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60章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的区别
  微微松了一口气之后,朱由检才又问道:“户部的条陈,还说了些什么?”
  
  黄立极微微愣了一下之后,这才又说道:“皇上,此事,户部尚书郭万舆最为清楚,陛下何不召郭万舆前来,当面垂询。”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瞧了殿中的几人一眼后,这才微微有些奇怪地说道:“户部尚书呢?怎么不在这里?”
  
  做皇帝也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朱由检对于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左右都御史、佥都御史,和张维贤、徐希皋这些国公们,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刚才还没注意到,听了黄立极的话后,朱由检才发现,执掌户部事的户部尚书郭允厚,竟然不在这乾清宫里!
  
  “陛下,郭尚书正带着户部主事,在清理户部账册文书,逐一核对库存。”黄立极身后的内阁辅臣,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张瑞图便躬身说道。
  
  张瑞图是内阁辅臣,身上也有一个户部尚书的头衔,只不过,张瑞图这个户部尚书的头衔,不过是兼差,或者说是荣誉加衔,可以让张瑞图的官名,听起来更加的好听一些。
  
  而真正执掌户部部务的,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户部尚书,还得在官名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掌户部事,或者治部务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户部尚书。
  
  朱由检在继承皇位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掌握朝中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文武大臣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张维贤、徐希皋这样的国公,大明世家,朱由检已经早就有所掌握了,内阁辅臣辅臣的资料,自然也是朱由检必须要第一时间掌握的!
  
  好在,皇兄朱由校留给朱由检的内阁辅臣并不多,加上首辅黄立极、次辅施凤来,总共也才四个而已!剩下两个,一个是张瑞图,一个是李国。
  
  两人同为内阁辅臣,同时入阁,就连身上的加衔,也都一模一样,同样都是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在明朝,文武大臣是否是阁臣之一的标准,就看身上有没有大学士的加衔!而大学士,也有四殿两阁之分。
  
  四殿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而两阁,则是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
  
  四殿两阁,所有大学士,统称为殿阁大学士!而要成为内阁辅臣,最低也得有东阁大学士的加衔,否则,就算品级再高,也不能算得上是阁臣!
  
  而身为殿阁大学士最低一级的东阁大学士,品级竟然只有五品,这就让很多年轻的京朝官,也就有了入阁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保证内阁之中,可以同时拥有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辅臣!
  
  只不过,朱由检继承皇位的时候,内阁辅臣只有四个,而且最低都已经是四殿学士的武英殿大学士了!
  
  当是,朱由检看到张瑞图和李国,甚至包括内阁次辅施凤来,身上都还背着一个六部尚书的头衔的时候,还很是有些纳闷呢!
  
  如果算上张瑞图和李国这两个户部尚书,再加上一个治户部事的户部尚书郭允厚,仅仅只是一个户部,就已经有了三个尚书!
  
  这,这不是财政部同时有了三个财政部长吗?那到底该听哪个的?财政方面的事情,又该找谁去咨询呢?
  
  后来,朱由检才慢慢的了解到,内阁辅臣身上兼著的尚书衔,那叫加衔,只是荣誉性质的,就跟名誉主席,名誉董事长是一个性质的!
  
  内阁辅臣,从东阁大学士开始,都有对应的加衔,东阁大学士对应的是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则在礼部尚书之外,还加了一个太子太保的加衔。
  
  而武英殿大学士对应的就是少保兼太子太保,加户部尚书衔。
  
  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则基本上就是文华殿大学士的加衔了!
  
  再往上,就是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加左柱国了。
  
  虽然,朱由检还是有些搞不明白,到底是因为这些内阁辅臣,担任了某一级的殿阁大学士后,才有了太子太保、少保、某部尚书的加衔,还是有了这些加衔后,才成为的某一集的殿阁大学士。
  
  但朱由检还是隐隐约约的有些明白了,大明朝的官职,特别是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之间的区别!
  
  嗯,如同张瑞图、李国身上的户部尚书和郭允厚身上的户部尚书一样,同样都是户部尚书,但一个是内阁辅臣的加衔,另一个却是治部务事,掌管户部部务的实权部长!
  
  搞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对于张瑞图、李国和郭允厚,同样是户部尚书,但谁才是大明朝真正的财政部长,朱由检也就能够区分得清楚了!
  
  不像之前,朱由检刚刚拿到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的人事资料的时候,看得一头雾水,云里雾里的,甚至还问了身边的王承恩,‘怎么户部就这么多尚书吗?’这样的问题来!
  
  听了张瑞图的话后,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又转头对王承恩说道:“承恩,派人去把郭尚书找来。”
  
  “是,陛下。”王承恩急忙又应了一声,转头对身旁的另外一个太监吩咐了一句,那个太监便也急忙弯腰,躬身行礼,后退了几步,小跑着跑出了乾清宫。
  
  不一会儿,乾清宫外,便又出现了那个之前离开的小太监的身影。
  
  脚步匆忙的低着头弯著腰,小碎步走到朱由检跟前,那个小太监躬身说道:“陛下,司礼监秉笔魏公公,掌印王大家、系……秉笔李大家到了,正在殿外候召。”
  
  “宣吧。”朱由检眼神微微缩了一下,旋即淡淡地说道。眼前这个小太监,报名的时候,都是先报的魏忠贤魏公公,然后才是司礼监掌印王体乾和秉笔李永贞。
  
  而在报李永贞的时候,小太监还差点用了李永贞私自更改的自称——系笔太监!朱由检之前就已经下旨,让李永贞恢复秉笔太监的官称,不许再用系笔太监!
  
  很明显,后宫中的太监,已经习惯了称呼李永贞为系笔太监,所以才会不假思索的顺口说了出来!
  
  “是。”一旁的王承恩应了一声,旋即拖长声音叫道:“宣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干、秉笔太监魏忠贤、李永贞,觐见!
  王承恩是朱由检的贴身太监,而且在信王府的时候,就已经跟朱由检一起,对信王府中魏忠贤一党的徐应元,下了狠手,对于魏忠贤,王承恩自然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有所顾忌了!
  
  司礼监中,掌印太监最大,仅一人,然后才秉笔太监,秉笔太监无定员,所以魏忠贤和李永贞,都是秉笔太监!
  
  因此,王承恩在叫名的时候,就先叫了掌印太监王体干,然后才是秉笔太监魏忠贤和李永贞。
  
  很快,乾清宫外便出现了三个太监的身影,这一次,走在最前面的,不再是魏忠贤,而是王体干,李永贞也并没有再落后魏忠贤一步,而是跟魏忠贤并排而行,一起走进了乾清宫。
  
  来到朱由检跟前,三人这才一起跪下行礼说道:‘奴婢王体干(魏忠贤、李永贞),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故意拖延了两三秒钟,朱由检这才淡淡地抬了抬手,说道:“平身吧。”
  
  “谢陛下。”三人再次行礼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淡淡地瞧了王体乾和魏忠贤、李永贞三人一眼之后,朱由检这才又对王体干说道:“王体干,内阁转呈的户部条陈,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