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89章表决之法
  不得不说,徐希皋还真的是个老狐狸,而且毕竟比自己这个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穿越过来的异类,要更加的熟悉和了解这个位面时空中的一切,考虑事情,也比自己要全面得多!
  
  毕竟是官场上厮混了好几十年的老油条了,想事情看问题,就是比自己全面,办事也更加的老练圆滑!
  
  话虽然是西城区指挥使魏国良说出来的,可要说背后没有定国公徐希皋的指点,打死朱由检也是肯定不会相信的!
  
  旁边那些文臣,心里同样都跟明镜似的,谁都知道,魏国良只不过是被那些武将推出来的一个代表,一个传音筒而已,这些话,背后没有高人指点,那才怪了呢!
  
  将御营二十六卫,分成六都四卫之后,每都四卫,设都指挥使一员,都指挥使同知一员,都指挥佥事一员,这六都一下子就增加了十八个官位!
  
  而且还全都是武将!
  
  指挥使就没有文臣担任过,比指挥使更高一级的都指挥使,还能落到文臣头上来?
  
  在大明朝,军职可是世袭!指挥使就已经是正三品的高官了,都指挥使,那还不得正二品,或者从一品啊?
  
  虽然没有出现都指挥使之上,再设总督御营大臣这样的一品大员了,但光是这个都指挥使的设立,就已经很让文臣感到难受了!
  
  可问题是,这些文臣,还都没办法表示反对,或者说,没有正当的理由,对此表示反对!
  
  任何人,在这个时候,再站出来表示反对,得罪的可都不仅仅是一个魏国良,或者他身后的英国公、定国公,得罪的,可是整个武官体系!
  
  一时间,听了魏国良的话后,所有人,包括张瑞图,全都沉默了下来。
  
  朱由检瞧了一眼张瑞图,旋即又说道:“张爱卿,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张瑞图心中一紧,急忙躬身行礼说道:“回陛下,臣,臣没有异议。”
  
  “嗯,那好,内阁,六部,定国公、英国公,还有,还有成国公,朕现在就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思考此策利弊,然后进行表决。”
  
  说着,朱由检又转头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让人准备刻漏(水钟)。”
  
  “是,陛下。”王承恩急忙躬身应道,抬头却见朱由检朝他招了招手,王承恩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上前一步,却听朱由检在耳边低声说道:“再让人准备一些三寸见方的纸条,笔墨,等下好分发下去。”
  
  听了朱由检的话,王承恩微微愣了一下,但旋即便点了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躬著身子,退了下去,转去后殿准备去了。
  
  很快,两个小太监,便抬着一个刻漏走了进来,摆在了乾清宫的大殿正中间,滴漏一滴一滴不停地往下滴著,每一下,都代表着一个时间的流逝。
  
  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左右瞧着黄立极、崔呈秀、张维贤、徐希皋以及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心中却也不免有些暗自得意。
  
  这种投票表决的方式,他刚才也是灵光一现,突然间想到的,在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不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早就已经实践过无数次了,这一次正好可以拿出来用!
  
  时间在一点一点慢慢地流逝著,朱由检环视着众人,说道:“诸位爱卿,趁着这段时间,诸位可以仔细认真的考虑一下魏国良魏爱卿刚才呈上来的‘请改御营兵制’疏。”
  
  “赞成魏爱卿条陈的,等下便可写一个‘可’字,不赞成的,就写个否字。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就在上面画个圈,表示弃权。”
  
  正说着,朱由检正好看见王承恩手上捧著一个红木托盘,上面放着一迭裁剪成三寸见方的小纸条,旁边还有一大堆毛笔,应该够殿上这些文武重臣人手一笔了。
  
  朱由检见此,便又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把纸和笔,分发给诸位臣工吧。”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应道,端著托盘,走到了内阁首辅黄立极跟前,将一支笔和一张纸,递给了黄立极,随后便又走到了黄立极身后,将纸笔递给了张瑞图。
  
  龙椅上,朱由检又再次重申了一遍表决规则,说道:“赞同魏爱卿条陈的,就写个可字,不赞同的,就写个否字,既不赞成,又不赞同的,就画上一个圈,表示弃权。”
  
  “规则很简单,诸位应该都听明白了吧?那个魏爱卿,这个请改御营兵制疏,是你递上来的,在表决的事,你就不用参与了,等下就在这里,见证一下表决结果就行。”
  
  “是,陛下。”魏国良急忙躬身应道。反正那个请改御营兵制疏,本就不是他的功劳,只是定国公徐希皋和英国公张维贤,通过他的嘴,宣之于众罢了,表决不表决的,跟他自然也没多大的关系。
  
  嗯,或者说,魏国良其实根本还没意识到,这次表决所隐含着的深层次的代表意义!
  
  甚至于,就连那些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侍郎,三法司都察院正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和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这些国公世家,也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看似游戏似的的表决,还有着另外更深层次,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意义在里面!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王承恩也已经将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除了魏国良这个六品的指挥使外,全都分到了一张三寸见方的纸条,和一支毛笔。
  
  “诸位爱卿,对于魏国良魏爱卿刚才所呈之‘请改御营兵制’疏,大家赞成与否,还请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表决意思。不需要写名字,只需要写上可,或者否,或者直接画个圈,就行。”
  
  朱由检话音刚落,兵部侍郎吴淳夫便又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臣有话说。”
  
  “吴爱卿,有什么话,请说。”
  
  “皇上,臣不明白,此表……表决,有何意义?而且,如此表决,决断臣子条陈,臣实不知,历朝历代,可有先例可循?又是否符合太祖遗训呢?”
  
  我去,就你话多!没有先例可循,不符合太祖遗训,你还就不活了是吧?
  
  朱由检心中闪过一丝不悦,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露,说道:“嗯,这个,朕昨日颁发明诏的时候,就曾说过,京中文武百官,六品以上者,皆可畅所欲言,上书建言富国强民之策,朕也不会因言治罪。”
  
  “此事,本就是朕忧心国库不足,苦寻富国强民之策而不得,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并且昨日,朕已言明,此事以三个月为期限,在这三个月内,朝野大臣,皆可上书建献!此事,本就无先例可循,这表决之法,自然也的没有先例可循的!”
  
  “那敢问陛下,三个月后,此事因循常设,还是就此废止?”吴淳夫旋即又躬身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