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56章欲速则不达
  定国公徐希皋,没有说话,就像是泥塑菩萨一样,双手迭放在小腹前,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用眼角的余光,少了徐希皋一眼,然后又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情要禀奏?”
  
  徐希皋依然没有动,就像是没有听见朱由检的话一样。
  
  朱由检心中微怒:老徐这是怎么回事,给老子在那装聋作哑呢!老子昨天给徐允辉说的事,难道徐允辉没听明白?还是根本就没对老徐说?
  
  微微愣了一下之后,朱由检旋即语气有些微微发怒地说道:“既然无事,那便各自散去,各自做事吧!”
  
  说完,朱由检起身,一摆龙袍,转身便往殿后走去。
  
  “恭送陛下。”
  
  张维贤、徐希皋以及魏忠贤、黄立极等殿中文武大臣,一起躬身行礼说道。
  
  直起身来后,朱由检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乾清宫的大殿后面了。
  
  魏忠贤用眼神微微示意了黄立极一眼后,连招呼应承都没跟张维贤和徐希皋打一下,转身便也离开了乾清宫。
  
  王体干见此,急忙也追了上去,在魏忠贤身后,低声唤道:“厂公,厂公,等咱家一下,等咱家一下!”
  
  脸色有些难看的朱由检,只带着王承恩,回到了乾清宫的西暖阁。
  
  王承恩见朱由检脸色有些难看,进了西暖阁后,便将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都赶了出去,然后才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到朱由检的跟前。
  
  朱由检怒气冲冲地侧着坐在殿中小矮桌旁边的凳子上,用右手肘子撑在桌面上,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冷声说道:“定国公怎么回事?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皇帝评论朝中大臣,而且还是一国国公,王承恩一个小小的内官,怎么敢接嘴?只能双手迭放在小腹前,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站在那里,装聋作哑。
  
  伴君如伴虎!就算是皇上的贴身近侍,也必须得做到,该听的听,该看的看,该说的说!不该听不该看不该说的,就绝对听不见看不到,更是不能张嘴!
  
  在皇上身边做事,没有这么点眼力见和机灵劲儿,分分钟就得脑袋搬家!王承恩可不想这么年轻,还没当上宫中的大貂珰呢,就先跑去见阎王去了!
  
  冷声说了两句后,朱由检心中的火气也微微消散了一些,转头对王承恩说道:“去,把老徐给我叫来!”
  
  王承恩就像是突然活过来了的泥菩萨一样,急忙躬身应道:“是。”转身正要离开,却正好看见顶盔戴甲的徐允辉,正从暖阁门外大步走了进来。
  
  还隔着老远,徐允辉便躬身行礼说道:“臣徐允辉,拜见吾皇。”
  
  “哼!”朱由检冷哼了一声,故意停了好几秒钟,徐允辉便就那样保持着抱拳躬身行礼的姿态,一动也不动。
  
  过了好一会儿,朱由检才冷声说道:“进来吧!”
  
  “谢皇上。”徐允辉再次行礼后,这才大步走进暖阁,走到了朱由检跟前,便要再次跪下去行礼,说道:“臣徐允辉叩见吾皇……”
  
  “行了行了,起来吧。”朱由检没好气地说道。
  
  “多谢皇上。”
  
  不等徐允辉直起身来,朱由检便连珠炮地问道:“老徐,我问你,你到底怎么回事?昨晚没回府吗?”
  
  一旁的王承恩,却在朱由检问话的时候,已经走到了西暖阁门口守候着,防止外人偷听了皇帝跟大臣的谈话。
  
  “皇上恕罪,臣正是为此事而来的。”徐允辉急忙又躬身行礼说道。
  
  刚才在禁宫中巡逻的时候,徐允辉正好碰见了自己父亲,虽然只是匆匆一晤,只说了几句话,但徐希皋还是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徐允辉也全都记了下来。
  
  当时,徐允辉听到徐希皋说,并没有当场提出上四卫升御林四卫,重新收归天子指挥,并且推荐田尔耕做御林四卫都指挥使的消息时,他脸上吃惊的表情,其实并不比朱由检现在脸上的表情好多少!
  
  甚至于徐允辉还有些难以理解,觉着父亲是故意不想帮他。好在徐希皋及时的对徐允辉解释了几句,徐允辉才算是明白了徐希皋的意思。
  
  “哼,是吗?那你说话,到底怎么回事?”听了徐允辉的话后,朱由检当即冷声反问道。
  
  “皇上,臣父让臣禀告皇上,切记五个字。”
  
  “五个字?哪五个字?”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急忙问道。
  
  “欲速则不达。”徐允辉低声说道。
  
  听了徐允辉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起来。
  
  徐允辉见状,便又低声对朱由检解释说道:“皇上,家父的意思是,今日朝会上,皇上已经做得很好了,成功的分化了内阁首辅、次辅。”
  
  说着,徐允辉还偷眼瞧了一眼朱由检的脸色,见朱由检脸上的神情稍霁,徐允辉心中大定。
  
  又停顿了一下,徐允辉才又接着解释道:“而且,皇上今天还以监工使的名义,将阉党党羽赶出了京师,大大的削弱了阉党在京师,在禁城中的力量,这也让皇上有了更大的回旋的余地了。”
  
  听了徐允辉的话后,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甚至还赞同地点了点头。
  
  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允辉接着又说道:“皇上,臣父命臣禀告皇上,过犹不及,今日阉党并未起疑,可若是皇上再抛出御林四卫,升田尔耕为都指挥使一事,势必会引起阉党疑心,对皇上今日的安排,也会多加揣测。如此一来,恐怕就会适得其反了。”
  
  听了徐允辉的话,朱由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定国公说得没错,是朕考虑欠妥了。”
  
  说完,朱由检又伸手抓着徐允辉的胳膊,急声说道:“大哥,谢谢你及时点醒了朕,以后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你也一定要当面指正,进谏,不要有任何顾虑。”
  
  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特别是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就是天子,是天老大地老二,老子排第三的真正的天下之主,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因为权力没有任何的约束,而造成私心欲望极度膨胀,刚愎自用,容不得任何反驳意见的存在等现象的发生!
  
  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虽然明史是满清人写的,而且还经历过蚊子狱,其上的内容,多有不实,但在明史的记录上,对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评论中,便有‘性多疑,愎自用’等语。
  
  性格多疑,刚愎自用,这可绝对算不上什么好词。如果换成是普通人,性格再怎么多疑,再怎么刚愎自用,影响也不会很大,也不可能造成太大的灾难性的后果!
  
  但是,这样的性格,放在皇权没有受到任何约束的一国之君身上,其后果,可就是灾难性的了!
  
  崇祯一朝,十七年间,内阁辅臣换了五十多个,首辅更是几乎一年一换,就没有在内阁待得长久的辅臣!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朝堂怎么可能安稳?就连民间,也是议论纷纷,对官府多有猜疑,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感!
  
  所以,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还真不见得就有多大的毛病!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允辉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说道:“谏诤君上,本就是臣下的职责,臣岂敢不谏?”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允辉才又说道:“皇上,臣父还有一事,让臣禀告皇上。”
  
  “还有什么事?快说!”
  
  “今日朝堂之上,首辅黄石笥(黄立极,字石笥),应该是看出了皇上的用心的,但却并没有当场拆穿,可见,黄石笥也已经与阉党不一心了。”
  
  “以后,皇上或可利用这一点,进一步的分化黄石笥和阉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