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六十九章秋狩进行时
  天明时分,朝歌静谧。
  
  秋风萧瑟,枯叶纷飞。
  
  杨任盘坐榻上,五心向天,依照玉虚正法,观想日出紫气,纳元气入体,过十二重楼,经由周身百脉。
  
  其道体之内,肉身脏腑受元气滋养,愈发神异,自心窍遁出先天火行之气,化作火龙,自肝脏遁出先天木行之气,化作青衣童子。
  
  此二者好似一君一臣,相得益彰,经由各个穴窍,生出精纯法力。
  
  其泥丸宫中,元神璀璨,受大日濯洗,生出缕缕阳气,在那金人身前,空悬一口剑胎。
  
  此剑通体淡青,形制古朴,内中暗含道家剑气,亦与元神辉映,相互淬炼。
  
  这般气象,已得几分玄门真意,只消水磨功夫,修成仙身,自有上乘功果。
  
  如此修行半个时辰,结束早课。
  
  杨任睁开眼眸,轻轻吐气。
  
  其眸似霞,赤光流火,其气似雾,凝而不散。
  
  终究是半路入仕,难有大隐隐于市的心境,好在司天监清闲,有人道气运弥补、镇压毒祸,修为总算是没落下。
  
  今日已是九月初八,明日朝会后,殷受便要携大臣们出城秋狩。
  
  杨任抬起头来,视线跨越重重街巷,透过道道宫墙,依次观摩殿宇。
  
  大商气运一石,王宫独占八斗。
  
  此间气机,好似四海五岳,深重异常。
  
  尤其是国运显化的玄鸟,总是会抖动翎羽,振翅而起,俯瞰整座都城。
  
  杨任那离火神目,虽有勘破虚妄之妙,亦无法完全无视那厚重气机。
  
  如此观摩月余,只能凭借些许蛛丝马迹判断开山斧的大致所在。
  
  此斧乃前朝贤君遗宝,自与大商气机有异。
  
  杨任在那豫州禹王庙,已从那草鞋斗笠上窥得几缕大禹气机,按图索骥之下,总算有了些收获。
  
  在王宫之内,大小宫殿无数,只是大都为嫔妃、宫人的住所。
  
  此前,杨任受召,已去过御花园与御书房,其间并无异常之处。
  
  至于朝会的金銮殿、姜皇后所在的正宫、黄飞虎胞妹黄妃所在的西宫,皆被玄鸟气机充斥。
  
  偌大王宫,唯有寥寥两处气机有异。
  
  其中之一在正北方,乃太庙所在,另一处却在东南角,尚难窥其玄机。
  
  “只盼明日秋狩时,王辛出城,宫闱气运能削减几分,否则,哪怕有八九玄功傍身,终究凶险异常。”
  
  杨任眸中赤光隐去,轻声叹道。
  
  他那异父异师的亲师弟,已变化身形,在朝歌城内潜伏了一月有余。
  
  ……
  
  翌日,卯时三刻,文武大臣已齐聚金銮殿外。
  
  商王殷受坐上龙辇,钟鸣鼎响,往宫外而去。
  
  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旌旗蔽空,瑞彩纷呈。
  
  武成王黄飞虎保驾,闻仲商容比干随行。
  
  余下文臣武将,依照班次序列。
  
  自然,杨任也在其中,虽说司天监监正是个闲差,其上大夫之位却半点不低。
  
  此番秋狩,王命大臣随驾,文武皆有。
  
  如今的文臣与后世不同,大抵都有些舞刀弄枪的本事,故而受命同行。
  
  这般行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出了南门,径直往京畿山林而去。
  
  此地已被朝歌禁军围的水泄不通,绝无刺王杀驾的可能。
  
  殷受出城后便舍辇上马,让其子殷郊、殷洪入辇,毫不顾忌礼制。
  
  杨任攥著缰绳,回首眺望。
  
  只见朝歌城上,国运玄鸟振翅而起,径直南下,往京畿飞来。
  
  虽说南郊山峦连绵,胜在地势平缓,林木稀疏,乃是天然猎场。
  
  自队列前方,传来一道雄浑声线。
  
  “听闻上大夫曾拜在阐教仙人门下,定然精通风水堪舆,可否瞧瞧周遭山河境况?”
  
  殷受微微侧身,笑着说道。
  
  闻仲神色淡然,瞧不出喜怒。
  
  商容比干对视一眼,依旧沉默。
  
  黄飞虎率军在侧方保驾,闻言心头一惊。
  
  自那日朝会帝辛殿问鬼神后,群臣皆知闻仲跟脚。
  
  若论道行神通,自然是仙人远胜寻常炼气士。
  
  王上问计大夫,难道是对太师有所不满?
  
  此刻,群臣心思各异,都将视线落在那俊美青年身上。
  
  “启奏陛下,此地山势平常,不算什风水宝地。”
  
  杨任甚至没祭出离火神目,已有决断。
  
  殷受闻言一怔,有些诧异。
  
  “此言差矣……前面不远处便是轩辕黄帝安寝之地,自是风水奇佳之所。”
  
  上大夫费仲眼珠一转,连忙出言。
  
  这位未曾学过道法,亦难窥风水好坏。
  
  只是,他善于揣测帝王心思,清楚需要有个和杨任唱反调的,所以及时抓住了机会。
  
  “爱卿所言有理,杨任…你如何解释?”
  
  殷受攥住缰绳,转身问道。
  
  “启奏陛下,轩辕黄帝治时,嫘祖缫丝、仓颉造字,乃人间盛世。
  
  这般贤德帝王,不重陪祀,此间风水之玄妙,全仗贤君阴德。”
  
  杨任望着那轩辕坟所在,沉声言道。
  
  此言落下,群臣神色各异。
  
  商容惊异,比干咋舌。
  
  费仲嗤笑,鲁雄蹙眉。
  
  闻仲轻抚长髯,暗自点头。
  
  “今日不谈政事,诸位爱卿,各自取弓,随寡人狩猎,以彰武德。”
  
  殷受言罢,一马当先,自木架上取了宝弓,往山林深处而去。
  
  黄飞虎见状,当即率军追随。
  
  至于殷郊、殷洪两个殿下,依旧在那龙辇之上,未曾露面,
  
  只是悄悄掀开帘幕,好奇地望向周遭。
  
  闻太师见状,神色不变,催马而动。
  
  鲁雄老当益壮,取了一张宝弓,也往山林中去了。
  
  在龙辇周遭,只余数百禁军,以及商容、比干等文臣。
  
  “大哥,我也想随父王一道狩猎。”
  
  殷洪年仅三岁,奶声奶气。
  
  “小殿下,山林之中潜藏猛兽,你尚年幼,需过几年才能骑马。”
  
  比干闻言轻轻一笑,催马上前。
  
  他是帝乙之弟,帝辛之叔,亦是成汤血脉,大商王嗣。
  
  “叔公,可否让吾等出来歇息片刻,在父王归来前上辇如何?”
  
  殷郊掀开帘幕,希冀地问道。
  
  “这……”
  
  比干有些犹豫。
  
  殷郊眨了眨眼睛。
  
  商容见状,会心一笑。
  
  “此间有禁军守护,定无凶险,殿下久居深宫,难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