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四十六章炼气士的悲欢并不相通
  天地茫茫,大日将升。
  
  此地荒芜,数寻不见一粒草籽。
  
  在寒冷冻土上,已有行人。
  
  “老头子,你没算错吧,这儿荒凉到鬼都难寻,怎会有你说的泼天造化?”
  
  枯瘦男孩踩在积雪上,一脚深、一脚浅,好不容易才把陷落的布鞋扒出来。
  
  “你急什,为师的法宝乃是八景宫秘授……”
  
  老叟穿着一袭薄衫,在寒风中竟也不觉冷,只托著掌中八卦镜,观摩周遭山河。
  
  “哼,你去年岁末才侥幸跻身炼气化神境界,寻到宝物又能如何?
  
  何况,你总说那破镜子是八景宫秘授,难不成还能是圣人亲自予你的?”
  
  枯瘦男孩身上穿的棉裤不知从哪弄来的,短了一大截,脚脖子冻得发青。
  
  他每行几步都要立定,依照某种古怪的频率进行呼吸,身上的寒意便随雾气蒸腾了。
  
  “你懂个屁……若寻到那宝物,不说多的,至少够咱爷俩修至炼神返虚境,这可是一百个炼气士都未必有一个能修成的境界!”
  
  老叟气不打一出来,提起膝盖踹了徒弟一脚。
  
  “你想的倒美,若是有炼神返虚境界的大神通者已经盯上那宝物……咱们怎办?”
  
  枯瘦男孩挨了一脚,只踉跄了两步,揉了揉厚实的,继续前行。
  
  “这般人物,为师修行数十年都未曾得见,岂是你说遇上就能遇上的?
  
  咱们北地本就贫瘠,哪有那多炼气士?”
  
  老叟嘟囔了一阵,掌中八卦镜忽然大放光华。
  
  “谑哦,真有宝贝?”
  
  枯瘦男孩俯下身子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才压低嗓门问道。
  
  老叟也大喜过望,开始捏些乱七八糟的法印,随后两指并拢在镜上轻轻一抹。
  
  嗖。
  
  只见八卦镜上流光遁出,往北飞去。
  
  “你还愣著做甚?生火啊!”
  
  老叟轻喝一声,急得直跺脚。
  
  “这还八景宫秘授呢,咱连五行遁术都没学全。”
  
  枯瘦男孩叹息一声,随即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打开衣襟,任由寒风灌入。
  
  他从袖中取了一对火镰,摩擦了好一阵,终于溅起细微火光。
  
  老叟对他的抱怨置若罔闻,只是集中精力,念诵口诀,感悟着火行道韵。
  
  如此好一阵,男孩的手都酸了。
  
  终于,老叟身形消失,化作赤色火光,上下起伏着遁走了。
  
  “老东西,你倒是带我一块啊!”
  
  枯瘦男孩一拍脑门,无奈地叫了一声,随即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北追赶。
  
  如此约莫一炷香的功夫。
  
  师徒二人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终于再次瞧见那道流光。
  
  “师尊的火遁愈发精进了。”
  
  枯瘦男孩停下脚步,老叟恰好从天上落下。
  
  “你小子会不会说话……”
  
  老叟黄脸一红,恼羞成怒。
  
  “嘘——”
  
  枯瘦男孩跳将起来,一把捂住老叟嘴巴。
  
  “唔…屮…”
  
  老叟出离愤怒,准备动手揍人。
  
  “你看那是什……”
  
  枯瘦男孩压低声线,往北指了过去。
  
  老叟顺着方向望了过去,终于安静了下来。
  
  原来在正北方向,有一座绝壁,底下有道宽约丈许的裂口,形成一处天然山洞,可见紫气氤氲。
  
  这师徒二人对视一眼,皆有喜意,于是一齐往那山洞行去。
  
  不消百息,二人连滚带爬地赶到了。
  
  “老东西,难道真让你算准了?”
  
  枯瘦男孩咽了口唾沫,有些惊疑地瞥向洞,只瞧见一片漆黑。
  
  此刻,旭日初升。
  
  “为师说过,这法宝乃是八景宫秘授……”
  
  老叟咧嘴一笑,祭起八卦镜,映出一道光亮,直直往山洞内映去。
  
  “不好。”
  
  老叟神色大变。
  
  只见有个青年模样的道人,正面东盘坐,五心向天,默默吐纳。
  
  其周遭三尺,有一褐一紫一青三道流光飞掠,锋芒显露,迅疾异常。
  
  “现在逃还来得及吗?”
  
  枯瘦男孩声线格外沙哑——那道人似乎已经醒来了。
  
  “不知二位道友有何贵干?”
  
  杨任运转法力,镇住神目异象,而后才睁开眼眸。
  
  他披星戴月,赶了一夜的路,仍旧未寻到真性线索,方才临近天明,这才找了个山洞观想大日,吞吐紫气。
  
  杨任在来山洞之前,已借神目观察了方圆十的境况,未曾发现隐患。
  
  本想着早课耗费不了多少光阴,只略微布下禁制,又将法宝祭出护身。
  
  谁知,居然真被这师徒二人发现了踪迹。
  
  杨任心念一动,祭起神目,望向那口八卦镜。
  
  只见其上的确有几缕玄门正宗的道韵,大抵确实出自阐教,毕竟八景宫和玉虚宫有那多面八卦镜,外流几面也算正常。
  
  不过,本来好歹是能当成法宝施展多次的物什,在不得正法的老叟手中,却成了用一次少一次的消耗品。
  
  难怪老叟能寻到他,只因镜上道韵与他身上的法力同根同源,故而能在数之外有所感应。
  
  “这位上仙,我要说是误会,您信吗?”
  
  枯瘦男孩扯开嘴角,笑的格外勉强。
  
  至于老叟,此刻已是两股战战,浑身发抖。
  
  “我与二位也算有些缘法,此番相见,大抵是祖师旨意……”
  
  杨任言罢,微微一笑。
  
  他思忖片刻,自怀中取出一块玉简,剑胚随心而动,以道家剑气在上面纂刻出密密麻麻的文字。
  
  枯瘦少年见状,惊为天人。
  
  老叟却被吓得更厉害了,已有瘫倒之势。
  
  杨任轻轻挥袖,渡了一道真气。
  
  老叟终于缓过气来,神智清明几分。
  
  不多时,玉简已然刻好。
  
  杨任轻轻弹指,玉简飞出,径直落入枯瘦男孩怀中。
  
  “此为道门五行遁术,于两位或许有用……如今北海暗流涌动,若非事关生死之事,莫要再往北行了。”
  
  杨任言罢,缓缓起身,打了个道门稽首,而后便撒了把土,兀得借土遁走了。
  
  “老东西,你算的还真挺准,真是泼天造化!”
  
  枯瘦男孩捧著玉简,仔细观摩,如获至宝。
  
  老叟终于缓过神来,神色复杂地望向洞外。
  
  昔年,他还是个孩童,师父曾告诉他,咱们这一脉的道法,出自八景宫。
  
  如今回想起来,师父他老人家好像也没说过自己是阐教门人……