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小县丞 > 第五十章详尽的办法
  见郭准提出可以对抗王振的计策,全在于正统皇帝身上,沐公爷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
  
  “先生所言本爵实也想过。不过那王振深得圣上宠幸,皇帝更是在众臣面前,称呼此贼为先生。想要从他的身上夺得圣宠实在是太难了!”
  
  沐公爷所言自然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王振在永乐末年进入宫中,因为其聪明伶俐,且身具一些才华,所以连宣宗皇帝都对他十分赏识,任其为东宫局郎,陪伴太子身旁。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振与正统皇帝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对于年幼的正统皇帝来说,王振对他既是奴婢,更是朋友与老师。所以在正统皇帝登基后,才会对其如此宠幸。
  
  熟知历史的郭准知道,在大明一朝,但凡太监得宠权倾朝野,基本上都具备与王振一样的条件。那就是在皇帝还未登基,也就是在潜邸之时就陪伴左右。
  
  不仅仅是王振,以后的大太监刘瑾、冯宝一流皆是如此。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将独一无二的宠幸夺得几分,确实是比登天还难。
  
  “国公爷可能误会郭某的意思了。正如国公爷所言,王振那贼在圣上年幼之时就陪伴左右,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谁都无法匹敌。
  
  国公爷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王振那贼是因为与圣上有着深厚的友谊,所以才会权倾朝野无人能够撼动。既然我们无法从这份感情中超越他,何不让皇帝在其他的感情上无法忘记国公爷那?”
  
  听到郭准所言,国公爷微微一愣。只见其沉思了片刻后,露出谨慎的询问之色问道:“郭先生的意思是……”
  
  “没错,郭某说的这种感情就是忌惮,倚仗,以及不得不用!”
  
  尽管国公爷并没有说明什么,但郭准在他的目光中已经捕捉到了答案。
  
  “忌惮,倚仗,不得不用……郭先生,您说的这个计策是不是有一些太过极端?或是铤而走险了?”
  
  见郭准所言的答案,果然就是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国公爷不禁紧紧握着手中的茶杯,目光之中露出纠结之色。
  
  其实,郭准的意思国公爷已经很明白了。既然王振与圣上的关系,是建立在“亦师亦友”这个前提之下,那么留给沐公爷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将云南打造成一个他沐家独有的云南,使得国公府的势力达到顶峰。皇帝不得不倚重,又不得不防的一种状态。
  
  说白了,就是让沐家既拥有让皇帝忌惮的实力,又拥有皇帝不得不倚重的理由。只有这样,才能有和王振一较长短的资本!
  
  只不过,这个计策虽然算是当下能够想到最好的计策,但其中的风险,以及忌惮与倚重之间的这个平衡点,太难以掌握。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既充满了各种情怀与感天动人的故事,但最多的还是那残酷的血雨腥风。
  
  历史上功高盖主,或是让皇帝始终猜测忌惮,从而落得家破人亡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果沐公爷真的按照郭准提出的办法去做,极有可能面临的一种结局就是,皇帝对沐家这么大的势力产生了忌惮与猜忌。
  
  当这种忌惮与猜忌达到顶峰之后,势必会爆发出来。到时候,只要一道圣旨,就足以让整个沐家家破人亡!
  
  “国公爷,非常之时就需要用非常的办法。若是想斗倒王振,郭某的计策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相信国公爷比郭某更了解圣上。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这位主儿时而英明神武,时而又昏聩无能。这在郭某看来,是其自身性格所决定的!
  
  郭某曾大胆分析过圣上的性格,他必定是介乎于理性与感性两者之间的个性!如这种人,是不能够按常理出牌的!”
  
  看到沐公爷脸上露出纠结之色,郭准慢慢向其解释道。
  
  当然,郭准说的什么理性与感性的东西,沐公爷自然是似懂非懂。不过,他所要表达的意义,已经准确无误的传达到国公爷的脑子里了。
  
  “不是本爵没有胆量,实在是这件事情的风险太大了!本爵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本爵自己的性命,更是整个沐家,乃至整个云南的安危!
  
  一旦这种平衡掌握不好,天子降下雷霆怒火,到时候本爵死了是小,沐家支离破碎,乃至整个云南陷入动荡混乱之中的话,那本爵又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好!国公爷您说到点子上了!郭某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国公爷,如皇帝这样的性格,虽然有时会昏庸至极,但归根到底,他看重的还是整个大明的安定!
  
  云南是我大明边疆重地,作用不容小觑。进可开疆拓土,夺缅甸、交趾二司;退可作为朝廷的大后方,一旦天下有变,为天子留有一片立足之地!
  
  我云南的作用,相信圣上在心里最清楚。而且这几十年的经验也证明了,只有沐家,才能保证云南的一方安定。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相信圣上必定会倚重国公爷的!”
  
  郭准的灵魂,昏迷前不过是来自现代的一名刑警。让他破案稽凶,犹如吃饭一般简单。但若是纵横捭阖,策定天下,这可不是郭准所擅长的。
  
  郭准之所以能说出此番言语,最重要的就是他对明朝历史的熟知与掌握。
  
  那句“进可夺缅甸、交趾二司”自然不难,毕竟在成祖皇帝在时,交趾就是大明的一个省。
  
  不过那句“退可作为朝廷的大后方,一旦天下有变,为天子留有一片立足之地”这句话,就说的既大胆又非常有见地了!
  
  生活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古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他们基本上不会在国家和平、安定、富强的时候考虑到天下有变的状况。
  
  就算真的有人深谋远虑,想到了这一点,那也不会说出来,惹得一个大不敬的罪过。
  
  况且,那些想到这一点的人,通常也只会把目光放在应天也就是南京,以及国家南方这片土地上来!
  
  毕竟大明虽然迁都北京,圣上也常年生活在顺天。但应天皇城内,还是留有整套的建制,以供非常时期保证国家在平稳运行之下,力图东山再起。
  
  而且历史上很多朝代的更替也证明了这一点,一旦国家丧失了北方,国君完全可以往南方跑。以天堑作为天然屏障,至少可以做到割据半壁江山。司马室建立的晋是如此,赵宋亦是如此。
  
  一般来说,不会有人,把目光放到云南这片这地上来。
  
  不过,郭准的灵魂知道,明思宗煤山自缢后,虽然出现了南明小朝廷。但无论是南京,还是福州,总之在满人的铁蹄之下,就连列土封疆明王室也没有做到。
  
  最后,还是永历皇帝逃入云南,依靠李定国等人的力量,坚持了十多年。
  
  若不是清军势大,且南明诸臣内斗不止,永历皇帝错走缅甸,历史会不会有改写的可能,也是有未可知。
  
  从这一点历史的经验上可以知道,云南虽然偏僻,但绝对是一块可以作为最后依托的存在。它的地位绝对在很多人的想像之上。
  
  沐公爷自幼熟读兵书,更是在军营之中征战多年。郭准所说的这些话,他自然能够明白。
  
  见郭准当着自己的面说出了这么多忌讳的话,沐公爷的心里很满意。在他看来,郭准能够对他说这种话,那就是真的奉自己为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先生所言,本爵已经明了!敢问先生,本爵究竟该如何去做?”
  
  沐公爷既然问出了具体的办法,那就说明他的心里已经认可了郭准的计策。
  
  看到国公爷相信了自己,郭准点了点头,随后以右手食指沾了沾茶杯中的茶水,慢慢的在桌子上写下了一个“思”字。
  
  “思?先生所说的,莫非就是逆贼思任发?”
  
  望着桌子上的思字,沐公爷立刻看向郭准询问道。
  
  “国公爷聪慧,郭某说的就是逆贼思任发!”
  
  思任发,名字虽然很土,看上去也傻兮兮的。但是对于大明人来说,特别是正统皇帝来说,都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此贼之父名为思可发,贼人是承袭了其父麓川宣慰使之职。
  
  本来,此贼在承袭官职后,应该兢兢业业报效朝廷。但他偏偏有着一颗不臣之心。在势力稳固后,竟然称自己为“法王”,背叛朝廷。
  
  正统二年,此贼率领贼军竟然攻占南甸,腾冲等要地。就连沐公爷的叔父,沐晟都败于其手。
  
  正统六年,在朝廷大军的打击下,此贼败走缅甸,但朝廷征讨之下,竟然没能将其从缅甸追回来,以致让此贼一直逍遥法外。
  
  所以,思可发对于皇帝来说,无异于是奇耻大辱。只要能杀死他,或者活着抓回大明受审,那就是帮天子找回;脸面,势必受到皇帝的嘉奖。
  
  “郭先生是让本爵亲率大军出征缅甸,抓回此贼?本爵只怕王振那阉贼会从中作梗,劝说陛下不肯降旨征伐啊!”
  
  略微沉思了片刻后,国公爷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看向郭准回道。
  
  “郭某让国公爷这么做,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现出沐家在云南的作用!
  
  既然国公爷忧虑王振那贼会从中作梗,那咱们绕开此贼不就可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