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怎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 第194章县令有请
  柳家得来的钱几乎全花在杨大宝身上,要还也是他还大头,他挣钱比家所有人都容易,
  
  杨老头第一次对杨大宝露出不满,
  
  “你挣钱比阿爷快,这钱是花在你身上,自然由你来还!”
  
  杨大宝笑的凉薄,“我挣得再快也不可能三月内就挣到二十两,”
  
  “柳家给的期限是三个月,阿爷是想看着我身败名裂?”
  
  钱氏连忙推了一把杨老头,面上带着安抚的笑,
  
  “你阿爷老糊涂了,别跟他一般见识!”
  
  “告,怎不告!那个贱种干的可是犯法的事,咱们这是为民除害!”
  
  杨老头嗫嚅道,“也不是必须告才能有钱,咱们可以拿着这个把柄去找二房的要钱,”
  
  “三丫如今有出息了,不差这点钱!”
  
  杨大宝垂眸,他怎会不明白杨老头的心思,
  
  可他就是要让二房的所有人身败名裂,让他们寸步难行!
  
  他不准曾经看不起的人过得比他好!
  
  “若我一定要去告,阿爷要拿我如何?”
  
  钱氏见爷孙俩的气氛不对,拽了杨老头一把,赶紧打圆场道,
  
  “大宝想告就去告,你昨日不也同意的,今日突然发什疯?”
  
  “大宝,快去吧,你阿爷这我来说,你去忙你的!”
  
  杨大宝神情淡漠,在二老面前姿态摆得极高。
  
  说到底他骨子就是欺软怕硬,又自私阴暗。
  
  面对柳家人,他要躲在钱氏身后,面对有血缘关系的杨家人,他又颐指气使。
  
  杨大宝走远后,钱氏指责杨老头,“大宝做事自有他的考量,他是秀才老爷,眼界比咱高,你多什话?”
  
  自杨大宝出生开始,钱氏待他就如珠似宝,不是一两件事就能改变态度的。
  
  杨老头则不同,虽然受钱氏的影响对杨大宝偏爱有加,
  
  但骨子最在意的还是杨家的荣耀和香火。
  
  以前杨大宝是家唯一的读书人,他自然看重,站在杨大宝这边,
  
  如今他身体有隐疾加上二房也出了个读书人,他的心思便开始动摇了。
  
  ………
  
  仓河村又来了几个衙役。
  
  村民们见得多了也没有大惊小怪,加上人家客客气气的,不像是来抓人,村子便没掀起什风浪。
  
  衙役一路打听着来到杨家,有人问便说是因为杨家二公子过了县试,县令大人设宴邀请。
  
  带头的衙役是当日去铺子送贺礼的张立,他很是客气地敲门。
  
  来福恭敬的将人迎进院子,再见到张立,杨晚很是诧异,
  
  张立抱拳见礼,和善地说,“叨扰了,我家大人派我来接贵府二公子进县衙一趟。”
  
  杨晚微微蹙眉,好端端的县衙为何要传唤明韬,
  
  “官爷可知是为何事?”县令大人贺礼都送过了,总不可能要单独宴请明韬吧。
  
  如今院没有外人,张立便实话实说道,“有人来县衙举报杨二公子县试作弊。”
  
  杨家众人闻言皆面色一变。
  
  张立连忙解释,“各位不用担心,县令大人并未听信那人的一面之词,”
  
  “县令大人相信杨小公子是真材实料,不过举报之人是秀才之身,大人不得不命小人前来请杨小公子去与他当面对质。”
  
  “来之前县令大人还特意交代不可泄露给旁人知晓,免得坏了杨小公子的名声。”
  
  若是旁人,张立必不会多说这些,秉公办事就成,
  
  但对杨家,他是很有好感的,是以才多说一些。
  
  杨家众人松了口气,随即又在想是谁吃饱了撑著没事干,瞎举报。
  
  明韬脊背挺直,不卑不亢的走到衙役跟前,准备跟衙役一同出去。
  
  冯氏等人很不放心,明韬毕竟还小,
  
  杨晚问道,“各位官爷,我家弟弟还小,我可否跟家弟一同前去?”
  
  张立考虑了一下点头,
  
  冯氏几人见状,也打算跟着去,张立赶紧劝阻道,
  
  “此事县令大人并未开堂审理,若是去的人多了,难免惹人怀疑。”
  
  杨晚赶紧冲冯氏他们摆手,“我去看着就行了,放心出不了事!”
  
  冯氏几人这才作罢。
  
  作弊这事可大可小,县令没有开堂审理,只是带明韬去亲自对质,心必定是站在明韬这边的。
  
  再说,能在戒备森严的考场作弊,若真严审下来,官府也脱不开监考不严的责任。
  
  只是杨晚很好奇,到底是谁在举报明韬,他一个八岁多的孩子能得罪谁?
  
  是否跟最后一场考试陷害明韬的人有关系?
  
  姐弟俩坐在马车内,周边是骑马的衙役护着,看起来十分威风。
  
  不明真相的村民们纷纷让道,对杨家的敬畏又多了一些。
  
  过了许久,马车终于驶到县衙后院。
  
  张立将两人带到客堂。
  
  客堂,余县令坐在上首主位,下首坐着杨大宝,县丞和主簿坐在杨大宝对面。
  
  见到杨大宝的那一刻,杨晚突然觉得陷害明韬的事定与他脱不了关系。
  
  姐弟俩向余县令行了个礼,县令客气地招呼二人落座。
  
  余县令第一时间并没有说作弊的事,而是颇为和善地跟两姐弟交谈,
  
  问了明韬读书几载,又师出何人,
  
  又替各地司农向杨晚道谢,说因为有杨家献出的土豆及种植方法,
  
  各地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不出意外的话六七月份就会丰收。
  
  姐弟俩都客气地回应了,态度进退有度,不卑不亢。
  
  余县令对姐弟俩越发客气和善了。
  
  客堂相谈甚欢,完全不像是来审案的,杨大宝顿时心生不满。
  
  本来县令不开堂审理就令他不悦,如今更是跟他嫉恨的人聊得火热,完全没将他这个秀才放在眼。
  
  杨大宝干咳一声提醒,“县令大人,您是不是忘了正事?”
  
  余县令的脸色冷了下来,淡淡瞥了他一眼。
  
  若杨大宝不是秀才,他连理都不想理,更不要说将人请到后院来。
  
  明韬有没有作弊,他这个亲自出题又亲自阅卷的人能不清楚?
  
  且杨大宝说的带小抄入考场更是无稽之谈,进考场前那多衙役搜身,连衣都要扒出来检查,要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纸条进去?
  
  “杨秀才心急了?”余县令淡淡的问,
  
  “我很好奇,为何参与此次县试的考生没有出来举报,偏偏是杨秀才这个没参与县试的人出来举报呢?”
  
  “你可是与杨家小公子有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