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46章诏宗室入京
  杨嗣昌的建议是好的,大明宗室,也的确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限制和削减的地步,否则,大明帝国不亡于外患,不亡于内贼,早晚也的亡在大明宗室的手上。69
  只不过,杨嗣昌的三世而斩,又或者五世而斩的建议,却都太过于武断了。
  
  并且,如果不安排好那些因此而丢掉爵位,失去赖以生存的俸禄的宗亲的话,很有可能还会造成整个大明帝国的动荡不安,加剧大明朝衰败的速度!
  
  因此,杨嗣昌的建议,还是有些太过于激进了,相对而言,倒是徐光启的意见,要稍微妥善一些。
  
  按照贤良与否,保留绝大多数的大明宗亲,却又能够清理掉一些宗亲,而且还不至于太多的引起宗室的反弹。
  
  甚至于,那些旁支小宗,就算被清理掉,失去了封爵收入,也还可以从事农耕,或者经商贸易,甚至还可以读书,考取功名,总之,只要勤快点,踏实肯干,怎么也不至于被饿死的!
  
  嗯,对于考取功名这一点,历朝历代,对于宗室,总是有太多的猜忌和顾虑,不敢,也不太放心重用宗室,以免重蹈西汉、西晋之时,宗室内乱的覆辙。
  
  但是,大明帝国从立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百七十年的时间,皇族大宗(成祖一系)已经根深蒂固,其他任何一个皇室宗族,都已经没有可能再撼动大宗的皇室正统的地位了!
  
  因此,就算开放大明宗室入朝为官,朱由检也其实完全不会有任何的顾虑,哪怕是亲王、郡王,只要不是自己的兄弟(亲兄弟也好,堂兄弟也罢),能够危及到自己皇位的可能性,都是小之又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那个可能!
  
  因此,哪怕是周王、蜀王,又或者是鲁王等这些开国亲王世袭传承至今的,也完全可以让其出来做事,为国效力了!
  
  只是,朱由检有这个胆子,恐怕满朝文武,却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胆子!
  
  毕竟,真要有人心怀不轨,想要谋朝篡位的话,以亲王郡王的身份行事,怎么也比普通的文臣武将,要容易得多吧?而且也能更加容易的聚拢人心,诏揽党羽!
  
  亲王郡王,或者镇国将军,都可以先缓一缓,但是,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以及其后的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想要出来做事,报效皇明,朱由检却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了!
  
  微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检又转眼扫视了其他文武重臣一眼,旋即问道:“诸位卿家以为呢?”
  
  参与御前朝议的文武大臣,加上司礼监的两个太监,五个公侯世家,三十余人,听了朱由检的话后,互相对望了几眼,却几乎没人再肯站出来答话。
  
  就跟李国想要当墙头草,两边都讨好一样,杨嗣昌的条陈,一看就是得罪人的事,而且得罪的还是皇室宗亲,并且还不是一个两个皇室宗亲,而是绝大多数,成千上万,甚至上十万的皇室宗亲!
  
  这样得罪人的事,其他人可不想随意掺合,自然也不肯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了!
  
  新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正要再开口点人的时候,一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却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宗亲法度,事涉皇族,牵连甚重,不可不慎。”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维贤飞快地抬眼瞥了一眼朱由检,才又说道:“皇上何不广诏百官,并皇族宗人府令、正、人等皇族宗亲,共议此事?”
  
  大明宗室,设有宗人府,专管皇族之事,宗人府之下,设宗人令一人,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各一人,共计五人,皆为皇族亲王世系中资历最长者充任之。
  
  现在,虽然宗人府所管辖的皇族之事,多半都已经转移到了礼部,宗人府也几乎名存实亡了,五大宗人,也分居各地,难有齐聚北京城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聚在一起,商量议定宗族之事的可能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明祖训》的缘故,在《皇明祖训》中,就有一条“凡亲王每岁朝觐,不许一时同至,务要一王来朝,还国无虞,信报别王,方许来朝”的规定。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规定的存在,宗人府的五大宗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北京城了,自然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商量决定宗族事务了!
  
  因此,宗人府的事权,也才会慢慢的被礼部给侵夺了去!
  
  而现在,英国公张维贤则建议,要诏皇族宗亲,共议此事,也就是说,要将皇族五大宗人,不,甚至很有可能,还会扩大到整个大明朝的亲、郡王中,将大明朝所有的藩王,全都召集到北京城,来共同商议此事!
  
  这,这可是严重的违背了《皇明祖训》,违背了太祖遗训!
  
  听了张维贤的话后,内阁次辅李国,当即便站了出来,朝朱由检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召诸王进京,商议更改宗室法度之事,事涉王族利益,诸王岂能不疑?”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又接着说道:“臣恐陛下旨意下达之时,诸王告病之奏疏而飞至矣!”
  
  听了李国的话,朱由检不由得也微微皱了皱眉,李国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冒然下诏,召诸王进京,商量的又是跟数以十万计的大明宗室利益攸关之事,那些各地藩王,心中不会有所顾虑、疑虑才怪了呢!
  
  只是,英国公张维贤说得也没错,这件事,必定涉及到大明宗室数十万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心甘情愿’的表态,更改宗室法度,势必会激起宗室的不满和怨恨,甚至因此而生出叛逆之心来!
  
  要更改宗室法度,就必须得让所有的宗室,至少是宗室中的所有代表人物,全都‘心甘情愿’的带头表态,改变宗室法度才行!
  
  到那时,就算有人再想要带头闹事,朱由检也完全有了出兵借口和名义,镇压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了!
  
  甚至,朱由检还完全可以让其他那些宗室,一起陪着他去镇压和平定闹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