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45章何时举行继位大典
  朱由检话音刚落,一旁的皇后张嫣,便站起身来,走到朱由检跟前,盈盈下拜,躬身行礼,慌得朱由检急忙伸手虚扶了一下,急声说道:“皇嫂,您这是干嘛?”
  
  “信王殿下,冕服早已备好。”张嫣微微躬身说道,说着,轻轻拍了拍手,之前奉了她的懿旨,在御街上离开的宫娥,应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宫女、太监。
  
  而在那几个宫女太监的手上,最开始一个,手上红木托盘里,便放着一顶十二旒冕冠,十二旒冕冠旁边,还放着一方玉玺,那是明朝的传国玉玺——奉天之宝!
  
  从秦朝一统天下开始,历朝历代,传国玉玺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用和氏璧雕刻出来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了!
  
  只不过这个传国玉玺,在历朝历代中,时隐时现,每逢朝代更替,兵祸连结之时,多有遗失!到太祖开国之时,据闻吃此传国玉玺,更是被蒙元带入草原之中,就此失踪!
  
  太祖成祖,数次讨伐北元,深入草原腹地,寻找此传国玉玺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只不过到最后,也没能找回传国玉玺!
  
  而现在,大明宫中,天子所用的御宝印玺,不下十余枚,其中一枚上面雕刻着“奉天之宝”,是从盛唐时传下来的。
  
  虽然还不能跟传国玉玺相提并论,但也传承上千年了,因而被明朝皇帝,多用来当传国玉玺,进行皇位传承。
  
  现在,那个太监手上的红木托盘里,跟十二旒冕冠并排放在一起的,就是这枚奉天之宝!
  
  而在那个手捧十二旒冕冠和奉天之宝的太监的后面,则是另外几个太监宫女,手上分别托著十二龙章衮服、山河社稷平底靴,以及白玉佩环、钩络等饰品。
  
  那几个太监从皇极殿外,低着头,双手捧著冠冕袍服,缓缓走了进来,走到朱由检跟前,双膝跪拜了下去,将手中的冠冕袍服等,高高的举过了头顶。
  
  “信王,这是本宫刚才命人用先皇的龙袍改造的,信王先用一下,等尚衣监和织造处,造好新衣之后,再行更换。”皇后张嫣,在朱由检面前再次微微躬身说道。
  
  听了张嫣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瞧了一眼那几个太监宫女手中的冠冕袍服,然后才又说道:“已经够好了,辛苦皇嫂了。”
  
  张嫣微微躬身,退到了一旁。
  
  朱由检则带着王承恩和那几个太监宫女,进了后殿,在王承恩和那几个太监宫女的服侍下,很快便脱掉了身上原来的亲王服饰,换上了天子冠服,重新走进了皇极殿。
  
  刚迈进皇极殿前堂,抢先一步,跑到朱由检前面,掀起珠帘的王承恩,便拖长声音叫道:“新皇驾到!
  “臣等恭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同一时间,张维贤、黄立极,以及殿中的所有宫卫,全都跪倒在地,一起朝朱由检磕头行礼,大礼参拜著说道。
  
  就连皇后张嫣,也屈身行礼,拜了下去。
  
  “皇嫂请起,诸位臣工,请起。”朱由检还有些不习惯,微微抬了抬手,说道。
  
  略微停顿了一下之后,朱由检才又接着说道:“皇兄突然弃世……龙驭宾天,吾奉皇兄遗命,继承大宝,统掌乾坤,深感责任重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负了皇兄所托。”
  
  说着,朱由检又瞧了张维贤、黄立极等人一眼,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接着说道:“为今之计,皇兄身后之事,该如何处置,还望诸位臣工教我。”
  
  “陛下,先皇山陵,地址早已选定,就在天寿山潭峪岭西麓,陛下只需派人督造即可。”听了朱由检的话,内阁首辅黄立极当即躬身行礼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却听黄立极又说道:“此外,大行皇帝身后之事,可交由太常礼部,按制施行,山陵督造,可遣钦天监及内官一名,为山陵按行使,堪舆定穴,命工部主官,为山陵督造使,内官一名,为监工使,督造山陵,限期竣工。”
  
  “此外,按例,皇帝大行,将由内阁辅臣,及六部主官,分任山陵、礼仪、仪仗、卤簿、桥道顿递等五大使,分司其职。”
  
  自从在魏忠贤那,得知天启皇帝已经驾崩之后,回到家中的黄立极,便连夜翻阅古籍,查找资料,再结合七年前,神宗、光宗两位先皇驾崩之时的礼仪流程,终于将皇帝大行之后,处理身后大事的整套流程给搞清楚了!
  
  现在朱由检问起了,黄立极几乎是想都没想,便张口将皇帝大行后的整套处理流程,一一说了出来。
  
  而整个皇极殿中,除了黄立极这个内阁首辅外,唯一还能够在处理先皇身后事上插嘴的,也就只有一个四朝元老,经历过三次皇帝大行,处理后事的英国公张维贤了!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这黄立极怎么回事?好歹也是个内阁首辅,朝臣之首,怎么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内官’?
  
  山陵按行使,堪舆定穴,这个朱由检一听就明白了,不就是寻龙定穴,查找地宫位置吗?后世那些盗墓流的小说电视电影里,朱由检看得多了去了!
  
  可这事,遣个钦天监的官员去办,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派个内官去做什么?还有督造山陵,也就是皇陵,交给工部做就行了,干嘛也要派个内官,做什么监工使?
  
  难不成,没有内官,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就没法做事了?
  
  因为魏忠贤的缘故,朱由检对内官两个字,其实还是有些抵触的,主要就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现在势力太大了,手伸得太长了些,想要坐稳大明江山,就必须得限制这些内官的势力!
  
  哪怕就是王承恩这样的,完全可以信赖的贴身内官,朱由检用肯定是要用的,扳倒魏忠贤阉党之后,王承恩也肯定会进司礼监。
  
  但是权力,朱由检却绝对会加以限制,绝对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魏忠贤!哪怕这个内官是王承恩,也不行!
  
  还有哪些什么山陵五使之类的,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穿越来而的朱由检,听得是云里雾里,根本就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但朱由检也知道,皇帝大行,可不是普通人死了后,将人放进棺材,请上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再请几个和尚道士,做场法事,锣鼓喧天,热闹上几天,送上土里,一埋了事!
  
  皇帝大行,各种礼仪规矩,流程什么的,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好在还有满朝文武帮着分担,否则,继位的皇帝,恐怕真的被这些事情搞得晕头转向,头晕脑胀不可!
  
  微微皱了皱眉,朱由检旋即又摆了摆手说道:“此事,便由内阁,按照惯例,拟定名单上来,所需人员,物资,由各司各部先行统计,再上报内阁,呈于吾,呈于皇嫂过目。”
  
  本来,朱由检是想说,呈给他过目审核的,但眼角的余光瞧见了一旁的皇嫂张嫣,心中微微一动,便又临时改了口。
  
  这毕竟是天启皇帝的葬礼,是张嫣夫君的葬礼,若是处理得不好,办得太简陋了什么的,恐怕张嫣心里,也不会很舒畅吧?现在这内宫中,朱由检还少不了需要张嫣出面的地方,惹得她不快了,那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听了朱由检的话,黄立极急忙躬身一礼,应道:“是,陛下。”
  
  话音刚落,一旁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定国公徐希皋,却突然跨前一步,朝朱由检躬身行礼之后,说道:“陛下,臣徐希皋有事禀奏。”
  
  徐希皋?那不就是徐允辉的老爸了?
  
  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说道:“定国公请说。”
  
  “多谢陛下。”徐希皋躬身一礼后,略微停顿了一下,旋即却又说道:“不知内阁,打算何时举行陛下的继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