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06章升迁南下
  “……升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旨下之日,即刻赴任,钦此!
  魏忠贤私邸中,乾清宫太监王义,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清脆而又响亮地念著圣旨上的文字。
  
  话音落地,跪倒在王义跟前的魏忠贤,便已经磕头说道:“奴婢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是发配中都凤阳祖陵,而是去南京,去南京也不是去守孝陵,而是做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圣旨中,还特地用了一个‘升’字,而不是‘贬’,甚至连同级平调的‘调’都没用,可见,这一次的调动,甚至连发配都算不上,更称不上是贬谪了!
  
  这让魏忠贤的心里,感觉稍微好受了些,看来,皇上还是念著自己尽心尽力,服侍先皇的情分,并没有想要赶尽杀绝呢!
  
  魏忠贤在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王义心中却是超级的不爽,他是王安的义子,王安当初就是被魏忠贤害死的,当初王义在内库仓库外想要放火烧宫,也是为了栽赃陷害魏忠贤。
  
  可没想到如今魏忠贤的确是倒台了,可皇上却偏偏轻描淡写的放过了他,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而还让他去南京执掌司礼监!
  
  如果有可能的话,王义还真想假传一回圣旨,哪怕直接将魏忠贤赐死,也是好的啊!只是,皇帝已经下了旨,迁魏忠贤为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就算王义心中再怎么不爽,也只能强忍着!
  
  反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己这么多年都已经忍过来了,再忍上三五几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魏忠贤出了这紫禁城,离开了北京帝都,他就是只脱毛的凤凰,自己想要结果了他,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么?
  
  王义现在是在乾清宫御前当值的太监,虽然还没有任何的品级,甚至连副总管太监都还不是,但他未来的前途,却绝对比现在宫中绝大多数的太监都要光明得多!
  
  只要皇帝还在位一天,能够稳压他王义一头的宫中太监大貂珰,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数人而已!
  
  甚至于除了副总管太监王承恩和小顺子陈顺忠以外,整个宫中,能够随时接近皇上,能够无条件的获得皇上的信任的,就只有他王义一个!
  
  只要魏忠贤出了北京城,想要结果了他的性命,对于王义来说,甚至真的就是一句话的事,只要吩咐下去,少不了就会有想要讨好巴吉他王义的人,帮他把事情给处理干净了!
  
  带着有些郁闷的心情,在魏忠贤府邸中传旨后,王义便重新回到了乾清宫,继续服侍朱由检。
  
  王义回到乾清宫时,朱由检正在翻阅奏章,看到王义回来,朱由检只是抬了一下眼睛,头也没抬一下,便继续看起他手中的奏折了……
  
  天启七年冬月初五,被勒令限期离京南下的魏忠贤,带着满满两车行装,在两三百个护卫武士和数十个锦衣卫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从北京东城门离开,顺着南下的官道,一路向南,朝保定府赶去。
  
  锦衣卫士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派来的,是专门来‘保护’南下任职的魏忠贤的,而那两三百个护卫武士,却是魏忠贤从民间招募的江湖武士,嗯,换句话说,就是魏忠贤豢养的私人武士。
  
  魏忠贤离京的时候,除了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北镇抚司理刑官杨寰、孙云鹤、崔应元以及吴淳夫和一直在家闭门待罪的兵部尚书崔呈秀外,朝中其他的文武大臣,却是连一个前来相送的人都没有!
  
  当然,现在的阉党和魏忠贤,在大明帝国国内,就如同瘟疫一样,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可能再出城来送魏忠贤南下了!
  
  魏忠贤这次南下,说是升任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但实际上嘛,所有人都清楚,所谓的‘升任’,不过是名义上说得好听罢了,实际上,那就是贬谪!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驱逐,魏忠贤就如同罪犯一样,被皇帝直接驱赶逐出北京城!而从离开北京城的那一刻开始,魏忠贤想要再踏进大明帝都京师,这一辈子,下一辈子,甚至是下下下一辈子,都几乎没有那个可能了!
  
  就算皇帝不亲自下旨捉拿或者诛杀魏忠贤,魏忠贤也只能像只野狗一样,在南京那些已经处于半废弃状态的宫殿中,苟延残喘,了此残生!
  
  魏忠贤失势,阉党倒台,这已经是事实,是定居了,除了阉党铁杆党羽外,其他那些本就是趋炎附势的墙头草们,自然是不可能再淌阉党这塘浑水的!
  
  在数百护卫武士,数十名锦衣卫士的护卫下,整支队伍浩浩荡荡的护送著魏忠贤,顺着官道南下,往距离北京最近的保定府行去。
  
  魏忠贤的老家,是肃宁,但是在保定府中,魏家却已经买下了数十万亩的土地,俨然已经成为保定府中最大的一个地主老财!
  
  而现在,这些土地,全都在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的手上,魏忠贤虽然‘升迁’离开了紫禁城,离开了大明帝都,但魏良卿却并没有受到牵连,依然还优哉游哉的做着他的国公爷!
  
  嗯,在一年前的天启六年十月,天启帝因为魏忠贤的‘功劳’,而加封魏良卿宁国公、太师,成为大明朝仅有的几个国公爷之一!
  
  只不过,虽然魏良卿已经位极人臣,成为大明朝仅有的几个国公之一,但他却很少待在大明京师,平常的时候,也多半都在京畿外围,魏家买进的那些土地田庄中打转。
  
  魏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若不是魏忠贤骤然得了富贵,魏良卿也好,魏良栋也罢,又或者其他魏家族人,根本就没有做官的可能,大富大贵自然也是一种奢望了,而国公爷,那更是连做梦都梦不到的!
  
  但是现在,魏良却成为了大明朝仅有的几个国公之一,而且身上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同知、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以及太子太师等显赫的官名了!
  
  魏家也不可能成为肃宁,甚至是整个北直隶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大商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