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长生:从突破封天开始 > 第7章修炼入门之路
  干了两天杂活之后,王长生终于是恢复了过来,身体和精神都恢复到了巅峰。
  
  
  到了第三天,他白天干活之余,就开始研读杨兰英给他的碧涛功。
  
  
  研读了一遍,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碧涛功功法上全是繁体字,用毛笔书写的,阅读起来很是费劲。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功法并没有用白话,而是用的浓缩的语言,有点微言大义的做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人的理解。
  
  
  他就上街买了一套笔墨纸砚,把碧涛功抄写了一遍,特意把每两列文字之间的间距留得比较大。
  
  
  他一个个字的琢磨,把自己的理解写在空白处,等到全部注解完,他发现纸张上写得满满的,却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明白,就跟杨兰英请教。
  
  
  看到他写的满满的上百页,杨兰英也很是诧异,惊讶于他的认真。
  
  
  王长生讲解对功法的理解,杨兰英则是纠正他的看法,两人探讨得很是深入。
  
  
  只是,杨兰英的讲解太多,王长生的毛笔字太慢,让交流很是缓慢。
  
  
  一开始,杨兰英有点不耐烦,觉得辅导王长生有点浪费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就开始投入了。
  
  
  因为,她发现,在给王长生讲解功法的同时,她也能得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感悟,有助于她的修炼。
  
  
  这种指导和交流一直持续了半个月才结束。
  
  
  通过与杨兰英的探讨,王长生已经彻底的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修炼原理。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摁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日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宇宙为太虚,在广阔无垠的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
  
  
  这些元气敷布宇宙,统摄大地,天道以资始,地道以资生,一切有形之体都依赖元气化生而生成。
  
  
  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元气化生而来,生存在其中的人也脱离不了元气,高度依赖元气生存,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所谓修真,就是根据自然的道理修炼自身,用宇宙中的元气壮大自身,强大自身,改造自身,让自身不断进化,使得自身的肉身、元气、精神能够长存。
  
  
  对于每一个修炼者来说,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自身的进化,让自身进化得更加强大,能经受住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磨难,活得更久,最终克服死亡的侵袭,能够与天地同寿,甚至长生不死。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从人体自身的存活原理入手。
  
  
  人,包括精、气、神三个方面,三位一体。
  
  
  具体的说,包括肉身、遍布全身的气(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精神这三方面。
  
  
  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肉身是气的经济基础,气和神是肉身的上层建筑。
  
  
  人有了肉身,才能存在,人有了气,才能活着,人有了神,才是有灵性的生物,脱离了行尸走肉的范畴。
  
  
  所以,精、气、神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修炼就要兼顾到精气神三个方面。
  
  
  为了进化到长生不死,修炼者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根据偏重点不同,分化出三条不同的道路。
  
  
  第一条道路是偏重于修炼“精”,也就是修炼肉身,为体修之路。
  
  
  修士将外天地的天地元气引入体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运行,将天地元气散入身体各处,促进人体各处的进化的同时,与体内的生命元气结合,形成内力或者真气,而内力和真气的壮大反过来又会存进肉身的进化,肉身进化会促进气血和生命元气的提升。
  
  
  气血与肉身得到提升后,依附于其上的精神也会随之提升,修炼到一定阶段,肉身和精神长存,不死不灭。
  
  
  第二条道路是偏重于修炼“气”,也就是修炼人的气,为法修之路,也是修真的主要道路。
  
  
  修士将外天地的天地元气引入体内,按照一定的路线在经脉中运行,炼化为自身能掌控的力量,储存于小腹的丹田之中,这种力量称呼为灵力,也被称为法力。
  
  
  有了法力,修士可以调用法力运转于周身,滋养身体,促进身体的全面进化。
  
  
  这些外天地的天地元气都是有灵性的气体,可以称呼为灵气。
  
  
  灵气也分属性,比较稳定的正面灵气通常被人们称为灵气(凡灵气)和仙气(仙灵气),而不太稳定的负面天地元气被人们称为阴气(阴灵气)、魔气(魔灵气)等。
  
  
  法修之路是为了通过法力促进自身进化,最终达到肉身和精神长存的目的。
  
  
  第三条道路是偏重于修炼“神”,也就是修炼人的精神,为神修之路。
  
  
  这条道路注重提升精神力,精神力提升后,就可以通过精神调节肉身和气血,促进这两者的进化,同样可以达到长生的目的。
  
  
  碧涛功的功法属于法修的引气入体修真功法,需要引灵气入体,转化为法力储存到丹田之中,然后被修真者用来运行于全身经络,滋养人体。
  
  
  想要引气入体,就需要先修炼气感。
  
  
  什是气感呢?
  
  
  气感就是对于特定天地元气的感应能力。
  
  
  比如有水灵根的人,想要将外天地中的水灵气引入体内,就需要先感应到水灵气,才能引入体内。
  
  
  刚开始修炼的人,对于外部灵气是感觉很微弱的,很难分辨出混合了各种气体的空气中,哪一种气体是自己需要的灵气。
  
  
  这种能够分辨灵气的能力,就是气感。
  
  
  气感,一开始是体内的气感,修士修炼到高级阶段,就能慢慢建立体外的气感。
  
  
  如何修炼气感呢?
  
  
  碧涛功的功法是这样描述的:
  
  
  【第一步,闭上嘴巴,舌舐上颚,搭鹊桥;
  
  
  第二步,调整呼吸频率,按照功法描述的呼吸方式呼吸;
  
  
  第三步,通过上述呼吸方式,外界的气经过鼻腔进入体内,再沿着碧涛功规定的感悟路径到达肚脐下的丹田中,然后循着一定的路线从口腔呼出。
  
  
  按照以上方式呼吸吐纳时,修炼者要用心神去感应气体从身体流过的感觉,一点点的分辨水灵气的独特感觉。
  
  
  通过反复感受水灵气在体内流动、运行时所带来的主观感觉,年长日久,就能够形成一种身体的本能,只要心念一动,就可以感受到水灵气在体内沿着功法路径的流动。
  
  
  这之后,修炼者需要用意念去试图引导和驱动体内流动的水灵气,而对其他气体置之不顾。
  
  
  等到意念感应和驱动水灵气变得轻松自如,水灵气的气感就产生了。】
  
  
  在产生水灵气气感之后,修炼者就对水灵气变得敏感,无论是何种水系功法的路线,只要水灵气进入体内经脉流动,修炼者就能感受到,并且能够用意念引导运行。
  
  
  碧涛功也是如此。
  
  
  感悟气感成功之后,第二步就是引气入体。
  
  
  一旦王长生产生了水灵气的气感,就可以按照碧涛功规定的功法路线,每日呼吸吐纳,进行引气入体的修炼。
  
  
  通过特殊的呼吸节奏,每天无数次呼吸吞吐,水灵气从鼻腔或者身体其它窍穴进入,意念驱动进入体内的水灵气,沿着碧涛功一层规定的路径进行周天运行,之后到达肚脐下的丹田中,然后循着一定的路线从口腔呼出。
  
  
  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修炼,也许一月,也许十年,丹田和碧涛功功法路线上的经脉会被进入的水灵气所一点点的影响,逐渐产生一种对于水灵气的吸引力和亲近感。
  
  
  反过来,丹田和碧涛功功法路线上的经脉对于引入体内的水灵气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当这种影响力超过了一个临界点,通过碧涛功功法运行路线的水灵气就会被改造,已经带有人体的特性,可以滞留在体内的经脉和丹田中,成为修炼者可以运用的水灵力,也就是水系法力。
  
  
  此时,把第一缕被经脉和丹田所改造过的水灵力引入丹田后,这一缕水灵力就可以永久留在丹田中。
  
  
  至此,修炼者就完成了引气入体。
  
  
  这时候,修炼者的炼气境界就进入了炼气一层。
  
  
  这种修出来的水系法力已经是修炼者内在的能量,可以被修炼者直接使用。
  
  
  水系法力可以用来强化身体,可以用来防御,也可以用来施展水系法术和神通。
  
  
  能够运用到什程度,就要靠修真者自身的造化了。
  
  
  对于碧涛功的理解达到这个程度,王长生是心满意足,因为他可以照着理解透彻的功法专心修炼,不用担心理解错误导致无法修炼成功或者走火入魔。
  
  
  杨兰英也是很满意,因为这半个月的时间,她也获益匪浅,对于自己修炼的瀚海诀理解更深入。
  
  
  她感觉到修炼变得更加的顺畅,法力的积累速度更快了,原来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突破到炼气巅峰的,现在估计能缩短几个月。
  
  
  有了这个经验,她打算回去宗门后,找修炼同样功法的好友交流一下,促进对于功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