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怎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 第185章第一场
  考场,明韬跟着衙役来到自己考棚。
  
  入座之后便将考篮的东西一一摆在桌上准备,明韬年纪虽小,但做事格外谨慎,隐隐还带点强迫症。
  
  中间过道有衙役来回巡查,防止考生作弊,交头接耳。
  
  明韬磨好要用的墨之后便端坐着等待开考。
  
  他对面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考生,估摸著有四五十岁的样子,跟明韬形成鲜明对比。
  
  不一会儿,衙役开始逐一发考卷。
  
  第一场考的内容是四书五经,答卷要求馆阁体的蝇头小楷,不能有涂改和有点墨,否则第一眼就会被刷下去。
  
  类似于现代考试不能有特殊标记一样。
  
  衙役会发两张纸用于答卷,一张可作草稿,一张做定稿。
  
  明韬拿到卷子,先大体扫了一眼题目,心有了成算,接着便在草稿纸上开始答题。
  
  他是顺着卷子的题目一题题答下来的,不存在杨晚说的先做会做的,再蒙不会的情况,
  
  毕竟这些题自己都会,用不上二姐传授的诀窍。
  
  过了许久,敲锣声响起,监考的衙役开始发放饭食,当然并不免费,每一份三十五文,也只是些清粥小菜。
  
  放在外面充其量值五六文,考场却是翻了几番,比现代高铁上的东西都贵,要不怎说读书烧钱呢!
  
  明韬停下笔开始吃饭休整,对面那个上年纪的考生还在答题,从入考棚开始,他就一直神态紧绷,浑身绷得笔直。
  
  见明韬神色自若的吃东西,他暗暗摇头,这小娃娃这般放松,估计是来提前体验科考的,并不在意结果。
  
  他抛开杂念继续答题,人家还小有的是时间机会,他这把年纪可耗不起了。
  
  明韬吃了个半饱之后便开始检查答卷,确认无误之后才开始誊写。
  
  杨晚估摸著时间,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的来接人。
  
  街口照样挤满了人,看架势比早上还多。
  
  虽说读书烧钱,没有多少人读得起,可很多考生是一个家族的都过来送考,像他们这样来个七八人送考的都算少的,
  
  街上自然人挤人。
  
  杨晚一家实在挤不进去,站在外围干着急。
  
  “夫人小姐们在这边歇著,我挤进去看看。”
  
  明韬的书童杨小虎年纪小又灵活,他挤进去的希望比杨晚他们都大些。
  
  杨晚道,“成,你挤前面去看着,明韬一出来你护着点,别让人伤到他!”
  
  杨小虎点头,猫著腰就钻进人群,东扭西拐的,竟真让他挤到了前面。
  
  约莫过了一刻钟,杨晚他们听见人群在喊,
  
  “开门了开门了,大门开了,快看!”
  
  人群骚动起来,纷纷要往前挤,幸好大门口有衙役维持秩序,否则还真容易出事。
  
  一个个考生从考场出来,站在考场门口立马就被家人簇拥著走了。
  
  明韬一出来,杨小虎就赶紧挥手,“少爷,这边这边!”
  
  见人群松动开来,杨晚几人也赶紧挤过去。
  
  接到明韬,高壮的下人蹲下身背起他,另外一个则小心接过考篮。
  
  一行人快速离开考场,等到了铺子附近,明韬道,“放我下来吧,这很安全了。”
  
  下人依言将明韬放下,明泽紧张的问,“弟弟,怎样,考题难吗?”
  
  明韬有些许疲惫,但精神还挺好,“不难,我都会做。”
  
  “耶!太好了,我们家要出秀才了!”
  
  明泽欢呼出声,比他自己考过了还开心。
  
  杨晚慎重道,“不能高兴得太早,这才第一场,后面还有四场,得坚持考完才能松懈。”
  
  再说,还有府试和院试没考呢。
  
  明韬点头,“二姐说的对,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县试的主考官是新上任的县令,也是批阅卷子的主力,当然也有其他官吏在旁协助,
  
  否则单凭他一人是不可能在一天内将卷子全部批阅完的,从前的刘县令也就是如今的刘县丞也是批阅卷子的一员。
  
  刘县丞在青阳县任职多年,优秀的学子他都有印象,能从文章的风格判断出大概是谁的卷子。
  
  恰巧,明韬的卷子就是由他初阅,乍一看,卷子干净整洁,字也写得极好,立时便有了好感。
  
  等阅完之后却看不出是谁的卷子,料定是个新人。
  
  这卷子的水平少说能进前十,刘县丞便小心的将卷子递到余县令手上。
  
  翌日,
  
  杨晚亲自带着家下人挤到县衙大门口看榜。
  
  这次通过的人才能继续考下一场,因此看的人特别多,下人又不识字,杨晚只能亲自上场。
  
  她撸起袖子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人堆。
  
  杨晚发誓,这辈子没这拼过,奈何年纪小,力气弱,哪怕使出吃奶的劲,人家一屁股就能将她撞老远。
  
  杨晚被挤出来后抚了抚散乱的发髻,眼珠转了转,从空间掏出一大把铜板,天女散花一般撒出去。
  
  “呀,谁的铜钱掉了,撒一地嘿!发财了发财了,都别跟我抢!”
  
  杨晚大喊出声,作势去捡铜钱。
  
  刚刚还挤在榜单前的众人纷纷散开埋头捡钱,“我的,我的,别抢啊,是我掉的钱!”
  
  眼见榜单前人群松散开,杨晚赶紧扎进去,从第一名往下看。
  
  中了!中了!杨明韬第六名!
  
  杨晚大喜,赶紧又挤出来回家报喜。
  
  人群外,杨大宝神色晦暗,衣袖遮挡下的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三丫的神态一看就知道是喜事,能在榜前大喜的事必定是榜上有名。
  
  杨三宝当真过了第一场?
  
  待下午,榜前没什人的时候,杨大宝不甘心地走过去,随即面色大变。
  
  竟是第六名!凭什?他才多大?
  
  他读了这多年书,又有苍州的考试经验,去年下场第一场也才三十二名,杨三宝凭什第六名!
  
  ………
  
  “娘!三叔三婶,中了中了!”
  
  这下子,杨家众人总算放心了。
  
  李夫子说过,只要第一场的名次在前面几名,那后面的考试不出意外的话名次变动不大。
  
  杨晚的理解就是第一场考的是基础,基础不好的刷下来,名次在前的就是基础好的,
  
  基础好的其他也不会差,只要不出意外保持水平,考过县试便板上钉钉了。
  
  明韬的名次可以说很好了,毕竟他年纪还小,又读书时间不长,若是再过几年下场考试,县案首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