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70章去坤宁宫
  又是审核司礼监拿来的内阁和各部条陈文书,又是商定富国强民之策,定下三月试行建献之策,一番议事下来,时间就到了下午申时,也就是五六点多的傍晚时分了。
  
  透过窗户,瞧了瞧乾清宫外的天色,朱由检这才又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别的事,就先散了吧。”
  
  “是,陛下,臣等告辞。”黄立极等人,当即便有人躬身对朱由检行礼说道。
  
  也还有臣子,嘴巴张了张,似乎还有话想要对朱由检说,但却被旁边的人,悄悄的拉了拉,又或者自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朝朱由检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今日的议事,从上午一直议到了傍晚,商量决定的事情很多,敲定的事情也很多。
  
  首先有一点,朱由检已经定下调子了,先皇大行,身后之事,不能有半点马虎,工部上呈的条陈上,报出的工程款项,总计是一百四十万两。
  
  这笔开支,对于大明帝国来说,绝对是一项巨额支出,甚至占据到了朝廷岁入的一半!但皇上已经定下了调子,皇家的颜面很重要,不能让先皇大行,身后之事,还要因为钱粮的问题而受委屈!
  
  因此,这一百四十万两的工程款项,应该是在新皇帝那获得了通过,就算最终还是会被打上一些折扣,肯定也不可能低于一百万两了!
  
  至于新皇登基大典,犒赏百官三军,那更是不能有半点小家子气,比照先皇继位大典时的犒赏旧例,更是不能少了一丝一毫!
  
  因此,那两百万两的支出预算,也是不能有任何短缺的!
  
  好在,这笔钱并不是从户部国库账上支出的,而是由皇家内承运库支出,那是皇家内库,里面放的也都是皇家的私房钱,至于多寡,外臣就只知大概,而不知道具体数字了!
  
  不过,就算继位大典的这笔钱,不用从户部国库中支出,但光是营造先帝山陵地宫那一百四十万两白银,就足以压垮户部国库!
  
  已经穷得可以饿死耗子的户部国库,别说一百四十万两了,就连二十万两银子,现在都根本拿不出来!户部库存现银,现在只有十万余两,二十万都不到!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户部没钱没粮,拿什么给工部营建山陵地宫?最后,这笔钱,多半还得由皇家内库来掏,也不知道皇家的内承运库,还能不能一下子拿出三百多万两银子来!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去年国库一年的收入,也就这么多!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个国库空虚的问题,才又引出来了皇帝当着满朝文武重臣发出的灵魂拷问:大明朝,这么大一个帝国,一年的国库收入连四百万都没有?
  
  而在这个来自于皇帝陛下的灵魂拷问之下,才又引出来了如何富国强民这一基本策问。
  
  没错,富国强民,真的只能算是最基本的策问,也是来自于皇帝的,最多的策问。
  
  皇帝以国家大事,询问应对之策,谓之策问!
  
  这不仅仅是科举考试时,第三试殿试时,皇帝制定问策之题,考生作答的策问了,更是皇帝治国安邦,寻求治国贤能的基本策问!
  
  如何富国,如何强民,这本就是治国理事最根本的问题!皇帝有此一问,自然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问题是,应试的臣子,不是第三试殿试时的考生,也不仅仅是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正副都御史这些朝廷重臣了,而是扩大到了所有在京在朝的六品以上的官员!
  
  顺天府正三品府尹一人,正四品府丞一人,五品治中一人,正六品通判六人,也就是说,就只顺天府衙之中,六品以上官员,便有九个!
  
  这还没算上从六品的推官,以及顺天府所辖五州、二十二县的知州、知县!京畿之地,便是知县,亦不乏六品以上者!
  
  算上这些,光是顺天府,能够直接上书向皇帝陛下建言献策的,可就有十几二十个了!
  
  而北京城里,各司各衙,六品以上京朝官,更是多如过江之鲤了!
  
  对于这份明诏,真的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呢,六部诸司,包括三法司都察院等,甚至还包括五城兵马司等武将系统,对此自然是欢呼雀跃。
  
  但是,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司礼监嘛,司礼监的秉笔大貂珰,魏忠贤魏公公的心里,现在肯定是不好受的,甚至于就连内阁那几个辅臣,心里恐怕都有些不是滋味呢!
  
  很快,朱由检便在翰林院编修陈演拟就的圣旨诏书上,加盖了敕命之宝,然后让王承恩送至司礼监印书坊,赶印了一百份,然后让天子亲卫羽林卫的羽林亲兵,分头将这些明诏,于京师城中各处张贴,大声宣读,昭告京师百姓臣民。
  
  说不定,还没等张维贤他们这些参与朝政议事的文武大臣,走出紫禁城,恐怕这个消息,就已经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京师的大街小巷了呢!
  
  几乎所有参与朝政议事的文武大臣,都可以肯定,这份明发诏书,传出紫禁城后,用不了多久,甚至不用等到晚上,就会在满朝的京朝官中,引起轰动!
  
  说不定明天一早,各司各衙,就会收到来自于下属六品属官呈递上来的标有‘建献’二字的奏疏条陈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英明神武的大明帝国的新主人,崇祯皇帝陛下,现在却已经带着自己的三个王妃,周妃、田妃、袁妃,来到了坤宁宫,拜见皇嫂张皇后。
  
  有些关于皇兄朱由校的身后事,特别是山陵地宫,选址营造,以及督建等事情,虽然朱由检身为大明皇朝的继承者,完全也可以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决定,根本不用询问张皇后的意见。
  
  但朱由检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询问一下皇嫂的意见,其实私心里,也有想要见见皇嫂的意思在里面。
  
  朱由检是穿越而来的,他的这具身体,虽然才十六岁,但心理年龄,却早就已经成年了!对于朱由检来说,周妃、田妃、袁妃,都还太小,也只有皇嫂张嫣,才是与他年龄相当的同辈之人!
  
  而且,大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可是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当初天启皇帝朱由校选妃之时,从全国五千多名佳丽中,一路过关斩将,连过八关,挑选出来的第一美女!是名副其实的艳绝后宫,嗯,艳绝天下!
  
  这样一个才刚刚二十多岁,正是花样年华的成熟美女,就算只能看不能吃,待在一起片刻,对于朱由检来说,也应该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让人高兴的事情了吧?
  
  嗯,因为身体里残留的原本那个朱由检的灵魂意识的影响,皇嫂张嫣,给朱由检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细心的大姐姐,或者慈祥的母亲,一样的存在!
  
  因此,朱由检对皇嫂张嫣的感觉,没有半分的亵渎,有的只是一种对美的欣赏,以及对皇嫂孤苦的身世的一种怜惜吧!
  
  身为一国皇后,皇兄驾崩之后,皇嫂无儿无女,膝下无所依靠慰藉,更不可能如同普通人家那样,还能够择夫再嫁!
  
  天子妃嫔,皇家女眷,从入宫的那一天起,一身就已经被注定了,哪怕夫君没了,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寡妇,也绝对不可能再嫁的,只能在深宫之中,孤独终老!
  
  对此,朱由检其实很是有些为皇嫂张嫣感到不值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