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野心家 > 第一百一十四章赵高心怀鬼胎,子婴故意闭门
  相府内,赵高瘫坐在太师椅上,一脸失望的表情。.
  立在一旁的赵成期期艾艾地解释道:“本来
  “赵成啊,有件事压在为兄的心头好久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告诉你。”赵高并没有责怪赵成的意思。
  
  “什么事?”赵成见赵高神情严肃,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其实,你我跟始皇嬴政是表兄弟,都是秦王室的后裔。”赵高一字一句地说道。
  
  “什么?”站在一边的赵成和阎乐一听,都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
  
  “我们的外祖父跟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王位问题惨遭杀害。”赵高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当我离开赵国陪同嬴政来秦国时,母亲告诉了我这个秘密,打那时起,我便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外祖父报这个仇。”
  
  “既然泰山大人也是王室的一员,当时商议推举新君之时为什么不亮明身份?如果那样,称王便顺理成章了。”阎乐对赵高没有称王一事显得耿耿于怀。
  
  “真是猪脑,这个秘密如果说出来,我岂不成了亡秦的历史罪人?老夫宁愿将打碎的牙吞到肚子里去,也不愿背这个锅!”赵高轻骂了阎乐一句。
  
  “唉,都怪那个陈大人,约好让他带头说话,想不到他竟然打住了,平时个个见到泰山大人都点头哈腰的,可到了关键时刻,却一个都靠不住。”阎乐见自己被骂,只好将矛头转向别人。
  
  “唉——或许这是天意吧!现在,谁做这个王,已经不是重点了。”赵高抹了一下前额,长叹一声,意味深长地说道。
  
  “泰山大人的意思是——”阎乐从来没见过赵高如此失落,内心多少有点不安,不禁多问了一句。
  
  “现在的形势想必大家都清楚,胡亥一死,朝中大臣个个心怀鬼胎,各打各的主意,特别是听说刘邦已攻至武关,关内已人人自危,所以嘛,即使我勉强当了这个王,也无回天之力,反倒成了众矢之的。”赵高毕竟是赵高,一代弄权高手,他非常清楚此时此地自己的处境。
  
  “这么说,泰山大人是想暂时找个替死鬼出来帮顶一下,将来再作打算?”阎乐听了赵高在情在理的一番话,倒也觉得无可辩驳。
  
  “可是子婴那小子,会不会听兄长的使唤,万一他有异心怎么办?”赵成的担心并非多余,毕竟在胡亥杀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时候,子婴竟然能全身而退,不受牵连,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口碑和群众基础,更需要大智慧。
  
  “子婴平时为人低调、谦卑,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吧?”阎乐认为赵成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连爱使性子、随便杀人的胡亥都被赵高弄得服服帖帖,子婴更不在话下了。
  
  “近来子婴是否有什么动静?”赵高沉吟了一会儿,问阎乐,因为他在考量,大臣们在推举新君时选择集体沉默,是否与子婴有关。换句话说,会不会是子婴事前跟大臣们串通一气来对付自己?
  
  “前段时间秦二世要子婴出面为武关前线征兵征粮,所以他曾召集过部分大臣和乡绅一起商量对策,但未见他有什么其他动静,特别是在宣布他任秦王之后,他更是闭门不出,拒绝接见前去道贺的大臣。”作为咸阳令,阎乐布了不少眼线帮赵高收集信息情报,以此来监视朝中大臣,不过,据眼线报告,除了发动征兵征粮,子婴近期并没有其他动作,更没有搞私下串联。
  
  “如此看来,子婴这小子倒是比胡亥懂事不少——”赵高释然。
  
  
  子婴的王府内表面一片宁静,但宁静的外表难以掩盖内心的波澜。此时,子婴正在跟宦官韩谈以及两个儿子商议一项生死决定。
  
  “依孩儿看,赵高此时将父王推举出来,并非出于真心实意,而是逼于无奈,一方面可以平息朝中的怨气,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开脱。”子婴的大儿子说道。
  
  新
  “孩儿也以为,赵高将父王推举出来当秦王,根本就是不怀好意,他想像对胡亥一样,操控父王,让您当他的傀儡。”子婴的小儿子也附和道。
  
  “大王,赵高的为人您不是不知道,他连胡亥都敢杀,还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韩谈见子婴沉默不语,不禁心急起来。
  
  “唉,赵高这个人聪明绝顶,且防范心极强,想除掉他,难啊!”子婴长叹一声,终于说话了。
  
  “怕什么,父王这段时间不是负责征兵征粮么,用最近征上来的数万人马包围相府,来个一锅端,岂不是更好?”听了子婴的话,小儿子显得有点不以为然。
  
  “万万不可,现在咸阳城内的兵马都受赵高控制,凭我们现有的人手和实力,硬碰硬的话,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大儿子分析道。
  
  “杀赵高的机会不是没有,如果能将他引到这儿来,在我们的地盘上动手,就由不得他了。”韩谈想了想,说道。
  
  “报——郎中令赵成赵大人前来求见。”正在韩谈说话的当儿,手下前来向子婴报告。
  
  “这已经是第三拨人前来催促大王明天动身前往祭坛祭祀了。”手下又补充了一句。
  
  “你对赵成说,本王身体有恙,不便接见。”子婴吩咐手下说。
  
  “如果再这样推辞下去,赵高会不会不高兴?”子婴的大儿子担心地问。
  
  “恰恰相反——韩大人,刚才你不是提到,要将赵高引到这儿来么?眼下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子婴显然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对韩谈说道。
  
  “难道大王有主意了?”韩谈一听,内心不禁一阵惊喜。
  
  “不错,刚才我拒绝接见赵成,赵成回去后一定会向赵高报告,明天的祭祀仪式很重要,赵高会以为自己不够诚意,明天必定会亲自来请,到时便有下手的机会了。”子婴成竹在胸地说道。
  
  “赵高生性多疑,只怕到时身边护卫太多,我们难以下手。”韩谈忧心忡忡地说道。
  
  “按理,完成明天的祭祀仪式我才算正式继位,他应该不会想到我在这个骨节眼上对他动手。”子婴吞了一口垂沫,接着分析道:“万一他有所提防,带来的人马只能守在宫外,到时你们几个守在我的卧室内相机而动,得手后再让宫内卫士将他的人马包围起来灭掉,应该不是难事。”
  
  “大王英明,此计甚妙。”韩谈听完子婴的分析,由衷地奉承了一句。
  
  “听说早些年你差点被赵高杀了?”子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了韩谈一句。
  
  “是的,赵高这个小人,我恨不得扒了他的皮。”韩谈见子婴提起此事,不禁恨得咬牙切齿。
  
  “是么,韩爱卿可会用剑?”子婴不经意地又问了一句。
  
  “我的剑术虽然一般,但对付赵高这个老匹夫,绰绰有余。”韩谈拍胸答道,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既然现在投靠了子婴,哪怕前面是火坑,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何况跳过这个火坑的成数极高,成事之后,自己便是新王身边的红人,何乐而不为呢?
  
  子婴命人取来一把宝剑,对韩谈说道:“很好,明天的成败,就仰仗韩爱卿了!”
  
  “此剑陪伴寡人已有三十个年头,现在赐予你,希望明天能有一个美好的转机。”子婴温柔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刺骨的杀气。
  
  “谢秦王,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韩谈跪地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