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本人倒春寒 > 最近在了解王阳明悟道
  有什东西是我会做,而别人不会,大家都会,而我做的很厉害呢?
  
  
  什事都不能阻挡住一个有脑子的人,在聪明人面前是没有困难的。
  
  
  你这一天有没有大胆的去做一件事?
  
  
  有,我每天都在大胆的表白:
  
  
  早上对着朝阳表白,中午对着午餐表白,晚上对着昨天睡过的床表白,只有深夜,才会对着梦中的人表白。
  
  
  有时候我想远离这个世界,有时候我又很想了解这个世界。
  
  
  我先是这样了解的王阳明: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下面这是别人说的一些王阳明的道:
  
  
  心外无物。让他悟道的,是他想要悟道;困住他悟道的,正是他想要悟道;最后能悟道,是他不去想悟道。
  
  
  发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当他意识到一切问题都是由心所生,答案就顺理成章了,也就是心即理也。搞定自己的内心,自然解决了问题。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内心的戏是不同的,只有自己知道细节,解决内心矛盾的答案也只在自己内心,故而心外无理。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向外求,即没守住自身的道,也干涉了外界的道,所以悟不了道。反之,道就来找他了
  
  
  还有人这样说:
  
  
  请问:考试应不应该作弊?
  
  
  道家:能不能作弊,应该顺其自然,能作弊时,就要作弊;不能作弊时,就不要作弊!该作弊时,就要作弊!不该作弊时,就不要作弊!该为时当为,不该为时,不为。那才是有作为!
  
  
  儒家:作弊是不是不尊重校长,不尊重考试了?不可以不尊重校长,不可以不尊重考试,所以,你不可以作弊!
  
  
  理学:作弊的原因是什?什样才算是作弊?如何才能更好地作弊?有没有比作弊更好的手段?
  
  
  法家:我们要规定一下,要不要作弊!作弊的处罚是什。不作弊的奖励是什?不管是谁,都得按规定的来!
  
  
  王阳明:你知道作弊是好的,到底怎好的?你要作一下弊才知道。你知道作弊不好?到底怎个不好法?你要去作弊一次。
  
  
  之后我又看了下关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大概了解了下,他悟道前被追杀那件事,令我印象深刻,这说明人世间什事都有可能发生。
  
  
  还有就是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老王还挺有意思,是个行动派,虽然挺搞笑的,但此时应该有点“知行合一”的苗头了。
  
  
  不管怎说,我这几天看了关于王阳明的信息后,也想要悟道试一试。
  
  
  我就这三天每天下午,去一个我经常到的河道边,那有个小高坡,是个风水宝地,我蛮喜欢的。
  
  
  第一天,是阴天,我就坐那小高坡上打坐冥想,也不知道该想啥,就坐那,一会儿像高僧一样盘著腿,一会儿又抱着双腿低着头坐着,总之一直都闭着眼,时间过得还挺快,一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我好像是打了个盹,那样坐着,也不知道到底睡着了没有,啥都没想到,回家。
  
  
  第二天,风和日丽,二十六七度的天气,我坐在那太阳底下,因为是下午,我坐西面东,太阳在炙烤着我的后背,热,好在现在是春天,南风呼呼的吹,那风好像只是从我的前面过,吹在我的脸上,手上,还有脚上,我又有点冷,很奇怪,就像阴阳两面一样,前面冷,后面热,最后,我那鼻涕像是感冒一样的往出流,回家。
  
  
  第三天,阳光依旧,我跟自己较劲,一定要悟出点东西来,我闭上眼睛,盯着眼睛的那些小黑点,有人要问了:你闭上眼睛,咋还能看?你去试试就知道了,那些小黑点像蚂蚁一样,你根本就不能固定着看它们,因为你看过去,它们就会飘走,它们飘走,我就追着看,我越想盯着看,越是看不到,就这样过了没一会儿,我就不看了,实在是无聊。
  
  
  这时,我就开始观察四周,在我的右前方,几米远处,是一个电房,电房旁立着一个信号塔,柱子有一人抱的粗细很高,柱子上还有横著可以向上爬的铁棍,我数了下共有三十一个,高度大概能有四五十米,上面还有个喜鹊窝,最上面竟然还有个摄像头。抬头往左前方遥望,几百米开外,有两根大烟囱,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估计有个几百米高。
  
  
  今天不知道咋的,总是不能入定,闭不上眼。
  
  
  四周远望,在我的右边,几十米处,有俩男女在那搂抱着站着,我一下子就被他俩吸引了目光,那女的脸朝着我,时不时地看一下,好在我是面朝东坐着,又戴着帽子,他们肯定不知道我在看着他俩,直觉告诉我,这俩人关系不一般。
  
  
  距离有点远,听不见他俩说的话,不过看表情俩人是在说说笑笑。
  
  
  看那男人的身材,都发福了,是个中年人,女的看不出年龄,看身材蛮瘦的。
  
  
  俩人在那,搂搂抱抱,亲亲笑笑,说说闹闹,直到有俩遛狗的女人,在那不远处晃悠,那俩人才离开。
  
  
  我这暗中窥探,是不是属于道心不稳,不适合悟道。
  
  
  其实想想,悟道悟道,人家的道,适合人家,不一定适合我,走自己的道,就行。
  
  
  我发现我就喜欢只能在路边看人,我觉得,我可以往这个方向去悟一下。
  
  
  有人格物致知,有人龙场悟道,而我是想要阅人无数,我这阅人无数,不是那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路,行万路不如阅人无数的这个阅人无数,而是呆呆站在马路,盯着路人看各色人物,有点像女娲欣赏自己的杰作无数。
  
  
  晚上回到家,继续读《红楼梦》,不知道咋的,我总是觉得那些不重要的人物更有意思,以前也有说过,今天又看见俩,尤三姐和柳湘莲。
  
  
  这俩人的前后反差都有点大啊。
  
  
  先说尤三姐,开始时玩的真花哨,把贾琏和贾珍都给吓到了,后来又钟情于柳湘莲,为了他可以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五年,最后还给他殉情,这前后反差有点大。
  
  
  柳湘莲也是,给贾琏信物时那说的话: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舍此剑者。后来见了宝玉,宝玉说尤二姐尤三姐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一对尤物。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这反差笑死我了。
  
  
  我看《红楼梦》,觉得这些配角比主角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