡河攻击,都将在24小时内被消灭。
  
  10月6日下午2时整,按照计划,200架埃及空军超音速飞机呼啸著越过运河,袭击了以色列军阵地。
  
  这次袭击完全出人意料,也近乎大获全胜。20分钟之内,埃及飞机摧毁了以色列在西奈的指挥部、空军指挥部、防空和雷达干扰中心、导弹营、炮台等。估计90
  空袭后接着便是毁灭性的排炮轰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猛烈的一次炮击。
  
  然后,就是成千艘小型橡皮攻击艇载着埃及士兵,冒着极大的危险抢渡运河。第一批抵达东岸的士兵攻占了以色列的工事后,便给战友们放下绳梯。他们很快就占领了一些在工事后的以色列军阵地,进而掩护后来的登陆者。最先横渡运河的大部队是埃及第7旅。在开罗作战指挥大厅里,满怀喜悦的萨达特和他的军事指挥官们接到了这样的报告:埃及的旗帜又一次飘扬在东岸了!
  
  先头部队渡过运河以后,工兵便开始以高压水龙开道。高压水龙轻而易举地冲开了沙质的工事,赞成一个个大缺口。埃及的坦克从快速安装起来的浮桥上过河后,便通过这些缺口向以色列占领的西奈挺进。夜幕降临时,5个完整的装甲师沿着170公里的河道成功地越过运河,到达苏伊士东岸。不可一世的巴列夫防线的要塞,在猛烈的炮火中,一个一个地落入埃及人手中。
  
  关于这次抢渡运河天堑,新临指挥这次战役的埃及总参谋长萨阿德
  当敌人的第一批坦克冲向运河时,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尘土迷漫。埃军突击组有很多已经抢在以军坦克之前占领了斜坡武射击阵地。
  
  而且,占领了沙垒的埃军士兵可以居高临下地对向前开进的以军坦克射击。但是,击退以军第一批装甲车辆主要靠部署在西岸沙垒上的部队。埃军的火力一方面继续对敌方支撑点进行射击,同时掩护各工兵排把水泵运到对岸,开始执行在沙堤上打开70条通路的任务。
  
  “在苦湖,我们的两栖旅已经开始在东岸登陆。”沙兹科将军说,“我们的飞机在完成了第一次袭击后,正在返航。它们的航程很短,因此所有目标都选在西奈,其中包括敌军机场、防空导弹发射场、电子干扰站和军事司令部。袭击中,我们损失了5架飞机。我们的飞机都沿安全走廊穿过我方萨姆导弹防御地带返航。”
  
  随着埃军大炮的猛轰,埃军先头部队8000人在海、空军的支援下,从运河北部的坎塔腊、中部的伊斯梅利亚、南部的大苦湖等处奋力强渡运河。他们乘橡皮艇和两栖车辆在弥漫的硝烟中奋勇冲向东岸,首先占领那被炸药包炸开的缺口。以军士兵见状慌了手脚,赶忙去开启凝固汽油管道,想用大火阻挡埃及战士前进。不料电钮按后,连半点火星也没有。
  
  原来前一天晚上,埃军侦察兵已经偷渡过河,用水泥堵塞了管道喷口。埃及士兵登陆后,用爆破筒在以军阵地的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沿着临时架设的绳索和软梯,攀登上陡峭的河堤,再用炸药和推土机扩大缺口,不到10小个小时就打开了60个可容坦克通过的缺口,架设了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的渡场。于是,配备有坦克装甲车、火炮、地对空导弹等重装备的8万名埃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线。
  
  到10月7日8时止,渡河战斗已经告捷。埃军总参谋长沙兹科将军说,防守巴列夫防线的以军3个装甲旅和1个步兵旅几乎全部就歼。
  
  以军的360辆坦克中有300辆被击毁,几千人被击毙。埃军损失了5架飞机和20辆坦克,280人阵亡,这相当于埃及投入战斗的飞机总数的2.5
  埃军初战告捷,士气更加高昂。为了解放祖国的领土,埃及士兵人人奋战,个个争先。
  
  有的把炸药包绑在身上跳上以军的坦克,和敌人同归于尽;有的用身躯堵住以军堡垒的机枪口,让战友们冲上去。10月8日,埃军收复西奈第二大城东坎塔腊。9日,击退以军装甲队部队3次猖狂反扑,全歼以色列第190装甲旅,活捉了旅长。接着,埃军又攻占富阿德港以南地区、伊斯梅利亚以东地区和陶菲克港湾地区。到了13日,盘踞在运河东岸最后一个据点的以军也被迫缴械投降。
  
  至此,埃及第2、第3军团5个师、1个旅全部过河,在前线北部、中部和南部打开3条通向西奈腹部的通路,控制了西奈半岛纵深10至15公里的地区。
  
  在埃军从正面突破运河的同时,还有数十支伞兵部队和特种突击部队乘直升机在以军后方着陆,破坏以军的交通通讯联系、油田设施和攻占据点,并对沙姆沙伊赫进行了一次袭击。埃及海军则封锁了曼德海峡。
  
  骄兵致败
  
  在防守运河的战斗中,以色列之所以遭到惨败,主要是骄傲轻敌。
  
  开战前10天,以色列曾向驻以色列外国记者介绍情况。英国《泰晤士报》说,这一次讲话,对于以色列怎样错误地估计形势,提供了基本线索。以色列高级人士强调,他们认为“阿拉伯首脑们并没有准备好战争”。
  
  有一个人这样说,阿拉伯也许“估计错误”而发动战争。他们如果敢于如此,毫无疑问,必然失败。情况介绍人最后用极大的自信这样说道,以色列“无意作战”。他暗示,因此阿拉伯不会开战。
  
  美国情报机构也得到同样结论。9月30日,在基辛格的要求下,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自己的情报研究局,向基辛格提出了它们对于阿拉伯调查的判断。两者都没有像基辛格提出它们对于阿拉伯调查的判断。两者都没有像基辛格所说的那么乐观。情报研究局认为阿拉伯的行动“难作结论”。
  
  不过,该局在衡量了政治情况之后,虽然没有“乐观地”认为一定没有战争,却“怀疑”战争是否在不久之后出现。中央情报局的判断大致相同。埃及调兵被视为“不好的兆头”。
  
  可是以色列对阿拉伯意图的解释被当作决定性的了。情报研究局也受到了以色列情报的影响。美国人说:“我们的错误是接受了以色列对阿拉伯意图的解释。”但在衡量阿拉伯意图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大致接近看准了一点:阿拉伯国家是针对联合国而来的,联合国大会新的一届会议刚刚开始。
  
  阿拉伯各国外长和以色列外长都来到联合国大会,刚刚因“解决了”越南问题而准备接受诺贝尔奖的基辛格宣称,美国现在准备协助“实际进展”,走向中东问题的解决。9月25日,他邀请阿拉伯各国使节午餐,作为正式宣布,第一次采取外交行动,通过9月底在纽约的一连串谈话,基辛格的确有了若干成就。“阿拉伯人显得比过去轻松和自信,这是我长时间来所少见的。”一名联合国高级官员事后谈到这次会见时说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外交部长秘书同意,在11月的某一天,在基辛格的主持下会见,以制定“一套程序”,走向实质谈判。
  
  情报分析人员受骗了。“阿拉伯国家对于外交显得十分有兴趣,以致虽然有大量军事调动的证据,我们受到了愚弄。”一名华盛顿情报人员说,“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事实,可是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地分清主次先后。”看过情报机关的判断报告之后,基辛格也以为阿拉伯国家会给他的外交手段一次表演的机会。
  
  由于萨达特本来就主张军事和外交并进,也许基辛格与阿拉伯国家的一次最有力的接触———与埃及外交部长札雅特的接触,是萨达特极需要的最后一分钟接触,以便弄清,万一军事失败了,可能遇到的大致是什么条件。
  
  就以色列来说,开战以前的30小时是最危险和最神秘的时刻。以色列运输部长西蒙
  可是其他政界方面的消息都说,那一次会议是在星期五傍晚才开的。
  
  在以色列内阁里,正如其他内阁一样,虽说采取集体负责的原则,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有一些部长比其他部长地位高。梅厄夫人的“厨房内阁”的组成,时有不同。那天傍晚,5点30分,天一黑,宗教仪式一开始,便等于通知犹太历一年中的最隆重的一天———赎罪日开始了。
  
  那时,有4名部长在梅厄夫人的特拉维夫宫邸开会。有梅厄夫人自己,副总理阿隆,国防部长达扬,无任所大臣卡里里。卡里里这个人,在以色列之外几乎不为人所知,他是梅厄夫人最亲近的政治助手之一。
  
  也许是从会议一开始,也许是在会议开到一半中间参加进来的还有前任参谋总长巴列夫,现任参谋总长埃拉札尔。
  
  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打乱赎罪日的平静,征召预备役。当场决定不征召。官方事后的解释说,当时并没有人表示不同意见。但事实上是埃拉札尔反对无效,他非常生气。埃拉札尔在11月11日说,如果预备役能够“提早24小时或48小时征召”,战果“毫无疑问会大为不同”。
  
  他并且提到了事后争论最大的伤亡问题,认为那样的话,伤亡可以大为减少。他说,可是,这一项决定“是在最高级的政治、军事会议上决定的”。他的结论是:“如果征召了预备役,我们很难说,战争是否真的会爆发。”
  
  还有消息说,10月4日夜间,以色列得到更多的有关阿拉伯军队调动的情报,达扬从睡梦中被叫醒。他同参谋长埃拉札尔讨论后,和军事情报局长泽拉同到总理梅厄夫人家里,向她汇报。埃拉札尔建议取消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假期,把装甲部队集中到埃以和叙以两条战线。
  
  梅厄决定次日召开内阁特别会议,研究当前局势和对策。
  
  5日在内阁会议上,埃拉札尔强调,埃叙军队已进入防御状态,可通栏进行军事演习,但这两支军队都可以立即由防御转入进攻,战争的危险性是存在的。而泽拉得到美国情报机关的观点支持,认为埃叙军队不可能发动进攻。他说:“埃军大规模渡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色列一些人一贯不相信阿拉伯人民真正有能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更不相信阿拉伯人民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10月6日清晨4时,以色列情报机关才确信,阿拉伯国家将在当天对以色列发动一次袭击,估计进攻时间在日落以前。
  
  梅厄夫人在她的家里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她仍拒绝埃拉札尔提出的先下手对埃叙军队进行袭击的主张。内阁会议最后只同意采取包括局部动员在内的必要措施。直到10月6日上午10时,以色列才发布紧急动员令,要它的大部分由市民组成的军队开往前线。这时离战争爆发只有4个小时了。
  
  埃及武装部队在10月6日全线成功地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
  
  两伊战争
  
  1伊拉克首开战端
  
  1980年9月22日午夜,伊拉克突然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伊朗,随后以5个师又2个旅近7万人和1200辆坦克的地面部队,分北、中、南3路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约690公里的边界上,先北后南向伊朗境内推进,占领席林堡、梅赫兰、富凯和博斯坦等10个城镇;10月24日又夺取霍拉姆沙赫尔西区,包围苏桑盖尔德、阿巴丹,控制近2万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伊朗仓促应战,驻边境地区的4个师退守重要城市,并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同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与石油设施。
  
  11月,伊拉克因阿巴丹等城镇久攻不克,进攻势头锐减;伊朗乘机开始局部反攻。1981年9月27日,伊朗转入全面反攻,先后组织阿巴丹、博斯坦、胡齐斯坦和“圣城”等战役,逐步收复失地,取得战场主动权。1982年6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推翻或动摇萨达姆政权,伊朗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
  2伊朗不甘人后
  
  1984年2月,伊朗不顾伊拉克停战要求和国际调停继续发展进攻,企图迫使萨达姆下台,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至1988年3月,先后发动“巴德尔”、“曙光”8
  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后在中线和南线多次组织进攻战役,并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装配合作战。为改变战场态势,阻止伊朗进攻并削弱其战争潜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化学武器外,还先后于1984年2月和1985年3月率先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攻击对方石油输出终端和军事、经济目标。伊朗针锋相对予以还击,在空军力量不足情况下率先使用地地弹道导弹,引起双方“导弹战”。
  
  由于伊朗使用导弹袭击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美、苏、英、法等国自1987年7月起先后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美海军曾多次同伊朗发生冲突,战火由两伊边境蔓延到海湾地区。
  
  1988年上半年,伊朗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压力增大,战场形势恶化。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继续对伊朗纵深目标实施导弹袭击。
  
  1988年4月,伊拉克开始全面反攻,先后通过“斋月行动”、“信赖真主”等战役,收复法奥等南部失地和北部山区,并攻占伊朗的代赫洛兰及其周围地区,随后主动撤离;在其他地区共占领伊朗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占科威特面临严重的海湾危机,于8月15日宣布5天内从伊朗撤军,接受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并开始释放战俘。至此,两伊结束战争状态。
  
  两伊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
  
  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
  
  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朝鲜云山战役
  
  抗美援朝
  
  在赢得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后,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军事强国,崛起于战争中的一批美军“王牌”部队更加骄横不可一世。
  
  但是不久,他们就在朝鲜同中朝军队的较量中领教了惨败的滋味。
  
  兵败朝鲜的美军只是中国军队先后战胜过的20多个异国对手中的一个。
  
  骑兵第1师享有“开国第一师”的美称。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55年创建的第2骑兵团。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后。第2骑兵团更名为第5骑兵团,作为北方联邦军的主力,参加了与南方军的作战,在一系列著名战役中表现出色。1921年9月13日,骑1师以骑兵第5团和骑兵第7、8团为基础正式在德克萨斯州的布里斯堡成立。
  
  到20世纪40年代,以骑兵起家的骑1师发展成机械化部队,淘汰了马匹,但为了保持历史荣誉,仍沿用以往的番号,士兵的臂章始终保留着一个马头符号,这是他们光荣的象征———在骑1师的历史上,从无败绩。
  
  然而,这一历史终于在1950年画上了句号。1950年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后,企图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同一天傍晚,整装待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分3路,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伪6师进攻受挫,伪1师被围,使美军大为震惊,急调预备队骑1师从平壤到云山,增援伪l师。白雾笼罩的云山小城,四周是绵延的群山。大摇大摆的美国士兵们不知道、看似平静的山谷里,早已埋伏下中国军队的一支王牌劲旅———志愿军39军。
  
  随着一阵隆隆的炮声,一场王牌对王牌的较量开始了,39军116师首先向骑1师第8骑兵团发起了冲击。面对优势装备的美军,志愿军战士们越过沟堑、冒着密集的炮火前进。冲击中,346团4连胆大心细,从敌人间隙直插云山,突入街内,当他们到达公路大桥时,守桥的美军把他们当成了韩国军,4连战士猛然提枪开火,打得美军措手不及,街内敌人一片混乱……后续部队不断跟上,一时间喊声四起,刀光剑影。美国兵从未见过如此神速的冲锋,更不适应这种近距离的白刃战,渐渐乱了阵脚。
  
  为了援救陷入困境的骑1师第8骑兵团,美军从博川急调第5骑兵团前来增援,但受到志愿军的顽强阻击。美军的飞机、重炮、坦克狂轰滥炸,志愿军阵地一片火海。但美军苦战两天两夜,未能前进一步,第5骑兵团团长也被击毙。
  
  11月3日,云山美军数次倚仗飞机、坦克突围,均未得逞,终被全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是这样记载云山战斗的:“1950年11月1日17时,第39军以8个步兵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云山之敌发起进攻,激战至2日凌晨,攻占云山,歼灭美伪军备一部,缴获与击毁敌坦克、汽车70余辆,并在云山以南堵住了由云山撤退的美骑兵第1师第8团直属队及其第3营的退路,将其压缩包围于谙仁桥地区,2日至3日昼间,该敌在飞机、坦克支援下,拼命突围,均未得逞,3日夜,我将被围之敌全部歼灭。”
  
  “云山战斗,我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歼灭了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及伪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共计毙伤俘敌2000余名,其中歼灭美军1800余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
  
  云山战斗作为一个典型战例,在战后几十年中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甚至敌方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接替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最高统帅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中国人对云山西面第8骑兵团第3营的进攻,也许达到了最令人震惊的突然性。”“第8骑兵团在云山总共损失一半以上的建制兵力和很大一部分装备。”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女儿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朝鲜开始发生了惊人事件,第8骑兵团几乎溃不成军。”
  
  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著的《作战理论入门》,将云山战例编入该书,高度评价了39军战术应用得当,取得了圆满的胜利。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骑1师先后10次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交锋,均以失败而告终,“开国第一师”的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记录:1950年11月29日,志愿军38军113师在三所里迂回战斗中,重创骑1师;1951年1月25日,志愿军38军在汉江以南防御战斗中给骑1师沉重打击;1951年2月19日,志愿军42军在龙源里机动防御战斗中,给骑1师、英军27旅、澳大利亚营毁灭性打击,歼敌9000余人;1951年5月30日,志愿军65军577团2营在涟川233.2高地反击战中,歼灭骑l师5团2营250余人;1951年6月初,在铁原地区阻击战中,志愿军63军187师消灭骑1师4000余人;1951年9月5日,志愿军64军574团、575团,在德寺里进攻战斗中,毙、伤、俘骑1师710人;1951年9月29日,志愿军47军422团及炮兵部队在天德山防御战斗中,歼灭骑1师、希腊营4500余人;1951年10月3日,志愿军64军191师和1个炮兵团,在马良山防御战斗中,歼灭骑l师和英联邦师2600余人。
  
  “美利坚之剑”败绩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陆战1师不仅历史最悠久,而且参战最多、战功最大、获奖最多。数十年来,它在世界军事舞台上频频露脸,名声远播全球,被誉为“美利坚之剑”!
  
  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美军在陆战队中组建了一个新的团,用以实施当时正逐渐扩大的海外征服战争。这个团就是以后的陆战1团的前身———老陆战1团,被誉为“熊爸爸”特遣队。该团建成后,随即参加了一系列的海外侵略战争,为美利坚帝国开疆拓土,东征西讨。
  
  中国人民对陆战1师并不陌生。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是这个师;1945年9月,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制造“平安事件”的是这个师;1948年,在北平制造“沈崇事件”的还是这个师。
  
  朝鲜战争爆发后,陆战1师出兵朝鲜,在仁川登陆战役中最先占领仁川港,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朝鲜战局急剧逆转,陆战1师为美军再立奇功,同时也达到了自己历史的辉煌顶峰。
  
  1950年10月26日,在朝鲜北部黄草岭,秋风萧瑟,陆战1师的厄运降临了。黄草岭是美军攻取朝鲜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江界的必经之地。它的北面是长津湖南岸的盆地、丘陵,倘若敌人越过黄草岭,整个东线就无险可守,志愿军西线主力将腹背受敌。
  
  黄草岭关系着战争胜负,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
  
  担负黄草岭地区防御任务的志愿军124师拥有1.4万人。马拉山炮、轻迫击炮、92步兵炮加上配属的炮兵45团的火炮,共计80门。
  
  没有坦克,也没有飞机。轻重机枪只有150挺;战士们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三八式步枪,冲锋枪、卡宾枪只有一些干部才有,就连手榴弹也仅有1000余枚。除此之外,124师仅有126师1个团、炮兵45团和人民军一部配合作战。
  
  进攻黄草岭地区的美国陆战1师拥有2万人;坦克149辆;155毫米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火箭筒607具,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共343门。总计各种火炮1086门,轻重机枪1008挺。各种飞机50余架。火焰喷射器、自动步枪、卡宾枪等短兵器比人还多,装在中、小型吉普车上,随时补给。这是达到当时现代化高峰的部队。除此之外,陆战1师还有李承晚的“王牌”首都师和伪3师配合作战。
  
  用不着更多的文字描述,仅仅上述的数字,你就可以想像战斗是如何的激烈、残酷。整整13天,陆战1师付出了2700余人的重大伤亡。却未能前进一步。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月后,刚刚受到重创的陆战1师还没有从失败中清醒过来,便又一次遭到了志愿军的痛击。11月27日晚,刚刚入朝不久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第27军发起猛烈进攻。
  
  一夜之间,将美第10军指挥的陆战第1师师部和两个多团,及美第7师1个多团,分割包围在长津湖东西两侧和以南的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3个孤立的点上。
  
  突然的打击首先落在了驻守柳潭里的陆战5团和陆战7团头上。在一片嘹亮的军号声中,志愿军官兵从雪地里跃起,一边扔着手榴弹一边冲了上来。柳潭里北、西、南三面小山的美军同时遭到攻击,伤亡惨重,被迫全面撤退。志愿军则死死咬住陆战1师不放,猛追狠打。
  
  对于陆战l师的这场失败。美国战史学家描述道:“在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旅。”
  
  12月15日,陆战1师官兵沿平原公路经咸兴到达东海岸的兴南港,此时他们已精疲力竭,个个蓬头垢面,不少人还穿着因腹泻而沾满了粪便的裤子。大难不死的各路残兵败将汇成一股。在圣诞节前夜,陆战1师乘船南逃,上演了一出“敦刻尔克”式的大败退。据美军统计,长津湖一战,陆战1师伤亡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这是陆战1师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
  
  许多年以后,该师作战处的鲍泽上校心有余悸地写道,“陆战1师不过是侥幸生还”。
  
  在朝鲜战争期间,陆战l师参加重大战斗近10次,伤亡达3万人,是侵朝美军中伤亡最重的师,其严重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王牌”明星的陨落
  
  为战胜中朝军队,美国不仅尽遣地面部队精锐,还派出了大批“王牌”飞行队,美国航空兵第4战斗机联队就是其中的一支。
  
  第4联队在二战时叫第4战斗机大队,其前身是美国志愿航空人员组成的“飞鹰中队”,参加过英国空军的对德作战。1942年8月22日。
  
  美军以“飞鹰中队”为基础,组建了第4战斗机大队。
  
  它第一个进入巴黎和柏林上空作战,歼灭敌机1000多架,位居欧洲战区第一。美国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虽称为“王牌”飞行员,第4联队产生了近30名“王牌”飞行员,击落10架以上飞机的“双料王牌”也不乏其人。
  
  1950年1月,第4战斗机大队改称为第4战斗机联队。随后参加了朝鲜战争。在朝鲜战场上,第4联队的“王牌”飞行员们却遇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世界上最年轻的一支空军竟然使它们连遭败绩。
  
  发生在朝鲜上空的一连串空中格斗中,张积慧击落戴维斯可以说是一个最为传奇的故事。那是1952年2月10日、数批美机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介川地区,张积慧奉命起飞作战。在前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张积慧在僚机单志玉的紧密配合下,干净利落地一举击落美机2架。空战结束后,当地的志愿军地面部队从美机残骸中找到一枚驾驶员的不锈钢证章,上面刻着:第4联队第334中队中队长乔治
  戴维斯有着3000多小时的飞行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参加战斗飞行266次,击落飞机50余架,被视为“空中的职业杀手”、“美国空军的骄傲”,甚至有些报纸还吹捧他为“民族英雄”。
  
  1951年8月,美空军为了取得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经验和增强空战力量,特意以轮换方式派遣了一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飞行员到朝鲜作战。戴维斯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这批高手中的顶尖人物。据美方资料称,他到朝鲜后的半年时间中,击落飞机14架,成为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击落戴维斯的张积慧出国参战时,飞行时间仅200小时,在米格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结论未免下得太早,在此后的日子里,更“黑暗的一页”接踵而来:1952年5月、第4联队长沃克
  1953年7月20日,朝鲜停战前夕,第4联队的史蒂芬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第4联队这支“王牌”明星部队先后死、伤、被俘数十人。1953年7月27日黄昏时分,为防止中朝空军进行停火前的最后攻击,第4联队全体拔营南遁。
  
  装备落后的中国志愿军战胜了拥有一流装备的美军,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一直是个难解的谜。其实他们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