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怎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 第196章这就是天赋吧!
  余县令和刘县丞一人拿一份卷子开始阅卷。
  
  拿到明韬卷子的余县令眉目舒展,神色怡然。
  
  虽说不要求卷面整洁,但谁会不喜欢干净整洁的卷子呢?
  
  明韬的卷面没有墨点,字迹清晰工整,只比正规县试的卷子略微潦草些许。
  
  内容更是令人惊喜,言之有物,引经据典,还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便是放在正规县试上,这份卷子也能进前十之列。
  
  余县令是笑着批完明韬卷子的,反观刘县丞,眉头紧锁,面色一言难尽。
  
  杨大宝的卷子没答完不说,上头墨迹不均匀,有几处墨点太大,字都盖住了。
  
  等他磕磕绊绊的将卷子阅完,眼睛像是受了很大的罪一般,
  
  幸好杨大宝没写完,否则自己还要再看上许久,多看一眼,眼睛就多受罪一分。
  
  明韬卷面整洁易批阅,杨大宝卷子没答完,也缩短了批阅的时间,
  
  余县令和刘县丞几乎同时完成阅卷,两人交换卷子,再一次批阅起来。
  
  刘县丞理解余县令为何批阅得快,余县令理解了刘县丞阅后为何捏眉心。
  
  很快,最终成绩定了下来,明韬卷子为优上,杨大宝卷子为中下。
  
  杨大宝身体僵硬,失声道,“不可能!怎可能?他怎会是优上?”
  
  明韬卷子评为优上的事实比他自己是中下还要让他难以接受。
  
  余县令神色不耐,命人将两份卷子递到杨大宝跟前,淡淡道,
  
  “杨秀才自个儿看完两份卷子的差别自然就明白了。”
  
  “话说回来,我也挺惊讶你为何是中下的,这不该是一个秀才的水平。”
  
  杨大宝白著脸接过卷子,粗略一扫便发现了两份卷子的不同。
  
  他不甘心道,“大人,若是因为卷面而将我的成绩定在杨明韬之后,我是不服的。”
  
  “毕竟一开始就说过考试时间紧,卷面不作要求,字迹能看清就行!”
  
  余县令抬了抬手说,“杨秀才稍安勿躁,请全部看完卷子再说。”
  
  杨大宝不出声了,拿起明韬的卷子开始看起来。
  
  一开始他还不屑一顾,慢慢的开始拧紧眉头,再到面色发白,嘴唇颤抖。
  
  他将卷子翻来覆去的看,想找出一点错漏出来,可他的水平有限,实在找不出反驳的话。
  
  “杨秀才还有何话可说?可还认为杨小公子作弊?”余县令问。
  
  杨大宝神情恍惚,思绪繁杂,他心好像有某样东西坍塌了。
  
  他双目赤红,嫉恨的盯着明韬,“不可能,你凭什?”
  
  “我六岁就开始读书认字,如今已过十载,付出了无数心血!”
  
  “你才读几年?你凭什读得比我好?”
  
  杨晚很高兴看到杨大宝吃瘪,很乐意再插他一刀,笑道,“大概,这就是天赋吧!”
  
  “你白白浪费了杨家那多资源,到头来也不过如此!”
  
  “不!我不信!你肯定用了什高明的手段作弊,只不过没被发现罢了。”
  
  杨大宝不死心,他不愿承认明韬比他优秀。
  
  他可以承认其他任何人优秀,唯独杨家的其他人,那些他曾经看不上的人!
  
  余县令神色不耐,隐隐有送客的意思,“杨秀才若要继续胡搅蛮缠,恕本官不奉陪了。”
  
  说到底,陪他闹这一场,也不过是怕他仗着秀才身份四处抹黑杨明韬罢了。
  
  这样好的苗子,若是因为流言蜚语毁了,是整个青阳县的损失。
  
  “另外,本官提醒杨秀才一句,与其花心思盯着别人,不若将心思放在学业上,兴许还有赶上来的机会。”
  
  “来人,送杨秀才出去!”
  
  杨大宝面色惨白,晃晃悠悠的被衙役请了出去。
  
  街上熙熙攘攘,他像失了魂一般。
  
  柳家二十两的欠条远没有明韬给他的打击大,死咬明韬作弊不过是不甘心罢了。
  
  杨大宝回到村,钱氏和杨老头期待的看着他,
  
  “怎样大宝?那贱种是不是被抓起来了?赏银拿到了?”
  
  回应二老的,是重重的砸门声,以及屋震天动地的嘶吼。
  
  杨老头沉声对钱氏说,“不用问了,他自己欠下的债,自己想办法吧!”
  
  钱氏质问,“你什意思?你不管大宝了?”
  
  杨老头纠结良久,沉声道,“我已经管不动了,老杨家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因为大宝,”
  
  “老婆子,你还看不清?”
  
  钱氏怒了,推了杨老头一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主意,你看大宝遭难了,不想管他了,想去贴二房的人?”
  
  “我告诉你做梦!大宝是我的宝贝乖孙,他如今是秀才了,马上就能高中做官,到时候第一个就拿二房的人立官威!”
  
  “然后呢?”杨老头淡淡的问,“他若真的有隐疾,杨家到他这一代便断子绝孙了,”
  
  “钱金桂,你是要让我杨家断子绝孙吗?”
  
  钱氏被杨老头的样子吓到了,磕磕巴巴的说,“不会的,大宝身体没毛病,以后会好的。”
  
  “希望吧。”
  
  杨老头自顾回了房,他也没有完全放弃杨大宝,不过是没以前那上心罢了。
  
  ………
  
  余县令留两姐弟吃了顿饭,跟明韬说了许多府试和院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经验之谈。
  
  又讲了一些考官的文风和喜好,之后便派衙役将两姐弟护送回村。
  
  家人焦急地问,“怎样?弄清楚是谁举报的没?”
  
  “是杨大宝,估摸著陷害的事也与他有关,不过我们没有证据,不好轻举妄动。”杨晚道。
  
  冯氏沉下脸,十分不满,“我们都断亲了,还离得远远的,他为何揪着我们不放?”
  
  “谁知道呢,有些人天生是坏种,见不得人好。”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他没什本事,以后咱们提防著点就成,”
  
  “若是咱们抓到证据,直接送他见官,一了百了。”
  
  府试在四月中旬,要去顺安府考,杨大宝没那大的能耐将手伸到府城去。
  
  翌日,
  
  杨晚带着明泽进城接触铺子的生意。
  
  他如今该认的字已经认全,又一心不在科考上,强扭的瓜不甜,还不如顺了他的意。
  
  杨记菜铺虽不是一个大铺面,生意却做的很大,集零售和批发为一体。
  
  凡是想买葱蒜这些菜都得经过铺子这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