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我大梁太子,绝不登基 > 第87章左丞相之策
  “国库空虚是个大事…如果不靠国库,靠其他方面,凑一些银两送往河阳镇太子那边,倒也是可以。”左丞相黎司摸著下巴上短短的胡须,一脸思索的说。
  
  旁边的御史一听这话就有些炸毛了,声音透著不悦的追问:“左丞相你这话说的,行军打仗的事情,不从国库拨从其他方面还有什么方面能出钱?”
  
  左丞相黎司眼眸一垂,直接眼观鼻鼻关口的回答:“众筹。”
  
  “众筹?”御史一听,顿时气愤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我就知道丞相是这个意思,众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有多难,想必家底丰厚的丞相肯定是不知道。”
  
  旁边那几位官员就也稳不住了,立马附和的说:“前不久我们已经把老底儿都给捐出去了,现在家中已经没了积蓄,府里上上下下老少全部指着我的月银供奉吃饭,是真的,一点儿也拿不出来了。”
  
  “我们几个家里都没有什么产业,不像左丞相,家中有些产业,底蕴丰厚,现在既然左丞相现在提议出众筹了,不如就由丞相您带个头,把我们那份儿也给捐了得了。”
  
  “左右咱们都是同僚,具体的谁出这份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个银两给凑起来给太子殿下送过去,这才是正事。”
  
  几个大臣手一摊,肩膀一耸,一副豁出老脸去,有什么都没有钱,死活不出一个银子的样子。
  
  一群无耻的老下流。
  
  左丞相黎司在心中狂翻白眼暗自骂着,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不急不躁的说:
  
  “瞧你们几个说的这话,我哪有什么家产,不过是家中夫人陪嫁过来的一些东西罢了,那些东西夫人早就分配好,几个女儿做嫁妆所以就算我这个老头子说要动,都没有用啊,动不了,说是众筹也是我月份供奉全拿出来捐了。”
  
  这话中讲得可谓是滴水不漏,充分的表达出来了,我也没有钱,我说捐钱又只是把每一月的供奉捐出来,我还得厚著张老脸去吃妻女的饭。
  
  这几位大臣纷纷在心中怒骂着左丞相黎司,抠搜毒辣的老东西,总是动不动就阴别人,自己还小气的不行。
  
  大梁帝扫了他们一眼,清了清嗓子,咳了两声。
  
  这些大臣连忙闭上了嘴巴,连脸上的怒火也都收了回去。
  
  刚才一时之间气急,没有顾及到当着大梁帝就开始吵吵了。
  
  失言,失言了。
  
  几位大臣心中揣揣不安的低着头,生怕被训斥一阵。
  
  “太子既然这么做了,那他便是有自己的对策,尔等无需再多议论这个事了。”大梁帝略烦躁的挥了挥手,直接下了逐客令:“无其他事的话,你们就退下吧。”
  
  这些个大臣们平时里没少收了银子,个个都是富的流油,这到了接骨眼上,谁也不肯多出些银子,推三阻四的,实在是让人恼火至极。
  
  大梁帝顿时觉得这些文官,最爱的是中饱私囊,远远比不上性情直爽的武官来的好。
  
  眼下太子有了能力,他也不必再刻意重文轻武来给太子铺平路了。
  
  也是时候添加武官,用来平衡朝中的文官了。
  
  左丞相和几位大臣,如释重负的离开了御书房,回去的路上还在不停窃窃私语的说着关于河阳镇太子殿下赏赐立功的民众之事。
  
  抛开需要的银钱不讲,单凭河阳镇天生劣质的环境,还有贫穷的条件,可谓是百废俱兴,想要逆转乾坤,那可是如登天之难。
  
  所有人都不看好太子。怎么样才能解决掉河阳镇境内和边境的困境。
  
  河阳镇这边,梁毅已经和大将军等人商量出来一个对策,先论功行赏,然后奖励官职。
  
  目前来说,原本管着河阳镇整个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河阳候造反的时候跟随着走了。
  
  眼下这些职位全部空出来了,正好论功行赏,把名单上立下大功的前100人直接安排在河阳镇城主府衙门上工,还安排了巡逻的大小捕头,负责户部的部门。
  
  因为这一场大战,原本那些河阳候的手下官员,居住的宅院也都空了下来,还有录署他们名下的耕地,一同赏赐给了立功的人。
  
  100名除外的那些功臣,赏赐的则是银两和耕田。
  
  这一大战,几乎是把帝国蛮夷整个国家给灭了,那些老弱妇孺也只有区区几百名,病死的病死,接受不了现状的自杀的自杀,剩下的没几个了,都不值一提。
  
  这帝国的蛮夷人全数被灭,但是属于他们的领地,整个大草原都空落着。
  
  梁毅抓住了这一点很充分的利用着,直接把草原上的一些,已经存在的耕田,用来论功行赏给立下功的民众。
  
  至于那些大片的草原,则是用来扩大领地范围,直接贴出了公告。
  
  但凡主动前往蛮夷草原开荒的布衣民众,凭自己之力,所开荒得到的地,尽归其所有。
  
  开出一亩就得一亩地,开出十亩地就得十亩地。
  
  那草原无边无际,非常的广阔,面积很大,土壤也远远比河阳镇的沙土石子地强上千倍万倍。
  
  虽然那里风沙多了些,但是植物种下之后能生长,而且水也不是太缺,那边的气候雨下的很勤,再加上大批的牛羊放牧,牛羊的粪便滋养土地,所以直接造就了土壤又黑又肥沃。
  
  那边的土地在河阳镇民众的眼中可都是黑金土地,肥沃好得很。
  
  这个公告一贴出之后,河阳镇在整个老百姓都轰动了,一下子都涌进了衙门中询问著此事。
  
  和家人商议好之后,那些青年壮丽,上到五六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还有妇人,都准备报名前往草原去开荒。
  
  好在已经把立过功的青年们,都赏赐了官职,他们在衙内帮忙统计著这件事,人手上才勉强够用。
  
  这则消息一出,不仅仅是河阳镇轰动了,就连周围别的城镇之中的老百姓,有不少听闻这消息,慕名而来,询问者可否也能参加开荒。
  
  梁毅思索著这件事之后决定,但凡是河阳镇人,才有这个资格参加,如果不是的话,那就需要把全家户口落到河阳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