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九章我,以杀转劫?
  这场洪水来的快,消的也快。
  
  
  起初,村中百姓并未觉察,直到成百上千的桃符不翼而飞、村的雉豚尽数晕厥……
  
  
  当村民纷纷赶到河岸时,只瞧见破碎冰面、略显湍急的水流……以及河面上漂浮着的巨大鳞片。
  
  
  至于传说中斩龙的仙人,已不见影踪。
  
  
  ……
  
  
  群山之间,孤峰石洞。
  
  
  杨任盘腿而坐,五心向天,静心运转玉虚正法。
  
  
  此刻,他肉身酸痛、手足疲软,丹田之中已无几分法力。
  
  
  毕竟是与一头修为高于自己的凶兽斗法,有些损耗在所难免。
  
  
  好在经脉之中逐渐涌出丝丝暖流,不断弥补道体损伤。
  
  
  这是筑基时服用金丹残余的药力。
  
  
  杨任心念微动,采了一缕天地之气,自口鼻而入,过十二重楼,化药力为真气,在经脉中游走。
  
  
  自拜入清虚道德真君门下的那一刻起,他便染上了长生之毒。
  
  
  未修行时,此毒隐而不发,直至百日筑基、炼出真气,这才发觉其厉害之处。
  
  
  根据清虚道德真君所述,长生之毒、修行之祸在各个境界都有独特的征兆。
  
  
  炼精化气境界,修为增进,肌肤松弛。
  
  
  炼气化神境界,修为增进,血肉糜烂。
  
  
  炼神返虚境界,修为增进,筋骨干枯。
  
  
  炼虚合道境界,修为增进,脏腑腐朽。
  
  
  若成仙了道,那毒祸就更加凶险,腐朽的就不只是肉身,还有元神了。
  
  
  这便是大教上仙提前问世的根本原因。
  
  
  虽说成仙后,若无劫难便有无尽寿数,可谁会不想斩去三尸,自在逍遥呢?
  
  
  只要心存贪嗔痴念,修行便会染上毒祸。
  
  
  即便仙人寿数长久,若不攒功德,任毒祸肆虐下去,不需百年便能将一身道行毁了。
  
  
  如清虚道德真君这般不滥造杀孽、时常造福百姓的仙人,在收徒之后,其毒祸再度减轻,即便修行十分余下一分,好歹能积攒道行。
  
  
  此毒害得的多少精通杀伐之仙被迫行善积德,只为消除几分毒祸,免得道行散的太快。
  
  
  杨任资质不错,悟性奇佳,修为进境不慢,在下山前,已积攒了不少法力。
  
  
  当然,他的肌肤也逐渐松弛,分明是健壮少年,眉宇、眼角、脖颈处却已生出些许细纹。
  
  
  “此番下山,本为赚取功德、消除毒祸,可怎的功德半点没消耗,毒祸却消失了?”
  
  
  杨任睁开眼眸,神色诧异。
  
  
  他在斩蛟的一瞬便察觉到,有一点灵光自天而来,遁入泥丸宫中。
  
  
  这便是世间炼气士梦寐以求的功德。
  
  
  杨任救下一村百姓,得人道功德;诛杀恶蛟,避免大河泛滥、水脉受损,得天道功德。
  
  
  这两份功德对真仙、金仙来说聊胜于无,而于炼精化气境炼气士而言,却是泼天造化。
  
  
  本来,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要能消除些许毒祸,即便将功德用尽也无妨。
  
  
  谁知,此刻肌肤变得滑嫩紧致,好似初生婴儿,哪还有半点皱纹?
  
  
  这便是炼精化气境修士应有的道体状态。
  
  
  只是,在染上长生之毒后,已经很难见到了。
  
  
  若是功德损耗,肌体复原倒能理解,可泥丸宫中灵光依旧大盛,不曾暗淡分毫。
  
  
  “我道体内的毒祸,去了何处?”
  
  
  杨任双眉微蹙,有些疑惑。
  
  
  此事看似有利无害,可是,如果无法查明原因,他日露了破绽,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试想一下,阐截两教近百年来收的门人都会染上长生之毒,大家都辛辛苦苦赚取功德,唯独自己是例外……
  
  
  嘶,好像也没什不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能弄清楚其中关窍,逐渐掌握毒祸。
  
  
  杨任回忆著道体的变化。
  
  
  下山前,肌肤松弛。
  
  
  斩蛟前,肌肤松弛。
  
  
  斩蛟后,肌肤紧致。
  
  
  所以,我身上的毒祸,在斩蛟时消失了?
  
  
  杨任心念一动,祭起乾坤袋,让那巨大蛟首现世。
  
  
  他修为尚浅,清虚道德真君自不放心将压箱底的宝物传下。
  
  
  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让杨任拿着仙家重宝招摇过市,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杨任秉著勤俭持家的念头,干脆将那土蛟尸身收了,炼丹也好、炼宝也罢,总归能用得上。
  
  
  “难道,这长生之毒转到你身上了?”
  
  
  杨任呢喃一声,自丹田分出一缕法力,叩关走穴,终于汇入双目。
  
  
  天地色变。
  
  
  所见不只是山川草木,而能勘破表象,直窥本质。
  
  
  大日之精、云雾灵气、草木精粹、五行之气……
  
  
  这双离火神目,在九幽濯目丹温养下,愈发神异,虽未到上观碧落、下察黄泉的大成境界,却已有颇多妙用。
  
  
  杨任望着那尊高过楼阁、宽似屋栋的巨大蛟首,眸中隐有赤光闪过。
  
  
  这尊蛟首,在其眼中变了模样。
  
  
  在那对灯笼大的冰冷眼眸之上,隐约有黑气萦绕,那是蛟龙死后凝而不散的怨气。
  
  
  在首级下方,断头之处,可见无色剑气、金色道韵,分别来自木剑和桃符。
  
  
  杨任来回踱步,仔细观察,依旧没瞧出端倪。
  
  
  终于,他犹豫片刻,祭起飞电枪,钉入蛟首颅顶。
  
  
  此为泥丸宫之所在,兴许能寻到什线索。
  
  
  杨任撬开幼蛟颅骨,透过骨缝,看到了某种诡异物什。
  
  
  只见泥丸宫对应之处,赤雾泛黑,时隐时现,而那蛟首也在一瞬之间变得干瘪。
  
  
  “这长生之毒只在道门上仙极其弟子中流传,此蛟无有师承……”
  
  
  杨任思忖片刻,有了决断。
  
  
  不错,他确定了,自己真的能以杀转劫,将道体内的长生之毒转移。
  
  
  “如今天数已变,前途未卜,谁也不知死劫何时降下,我既已踏入仙道,自要改了命数,绝不成为那眼中长手、手中长眼的怪物!
  
  
  所以,功德得积攒,适当造些杀孽也有益修行……若是如此,山中清修倒不怎适合我了。”
  
  
  杨任双眸微凝,思索著前路。
  
  
  “世间何处杀伐最盛……自然是沙场!此番回山,定要早些突破炼气化神境界,好让师尊放我下山…积攒功德。”
  
  
  杨任闭上眼眸,依照玉虚正法搬运法力,潜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