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小县丞 > 第八十三章跋扈的周通
  听到郭准所言,国公爷不禁向着周通与才润之的方向看了一眼。
  
  相信在场的人都知道,郭准这番话冲着的就是这两个人。毕竟自郭准进入国公府以来,就与周通的关系很紧张。双方虽未出现过激烈的冲突,但摩擦还是被所有人看到的。
  
  要说在整个国公府内,如果真的有人想要陷害郭准的话,那必定是周通这个长使。而才润之身为周通的亲信,参与其中自然也在预料之中。
  
  不过,清楚归清楚,但谁也不会轻易挑破这种事实。毕竟周通在国公府内的势力太大了,就连国公爷都要礼让三分。剩余的这些人又怎么敢与之作对?
  
  “本官听郭大人的意思,好像是在意有所指!敢问郭大人,你说的这个想要陷害你的人,不会就是本官吧?”
  
  听到郭准所言,周通冷笑一声,目光紧盯着郭准,看不出来他现在究竟是喜是怒。
  
  “这个陷害郭某的人究竟是谁,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都有答案。不过,究竟是不是这个人,而这个人又是不是周大人,我们只要继续调查就可以知晓!
  
  就本案来说,想要陷害郭某的就是才润之才大人。这一点在陈彪的供词中记载的一清二楚!”
  
  见郭准将矛头对向自己,才润之并未慌张,而是露出可笑的模样道:“没想到郭大人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样,才某若是抵死不认的话,恐怕郭大人还会穷追不舍,继续拿孙典簿的死大做文章。
  
  既然如此,才某也不狡辩。正所谓清者自清,不是陈彪指认才某是指使他杀害孙典簿的主谋吗?这样,请郭大人将陈彪带上来,才某与其对峙一番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一听才润之提到要与陈彪对峙,国公爷的心里不免变得担心起来。
  
  国公爷也得知了陈彪被害的消息,他的心里也很清楚,陈彪的死绝对不是什么畏罪自尽,更不可能是郭准严刑逼供之下,将其害死。他一定是周通这伙人,密谋之下杀掉灭口的!
  
  如今陈彪已死,这一点才润之的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提出要与陈彪对峙,就是有恃无恐,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办到。如果在这样继续纠缠下去的话,恐怕对郭准就十分不利了!
  
  想到这里,国公爷轻咳了两声道:“郭大人,本爵认为,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调查出究竟是谁杀害了孙典簿。其他的事情我们过后再议。
  
  其实本爵知道,这个案子错综复杂,想要查清楚十分困难。三天的时间想要破案,确实太难为郭纪善了。
  
  这样,既然今天大家都在这里,本爵也就明说了吧。所谓人命关天,绝对不能草率。
  
  本爵的府中,绝对不可以放过一个罪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既然大家都想查清孙典簿的死,究竟是何人所为。不妨将调查的期限在延长一些!一个月,就一个月!如果一个月郭纪善还没有查清实情,那本爵也只能按律治罪了!”
  
  国公爷的这番话说完,郭准的心里还是十分感动的。
  
  毕竟在这种时候,国公爷都还没有对自己放弃,更是一直都在袒护自己。跟着这样一个明主,就算前面的路有千难万阻,郭准也心甘情愿去赴汤蹈火。
  
  与郭准的感激不同,此时周通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周通是国公府的老人,更是协助过两任国公爷处理云南的一省政务。
  
  没想到国公爷刚一来到云南赴任,第一个想的并不是要倚重自己这样的老臣,反而打算依靠新人夺回权利。这让周通未免感受到一丝委屈与愤怒。
  
  “此事万万不可!我国公府虽比不得朝廷,但也是管理云南一省的重地!
  
  朝令夕改乃为政之大忌!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国公爷为郭纪善开了先河,那云南一省的军民如何看待国公爷?又如何看待我国公府?
  
  卑职认为,三日就是三日,少一日不可,多一日更不行!当初郭纪善也欣然接受了三日的期限。如果郭大人真的觉得有难处,当初就不应该答应下来!”
  
  作为周通的心腹谋臣,才润之在这个时候必须要站出来。
  
  他坚决的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才润之说完话,他身后的那些大臣一个个都跪倒在地,异口同声要求国公爷不可更改三日的期限。
  
  倘若国公爷不答应的话,这些人就长跪不起,一直跪到国公爷答应为之!
  
  人们常说“法不责众”,就算国公爷有着高贵的血脉与一省的军政大权。但他不可能为了一个人而一意孤行,更不可能为了一个人,而失掉所有人的帮助!
  
  “周大人,你是国公府长使,又辅佐过叔父。你来说说,这更改限期到底可不可行!”
  
  无奈之下,国公爷只能将问题重新抛给了周通,让他来从中协调。
  
  国公爷选择让周通出头,并不是失了心智的结果。
  
  毕竟在国公爷的心里,周通虽然嚣张跋扈了一些,但对待自己还是忠心耿耿的。
  
  如今国公爷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如果周通的心里真的有自己这个国公爷的话,那他就不应该沉默或是反对。他都应该帮助国公爷解决这个难题。
  
  也就是说,直到这一刻,国公爷的心里还对周通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周通这么做,只不过是防止郭准抢了权利,并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既然国公爷问了,那卑职也不敢不严。国公爷乃皇室宗亲,天潢贵胄。又是云南一省万民心之所向。
  
  国公爷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政令,我们这些做臣属的自然需要无条件的服从!
  
  不过,卑职觉得,才大人刚刚说的也有道理。朝令夕改确实是为政之大忌!难道国公爷忘了新莽的乱局了吗?”
  
  周通的态度并没有像国公爷希望的那样,而是坚决的反对,犹如给了国公爷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过分的是,这周通竟然把国公爷比喻成篡汉的王莽,堂而皇之的撤出新莽朝令暮改的典故。这对于国公爷来说,完全就是一种讽刺与羞辱!
  
  “周大人,难道你是在暗示本爵如王莽一般吗?”
  
  面对一点都不留情面的周通,国公爷第一次对他冷下脸,更是冷冰冰的质问道。
  
  国公爷这句话问话看似平常,但实则却蕴含着巨大的深意。
  
  如果按照刚刚的话题来解释,那国公爷质问周通的,就是他是否在暗指国公爷如王莽一般,所下的政令朝令夕改,使得政令不通,权威尽丧!
  
  不过,除了这种解释完,还有另一种解释。如果国公爷所问真的是这个意思的话,那问题可就严重多了。
  
  世人都知道,王莽原是外戚,因为掌握了强大的权利后,最终篡汉自立,成立了新莽政权。
  
  他周通将国公爷比喻成王莽,难道是在暗指国公爷也有,与王莽一般的心思?莫非国公爷镇守云南,并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而是要积蓄力量,行篡明之举吗?
  
  周通不是傻子,相反是非常聪明的人。国公爷这两层含义,他听得都很明白。
  
  按照常理来说,国公爷都这么说话了,那周通自然是要抓紧解释,在解释清楚的基础上,在恳求国公爷的原谅。
  
  不过,此时的周通却根本没有一点悔悟的意思。相反,他心里还觉得十分不公平。
  
  认为自己为国公府付出了这么多,殚精竭虑之下,国公爷竟然还如此冤枉自己。让他觉得寒了心。
  
  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周通再一次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只见周通忽然圆睁双目,快速走到国公爷的面前,一把抓住国公爷的手大声说道:“国公爷!卑职在国公府为政数十年,没想到在国公爷的心里,卑职竟然是这样一个模样!
  
  罢了罢了!既然国公爷厌恶卑职,认为卑职是在拿王莽暗指国公爷,那卑职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请国公爷杀了卑职吧!”
  
  那周通不过是一名文臣,身上没有多少力气。国公爷征战半生,如果真动手的话,如何能够被周通死死的抓住?
  
  不过,还是那句话。周通毕竟是国公府老臣,而且还掌握著许多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他这个长使乃是朝廷认命。如果没有太大的罪名,国公爷也不好就直接将其革职拿下!
  
  所以,尽管周通的行为极其不妥,但国公爷还是忍住了怒气。
  
  只见国公爷拦住了想要拉开周通的亲随,接着语气柔和的向周通说道:“周先生,本爵还是叫你一声先生!
  
  本爵绝对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又怎么会对你举起屠刀那?
  
  周先生身为长使,乃是国公府内的栋梁。本爵今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仰仗先生,你还是把手快快松开吧!”
  
  见国公爷语气缓和了下来,周通也意识到了自己不妥。他连忙假模假样的向国公爷认罪,随后松开手退回到人群之中。
  
  “禀报国公爷,诸位大人。孙夫人已经带到!”
  
  就在场面陷入尴尬的处境时,一名差役走了进来,跪倒在国公爷的面前禀报导。
  
  孙夫人的到来,为尴尬紧张的长场面带来一丝转机。
  
  郭准连忙上前一步,向着国公爷请示道:“国公爷,既然孙夫人已经带到,那陈彪的供词是否有假,我们一审便可知晓!”
  
  郭准的意图国公爷自然知晓,他点了点头,答应了郭准的请求。
  
  由于与国公爷站的较劲的缘故,郭准看到很清楚。国公爷虽然看上去很平静,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但那一双眼睛中,分明蕴含着一股隐隐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