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野心家 > 第二十六章起死回生
  “你这脚只是扭伤而已,并无碍事,敷上药后,休息一两天就可下床走动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走了进来,摸了一下赵高的右脚,安慰他说道。
  
  “谢谢徐爷爷的救命之恩!”赵高猜测,这位老者显然是徐福的爷爷徐寿无疑。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不管是谁遇见都会出手相救的。”徐寿一边说一边将赵高腿上的绑带解开,换上新的草药。
  
  “我这位兄弟是不是伤势很重?”赵高看了一旁沉睡不醒的嬴政,忧心忡忡地问。
  
  “他比你严重多了,当我发现你们的时候,你正好压在他的上面,想必是在山崖上滚下来时,他替你挡住下冲的力,所以你才没伤得那么重。”
  
  难怪自己这么快醒过来,原来是嬴政帮他顶了灾!赵高在暗自庆幸之余,也替嬴政捏了把汗,万一他醒不过来,自己怎么向赵姬交待?想到这儿,他忍不住又多问了一句:“那他能治好么?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呢?”
  
  “唉,能不能醒过来,只有看他的运气啰!”徐寿叹了口气,用手摸了摸嬴政的额头,接着又从一个葫芦中拿出一颗药丸,用手捏碎后放进碗中冲水,然后弄开嬴政的嘴巴,给他灌了下去。
  
  难道这就是徐福所说的九转还魂丹?赵高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药味,精神为之一振。
  
  “哦对了,你们俩个小孩子人家,怎会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又是怎样跌下山崖的?”徐寿给嬴政喂完药后,转身问赵高。
  
  “我们是被贼人绑架到这儿来的,当时趁他们不在意便从车里逃了出来,不小心便掉到山崖下面了。”赵高将经历如实告诉了徐寿。
  
  “唉,这仗打了多年,搞得民不聊生,落草为寇也是常有的事,看你们的衣着,应是大户人家的小孩子,你们是哪里人?”
  
  “实不相瞒,我们是京城人,我父亲是京城隐宫的宫吏。”
  
  “想必你们的家人现在很着急,要不这样,你们在这儿安心养病,我到京城通知你们的家人。”徐寿顿了一下,向外面大喊:“福儿你过来!”
  
  “哎——”
  
  徐福从外面跑了进来。
  
  “丹药炼得怎样?”徐寿问。
  
  “看火候应该差不多了。”徐福回答道。
  
  “这两天我要到一趟京城,给他们的家人报个信,你留下来照顾他们俩,记得要准时给他喂丹药。”徐寿指了一下嬴政,叮嘱徐福。
  
  “可丹药只炼了一颗,喂完后如果他醒不过来怎么办?”徐福问。
  
  “喂完这颗,如果他还不能醒过来,神仙都无可奈何了。”徐寿叹一了声,然后收拾东西,下山去。
  
  话说赵宫吏向贼人交了赎金后,回到家里左等右等,到了傍晚还是不见赵高和嬴的人影,也没收到任何的消息。
  
  难道是贼人反悔撕票了?想到这儿,赵宫吏不禁全身冒汗,如果真是这样,那二十两金子不是白给了么?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怎样向赵姬交待?
  
  正当赵宫吏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一样的时候,赵姬偏偏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你不是去了交了赎金么,怎么没将孩子带回来?”赵姬一进门,便心急如焚地问。
  
  “夫人莫急,听我慢慢道来,今天早上我带赎金去赎人的时候,那些贼人怕我报官包围他们,所以只派一个人到那儿领赎金,并承诺交了赎金便放人。当时我怕这些贼人会撕票,所以只能将赎金交给他们,回来等候消息。”赵宫吏耐心地解释道。
  
  “你真是的,贼人的话你也信?如果他们收了钱不放人,你怎么办?”
  
  “不会吧?他们只是求财而已。”说到这儿,赵宫吏才猛然记起那贼人临走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连忙补充道,“他们曾特别提到,说今天不见人回,便到三百里外的玉虚观那儿找。”
  
  “那你还等什么,去找啊?”
  
  原本赵宫吏是想第二天带人去找的,被赵姬这么一催,只好连夜出发,前往玉虚观。
  
  当赵宫吏到达玉虚观时,已是第二天的早上,巍峨的群山之中,一座道观矗立在其中,显得非常的孤独和清静。
  
  赵宫吏走进道观,见一个老道士正在里面打扫卫生,连忙施礼问道:“敢问真人,昨天是不是有几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来过这儿?”
  
  道士一听,回答道:“昨天确实是有几个人护着一辆马车来过,后来听说车里的孩子跑了,都出去追赶。”
  
  “那后来呢,追到了没有?”赵宫吏一听,禁不住舒了口气,想不到这两个小家伙蛮聪明的。
  
  “没有,听他们回来时偷偷议论,说那两个小孩子掉山崖下面了。”
  
  “什么,掉到山崖下面,死伤了没有?”赵宫吏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我看那几个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不敢多问,反正他们回来后匆匆忙忙地驾车走了,要不,你们到山崖下面找找?”因猜到那两个孩子有可能是问话者的孩子,道士一脸的同情。
  
  除了这个办法,还能怎样?当赵宫吏到达那个山崖下面时,发现那儿的荒草丛有人走动过的痕迹,不禁松了口气,这至少说明,赵高和嬴政还活在世上,他们现在到底在哪?
  
  山崖下面有一条羊肠小道,一边通向附近的山顶,另一边通向一个小山谷,赵宫吏思索了一下,决定到山谷下面找一下。
  
  这个山谷四面环山,翠竹成荫,凉风习习,走进去,仿佛进入了世外桃园。在山谷的向阳处,有间茅屋,屋前有三两块开垦的农田,田里种著玉米等农作物,虽然是有人居住的地方。
  
  屋里的主人会不会知道赵高和嬴政的去向?赵宫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了过去,轻敲了一下房门。
  
  “谁呀?”屋里传来一个幼稚的声音,不一会,一个小少年打开门,露出一个小脑袋,好奇地打量著赵宫吏。
  
  “小朋友,请问这两天你有没有见过两个小孩子从这儿经过?”赵宫吏问。
  
  “难道你是从京城来的?”小少年似乎想到了什么。
  
  “是的。”赵宫吏一听,显得很意外。
  
  “你是不是找赵高?”小少年接着又问。
  
  “对啊!你怎么知道?”赵宫吏觉得太不可思义了。
  
  “他就在里面。”小少年指了指里边的床,对赵宫吏说道。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尽不费功夫,赵宫吏不禁不喜过望。
  
  此时,躺在床上的赵高已听出了父亲说话的声音,连忙挣扎著坐了起来。
  
  “找到你们,实在是太好了!”赵宫吏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床前,见赵高尚无大碍,一颗悬著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当他见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嬴政时,不禁担心地问:“他没什么事吧?”
  
  “我爷爷说,吃完三颗九转还魂丹,如果他还醒不过来,神仙也没有办法了。”徐福口直心快地抢着回答道。
  
  “今天吃了第几颗?”赵宫吏想不到嬴政会伤得这么严重,失色地问道。
  
  “刚好是第三颗。”
  
  就在两人谈话间,嬴政突然动了一下,这个细节被躺在一旁的赵高发现,他不禁兴奋地叫了一声:“有动静了!”
  
  大家将目光移向嬴政,发现他果然在动,喉头还发出一阵异样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